贝克特与《等待戈多》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西方荒诞戏剧的概况以及《等待戈多》在戏剧历史上的重大影响。
2、领会全剧的基本内容,理解作品的主题及其所表现的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们精神上的失望、苦闷和迷惘。(本文所体现的深刻人生哲理。)
3、理解节选部分中的戏剧语言、环境妙穴、情节结构的荒诞特点。荒诞派戏剧和传统戏剧的差别。
4、通过该剧的欣赏初步了解西方现代社会中,“上帝死了”所带来的精神危机,感受剧中所描绘的“等待”的内涵和意味。
【学习重点】
领会全剧的基本内容,理解作品的主题及其所表现的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们精神上的失望、苦闷和迷惘。本文所体现的深刻人生哲理。
【学习难点】
理解节选部分中的戏剧语言、环境妙穴、情节结构的荒诞特点。荒诞派戏剧和传统戏剧的差别。
【学习过程】
一、走近作者萨缪尔·贝克特及其作品。
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描绘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人类生存状况。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坐以待毙的残废者、浑浑噩噩的糊涂虫。他们生活在凄惨冷寂的环境中在孤独、绝望的折磨下走向死亡。贝克特“因为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而荣获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
贝克特于1906年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一个犹太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耳闻目睹人民被奴役的惨状。天主教的束缚,社会的守旧,政府对思想与出版的严厉控制与检查,都使他无法忍受。他曾经嘲弄那些在教堂里划十字的教徒:“一天,爱尔兰的狗也将会这样做。可能猪也会如此。”大学毕业后,贝克特结识了著名的“意识流”作家乔伊斯,担任过他的秘书,创作思想受到他的很大影响。贝克特设法逃出了爱尔兰,来到法国,1937年定居巴黎。在巴黎,他看到的是灯红酒绿与失业贫困的惊人对比。有一天晚上,他被一个流浪汉无缘无故地刺了一刀,当问及行刺的原因时,对万居然说“不知道”。贝克特首次亲身体验到了荒谬的滋味。
在德国占领期间,贝克特参加了法国反纳粹的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抵抗运动。法西斯的暴行,人民的苦难,以及战后人们生活的空虚无聊,使他感到世界满目疮痍,到处“乱哄哄”“一团糟”。他曾颇有感慨地说:“人们不需要寻找忧伤,它便映入人的眼帘,甚至在伦敦的出租汽车里也是如此。”贝克特自谦不是哲学家,而只是个“无知”“无能”的作家。冷酷的社会使他感到人们丧失了理智,人间的不幸使他决意通过涉笔混乱社会中的一群可怜虫来揭示世界的荒诞和人生的痛苦。他觉得生活就寓于阴暗和空虚之中,生即包含死,人自出生起,就向坟墓走去。在这漫长而痛苦的人生中,人时时受到某种巨大力量的支配与逼迫,因此贝克特认为沉默是人所能持有的最适当的态度。他闭门谢客,拒绝采访,不问政治,很少参加社会活动,将自己关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过着孤独的生活。他的剧作流露出浓烈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倾向。
为了表现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痛苦。贝克特在创作上打破了传统戏剧的陈规,使剧本没有完整连贯的情节,没有明确的时间、地点,结尾是开端的重复,终点又回到起点,可以周而复始地演下去。布景、道具极为简单。一片荒原,一棵枯树。但剧中的道具都有其寓意,像《等待戈多》中光秃秃的树上一夜之间新添几片绿叶,代表了时光的流逝。维妮手提包里的物品是她赖以生存的全部财产。
贝克特剧中的人物大多是身残志缺的糊涂虫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且人物少,动作单调。不少剧作只有一个人物。剧中人几乎与世隔绝,思维混乱,语言贫乏,活动幅度很小,观众甚至无法看到这些人物的完整外形与动作。在《喜剧)中,人们只看到装在坛子里、只有头露在外面的一男二女在争风吃醋。打情骂俏,演出一场“棺停里的爱情三重奏”。在《啊!美好的日子》里,看到的是半载入土的维妮在梳妆打扮。追忆她的“第一次舞会”“第一次亲吻”。在《剧终》里,看到的是被装在垃圾箱中的纳格、奈尔在乞讨食物和拥抱接吻。贝克特通过这种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表现了西方普通人的共同命运——徘徊在虚无缥缈的人生道路上,等待着不可知的命运,忍受着生与死的折磨。
