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0张PPT)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高考语文总复习
解读真题明考向 考情概览 真题体验 命题解析
真题体验
[考题一] [2023·全国甲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5分)
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
巴金
为了去看一个朋友,我做了一次新宁铁路上的旅客。三个朋友伴着我从会城到公
益,我们在火车里大概坐了三个钟头。时间很长,天气很热,但是我并不觉得寂寞。
南国的风物含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我的眼里一切都显出一种梦景般的美丽:
那样茂盛的绿树,那样明亮的红土,那一块一块的稻田,那一堆一堆的房屋,还有
明镜似的河水,高耸的碉楼。南国的乡村,虽然这里面包含了不少的痛苦,但在表
面上它们究竟是很平静,很美丽的!
到了潭江,火车停住了。车轮没有动,而外面的景物却开始在慢慢地移动。这
不是什么奇迹。这是新宁铁路中的一段最美丽的工程。这里没有桥,火车驶上了渡
江的轮船,就停留在那上面,让轮船载着它慢慢地渡过江去。
我下了车,把脚踏在坚实的铁板上。船身并不小,甲板上铺着铁轨,火车就躺
在那上面喘气,左边有卖饮食的货摊,许多人围在那里谈笑。我一面走,一面看。
我走过火车头面前,到了右边。
船上有不少工人,朋友告诉我在这船上做工的人数目在一百以上。我似乎没有
看见这许多。有些工人在抬铁链,有几个工人在管机械。
在每一副机械的旁边至少站得有一个穿香云纱衫裤的工人。他们管理机械,指
挥轮船向前进。
看着这些站在机械旁边的工人的昂头自如的神情,我不禁从心底生出了感动。
四周是平静的白水,远处有树有屋。江面很宽。在这样的背景里显出了管理机
械的工人的雄姿。机械有规律地响着,火车爬在那里像一条被人制服了的猛蛇。
我看着这一切,在我的心里开始发生了对于这些工人的羡慕。我感到了一种诗
情。我仿佛读了一首真的诗。于是一种喜悦的、差不多使得我的心战抖的感情抓住
了我。这机械的诗的动人的力量,比任何诗人的作品都要大得多。
一般人以为只有“月夜”“花朝”“青山”“绿水”“爱情”一类的东西才是诗的材料,把
诗人当作很sentimental(感伤的、多愁善感的)的人。其实他们完全不懂得诗。诗
应该给人以创造的喜悦,诗应该散布生命。
我不是诗人,但我却相信真正的诗人一定认识机械的力量,机械工作的灵妙,
机械运动的优雅,机械制造的完备。机械是创造的,生产的,完美的,有力的。只
有机械的诗才能够给人以一种创造的喜悦。
那些工人,那些管理机械、指挥轮船,把千百个人、把许多辆列车载过潭江的
工人,当他们站在铁板上面,机械旁边,一面管理机械,一面望那白茫茫的江面,
看见轮船慢慢地逼近岸边的时候,他们心里的感觉,如果有人能够真实地写出来,
一定是一首好诗。
我在上海常常看见一些大厦的建筑。打桩的时候,许多人都围在那里看。那有
力的机械从高处把一根又高又粗的木桩打进土地里面去,一下,一下,声音和动作
都是有规律的。它们继续下去,很快地就把木桩完全打进去了。四周的旁观者的脸
上都浮出了惊奇的微笑。土地是平的,木头完全埋在地底下了。这似乎是不可信的
奇迹。机械完成了奇迹,给了每个人以一种喜悦。这种喜悦的感情,也就是诗的感
情。我每次看见工人建筑房屋,就仿佛读一首好诗。
一九三三,六月十日在广州
(有删改)
[思维导图]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作者在写南国的风物时,用了“那一块一块的稻田”“那一堆一堆的房屋”等,语言
的节奏感符合火车行进时的动态感。
B.作者认为车过潭江的部分是“新宁铁路中的一段最美丽的工程”,既在于这里风景
的优美,更在于工程体现了机械的诗意。
C.作者认为如果只把“月夜”“花朝”“青山”一类的东西当作写诗的材料,其实是不懂
诗,依据是这些材料本身缺乏生命力。
D.“诗应该给人以创造的喜悦,诗应该散布生命”是作者对诗的认识,也是他认为机
械具有诗意的一个重要前提。
√
[能力指向]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能力指向要求考生能
关注到散文的关键细节,分析相关内容并进行艺术鉴赏。
[思路点拨]解答此题,需要将选项回归到原文逐一比对,辨析正误。
A.文本第1段交代背景,“我”坐三个小时火车看朋友,时间长,天气热,但并不
感到寂寞。为什么不感到寂寞呢?第2段作了解答,因为一路上可以看到南国的美
丽风物,火车窗外“那一块一块的稻田”“那一堆一堆的房屋”等景物一闪而过,节奏
比较快,这与火车行进时的动态感是相符合的。故A项正确。
B.“这是新宁铁路中的一段最美丽的工程”写的是“到了潭江”所见,作者认为这
一段是最美的,风景优美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这一段看到的是现代工程,用了
现代机械,能体现机械诗意,这也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故B项正确。
C.“依据是这些材料本身缺乏生命力”分析有误,由文本第10段“其实他们完全不
懂得诗。诗应该给人以创造的喜悦,诗应该散布生命”可知,作者认为人们对诗人和
诗的理解刻板化,好像一定要写风花雪月才是诗,这些材料被用得太多以至于成了
陈词滥调,并非“这些材料本身缺乏生命力”。故C项错误。
D.由文本第10段“诗应该给人以创造的喜悦,诗应该散布生命”可知,这是作者
见识了机械力量之后对诗的新认识,也是他认为机械具有诗意的一个重要前提。故
D项正确。
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故选C。
8.本文在写“机械的诗”时一再写到工人,请简要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工人的雄姿、自如的神情、内心的诗意与“机械的诗”相互映衬;② “机器的诗”需要工人激发,工人的管理和操作是“机械的诗”生成的条件。
[能力指向]本题考查考生对细节描写和文章主旨的关联性理解。
[思路点拨]首先分析“机械的诗”与工人之间的关联。结合文本第7段“看着这些站
在机械旁边的工人的昂头自如的神情,我不禁从心底生出了感动”,第8段“在这样的
背景里显出了管理机械的工人的雄姿”以及第12段“他们心里的感觉,如果有人能够
真实地写出来,一定是一首好诗”可知,工人劳作时昂首自如,内心也充满诗意,同
时,机械让工人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展现出更为勃发的雄姿,所以二者是相互映衬的
关系。其次结合文本第5段“有些工人在抬铁链,有几个工人在管机械”以及第6段“在
每一副机械的旁边至少站得有一个穿香云纱衫裤的工人。他们管理机械,指挥轮船
向前进”可知,工人管理、操控、指挥这些机械,如果没有工人,这些机械就是一堆
没有灵魂也没有价值的废铁。所以工人的管理和操作是“机械的诗”生成的条件。
9.这篇随笔的最后一段跳转到作者在上海的生活见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结合文
本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通过场景的转换,表明“机械的诗”到处都存在,写出了它的普遍性;②通过
对上海建筑工地的描写,进一步说明了“机械的诗”的内涵,深化了主题;③由旅途
见闻引出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充分发挥了随笔自由灵活的特点。
[能力指向]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整体结构和艺术风格的把握能力。
[思路点拨]首先分析内容。前文是写作者在轮船上的所见所闻,即轮船上机械的
力量,而最后一段却写在上海的生活见闻,即大厦建筑工地机械的力量,表明“机
械的诗”到处都存在,具有普遍性,不是偶然的。接着分析主题。前文写“我”看到机
械力量时“不禁从心底生出了感动”“感到了一种诗情”“于是一种喜悦的、差不多使得
我的心战抖的感情抓住了我”,这是写“我”一个人的喜悦,而最后写上海大厦工地的
机械力量时,“四周的旁观者的脸上都浮出了惊奇的微笑”“给了每个人以一种喜悦。
这种喜悦的感情,也就是诗的感情”,由“我”一个人的喜悦拓展到“许多人”的喜悦,
进一步说明人们喜悦的情感就是诗的情感,揭示了机械的创造性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最后分析作用。前文写轮船上机械的力量,最后写上海建筑工
地机械的力量,突破了时空限制,扩大了感知认识领域,拓宽了文章的广度,丰富
了文章的内容,充分体现了随笔自由灵活的特点。
[考题二] [2022·新高考Ⅱ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6分)
到橘子林去
李广田
小孩子的记忆力真是特别好,尤其是关于她特别有兴趣的事情,她总会牢牢地记
着,到了适当的机会她就会拿过去的事来问你,提醒你。
“爸爸,你领我去看橘子林吧,橘子熟了,满树上是金黄的橘子。”
今天,小岫忽然向我这样说,我稍稍迟疑了一会,还不等回她,她就又抢着说了:
“你看,今天是晴天,橘子一定都熟了,爸爸说过领我去看的。”
我这才想起来了,那是很多天以前的事,我曾领她到西郊去。那里满坑满谷都是
橘子,但那时橘子还是绿的,她并不觉得好玩,只是说:“这些橘子几时才能熟呢?”我
说:“等着吧,等橘子熟了,等一个晴天的日子,我就领你来看看了。”这地方阴雨的日
子真是太多,偶然有一次晴天,就令人觉得非常稀罕,简直觉得这一日不能随便放过,
我想小孩子对于这一点也该是敏感的,于是她就这样问我了。去吗,那当然是要去,并
不是为了那一言的然诺,却是为了这一股子好兴致。
我们走到了大街上。今天,真是一切都明亮了起来,活跃了起来。石头道上的水
洼子被阳光照着,像一面面的镜子;女人头上的金属饰物随着她们的脚步一明一灭;挑
煤炭的出了满头大汗,汗水被阳光照得一闪一闪的。小岫自然是更高兴的,可是她并
没有像我一样关心到这些街头的景象。她毫无驻足而稍事徘徊的意思,她的小手一直
拉着我向前走,她心里一定是只想着到橘子林去。
走出城,人家稀少了,景象也就更宽阔了,也听到好多地方的流水声了,看不到洗衣
人,却听到洗衣人的杵击声。而那一片山,那红崖,崖面上为太阳照出一种奇奇怪怪的
颜色,真像一架金碧辉煌的屏风,还有瀑布,看起来像一丝丝银线一样在半山里飞溅。
我看着眼前这些景物,虽然手里还握着一只温嫩的小胖手,却几乎忘掉了我的小游伴。
而她呢,她也并不扰乱我,我想,她不会关心到眼前这些景物的,她心里大概只想着到橘
子林去。
远远地看见一大片浓绿,我知道橘子林已经在望了,然而我们却忽然停了下来,不
是我要停下来,而是她要停下来,眼前的一个故事把她吸引住了。
是在一堆破烂茅屋的前面,两个赶大车的人在给一匹马修理蹄子。
我认识他们,只是认识他们是属于这一种职业的人,而且他们还都是北方人,都是
我的乡亲。他们时常叫我感到那样子的可亲近,可信任。他们把内地的货物运到边疆
上出口,又把外边的货物运到内地,他们给抗战尽了不少的力量……他们两个正在忙
着,他们一心一意地“对付”那匹马。你看,那匹马老老实实地站着,不必拴,也不必笼,它
的一对富有感情的眼睛几乎闭起来了。不但如此,我想这个好牲口,它一定心里在想:
我的大哥给我修理蹄子,我们走的路太远了,慢慢地修吧,修好了,我们就上路。慢慢地
修,不错,他正在给你慢慢地修哩。他搬起一只蹄子来,先上下四周抚弄一下,再前后左
右仔细端详一番,然后就用了一把锐利的刀子在蹄子的周围修理着。轻快呀,这真是
轻快呀,我有那一匹马用新修的蹄子跑在平坦的马路上的感觉,我为那一匹牲口预