贝克特于20年代末就开始文学创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早期创作的诗集《婊子镜》(1930)、长篇小说《莫菲》(1938)等,就具有现代派的特点,并体现出他渊博的学识、非凡的洞察力和出色的讽刺才能。他的长篇小说三部曲《马洛伊》《马洛纳之死》和《无名的人》(1946—1950)通过主人公的四处游荡表现了人生的艰辛与虚无,被一些评论家誉为20世纪的杰作。
使贝克将蜚声西方文坛的还是他的戏剧 ( http: / / www.21cnjy.com )创作。《等待戈多》(1952)是贝克特的成名作。他的主要剧作还有《剧终》(1957)、《最后一盘磁带》(1958)、《啊!美好的日子》(1961)和《喜剧》(1964)等。
二、预习诊断:
1、下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是( D )
A.僵硬(jiang) 咀嚼(jujue) 羡慕(mu)
B.窥视(kui) 瞪着(deng) 忏悔(chan)
C.踱步(duo) 眺望(tiao) 噩梦(e)
D.沉吟(ying) 嬉笑(xi) 祈祷(dao)
2、判断下面成语是否有错别字,然后解释下面成语,并用以造句:(口头完成)
趁热打铁 甜言密语 各式各样 万截不复 若有所思 精疲力竭
三、解题:关于“等待戈多”。
始终未出场的戈多在剧中居重要地位,对他的等待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贯穿全剧的中心线索。但戈多是谁,他代表什么,剧中只有些模糊的暗示。对此,西方评论界众说不一。有的人认为他是巴尔扎克早期戏剧中的一位神秘人物,有的人认为他是上帝,还有的人认为他是“虚无”或“死亡”。有人曾就此问贝克特本人,贝克特回答说“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戈多给剧作增加了很多神秘色彩。
四、初读课文,思考问题。
1、埃斯特拉冈和弗拉基米尔说了些什么?做了什么?有什么用意?
明确:一会儿谈昨天在哪儿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夜,一会儿讲两个贼的事情,一会儿说到《福音书》的地图,一会儿又说到英国人在妓院里的故事,还有试着上吊,还有关于脚疼等,语无伦次,不知所云。爱斯特拉冈从一出场就是使劲地脱靴子,往靴内瞧,倒靴子,摸靴子;弗拉季米尔是脱帽子,抖帽子,窥帽内,戴上又摘下帽子。全是些无聊动作。
他们是人类的象征,软弱而无力,无法改变生活,充满了空虚和绝望。
五、再读课文,重点解读
1、谁是戈多?戈多究竟指什么?
分析:从剧中两个流浪汉梦 ( http: / / www.21cnjy.com )呓般的对话中出现的“期望”“祈祷”“乞求”“救世主”“得救”等词语,可以看出,戈多其实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他们想改变处境这种希望的一种寄托物。但是,他们对戈多是谁也不清楚,戈多也始终没有来,这就说明是一种虚无飘渺的不可实现的希望。
2、为什么要“等待”?
分析:既然是虚无缥缈的不可实现的希望,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是两个流浪汉却在苦苦“等待”,这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两个流浪汉是被西方现代工业社会挤压扁了的“非人”,他们永远无休止地等待那虚无缥缈的不可实现的改变自己处境的希望,这反映了西方沦落为社会底层的一群人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扩展开来说,这也是20世纪50年代西方社会不少人心理特征的写照。
3、本剧的主题是什么?
提示:一般的西方评论认为,《等待戈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主题是“等待”。贝克特在剧中所揭 示的世界是荒诞的、残酷的、不可思议的。而在这个荒诞的、残酷的、不可思议 的世界中,人的处境是尴尬的,人的寻求和期待是无望的。戈多应是人们正在等 待的某种希望,但这种希望老是不来,或者说,老是答应要到明天才来……于是希望也渐渐变成了无望。
六、比较探究
1、我们在此之前看过许多戏,也读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少剧本,如《雷雨》《茶馆》等,我们也知道戏剧有三大要素,即:戏剧要有曲折的情节和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的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其中人物的语言要能推动情节的发展体现人物的性格。这一类戏剧我们成为传统戏剧,而对于《等待戈多》却是反传统的,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其荒诞性。试通过比较分析其荒诞性的具体表现。
示例:传统戏剧一般都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物有比较具体的社会属性。如《茶馆》中的中众多人物,他们生活的时代在他们身上有鲜明的烙印。再看<《等待戈多》,人物只有两个,在他们身上并没有体现生命社会属性,人物也缺乏独特的个性。他们实际上是作为人类生存的一种象征而存在的。象征着人类生活的单调、困窘和无价值。
2、本剧作真的荒诞、无意义吗?