感到一种疾驰飞扬的快乐……我这样想着,看着,又想着,只是顷刻之间的事情,猛一惊
醒,才知道小岫的手掌早已从我的掌握中脱开了,我低头一看,却正看见她把她的小手
掌偷偷地抬起来注视了一下。她是在看她自己的小指甲。而且我也看见,她的小指甲
是相当长的,也颇污秽了,每一个小指甲里都藏着一点黑色的东西。
我不愿再提起到橘子林去的事,我知道小岫对眼前这件事看得入神了,我不愿用
任何言语扰乱她,我看她将要看到什么时候为止。
赶马车的人把那一只马蹄子修好了,然后又丁丁地钉着铁掌。钉完了铁掌,便把
马蹄子放下了。那匹马把整个的身子抖擞了一下,我说那简直就是说一声谢谢,或者
是故意调皮一下。然后,人和马,不,是人跟着马,都悠悠然地走了,走到那破烂的茅屋里
去了。那茅屋门口挂一个大木牌,上边写着拙劣的大字:“叙永骡车店”。有店就好了,
我想,你们也可以少受一些风尘。
“回家。”小岫很坚决地说,而且已经在向后转了。
“回家告诉妈妈:马剪指甲,马不哭,马乖。”她拉着我向回路走。
我心里笑了,我还是没有说什么,我只是跟着她向回路走。
“我的手指甲也长了,回家叫妈妈剪指甲,我不哭,我也乖。”她这么说着,又看一看
自己的小手。
“对,回家剪指甲,你真乖,你比马还乖。”这次我是不能不说话了,我被她拉着,用相
当急促的脚步走着。
这时候,太阳已经向西天降落了,红崖的颜色更浓重了些,地上的影子也都扩大了。
我们向城里走着,我们都沉默着,小岫不说话,我也不说话。“我不再去看橘子了。”她
心里也许有这么一句话,也许并没有。
(有删改)
[思维导图]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我”决定带小岫到橘子林去,只是因为不想“随便放过”偶然到来的晴天,与她提醒
“我”履行承诺无关。
B.“我”从“几乎忘掉了我的小游伴”,到不知道小岫的手掌“早已从我的掌握中脱开了”,
这个变化表明“我”的出游兴致变高了。
C.赶大车的人让“我”感到可亲近、可信任,除了他们“都是北方人,都是我的乡亲”,还因
为他们为抗战作出了贡献。
D.返回城里的路上,“小岫不说话,我也不说话”,父女二人的沉默表明他们对未到达橘
子林感到有点失落。
√
[能力指向]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能力指向从人物行为原因、心理变化、深层
情感等角度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需整体把握散文内容,根据选项表述定点比对,辨析作答。
A.“与她提醒‘我’履行承诺无关”理解有误。根据原文第1段“到了适当的机会她就
会拿过去的事来问你,提醒你”和第4段“今天是晴天,橘子一定都熟了,爸爸说过领我去
看的”可知,“我”带小岫去橘子林是在孩子的提醒之下去做的,并不能说“与她提醒‘我’
履行承诺无关”。故A项错误。
B.“这个变化表明‘我’的出游兴致变高了”理解有误。根据原文第5段“却是为了这
一股子好兴致”可知,“我”的兴致一开始就很高;偶遇车夫修马蹄后,“我”和小岫都被
吸引住了,结合原文第10段“我为那一匹牲口预感到一种疾驰飞扬的快乐……我这样
想着……猛一惊醒,才知道小岫的手掌早已从我的掌握中脱开了”可知,并非“我”的出
游兴致变高了,而是出游所见引发“我”感悟良多。故B项错误。
C.是对原文内容的归纳概括。根据原文第10段“他们还都是北方人,都是我的乡
亲。他们时常叫我感到那样子的可亲近,可信任。他们把内地的货物运到边疆上出口,
又把外边的货物运到内地,他们给抗战尽了不少的力量”分析可知,选项内容无误。
故C项正确。
D.“父女二人的沉默表明他们对未到达橘子林感到有点失落”理解有误。根据原
文最后六段的内容可知,是小岫的注意力发生了变化,她此时不再执着于到橘子林去,
而是一心想要回家剪指甲,“小岫不说话”是由于她一心想着剪指甲的事情;根据原文
第15段“我心里笑了”可知,“我”不仅不失落,而且为孩子的成长感到欣慰,“我也不说话”
是不愿打扰女儿的心思,而非“对未到达橘子林感到有点失落”。故D项错误。
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故选C。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我的大哥给我修理蹄子……修好了,我们就上路。”这一句将马人格化,写出了马对
车夫的感情,生动而饶有趣味。
B.“我”在判断小岫对去橘子林的态度时,用语从“一定”变为后来的“也许”,暗示小岫的
心理变得难以琢磨了。
C.小岫让“我”领她去橘子林,实际上全程“我”都是由她拉着走的,由此可见,小岫的言行
决定着本文的节奏。
D.本文借助小孩子的视角,先后描写了街道、山林、骡车店等处的景象,看似散漫,实
则突出主题,使本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
√
[能力指向]本题考查鉴赏文本的艺术特色。能力指向从修辞手法、语句用词、叙
事节奏、写作视角、文体特点等多角度赏析文本的艺术特色。
[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需掌握修辞、叙事、文体等相关知识,据此辨析艺术特
色的表述正误。
A.对应原文第10段,是“我”猜想正在修理蹄子的马的心理,将马人格化,写出了马
对车夫的感情,生动有趣。故A项正确。
B.“暗示小岫的心理变得难以琢磨了”分析有误。作者的语气由肯定变为猜测,表
明路上所遇车夫修理马蹄之事深深地触动了小岫,让父亲对女儿是否想去橘子林的心
思不再肯定。无论是“一定”还是“也许”,都是“我”作为父亲对孩子心思的猜测而已,并
非孩子的心理难以琢磨,从中反而可见“我”是能“读”懂小孩子心理的。故B项错误。
C.“小岫的言行决定着本文的节奏”分析有误。结合全文可知,文章记述“我”和小
岫去橘子林路上的所见所感,“我”和小岫的言行、感受都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共同决定
着文章的节奏。故C项错误。
D.“借助小孩子的视角”分析有误。全文从“我”的角度叙述、描写,应是“我”的视
角。故D项错误。
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故选A。
8.“我”和小岫最终放弃去橘子林,本文却仍以“到橘子林去”为题,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本文以“到橘子林去”为题,文中也一再强调,让读者对橘子林充满期待,而
“我”和小岫最终却放弃,结果出人意料;②“到橘子林去”是叙述的主要线索,本文主
要记述的是去橘子林途中的所见所闻;③突出小岫的随性,到橘子林去是出于她的
要求,放弃也是她的决定。
[能力指向]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标题意蕴和文本的结构思路。能力指向从结构、情
感主题等角度赏析文学作品。
[思路点拨]散文的标题通常也是“文眼”,串联起全文的内容,寄托着作者的情感。
文章以小岫提醒“我”带她去橘子林开启行文,以“我”带小岫去橘子林途中的所见所闻
为主要内容,最后又以“我”对小岫要去橘子林的心思的猜测结尾,可见“到橘子林去”是
贯穿全文的线索。从表达效果上看,标题与内容一再强调去橘子林,最终却并没有
去,结果出人意料。另外,“到橘子林去”和最终放弃去橘子林都与小岫有着密切关
系,突出了小岫的孩童心性。
9.本文的童趣往往通过细节体现出来,请指出三处这样的细节,并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①第3段“还不等回她,她就又抢着说了”,体现了孩童的急切心理及
一点狡黠;②第10段写小岫看到修马蹄后“把她的小手掌偷偷地抬起来注视了一下”,
这一细节描写体现了孩童的纯真想法;③第14段“回家告诉妈妈:马剪指甲,马不
哭,马乖”是孩童的语言和思维方式,体现了孩童的天真。
[能力指向]本题考查理解文本艺术特色和筛选提取信息要点。能力指向从语言的
角度赏析文本的艺术特色。
[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要紧扣题干要求,在读文的过程中重点关注体现“童趣”的
句子,作答时依次列举,并简要分析这些句子是如何体现孩子的天真、可爱的,可
从遣词造句、发挥想象等角度展开。第3段中,小岫在“我”迟疑的时候,抢着陈述自
己想去橘子林的理由,让“我”无法拒绝,表现了孩童的急切心理及一点狡黠。第10
段,“我低头一看,却正看见她把她的小手掌偷偷地抬起来注视了一下。她是在看她自
己的小指甲”,小岫看到修马蹄后,偷偷看自己的指甲,这一细节描写体现了孩童的纯
真想法。第14段中,小岫在看完修理马蹄之后决定回家时说:“回家告诉妈妈:马剪
指甲,马不哭,马乖。”这是孩童的语言和思维方式,与“我为那一匹牲口预感到一
种疾驰飞扬的快乐”完全不同,体现了孩童的天真。
命题解析
[选材特点]
(1)以中国散文与名家散文为主。如2023年全国甲卷巴金的《机械的诗——
旅途随笔之一》、2022年新高考Ⅱ卷李广田的《到橘子林去》、2022年全国乙卷萧
红的《“九一八”致弟弟书》、2021年全国甲卷王小鹰的《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
2020年新高考Ⅰ卷于坚的《建水记》(之四)、2020年全国Ⅲ卷蒋子龙的《记忆里的
光》等。2021年新高考Ⅱ卷废名的《放猖》(散文)与《莫须有先生教国语》
(小说),选文比较特殊,是“散文+小说”的组合。
(2)所选散文篇幅都比较短,内容上贴近生活,注重抒情性、哲理性,更加
注重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既具有大众化、通俗化的特点,又具有文化性、传统性
的特点。除2021年新高考Ⅱ卷是复合文本外,其他都是单篇文章。
(3)文本语言或细腻、或雅致、或质朴,行文从容自然,情感真挚丰富,体
现了积极的审美情趣,具有较强的文化性和艺术性。
[命题特点]
(1)题型,一般采用“选择题(客观题)+简答题(主观题)”的形式命题。
2021年全国甲卷、2022年全国乙卷和2023年全国甲卷设一道单项选择题和两道简答
题,分值为15分;2020年新高考Ⅰ卷、2021年和2022年新高考Ⅱ卷都设有两道单项
选择题和两道主观题,分值分别为16分、18分和16分。
(2)多从主题、情感、结构、形象、手法等角度设题。常见考点:分析作品结
构,概括作品主题;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词句的含意,品味
语言表达艺术;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探究思想意蕴等。
(3)选择题常见的设错方式:①拘泥于局部语句导致的“硬性拔高”;②没有整
体把握文意导致的“管中窥豹”;③没有联系语境思考导致的“断章取义”。
(4)简答题常考的八种题型:①重要词句含意分析题;②句段作用分析题;
③环境描写作用题;④(人物等)形象分析题;⑤原因概括题;⑥表达技巧分析题;
⑦内容要点概括题;⑧文本意蕴探究题。
[考查指向]
(1)突显情境化命题,灵活且有深度,反套路明显,体现基础性、综合性。
近几年,散文阅读考查回归到文体本位,以考查是否真正读懂文本、理解文本内涵
为主。命题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同时,稍有变化。一是题型还是主、客观两型,但赋分有
变化;二是注重散文本位考查,依文命题特点突出,设问灵巧,呈现“非规范”特点。
(2)教考融合,与教材相关联的对比阅读,有可能成为新的命题点。
从考情来看,散文的考查“原点”在教材之中。将课外阅读材料与教材内容对比
阅读,不仅能活化教材知识,还能通过迁移运用,提升鉴赏能力。教材中所呈现的
不同类型的典型选文以及所蕴含的人文主题,尤其值得关注。
教材 人文主题及课文 关键能力目标