本剧从表面上看,仅仅是两个流浪汉疯疯 ( http: / / www.21cnjy.com )颠颠的支离破碎的对白,简直没“戏”可看,两个角色也似无个性特征,但看完整个戏剧又能使人感到它的意蕴。这是为什么
明确:在贝克特的戏剧中,“形式就是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毫无意义、支离破碎的语言、形象,就是他们戏剧的语言。这就是包括意识流小说在内的现代派作家们的一个努力方向:舍弃虚构,还原生活的真实,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这也就是他们的成功之处。所以“荒诞就是真实,无理就是现实”。他们的作品之所以难理解,是因为我们的艺术观念不行。所以,我们会喜欢像《大话西游》一样的作品。
七、布置作业
创新思维课堂上,同学们各抒己见,先挑出3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
①诸葛亮借箭未满十万支
②戈多来了
③留下一点空白
请同学们任意选择一个作为话题,题目自拟,体裁自选,不少于800字。
例文:
我就是戈多
自从五十多年前,萨缪尔 贝克特写了《等待戈多》,我就倍受煎熬。
读者们看了好那本书,都和书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个人一样,猜测我,探究我。有的人认为我是一个叫戈多的人,有十分奇特的事情。有的人认为我不是人,只是代表了希望,或者光明一类的东西。面对这些猜测,我只是好笑,可是却有许多人来等待我,等待我出现,给他们帮助。
这些疯子,我怎么能在他们面前出现了。他们会像魔鬼一样把我抓住,扯下我的衣服,把我拍个够,或许还会将我解剖呢。我要等,等他们忘记我。
人怕出名,猪怕壮。出名五十年,我日夜坐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不安,担心一天被人发现,突然被人抓走,可怕的事发生在我的身上。看着世人盲目的等待,太好笑了。就像大街上一个人突然入神地看天空,其它人也随去看,不敢低头,生怕错过什么。一群人围在角落,其它人看了,便里三层,外三层,围个水泄不通。这些人如此盲目,我要是突然出现,他们会生吞活剥了我。
最近十年还不错,他们只是等待。无目的地等待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待的实体我已经与等待分离。这些人处在社会的旋涡中,没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傻瓜一样由社会支配。等待我戈多,只是寻求心灵的寄托。等待一个盛世。看着这群可怜的人,我真想出现在他们面前,给他们一些帮助,或者送他们几句金玉良言。
可是一些人太愚蠢了。总是自己 ( http: / / www.21cnjy.com )失去某些东西而苦恼,其实他们伤心难过时同样失去了很多东西。他们认为生命之痛,生命之重让他们生活得很苦。可是他们却不为自己找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反而寄托于上帝或者神灵。
人间也有许多让我感动的。身患癌症的丛飞 ( http: / / www.21cnjy.com ),频频与死神擦肩,用爱和奉献谱写人生中最激荡的音符。邰丽华面对身体障碍,用心演绎出美丽的千手观音。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讲述最完美而丰富的故事,传递最坚强的心。这些人都不需要我的帮助,对他们而言能帮助他们的是他们自己。
我突然想到,谁也不曾见过我。于是我到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街上,大喊一声:“我就是戈多。”人群中弹出阵阵笑声,“快走开,我们在等待戈多,不要妨碍我们。”“谁是戈多?”“连戈多也不认识,你太老土了。”又是一阵笑声。
还有这么多人在等待我——戈多。这个世界就像一场荒诞剧。
点评:本文的写作角度独特,“我就是戈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人称,由“我”来反观世人等待“戈多”的种种心态。作者既嘲讽那些“不为自己找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反而寄托于上帝或者神灵”的人,又褒扬丛飞、邰丽华、史铁生“能帮助他们的是他们自己”的积极人生观。——二者自然形成对比,含蓄地表达出作者的人生态度。诙谐的语言,使文章充满情趣,让读者在笑声中、幽默里轻松愉悦地分享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戈多来临,请关好门窗
依旧是那个夏天,骄阳高照。
背景并无不同,依旧打着荒诞剧的名号,但主角变成了我。我把靴子脱下使劲地倒,抓狂地拨弄自己的乱发,盼望着戈多能在头皮屑里面出现。
我不知道戈多是什么,是三头六臂的怪物,还是楚楚动人的女神,或者,是满脸皱纹的祖母。
干燥的风吹动路旁的树,我的等待被阳光拉成阴影,我心中有某种渴望,像怪物像女神也像祖母一样。
戈多来临。
我知道我的生活已经按照第一天的模式重复了一百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他们告诉我远远不够,那还凑不足一个学年啊!所以我要继续积攒,直到攒够了3年,换得一次化龙的惊雷。
可是我才不信,我会在中午偷偷跑出来等待戈多,我相信戈多一定会给我来点不同。
戈多上场。
出乎意料,戈多竟然长着周杰伦的头,晃动着某种蛇形的肢体语言,开着保时捷向我靠近。
虽然有点意外,我还是保持镇定,毕竟我所等待已经降临。
你好,我怯怯地说。他用某种含糊不清的口音回答我,你好。
接下来我和戈多共进一次晚餐,在言谈间我发觉他的思想竟是嫁接于另一个人,那个说写作是一种自杀的过程那个想毁灭一切的小资女人——安妮宝贝。
我知道这个戈多令很多人崇拜,可是我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失望却开始蔓延。对不起,我尽量礼貌地说,我还有约会,先走了。它(她、他)啜着卡布其诺的咖啡问我,和谁。我匆匆甩下一句,我去等戈多。然后飞也似地逃离。
后来我又看见了戈多,它在演唱会上歌唱,上千万个歌迷摇头晃脑地跟随。我在书店的畅销书架里看过它,一群人一动不动地蹲在那里眼睛无神地翻阅。
戈多带来了一种病毒,比SARS严重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们并不恐慌,人们聚集在公共场所想被感染一种颓破的眼神和一颗玩世不恭的心。他们用快节奏的说唱瞒骗自己的心灵,用苦味的咖啡麻醉自己的心。
我疯狂逃离,每一张唱片每一本书。
那是他们演的荒诞剧,没有泪没有笑,有的只是被扔掉的心灵一些微弱的声音,他们以为这样很美。
我继续等待我的戈多,在攒够3年的漫长等待之后,一遇风雨便成龙!
点评:戈多是谁?其实不必拘泥于贝克特的荒 ( http: / / www.21cnjy.com )诞剧,即使熟读作品,书中并无答案。在创新的课堂上,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作文的智慧就在于借助一个话题,写出对生命的感悟,表达自己特有的思想。 高中三年,寒窗苦读,只为一个目标,莘莘学子,莫不如此。然而,本文作者不是,他有自己的追求,寒窗苦读之余,他会“在中午偷偷跑出来等待戈多”,邂逅周杰伦、安妮宝贝,漫步演唱会,涉猎畅销书……这是作者等待的“戈多”,也是一种文化追求!尽管周围的世界有点颓废,有点苦涩,像一幕幕“荒诞剧”,作者还在等待着,他坚信:“在攒够三年的漫长等待之后,一遇风雨便成龙!”这就是作者的作文智慧,作文创新的智慧。
戈多来了
朦胧中,当那两个浪人睁开熟睡的双眼,一个身背口袋的人站在他们面前。
“戈多?”
“对,我来了。”
刹时间,浪人兴奋了起来,“戈多来了!戈多来了!”这一消息像闪电一样,在一会儿时间里传遍了方圆数十里。
人们争相赶来,为的是得到戈多口袋中的东西。
“戈多,能告诉我你的大口袋中装的是什么吗?”
“当然。这里有你们所想要的一切。”
“那能给我一块金币吗?我做梦都想有一块。”
于是,戈多给了他一块金币。
人群沸腾了。
“戈多,我想要一幢大房子。”
“戈多,我想要一群牛。”
“戈多,我想拥有一座磨坊。”
人们纷纷从戈多那里得到了想要的东西,有财富,有美色,也有权力。
渐渐地,习惯了向戈多索取的人们不再勤劳工作,不再拥有理想。他们整天好吃懒做,只会伸手向戈多拿他想要的。
但是有一天,戈多不见了,人们只找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张字条:我要到一个地方躲起来,只有最努力的人才找得到我。同戈多一同消失的,是那些曾从他口袋中拿出的物件。
人群又一次沸腾了。
失去索要而来的东西,人们开始反思。如果没有戈多,自己能拥有这一切吗?
于是,曾经拥有一座磨坊的人开始亲手烘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建坊所需的砖块;曾经拥有一群牛的人开始饲养第一只牛犊;曾经拥有一幢大房子的人开始建造地基……人们又回到从前那种自力更生、努力奋斗的模样。人们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目标,已经为此而辛勤劳作。
不久之后,一座更大的磨坊耸立在河边;漫山遍野的牛群显示出牧牛人的辛劳;豪华气派的房子也让外来者惊叹不已。……
学会自我追寻目标的人们又见到了戈多。
“戈多,你回来了。”
淡淡的一句,已无往日的兴奋和期盼。
戈多看见了磨坊、牛群、房屋,他笑了。
世人终于不需要依赖戈多了。
其实,戈多在每个人的心中,只要我们能够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那么,终有一天你可以拥有你想从戈多那儿得到的一切。
点评:这真是一则简洁的寓言!既有诗歌复 ( http: / / www.21cnjy.com )沓的回环美,又有微型小说隽永的回味。 “戈多”来了——“戈多”不见了——“戈多”又来了。人们从依赖索取到自力更生,转变了生活态度,对“戈多”(实际是对自己)也端正了认识。 由于前文铺垫充分;所以,篇末点题才不显得突兀、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