必修上 第七单元:自然情怀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 《我与地坛》(节选) 《赤壁赋》《登泰山记》 ①阅读古今散文,掌握散文阅读的方法:分析手法、体会情感、品味语言、理解哲理、注重审美。②关注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提升文学欣赏的能力和品位。
教材 体系 人文主题及课文 关键能力目标
选择 性必 修中 第二单元:苦难与新生 《记念刘和珍君》 《为了忘却的记念》 侧重分析艺术形象,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从中获得
感悟,汲取精神力量,发扬革命传统。
选择 性必 修下 第二单元:时代镜像 《风景谈》《秦腔》 ①结合社会历史背景思考作品内涵,理解现当代文学
的精神追求与思想意蕴,探究作品所表现的近代以来
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变动的轨迹。②从语言
锤炼的角度,尝试分析和评价不同作家的创作风格。
续表
研析学情导方法 备考方略 复习策略 方法指导
复习策略
1.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教考衔接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趋势,在2023年高考试题中体现更为突出。中学
阶段我们学习过的优秀散文作品如下。
散文类别 文体特点 表现手法 代表作品
写景状物散文 写景散文 抓住景物特征描绘,渲染气 氛,烘托情感,表现主题。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风景谈》
状物散文 描摹刻画具体物象,托物寄 意或赋予其社会内容、情感。 托物言志、 象征 ※《白杨礼赞》
写人记事 散文 选取一个侧面或片段写人记事。 叙述、描 写、议论、 抒情 《我与地坛》(节选)、《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秦腔》
散文类别 文体特点 表现手法 代表作品
文化游记散文 从文化视角记叙旅途见闻, 某地的历史沿革、现实状 况、社会风尚、风土人情和 山川景物、名胜古迹等。 联想、古今 对比 ※《一滴水经过丽江》
续表
散文类别 文体特点 表现手法 代表作品
议论说理散文 以议论为主,文笔灵活,寓 哲理于形象。 议论、象征 ※《像山那样思考》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注】表中加“※”的篇目非现有高中教材中的作品。
续表
2.熟悉分类,因文施策
(1)写景状物散文,可采用如下阅读步骤:划分层次,把握思路;鉴赏景物,把握
特点;分析语境,概括特征;联系背景,探讨情感;概括主旨,明确中心。
(2)写人记事散文,可采用如下阅读步骤:把握要素,理清人、事关系;寻找线索,
理清脉络;区分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综合考虑,概括主旨。
(3)文化游记散文,可采用如下阅读步骤:抓住线索,理解文本内容;抓住描写对
象的特征,探究精神实质;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深刻内涵及作用。
(4)议论说理散文,可采用如下阅读步骤:抓议论,明义理;分层次,感理趣;析
材料,明方法。
3.熟悉真题,明确考向
近几年高考试题中,散文常见的考查点有:理解作品中所写的人、事、景、物
的特点;理解词、句、段在语境中的意义或作用;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领会作者
的认识与情感;分析选材、组材的特点,阐释谋篇布局与表情达意的关系;分析作
品中所表现的人、事、景、物与情、志、理的关系;把握感情脉络,分析作者的写
作意图;运用想象联想和辨析推断,升华对作品内涵和意蕴的体悟,获得对自然、
社会、人生的启示,形成自己的见解。
4.强化训练,培养“三个意识”
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不断建构起完备的散文知识体系,温故知新,在专题训练
中,熟悉散文阅读的解题规律,掌握基本的答题技巧,并培养以下“三个意识”:
(1)培养整体阅读意识。一篇散文写什么、怎么写,如何谋篇布局等,根本
上取决于作者的写作目的,取决于文章的主旨,很多题目的解答都与主旨关系密切。
因此,要养成先读文把握主旨,再从整体上分析题目和文本的习惯。
(2)培养梳理散文结构意识。梳理散文的行文思路和结构,把握句与句之间
的逻辑、段与段之间的逻辑,以及文章与标题之间的关系。
(3)培养语境意识。即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将重点词句带入原
文去理解、品味。
方法指导
[阅读指导]
任何阅读都要遵循作者认知思维逻辑和文体写作规律,阅读散文同样如此。阅读
散文,要紧扣人、事、景、物、理、情,不仅要有“形”,还要“形”中传“神”。对于不同类
型的散文,在遵循共同的阅读法理和程式的同时,还要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1.阅读写景状物散文要“三步”“两重视”
方法 解说
“三步” 第一步, 初步感 知,抓情 景物。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注意标题、作者、背景;看具体摹写了什么
景,详细描绘了什么物,思考作者借这些景抒发什么感情,或借这个
物生发什么感悟。
第二步, 细研全 文,把握 特征。 写景散文,以自然山水、人文景观、民俗风貌为主要描写对象,对
其形色声味、情态特征进行实描实写,移情于物,让景物浸润上作
者的主观情感。状物散文,或为物传神写貌从而托物寄意,或叙述
物件的源脉借此述怀言志。阅读时,抓住情与景、意与象的和谐统
一,从而把握文本要旨。
方法 解说
“三步” 第三步, 由表及 里,提炼 主旨。 写景散文,在景物描写中渗透着作者的心境、感情和态度,分析抽
取,即为主旨。状物散文,通过对物赋予一定的象征品格,或把物人
格化,写物的同时表达出作者对人生、社会的理性认识,这就是主
旨。
续表
方法 解说
“两重 视” 重视文本 的思路和 结构。 写景散文,审视其写景顺序和观察角度,按内容或时空切分文章层
次,理清文章脉络结构,有助于进行更深入的赏析。状物散文,寻找
思路标志,无非是借物喻理、由物说理,或由物及人、物人同理。
重视文本 的艺术手 法。 写景散文,重在借景抒情,情景融合。状物散文,重在托物言志,借物
抒怀。
续表
2.阅读写人记事散文要“三读”“两不能”
方法 解说
“三读” 一读 标题 明重 心。 写人记事散文,文章的标题往往交代了所写的人或事,这类作品往往以
某一物象(事件)或情感为线索,联想、回忆与之相关的人、事,以表
达文章题旨和作者感情。
方法 解说
“三读” 二读 人事 探主 旨。 写人记事散文,侧重写人的以人物为中心,侧重写事的以事件为中心,但
无论侧重于哪一方面,都是人事一体,在事中表现人的气质、性格、品
质和精神风貌,在人身上倾注着作者的真切感情。有的文章,人与事表
面上看起来并无直接联系,而是作者剪辑的一个个特写镜头,或者所记
的几件事并非一人所为而是一群人所做,但它们都共同表达某一主
旨、展现某种意趣,最终归结到某个道理或某类认识上。
续表
方法 解说
“三读” 三读 区分 方法。 写人记事散文与微型小说有明显的不同。首先是叙事方法不同:小说
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散文只记生活片段或描写小场景。其次
在人物形象描绘上也有不同:小说塑造的人物是典型形象,散文描写
的人物比较单薄,它不需要多角度、多层次地刻画人物性格。再次环
境描写方法不同:小说要描写典型环境,散文没有典型环境,但也须交
代时代背景。
写人记事散文与记叙文也有很大区别。记叙文叙事、写人较细腻,既
求传情达意,又求写神摹态;散文中叙事相对粗略,重在意情一致。记叙
文注重叙述事件的完整发展过程,散文可以把无关联的人事按某一主
旨组合起来;记叙文情意表现含蓄,散文情意表现鲜明。
续表
方法 解说
“两不能” 一不能只看表层,而要深度解读出文本意蕴。
二不能断章取义,不能把某一句的抒情、议论当作全文的主旨。
续表
3.阅读文化游记散文要“三抓”“两注意”
方法 解说
“三抓” 一抓作 品线 索,把 握文本 结构。 文化游记散文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散文,它要借助文化现象剖析、文化
景观游览、文人逸事讲述、文化源脉探寻等,以文化视域来记游、写
景、叙事、抒情、议论,写法上内聚外扩、勾古联今、纵横联想,看似
散漫,但总有某一线索贯穿全文,或以情、或以理、或以物组织材料,
抓住了这个“纲”,就可以沿着它去分析文本内容这个“目”。其结构一
般分为链条式、蛛网式、对比式、镜头式等。
方法 解说
“三抓” 二抓描 写对 象,探 究文化 精神。 文化游记散文多聚焦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所写题材无非是名山大川、历史遗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传统
节日等,作者借此达到文化价值探寻、文化意识审视、文化理想重
构、文化精神传承之目的。阅读文化游记散文,就要抓住描写对象的
特征,进而探究蕴含在其中的文化精神。如描写历史遗迹的文化游记
散文,文中常有叙述建造背景、盛衰状况、修缮经历的相关内容,抓住
这些,就能发掘出其中的历史文化意义和现实价值。
续表
方法 解说
“三抓” 三抓关 键语 句,体 会作品 内涵。 文化游记散文因游览对象充满历史文化意味,内涵极其丰富,因而阅读
起来有历史厚重感。一般来说,文化游记散文含有对历史文化的评价
和对现实价值的思考,给读者以哲理启思,而这些大多通过文章的主旨
句、警策句、哲理句表达出来。理解了这些关键句,也就基本理解了
作品内涵。
“两注意” 一要注意游踪和立足点的变化,理清行文脉络。
二要注意虚实结合的写法及作者的情感变化。
续表
4.阅读议论说理散文要“两依”“一思考”
方法 解说
“两依” 一依 形象 判类 别。 议论说理散文,以讲述道理为主,它常常从某个事实、现象、情境入手,
用形象说理的方法,融思想性、逻辑性、形象性、抒情性为一体。它不
像议论文那样遵循逻辑原则,讲究严密完整的论证过程。它追求情与理
的统一,讲究融情于理。而不像议论文那样冷静论述,讲求事理自洽。它
崇尚“理趣”,不像议论文那样强调“以理服人”。阅读时,我们在理解“理”
的同时,还要感受作者在表达“理”时所体现出来的智慧;作者往往通过形
象、生动、饶有趣味的说理,达到理中有趣、趣中寓理的目的。
方法 解说
“两依” 二依 行文 理结 构。 议论说理散文,借事说理,寓理于事,因情悟理,理情一体,但无论是逐渐引
出义理,还是开门见山直入正题,作者的感思、观点、看法、见解必定有
触发点,这就是“起”的部分;文章的主体部分,或开合自如地谈论,或由正
到反地思辨,或旁征博引地考证,或古为今用地关联等,写得丰富、饱满,
这就是“行”的部分;到最后首尾圆合,起止呼应,这就是“止”的部分。阅读
时,要特别注意把握开头、结尾及每段(层)的关键句,体会这些关键句
段是怎样把道理表达出来的。
续表
方法 解说
“一思考” 思考作者的说理方法。分析文章说理时,作者运用了哪些材料,用什么写
法把材料与观点联成整体,特别是形象中蕴含着的道理是用什么方法表
达的,是用比喻、类比,还是用对比,是叙中夹理还是化理成象。辨别
清楚这些,文章精髓也就出来了。
续表
[读文示例]
黄 河 入 海
叶梅
很久以来,我对滔滔黄河如何注入大海充满了向往,那一番情景,是滔天巨浪?
是长龙摆尾?或是桀骜不驯、浩浩汤汤?我一次次想象它的激越,想亲眼见到它的
渴望与日俱增。
今年夏末,如愿以偿,我来到了黄河入海口东营。
一路上,我想起青海的好朋友梅卓,她是一位美丽的藏族女诗人,一直生活在
青藏高原。她说她的父老乡亲敬畏雪山化出的涓涓溪流,从不敢用任何不洁之物亵
渎流水。每逢吉祥的日子,她的乡亲们都会跋涉到雪山脚下取回清水,供奉在家里。
梅卓在说这些话时,一脸虔诚,这使她本来好看的双眼显得更加清澈透亮。
我又想到曾经去过的青海三江源,那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如此宏阔而寥远,连
绵起伏的可可西里山及唐古拉山脉横贯其间,高耸入云的雪山冰川巍峨庄严,一派
圣洁,而雪山脚下涌出的清泉则如从天而降的仙女,一群群前后欢跳着,四处流
动……一时分辨不清,是哪些涓涓雪水流归了黄河?
有关黄河源的记载,《尚书·禹贡》即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之说。唐王朝和
吐蕃来往密切,特地派遣过一些官员和旅行家在河源探访。吐蕃王松赞干布,还在
这一带迎娶了不远万里前来和亲的文成公主。这黄河之源,想必也勾起公主更加强
烈的思乡之情,但她若能知道她的故事将随着黄河之水久久流传,成为民族亲情千
秋美好的见证,一定会欣慰不已。
青藏高原孕育了三条大河:黄河、长江、澜沧江。黄河为何选择流向北方,这
是大河深藏的秘密。或许她从巴颜喀拉山脉初生之时,便与长江、澜沧江心照不宣,
以对生命无边的仁慈和默契,各自选择了不同的去向,在持续的前行中不断丰盈,
哺育着亿万生灵。
从雪山到海洋,这条中国北方的大河,流向西北干涸的山峦和土地,滋润了广
袤的高原与平原,最后注入渤海。她经历了一路惊险传奇,先是在山地峡谷间穿行,
又随手造就出富饶的河套平原;随后急转朝南,飞流直下,将黄土高原的泥沙裹挟而
去;继而摇荡前行,过三门峡,长驱直入,横贯华北平原;在她奔向大海的前夕,将
挟带而来的泥沙堆积成一块块新生的陆地,任那里绿芽萌发,草木葳蕤。
我追随着她的气息,终于来到了黄河入海口,也就是她不断簇拥而成的土地上。
前往入海口的路上,黄河就在相距不远的大堤之外,车行高处,能时时看到她万马
奔腾似的流动,仿佛听到那大河的咆哮。
漫漫长路,她润泽了广袤的土地,孕育了中华文明。人们用这母亲河灌溉农田,
兴修水电,她是沿途人民的生命源泉,也是文明得以为继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但
就在前些年,人们突然发现,黄河竟然出现断流现象,究竟是源头的雪线下降,黄
沙遮蔽?还是沿途树木减少,水系退化?或是人们过度开发利用,造成环境恶劣,
河水干涸?下游有些河段竟然只剩了浅浅的水面,浅得人赤着双脚就能蹚过河去,
怎不叫人痛彻心扉?
欣喜的是,那片通往黄河入海口的葳蕤湿地,展现了东营人的良苦用心。近些
年来,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至黄河源头,下至黄河入海口
以及渤海,启动了全面保护的战略规划,还大自然以勃勃生机,日见成效。
受到黄河馈赠的东营似乎迎来了高原的某种气息,那受到呵护的湿地一望无际,
青苍苍的芦苇枝叶舒展,密不透风,水洼里虫鸣鱼跳。辽阔的湿地成为鸟儿的乐园,
每年南来北往的近六百万只鸟儿在此越冬、繁殖和歇息,丹顶鹤、白鹭、天鹅……
数不清种类的鸟儿们在湿润的草地、密集的芦苇丛中优雅地翩翩起舞,它们组成曼
妙的队列,在这片与大海相依的天空之上此起彼伏,高飞低唱,仿佛都在一同欢迎
远道而来的黄河之水。
眼见得,黄河就要扑向大海了,那是她日夜奔走,终将回到的家园。她一定是
远远地看见了那一片蔚蓝,从那么遥远的高原到此,她从未停歇,即便已是千辛万
苦,也仍然毫不踌躇地奔涌向前,那排山倒海的波涛便是她急急的脚步。她有一些
矜持,可以从她回卷的瞬间看出来,但终归,她气势磅礴地迎着海洋而去。
于是,那一道令人极为震撼的奇观便出现了:巨大的黄河浪潮与渺远的蓝色大
海紧紧相汇,持续着,连绵不断……那是经历了无数厚土濡染而成的雄浑的黄,那
是经历了“陆地—湖泊—海”的沧桑演变的无尽的蓝,两者都是天地的原色。
这时候,你还可以明显地看到,奔腾而来的黄河即使进入了大海,但依然按捺
不住地倔强。她在一派宽容的蓝色之上掀起一股又一股巨浪,浪的尖顶扬起一堆堆
白雪,展现出大河一如既往的冰雪性情——她到此时,也没有忘记雪山的恩典,不
屈不挠地试图留下自己的本色。
在那里,在那遥远的、人的视线难以企及的海之深处,她终于化作了海。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2月14日第8版,有删改)
按以下步骤把握全文:
第一步:确定散文的类别
根据标题和文章内容可以判定,本文为文化游记散文。文章以记“黄河入海”,
探寻以黄河文明为代表的中华文明。
第二步:按照阅读文化游记散文的方法来研读文本
1.“三抓”
一抓作品线索,把握文本结构。
文化游记,记游是“形”,文化是“神”。本文以探寻黄河入海口的全过程为主线,
穿插联想,勾连古今,以探求黄河文明,思考其历史和现实价值。
具体结构为:渴望游览,终于如愿→联想到藏民的敬畏、三江源宏阔而寥远的
景象、有关黄河源的记载、文成公主和亲、黄河选择流向北方→前些年和近些年的
对比、来到黄河入海口看到的景象→沉思与启悟。
二抓描写对象,探究文化精神。
全文由回忆黄河发源地到虚写关于黄河的联想,再到描写黄河入海口的实景,
最后写沉思与启悟,先后相承。
黄河发源地:令人敬畏,宏阔而寥远,圣洁,有着古老的文化历史。
黄河:选择流向北方,哺育亿万生灵,滋润广袤大地,裹挟泥沙堆积成陆地,
绿芽萌发,草木葳蕤;孕育中华文明。
黄河入海口:湿地一望无际,芦苇枝叶舒展,水洼里虫鸣鱼跳,辽阔的湿地成
为鸟儿的乐园。人们保护自然,良苦经营。
沉思与启悟:黄河与大海相拥,黄蓝本是天地原色;黄河倔强,保持本色。
文化精神: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她倔强,保持本色,滋润万物,
哺育人类,我们应该敬畏她、保护她、反哺她。
三抓关键语句,体会作品内涵。
“父老乡亲敬畏雪山化出的涓涓溪流,从不敢用任何不洁之物亵渎流水”“供奉”
“虔诚”——表现藏民对黄河的敬畏之情。
“宏阔而寥远”“圣洁”“如从天而降的仙女”——表现黄河的品格和“我”的敬佩之情。
“以对生命无边的仁慈和默契”“哺育着亿万生灵”“滋润了广袤的高原与平原”
“造就出富饶的河套平原”“新生的陆地”“绿芽萌发,草木葳蕤”——表现了黄河对中
华文明的巨大贡献,表达出作者对黄河的崇敬和感激。
“黄河竟然出现断流现象”“怎不叫人痛彻心扉”——表达对黄河沿途生态环境遭
到破坏的痛心和惋惜。
“欣喜的是”“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为黄河流域生态环
境得到保护而高兴,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
2.“两注意”
一要注意游踪和立足点的变化,理清行文脉络。
本文的游踪并不复杂,因为本文的重点并不在于“游”,而在于文化思考。作者
的立足点只有两处:一处是黄河入海口所在城市东营,一处是黄河入海口。前半部
分大量穿插有关黄河的概述、见闻、历史记载等文化知识,最后几段集中写了黄河
入海口的景象。
二要注意虚实结合的写法及作者的情感变化。
本文游踪简单,但作者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增加了文章底蕴,情感随时空
转换愈来愈浓,尤其在结尾部分,更加真诚炽烈。
考教融合点迷津 考点突破 必备知识 解题指津 答题示例 即
学即练
突破点一 分析关键句段的作用
必备知识
1.理解关键句的含意
分类 解说 示例
含蓄 句 这类句子可能运用了象征、暗示等表 现手法,或者使用了比喻、双关等修 辞手法,常常有弦外之音,辞微旨 远,言在此而意在彼。理解时要注意 联系语境,仔细揣摩,把含蓄意转换 成直接表达;此外,要联系文章主旨 和作者的情感态度,把握感彩。 ①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荷塘月色》)
②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我与地坛》(节选)]
③原来如此!……(《为了忘却的记念》)。
分类 解说 示例
结构 句 位置灵活,是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 子,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等。 理解时要确定位置,找准“管辖范围” 和“承担职责”,整合信息,结合所起 作用,确定具体含意。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了……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也
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
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还有
什么话可说呢……但是,我还有要说
的话……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
记念刘和珍君!(《记念刘和珍
君》)
续表
分类 解说 示例
修辞 句 使用了比喻、拟人、夸张、反语、排 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先确定 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再将句子 “还原”,即将修辞句还原成没有使用 修辞手法的意思直白的句子。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记念刘和珍
君》)
主旨 句 体现文章中心的语句。理解时要立足 全文,既要把握该句的字面意思,联 系该句所处的语境,更要注意对观点 句、情感句的把握。 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荷塘月
色》)②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只
有这秦腔,也只能有这秦腔,八百里
秦川的劳作农民只有也只能有这秦腔
使他们喜怒哀乐。(《秦腔》)
续表
2.分析关键段落的作用
解题指津
[命题分析]
理解关键句含意常见的设问方式:①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画线句的内涵及表
达效果。②文中“××××”和“××××”两处分别体现出作者对×××怎样的情感 ③请
你结合对文中“××××”这句话的理解,分析本文主旨。
分析关键段落常见的设问方式:①本文记××时,在××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
墨,对此你如何理解?②作者在文章第×段中叙写了××,请简要分析这部分内容在
全文中的作用。③文章直接引用××有何作用?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句(段)?
⑤某句(段)删掉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指导]
(1)分析关键句段的作用的角度。
角度 作用
内容 可考虑该内容在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调奠定等方面的作用。
主题 可考虑该内容在主题强化、升华、突出、揭示等方面的作用。
结构 可考虑设置悬念、铺垫、伏笔照应、首尾照应、承上启下等作用。
思路 可考虑体现了什么样的写作思路等作用。
表达技巧 可考虑渲染气氛、画龙点睛、对比衬托、象征等作用,也要注意表
达技巧自身的作用。
阅读效果 可考虑加深印象、激发情感、产生共鸣、给人启发、发人深思、引
人想象、回味不尽、想象无穷等作用。
(2)答题角度。
角度 解说 示例
从思 想内 容考 虑 ①联系句段的含意。 ②联系上下文内容。 ③联系本文的中心与作者的态度、感情。 ④注意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 如果运用了某种手法,一定要注意其表达效果。 分析“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
凉”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①从内容看:这句话概括
了北国之秋的特点,以此
与南国之秋作对比,说明
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之秋,
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
热爱。
角度 解说 示例
从篇 章结 构思 考 ①句段在文章开头:统摄全篇、引起下文;点 题,交代起因或缘由;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引出描写对象,为下 文……作铺垫;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 者的阅读兴趣;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②句段在文章中间:承接上文,开启下文;照 应标题;照应开头。 ③句段在文章结尾:总结上文(全文)、点明 中心(揭示主旨)、强调中心、升华主题;发 人深思,留给读者思考的余地;照应标题,照 应开头(首尾呼应)。 ②从篇章结构看:这句话
是文章的线索句,是“文
眼”,下文中作者选取的
北国秋景都能体现出这种
特点,因而起到了提纲挈
领、总领下文的作用。
续表
[特别提醒]
一要注意观照全文,因为在谋篇布局、安排详略、表达主旨上,部分都要服从
整体的需要;只有把部分放置于整体中,才能将其所起的作用看得清楚、透彻。二要
注意不能仅从一个角度分点作答,应从不同角度分点作答。
答题示例
例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
王剑冰
刚下过一场雨,蒙自的老街湿漉漉的。一线阳光就在这时划过来,南湖上又是
一片光鲜。如果没有穿梭往来的汽车,会让人想起多少年前的五月,同现在差不多
的天气,南湖边霎时出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男的衣衫整洁,女的裙裾飘
摇。一下子涌来这么多文化人,让人有一种震惊和欣喜,来的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啊。
一个享誉世界的文化讲堂也在南湖边开启。主讲者有陈寅恪、冯友兰、钱穆、闻一
多、朱自清、沈从文……
1938年,在北中国已经放不下一张书桌的情况下,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
昆明,组建了西南联大,由于昆明校舍不敷,边城蒙自便暂时接纳了联大的文学院、
法学院。政府尽心,绅士尽力,把联大师生安顿在风景秀丽的南湖边,让他们住进
最好的房子。
这样,西南联大师生的生活就与美丽的南湖融在了一起。每天,师生上下课经
过南湖东堤,课余在湖边读书、唱歌、诵诗,在湖里畅游,在亭上探讨,青春的气
息弥漫水中。鱼翔浅底,鸟儿扑飞,田田莲叶拨弄着微风。南湖,一时成了联大师
生感情的依托、诗情的沃土。想起诗人周定一的《南湖短歌》,这首诗感情淋漓,
淋漓得让人泪涌: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园花。
你问我的家吗?
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
我走得有点累,
让我枕着湖水睡一睡。
让湖风吹散我的梦,
让落花堆满我的胸,
让梦里听一声故国的钟。
……
我在这小城里学着异乡话,
你问我的家吗?
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
蒙自武庙街的颐楼,是十分有特色的民居,作了联大女生的宿舍。楼高势险,
古榕成荫,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入夜,山风刮来,呜呜嘘嘘,如怨如诉,女生们
总是长久不能成眠。家乡、亲人、故都,无不随风而来,于是,她们将颐楼叫成了
听风楼。听风楼,听的是“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吗?听的是“大风起兮云飞
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吗?
虽然美丽的南湖给了师生们暂时的宁静,但是在那个烽火连三月的年代,宁静
中又奔涌着激情。开学第一天,分校师生即在南湖北岸的省立蒙自中学礼堂集会。
会上,北京大学同学会发出《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唤醒国人,担负起应尽的责任,
争取国家民族之生存。他们还走上街头,以各种形式宣传抗战。有的同学竟就参加
了飞虎队,奔向抗日的战场。
现在,我正在一面弧形的标识墙前驻足,上面镌刻着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
我不由想起冯友兰先生1938年8月在蒙自为清华第十级毕业生题词中的话:“第十级诸
同学由北平而长沙衡山,由长沙衡山而昆明蒙自,屡经艰苦,其所不能,增益盖已多
矣。”朱自清先生的题词中也说:“诸君又走了这么多的路,更多地认识了我们的内地,
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国家。诸君一定会不负所学,各尽所能,来报效我们的民族,以
完成抗战建国的大业的。”
我慢慢进到楼内,走上楼梯,轻轻推开一扇门,竟然是闻一多先生的宿舍。先生
把蒙自比作了“世外桃源”,他在这里能够静心读书,以至于除吃饭、上课外,长时间
不下楼活动。历史教授郑天挺见他如此“怒读救国”,恐对身体不好,就劝他说:“一多
啊,你何妨一下楼呢?”于是闻先生便得了“何妨一下楼主人”的雅号。现在这个楼门
上方,就挂着“一下楼”的匾牌。走进不大的卧室,一股书香仿佛立时灌了满怀。先生,
久仰了!屋内摆设依旧,只是先生擎着他的《红烛》下楼远去了。
漫步湖边,前面走着的是陈寅恪教授吗?他边走边感慨:“风物居然似旧京,荷
花海子忆升平;桥边鬓影还明灭,楼外歌声杂醉酲……”钱穆教授则每天都会来到湖
上的茶亭中,伴着一壶茶,沉思久坐。朱自清教授在这里同样看到了荷塘月色,为
此他又有了散文新作,新作里说,“一站到堤上就禁不住想到北平的什刹海”。蒙自
是哈尼族、彝族聚居区,火把节期间,人们在家门口燃起一堆堆火载歌载舞,朱自
清也融入这热烈之中:“这火是光,是热,是力量,是青年。在这抗战时期,需要鼓
舞精神的时期,它的意义更是深厚。”
不少教授是带着家眷来的,冯友兰的女儿宗璞后来回忆说:“南湖的水颇丰满,
柳岸河堤,可以一观;有时父母携我们到湖边散步。那时父亲是四十三岁,半部黑髯,
一袭长衫,飘然而行……在抗战艰苦的日子里,蒙自数月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
流水,想起来,总觉得这小城亲切又充满诗意。”
蒙自分校,虽然只存在了短短几个月,却是西南联大这支现代乐曲中一段优雅的
乐章,南湖的音符在其间跳荡。“当小火车缓慢地从蒙自站驶出时,我们对于这所谓
‘边陲小邑’大有依依不舍的情绪。”这是陈岱孙先生的心声,也代表了蒙自分校师生的
心情。他们坐着窄窄的小火车来,又乘着窄窄的小火车走了,留下长长的铁轨长长的
思念。多少年后,有人毕业直接回来这里工作,有人情意绵绵故地重游。又多少年后,
北大、清华、南开的后生们循着先贤的脚步来,来看这一湖波光潋滟的水。
我仍然沿着湖走,湖边生长着一些茂盛的合欢树,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草藤蔓,
婆婆娑娑延续了不知多少岁月。
(选自王剑冰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思维导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联大师生在蒙自南湖边度过了一段宁静的
读书生活;②在宁静的读书生活中,联大师生满怀唤醒国人、抵御外侮、收复河山
的爱国激情,积极抗日救国。
蒙自南湖,见证了西南联大一段特殊的岁月,它“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在“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能力指向] 本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指向赏析作品的语言。
[思路点拨] 依解题指津,采用“多看多联”的方法,联系句子前后语境、文章主旨、
整体风格与作者情感来理解分析,注意先把握句子表层意义,再挖掘其深层意义。
本题考查的两个句子分别在原文的第9段和第5段,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激流”
“平静”“激情”,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分析“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句,结
合上句“抗战艰苦的日子”,可知“激流”指的是日本侵略中国后,中国军民奋起反抗
的抗战局面,“平静温柔的流水”指的是南湖远离战火的平静生活和西南联大师生坚
持研究学问的沉稳心态。分析“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句,结合上句“虽然美丽的南湖
给了师生们暂时的宁静,但是在那个烽火连三月的年代”和下文“呼吁唤醒国人……
奔向抗日的战场”,可知“激情”指的是抗战的激情,是西南联大师生在潜心研究学问
的生活中对祖国局势的关心和强烈的爱国情怀,他们宣传抗战,呼吁唤醒国人,甚
至亲赴战场。综上分析,可知这两句话是说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联大师生在
蒙自南湖边度过了一段宁静的读书生活;在宁静的读书生活中,联大师生满怀唤醒
国人、抵御外侮、收复河山的爱国激情,积极抗日救国。
例2 (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
王小鹰
我认识他是在我们家附近的街心花园里,那时还没上小学。奶奶每星期从保育
园接我回家,路过那小小的三角花园,我指着他的雕像问:“他叫什么名字 ”奶奶摇
摇头,奶奶知道秦香莲和王宝钏,但不知道这个有着卷曲鬓角的男人是谁。后来读
书了,老师讲了老渔夫和小金鱼的故事,并带我们到那三角花园,指着他说:“那个
美丽的故事就是他写的,他叫普希金。”
汽车愈来愈靠近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我的心情从焦虑逐渐趋于宁静。刚到普斯
科夫的时候,听导游小姐说普希金父母的庄园不开放,我们全都急了起来,导游小
姐多方努力,终于遂了我们的夙愿。
穿过五彩斑斓的矮树林,满地的落叶在脚下咔嚓咔嚓作响,像是大地絮絮地向
我们诉说一个古老的故事。没有其他参观的人,雨雾横亘处传出间歇的啁啾鸟鸣。
大家无意言谈,都静静地品尝着悠远的诗意。我仿佛看见一个忧郁的白衣少女,正
沿着落叶铺满的小路缓缓地走来,她就是达吉雅娜,我最钟爱的女性。1824年普希
金遭受当局的迫害,被押解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流放,他在这里完成了《叶甫盖
尼·奥涅金》的重要章节。记得在大学中文系读书的时候,曾经为了书中的女主人公
达吉雅娜与同学们争论。有的同学不喜欢她,认为她拒绝奥涅金的求爱,是为了维
护她贵妇人的名声与地位而压抑本性;我却以为她拒绝奥涅金,是因为她看透了奥涅
金只是在追求围绕她贵妇人身份的显赫与虚荣,而那些正是达吉雅娜所厌恶的。她
的感情真挚、道德纯洁、性格坚忍,虽不合时宜却具有永久的魅力。
一位年轻女子款款地走来,短发,着呢裙,碧蓝的大眼。不是幻觉,也不是达
吉雅娜,她是米哈伊洛夫斯克村的讲解员,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的高才生。她的气
度与庄园的气氛很相配,她讲话很有条理,娓娓动听,向我们介绍普希金在流放中
的生活。
普希金是一位伟大的俄罗斯民族诗人。在普斯科夫,我们与两位当地作家交谈
时探讨过普希金的性格发展,他出身贵族却具有火一般的爱国热情与进步的自由思
想,因此屡遭沙皇迫害。他的思想转变是曲折而复杂的,他曾经写过几首支持沙皇
进攻波兰的诗,作品中也一度出现怀疑和悲观,然而如今世界上恐怕没有人会怀疑
普希金的伟大了。普斯科夫的作家说,他们出了普希金的选集三卷本,收集了普希
金的最优秀的作品。而我以为应该为普希金出全集,让后人了解一个完整的、复杂
的、真正的普希金。
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前我们先去圣山寺院拜谒普希金之墓,他与他的父母葬在
一起,竖着一尊简朴的锥形石碑,在小小纪念堂里,鲜花丛中有普希金的石膏面模,
是从普希金的遗体上合下来的。四周挂着巨幅油画,描绘了风雪天他与丹特士决斗
的情景以及临终前他不可名状的痛苦。普希金的死因从来众说纷纭,有人说他仅为
爱情而死,亦有人说丹特士其实是沙皇派的杀手。普希金的妻子是莫斯科公认的第
一美人,经常出入于上流社交场合。当他收到那些有关他妻子的匿名信时,他感到
的不是妒忌,而是人格上的侮辱。几年前沙皇为了让普希金的妻子能出入宫廷舞会,
赠给普希金“宫廷近侍”的职务,他说:“我宁愿做奴隶,却永远不愿做弄臣!”普希金
是为了维护人格的尊严而向丹特士挑战的。监视、流放,政治上的迫害都没有像人
格受侮辱这样不可忍受,于是他奋起反抗社会的舆论。他并不是去寻找死亡,他是
如战士那样视死如归。纪念堂里那幅描绘普希金临终情景的油画下面,写着普希金
的遗言:“我的痛苦已经大于我的力量了!”这样巨大的痛苦显然不仅仅是来自妻子的
不贞,还有人格上的、事业上的种种,与其说诗人死于丹特士的子弹,不如说他是
被当时沙皇统治下的压抑和黑暗窒息而死的。普希金是被来自社会的巨大痛苦吞噬
的,因此他的死也不是属于个人的。
细蒙蒙的雨一直似有似无地飘着,我们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寻觅诗人的踪迹,
心里沉淀着怀念、景仰与惆怅。我想起古人有一句话: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
天才能感受到庸人感觉不到的痛苦,故而他们往往比庸人承担多得多的痛苦,故而
他们的生命往往是那样的短暂而璀璨。人们是喜欢天才的命运还是庸人的生活呢 彩
色的落叶铺满的林荫道在雨雾中静悄悄地延伸,就像我遏止不住的思绪……
(有删改)
[思维导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临终遗言是统摄全篇的“文眼”,文章的标题由此而来,作者的情感抒发、
思想表达也都与遗言有密切关系;②临终遗言是理解普希金人生悲剧的线索,它将
普希金个人的不幸与时代的痛苦联系起来,揭示出他人生悲剧的深层原因。
文章第6段写了普希金的临终遗言:“我的痛苦已经大于我的力量了!”这是理解本文的钥匙,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能力指向] 本题考查分析关键语句的作用。能力指向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
感态度。
[思路点拨]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准确定位、科学分类,再利用不同位置、不同
类型的句段作用的知识,从内容、主题、结构、思路等角度切入分析。普希金的遗
言“我的痛苦已经大于我的力量了”在原文第6段。根据题干中的“钥匙”可知,普希金
的临终遗言是本文的“文眼”。分析这句话的作用,既要理解“遗言”的字面含义,又要
联系文本主旨、思想感情来思考,可从结构、内容两方面分析这句话的作用。
从结构上看:本文的标题化用普希金的临终遗言,结合标题的作用可知,这句
话在结构上统摄全篇,是全文之纲,是“文眼”所在;普希金的临终遗言是普希金人
生的写照,作者将其化用为标题,表达了作者对普希金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人生
悲剧的深刻思考与理解。这句临终遗言作为文章的线索和作者感情的出发点,是全
文思想、情感的生发之处。
从内容上看:由第6段“这样巨大的痛苦显然不仅仅是来自……与其说……不如
说…… ”等对“痛苦”的阐释可知,普希金的人生悲剧不单单是他个人的不幸,更是
当时沙皇统治下那个压抑和黑暗的时代的不幸,他的痛苦属于社会的痛苦,造成他
不幸的深层原因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全文围绕普希金的人生悲剧与反抗意识展
开,故其临终遗言也可被视为文章的内在线索。
最后,综合上述分析,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拟写答案。
即学即练
(2022·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这城市已融入我的生命
初到北京,我对这座城市非常生疏。那时内城和外城的城楼和城墙都还完好,
有轨电车就在几座城门之间穿行。电车的铃声悦耳而浑厚,从西直门高高的城门洞
里穿越而过,一路响过西内大街,响过西四和西单——那时牌楼已没有了,只留下
这永恒的名字供人凭吊——直抵天桥。城楼高耸,白云蓝天,北方萧瑟的秋风,凝
重而庄严。电车进了城,两旁一例灰色的胡同,胡同里一例苍劲的古槐。一切都说
明这城市的悠久。
这城市让我这个生长在温暖而潮湿的东南海滨的人感到了一种神秘。我知道它
的历史,我只能遥遥地怀着几分敬意望着它,那时的北京对我来说的确是生疏的。
我觉得它离我很远,不仅是离我南国的家乡的距离很远,也不仅是它作为辽金以来
的故都与我此际所处的时空相隔绵邈,还有一种心灵和情感的阻隔:那是灵动而飘
逸的南方与古朴浑重的北方之间存在着的巨大的反差所造成的心理阻隔。那时的北
京,对我来说是遥远的。
我对北京从初来乍到的“生分”,到如今的亲切的认同,用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时
光。北京接受了我,我也接受了北京。这包括它的语言、它的气候、它的居住、它
的饮食、它的情调,都和我的生命密不可分。
以饮食为例,在北京住久了,在国内外也跑了不少地方,比来比去,北京的烤
鸭和北京的涮羊肉还是最好,不谦虚地说,也还是天下第一。烤鸭的外焦里嫩,裹
着吃的那蒸饼和甜面酱都是很有讲究的——我常感外地做的烤鸭总不对味。至于涮
羊肉,羊肉的质量,那薄得纸般透明的羊肉片,还有它的作料,芝麻酱、韭菜花,
普天下找不到那种地道的感觉,真的是,一出北京城,味道就变了。
老北京有很多食品是我所怀念的。最怀念天桥街边的卤煮火烧。记得是五十年
代吧,去天桥看戏,在街边摊上吃卤煮火烧。昏黄的油灯、冒油的墩板、冒着热气
的大海碗,使北京严寒的冬夜也变得充满了人间的温情。那气氛、那情调,现在是
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让人怀念的当然不只卤煮火烧这一端,还有北京的打卤面、羊
杂碎汤,还有三分钱一只的大火烧。这些让人怀想的北京土产,是最本色、最民的廉价食品,现在都找不到了。现今即使在郑重标出“老北京”的哪家食肆里发
现它们的痕迹,那多半也是“搽了雪花膏”的,它们早已失去了那种粗放的、不加修
饰的平民本色和传统韵味了。
在我的家乡,秀丽的闽江流过我的城市。那江水滋润着两岸的沃野,亚热带的
花卉开得茂盛。福建是花乡,又是茶乡,茉莉花、白玉兰花,还有珠兰和含笑,这
些都是熏花茶的原料。花多了,就缀满了妇女们的发间和衣襟。记得当年,母亲的
发髻最美丽。那时母亲年轻,她每天都要用很多的时间梳理她的头发。梳毕上了头
油,她总要用当日买到的新鲜茉莉花串成一个花环,围在她的发髻上。姐姐也是,
她不梳发髻,那些花就缀上了她的旗袍的衣襟。这就是南方,南方有它的情调。而
北方就不同了,北京带卷舌的儿化音,胡同里悠长的吆喝声,风铃叮当的宫殿下面
夏日慵懒的亭午,还有在凛冽的冰雪和漫天的风沙中挺立的松槐和白杨。南方的秀
丽和北方的豪放,南方的温情和北方的坚定,南方的委婉和北方的强悍,其间存在
着许多难以调和的差异,需要用极大的毅力和恒久的耐心去适应。幸运的是,我适
应了并爱上了北京。
北京是一本读不尽的书。我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光阅读它,也只是一种似是还
非的懵懂。我生得晚,来不及赶上在北大红楼的教室里找一张书桌,也没能赶上用
稚弱的声音参加民主广场上的呐喊。但我认定我是属于它的。百年前,巴黎和会所
引发的抗议掀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那一场为维护民族尊严而展开的抗议运动,
最终触及了对于文学乃至文化的变革,从而为中国在新世纪的再生写下了壮丽的篇
章。这一切气贯长虹的思考和行动,就是生发在我如今处身其中的这座城市的。由
此上溯,十九世纪末叶,也是在这座城市里,有了一次要求变革而爆发的维新运动。
那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惨痛的流血事件,康梁出走,六君子弃市,这一切,我都
未曾亲历,却都是我幼小心灵上的一抹壮烈和绮丽。
后来,我从东南海滨风尘仆仆地赶来,在北大燕园的一角找到一片土,我把细
小的根须伸向那片土,我吸取它的养分。我不能选择母亲,我却能选择我的精神家
园。在半个世纪不长也不短的时间里,我朝夕呼吸着这座城市的气息。北海波光摇
曳的湖面,留下了我的影子;东华门那条覆盖着丁香的御河边的林荫道,留下了我
的足迹;居庸关险峻的隘口,天坛美轮美奂的穹顶下,都是我曾经流连的地方。北
京以它的博大,以它的沉厚,以它的开阔,以它的悠远铸造了我,不,是再造了我!
它在我多汁液的南方的性格中渗进了一份粗放、一份激烈、一份坚定。我曾说过,
我只是一粒蒲公英的种子,我从遥远的东南海滨被命运的小女孩吹到了这干涸而寒
冷的北方。这里濒临沙漠,然而,这里是无尽的原野,这里给了我一片土,给了我
柔韧的枝条和伸往地层深处的长长的根须。
(取材于谢冕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来到北京后并不是很快就适应了北京的生活。
B.作者用“搽了雪花膏”巧妙地传达了怀旧的情绪。
C.作者不止一次使用排比手法表达了对北京的深情。
D.作者因为没能参加“五四”运动而感到非常失落。
[解析] “感到非常失落”理解有误。结合原文第7段“我生得晚,来不及赶上在北大红
楼的教室里找一张书桌,也没能赶上用稚弱的声音参加民主广场上的呐喊。但我认
定我是属于它的”“这一切气贯长虹的思考和行动,就是生发在我如今处身其中的这
座城市的”可知,作者虽然没能亲身参与“五四”运动,但是为这座城市而骄傲,感觉
自己是属于北京的。故选D。
√
2. 作者在文章第6段中叙写了家乡的生活,请简要分析这部分内容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这段文字生动而充满温情,也揭示了作者“多汁液的南方的性格”的来源;②
展现了南方不同于北方的特点,与前文“心灵和情感的阻隔”形成了呼应;③这段文
字侧重写风物情调,上接饮食生活,下通历史底蕴,是全文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
文脉的中段;④很好地烘托了“融入”和“再造”这一主题。
[解析] 第6段描写了闽江滋润下的福建家乡,气候温润,鲜花盛开,尤其写了母亲
和姐姐戴花的情景,文字生动而充满温情;同时照应了最后一段“它在我多汁液的南
方的性格中渗进了一份粗放、一份激烈、一份坚定”,揭示了作者“多汁液的南方的
性格”的来源。“秀丽的闽江流过我的城市。那江水滋润着两岸的沃野,亚热带的花
卉开得茂盛……”通过对家乡风物的描写,展现了南方不同于北方的特点,同时也照
应了第2段的“还有一种心灵和情感的阻隔”。从结构上看,这段文字侧重写福建家
乡的风物情调,写闽江、鲜花、妇女戴花的习俗;它与第5段介绍老北京的卤煮火
烧、打卤面、羊杂碎汤、大火烧等饮食生活,以及第7段写北京的“五四”运动、维新
运动等厚重历史相互照应,共同构成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且从饮食到家乡风物再到
历史文化,呈现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文脉,而写家乡风物的段落就处于这一文
脉的中段。写家乡风物,其实是写自己性格的本源,作者由灵动而飘逸的南方来到
古朴浑重的北方,对这座城市从最初的生疏,到认同,乃至于最后“再造”,使得作
者“多汁液”的南方人的性格“渗进了一份粗放、一份激烈、一份坚定”,第6段对家乡
的描写很好地烘托了“融入”和“再造”这一主题。
3.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结尾画线句的内涵及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涵:①“无尽的原野”和“地层深处”喻指北京广阔的文化空间和深厚的历史底
蕴;②“柔韧的枝条”和“长长的根须”喻指作者在北京得到的成长和发展;③这组比
喻展现出作者融入北京、北京也融入了他生命的过程。表达效果:这段话形象生动,
意味深长,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得格外深沉,提炼和升华了文章主题。
[解析] 内涵: “这里”指的是“北京”这座城市;“无尽的原野”不仅指北方地域辽阔,
更指北京“历史悠久”“古朴浑重”,饮食地道而丰富等,指北京广阔的文化空间;
“地层深处”指的是北京深厚的历史底蕴,维新运动、“五四”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让
它底蕴丰厚;“给了我柔韧的枝条和伸往地层深处的长长的根须”使用比喻手法,
“柔韧的枝条”和“长长的根须”表明作者不仅在北京扎下根,而且还得到了成长和发
展。正如前文所说,“北京接受了我,我也接受了北京”,这组比喻展现出作者融入
北京、北京也融入了他生命的过程。
效果:这句话使用比喻手法表达内容和情感,形象生动;句中词语含义深刻,
意味深长;作者不是直接抒发自己与北京的深厚情感,而是使用比喻的手法,使得
情感表达得格外深沉;作为文章结尾,此句提炼和升华了文章主题。
突破点二 概括文章内容要点
必备知识
概括文章内容要点分类
解题指津
[命题分析]
概括散文内容要点,考查的是把握局部内容和理解全文中心的能力。考查角度:
内容概括、特定信息概括、主旨概括等。
考查角度 解说
内容概括 对文章某段或某几段的内容进行概括。主要有两种考查方式:一是直
接概括某段内容;二是概括多段内容。
特定信息 概括 特定信息指“原因”“结果”“作用”“意义”“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方
面的信息,对这类信息的概括是高考散文阅读的常见题型。
主旨概括 在散文阅读题中,对主旨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归纳内容
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常见的设问方式:①作者对××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②这篇文章情真意切,“××”的情感状态更是一再呈现。请分析这种××感的由来。
③对于××的生活,“我”都放在××中来叙述,且有不同的感受。请对此加以分析。
④作者通过××,表达了怎样的生命态度?
[答题指导]
方法 解说 示例
内容 概括 “四法” 摘取法:直接摘录概括,即选摘符合答题要求 的原文核心词句。 以《故都的秋》为例概括文
章内容。文章主体部分紧扣
“故都”和“秋”,摹绘故都秋
景的五幅图画。采用
“摘取法”和“归纳法”即可归
纳出这五幅图画的内容:秋
晨之景(清晨静观图)、秋
槐之景(落蕊轻扫图)、秋
蝉之景(秋蝉残鸣图)、秋
雨之景(都市闲人图)、秋
果之景(佳日秋果图)。
改写法:拼接改写,即提取部分原文词句,然 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合并法:需要概括的内容不止一个方面,这时 就要将相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分别摘 取出来并组合在一起。 归纳法:有些文段(章)没有明显的概括句, 需要分别提取,分点归纳,再合并转述。 方法 解说 示例
主旨 概括 “五法” 标题提示法:从标题直接获取文章的主旨。 以《故都的秋》为例概括文章主旨。采用“段意串联法”可以概括出本文的主旨:本文将悲秋与颂秋结合起来,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这情是故乡情、爱国情;这落寞之秋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是对国运衰微的喟叹。
首尾归纳法:从首尾段中归纳出文章的主旨。 关键词句归纳法:抓住关键词句来概括主旨。 段意串联法:汇总每段的中心句来概括文章的主旨。 因文而异法。借助不同的文体特点概括文章的主旨。①写景状物散文。借景借物抒情,应看其写了什么景、物,抒发了什么感情或阐发了什么哲理。②写人记事散文。写人记事,应看其写了什么人,记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精神、人格。③文化游记散文。以记游为基础,看其讲述了什么文化知识,感悟了什么文化现象,评析了什么世态人情。④议论说理散文。 看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表明了什么观点等。 续表
方法 解说 示例
答题 “三步 骤” 第一步:理清题干,明确概括指向,确保方向不跑偏。 第二步:理清思路,确定概括区间,确保信息搜索全。 第三步:检索提炼,整合答案要点,确保要点条理现(看分值估要点、合并同类、求同存异)。 续表
[特别提醒]
(1)分条作答:要注意答案要点之间不能有交叉,也不能存在种属关系,要
找准关键,表达力求准确、简洁。
(2)依序作答:如问“从哪些方面写(表现)的”,或问“为什么说”,都要依文
本顺序作答。
(3)概括主旨的一般格式:概述文章内容(本文通过记叙……,塑造了……
形象)+写作意图(表达了……,抒发了……情感)。
答题示例
例 (2020·全国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记忆里的光
蒋子龙
我八岁才第一次见到火车。1949年初冬,我正式走进学校,在班上算年龄小的。
一位见多识广的大同学,炫耀他见过火车的经历,说火车是世界上最神奇、最巨大
的怪物,特别是在夜晚,头顶放射着万丈光芒,喘气像打雷,如天神下界,轰轰隆
隆,地动山摇,令人胆战心惊。许多同学都萌生了夜晚去看火车的念头。
一天晚上,真要付诸行动了,却只集合起我和三个大一点的同学。离我们村最
近的火车站叫姚官屯,十来里地,当时对我来说,就像天边儿一样远。最恐怖的是
要穿过村西一大片浓密的森林,里面长满奇形怪状的参天大树。森林中间还有一片
凶恶的坟场,曾经听过的所有鬼故事,几乎都发生在那里面,即便大白天我一个人
也不敢从里面穿过。进了林子以后我们都不敢出声了,我怕被落下,不得不一路小
跑,我跑他们也跑,越跑就越瘆得慌,只觉得每根头发梢都竖了起来。当时天气已
经很凉,跑出林子后却浑身都湿透了。
好不容易奔到铁道边上,强烈的兴奋和好奇立刻赶跑了心里的恐惧,我们迫不
及待地将耳朵贴在道轨上。大同学说有火车过来会先从道轨上听到。我屏住气听了
好半天,却什么动静也听不到,甚至连虫子的叫声都没有,四野漆黑而安静。一只
耳朵被铁轨冰得太疼了,就换另一只耳朵贴上去,生怕错过火车开过来的讯息。铁
轨上终于有了动静,嘎登嘎登……由轻到重,由弱到强,响声越来越大,直到半个
脸都感觉到了它的震动,领头的同学一声吆喝,我们都跑到路基下面去等着。
渐渐看到从远处投射过来一股强大的光束,穿透了无边无际的黑暗,向我们扫
过来。光束越来越刺眼,轰隆声也越来越震耳,从黑暗中冲出一个通亮的庞然大物,
喷吐着白汽,呼啸着逼过来。我赶紧捂紧耳朵睁大双眼,猛然间看到在火车头的上
端,就像脑门的部位,挂着一个光芒闪烁的图标:一把镰刀和一个大锤头。
领头的同学却大声说是镰刀斧头。
且不管它是锤是斧,那把镰刀让我感到亲近,特别地高兴。农村的孩子从会走
路就得学着使用镰刀,一把磨得飞快、使着顺手的好镰,那可是宝贝。火车头上还
顶着镰刀锤头的图标,让我感到很特别,仿佛这火车跟家乡、跟我有了点关联,或
者预示着还会有别的我不懂的事情将要发生……
十年后,我以第一名的成绩入伍,进入海军制图学校,毕业后成为海军制图员,
接受的第一批任务就是绘制中国领海图,并由此结识了负责海洋测量的贾队长。贾
队长有个破旧的土灰色挎包,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唯一醒目的是用红线绣的镰刀
锤头图案。
既然已经站在了军旗下,自然也希望有一天能站在镰刀锤头下,我对这个图案
有一种特殊的亲近和敬意,于是就想用自己的新挎包跟他换。不料贾队长断然拒绝,
他说这个挎包对他有特殊的纪念意义,目前还有很重要的用途,绝不能送人。有一
次他在测量一个荒岛时遇上了大风暴,在没有淡水没有干粮的情况下硬是坚持了十
三天,另外的两个测绘兵却都牺牲了。他用绳子把自己连同图纸资料和测量仪器牢
牢地捆在礁石上,接雨水喝,抓住一切被海浪打到身边的活物充饥……后来一位老
首长把这个挎包奖给了他。
贾队长答应在我回家探亲的时候可以把挎包借给我,但回队时必须带来一挎包
当地的土和菜籽、瓜子或粮食种子。原来他每次出海测量都要带一挎包土和各样的
种子,有些岛礁最缺的就是泥土。黄海最外边有个黑熊礁,礁上只驻扎着一个雷达
兵,一个气象兵,一个潮汐兵,他们就是用贾队长带去的土和种子养活了一棵西瓜
苗,心肝宝贝般地呵护到秋后,果真还结了个小西瓜,三个人却说什么也舍不得
吃……
又过了几年,我复员回到工厂干锻工。锻工就是打铁,过去叫“铁匠”。虽然大锤
换成了水压机和蒸汽锤,但往产品上打钢号、印序号,还都要靠人来抡大锤。我很快
就喜欢上了打铁,越干越有味道,一干就是十年。在锻钢打铁的同时,也锻造了自己,
改变了人生,甚至成全了我的文学创作。我成了民间所说的“全科人”:少年时代拿镰
刀,青年当兵,中年以后握大锤,对镰刀锤头有了一种说不出的特殊感情。
(有删改)
[思维导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萌生念头:大同学对火车形象的描述,让“我”萌生看火车的念头。②付诸行
动:夜间穿过坟场,耳朵贴在道轨上,写出“我”看火车时的兴奋与好奇。③抒发感
受:火车头上挂着光芒闪烁的镰刀锤头图案,让“我”感到很特别,也感到很亲切。
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能力指向] 本题考查概括局部内容要点。能力指向概括文章内容。
[思路点拨] 解答此类题目,先确定答题信息区间,再按照先概括后阐释的规范
分点作答。本题题干指向明确,但要把握“看火车经历”的内容:时间、行为、心理
变化。
作者儿时看火车的经历对应文章的第1至6段。由文章第1段“一位见多识广的大
同学,炫耀他见过火车的经历……许多同学都萌生了夜晚去看火车的念头”可知,
“我”在听到同学的炫耀后,萌生了看火车的念头。第2至3段接着写去“看火车”的过
程:穿过坟场与森林,克服夜晚阴森带来的恐惧;带着“兴奋和好奇”,将耳朵贴在
道轨上听火车的声音,未见火车,先闻其声;响声越来越大,“半个脸都感觉到了它
的震动”。此处对“看火车”的期待情绪进行了具体描写。第4段写“从远处投射过来
一股强大的光束”,“光束越来越刺眼,轰隆声也越来越震耳”,“我”“捂紧耳朵睁大
双眼”,看到火车头上“镰刀”和“锤头”的图标,呼应标题“记忆里的光”,也勾连起下
文“我”对“镰刀锤头”的情感体验。第6段写“我”因火车上的“镰刀”而感到自己与火车
有了“亲近”“关联”的特别感觉,引起下文。
对以上信息加以梳理:一是时间顺序,期待看火车—夜行看火车途中—贴近道
轨听火车声—看到火车强烈的光束与火车头上的图标,按时间顺序写了“我”看火车
的经过;二是“我”的行为顺序,穿过森林、跑过坟场、耳贴道轨、听到火车声音等;
三是情感顺序,向往—惧怕—兴奋好奇—激动震撼—感到亲近与特别,通过情绪的
起伏波澜,层层渲染,描绘出“我”第一次看火车的真实心理,同时在结构上为下文
的情感体验与相关事件的叙述作了铺垫。
即学即练
(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九一八”致弟弟书
萧 红
可弟:小战士,你也做了战士了,这是我想不到的。
世事恍恍惚惚地就过了;记得这十年中只有那么一个短促的时间是与你相处的,
现在想起就像连你的面孔还没有来得及记住,而你就去了。
记得当我们都是小孩子的时候,当我离开家的时候,那一天的早晨你还在大门
外和一群孩子玩着,那时你才十三四岁,你看着我离开家,向着那白银似的满铺着
雪的无边的大地奔去。你恋着玩,对于我的出走,你连看我也不看。
而事隔六七年,你也就长大了,有时写信给我,因为我的漂流不定,信有时收
到,有时收不到。但我读了之后,竟看不见你,不是因为那信不是你写的,而是在
那信里边你所说的话,都不像是你说的。比方说——生活在这边,前途是没有希望
的……
我看了非常的生疏,又非常的新鲜,但心里边都不表示什么同情,因为我总有
一个印象,你晓得什么,你小孩子。所以我回信的时候,总是愿意说一些空话,问
一问,家里的樱桃树这几年结樱桃多少?红玫瑰依旧开花否?或者是看门的大白狗
怎样了?你的回信,说祖父的坟头上长了一棵小树。在这样的话里,我才体味到这
信是弟弟写给我的。
但是没有读过你的几封这样的信,我又走了,越走越离得你远了。
可弟,我们都是自幼没有见过海的孩子,海是生疏的,我们怕,但是也就上了
海船,飘飘荡荡的,前边没有什么一定的目的,也就往前走了。
不知多久,忽然又有信来,是来自东京的,说你是在那边念书了。恰巧那年我
也要到东京去看看,我想这一次可以见到你了。这是多么出奇的一个奇遇。
我一到东京就写信给你,约你第三天的下午六点在某某饭馆等我。
那天,我五点钟就等在那里,一直到了六点钟,没有人来,我又多等了一刻钟,
我又多等了半点钟,我想或者你有事情会来晚了的。到最后的几分钟,竟想到,大
概你来过了,或者已经不认识我。第二天,我想还是到你住的地方看一趟。有一个
老婆婆,说你已经在月初走了,离开了东京了。你那帘子里头静悄悄的,好像你在
里边睡午觉的。
半年之后,我还没有回上海,你又来了信,说你已经到了上海,是到上海找我的。
我想这可糟了,又来了一个小吉卜赛。
这流浪的生活,怕你过不惯,也怕你受不住。
但你说:“你可以过得惯,为什么我过不惯?”
等我一回到上海,你每天到我的住处来,我看见了你的黑黑的人影,我的心里
充满了慌乱。我想这些流浪的年轻人,都将流浪到哪里去。常常在街上碰到你们的
一伙,你们都是年轻的,都是北方的粗直的青年,内心充满了力量。你们是被逼着
来到这人地生疏的地方,你们都怀着万分的勇敢,只有向前,没有回头。但是你们
都充满了饥饿,所以每天到处找工作。你们是可怕的一群,在街上落叶似的被秋风
卷着,弯着腰,抱着膀,打着寒战。
那时你不知我心里的忧郁,你总是早上来笑着,晚上来笑着。进到我屋子来,
看到可吃的就吃,看到书就翻,累了,躺在床上就休息。
你那种傻里傻气的样子,我看了,有的时候,觉得讨厌,有的时候也觉得喜欢,
虽是欢喜了,但还是心口不一地说:“快起来吧,看这么懒。”
不多时就“七七”事变,很快你就决定了,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
你走的那天晚上,满天都是星,就像幼年我们在黄瓜架下捉着虫子的那样的夜,
那样黑黑的夜,那样飞着萤虫的夜。
你走了,你的眼睛不大看我,我也没有同你讲什么话。我送你到了台阶上,到
了院里,你就走了。那时我心里不知道想什么,不知道愿意让你走,还是不愿意。
只觉得恍恍惚惚的,把过去的许多年的生活都翻了一个新,事事都显得特别真切,
又都显得特别模糊,真所谓有如梦寐了。
可弟,你从小就苍白,不健康,而今虽然长得很高了,精神是好的,体力仍旧
是坏的。我很怕你走到别的地方去,支持不住,可是我又不能劝你回家,因为你的
心里充满了诱惑,你的眼里充满了禁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