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64张PPT)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高考语文总复习
解读真题明考向 考情概览 真题体验 命题解析
真题体验
[考题] [2023·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20分)
材料一:
襄子①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张孟谈曰:“晋阳之事,
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吾群
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仲尼闻之,曰:“善赏哉,
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或曰:仲尼不知善赏矣。夫善赏罚者,
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
襄子有君臣亲之泽,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也。为人臣者,
乘事而有功则赏。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故曰:仲尼不知善赏。
(节选自《韩非子·难一》)
材料二:
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武臣曰:“诺。”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节选自《孔丛子·答问》)
【注】①〔襄子〕赵襄子。春秋末年,知、赵、韩、魏四家把持晋国国政,称
“晋四卿”。晋阳之战,知氏(荀瑶)联合韩、魏攻赵,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杀。
②〔子鲋〕即孔鲋,孔子八世孙。
[思维导图]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
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韩非书A云夫子B善之C引D以张本E然F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
[答案] C E G
[能力指向]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指向实词的理解、句式的运用、文意把握、文言语感等。
[思路点拨]解答此题,可结合语意和固定结构进行断句。从语意上看,“韩非书云”
的意思是“韩非的书里记载说”,其后为“云”的内容,结合材料一中的“仲尼闻之,曰:
‘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可知,“夫子善之”是韩非书
里记载的内容,应作“云”的宾语,“韩非书云‘夫子善之’”语意完整,其后应断开;材
料一中韩非引用孔子的观点,然后加以批驳,这就是“引以张本”“然后难之”,故“引以张本”后应断开。从固定结构上看,“岂……哉”为反问固定句式,其前应断开。故C、E、G三处需要断句。原文加上标点为: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围,指被围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表示被选拔,两者用法相同。
B.劝,指鼓励、劝勉,与《兼爱》“不可以不劝爱人”中的“劝”词义不相同。
C.具臣,文中与“有功”相对,是指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具体就是指高赫。
D.诬说,指没有事实依据的胡说妄言,与现在所说的“诬蔑之辞”并不一样。
√
[能力指向] 本题重点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关键词语的含义。能力指向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文言实词的语境义,考查内容并不限于文化知识,涉及通假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思路点拨]A.材料一中“襄子围于晋阳中”的“围”与“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均为被动用法,解说正确。B.材料二中“遏奸劝善”的“劝”与“不可以不劝爱人”的“劝”,都是“鼓励、劝勉”的意思,解说不正确。C.对“具臣”的理解应回到具体语境中,由材料二“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可知,“具臣”与“有功(之臣)”相对,“具臣”应指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具体到赵襄子此次的封赏来说,此处的“具臣”即指高赫,解说正确。D.材料二中的“诬说”指没有事实依据的胡说妄言,而现在所说的“诬蔑之辞”指捏造事实败坏别人名誉的话语,二者词义不同,解说正确。故选B。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主上设置有关法令,令行禁止,群臣不敢越职侵权,也没有了奸诈之心,他们履
职行事,有了功劳就能得到赏赐,韩非认为这样才叫“善赏罚”。
B.在武臣看来,韩非与孔子观点不同的地方很多,在遏奸劝善等方面,韩非不一定
就不对,孔子也不一定就合理,韩非也可以称得上是当世圣人。
C.世人说到高必定会以上天作比,说到低必定会以深渊作比,他们常通过引经据典、
援用圣贤来成就自己,使自己更加贤能,以争取民众的信任。
D.子鲋对韩非之类的诸子学说闭口不言,充耳不闻,而武臣却深信不疑,进而怀疑
圣人,子鲋对此深感失望,认为武臣是见识短浅,不明大道。
√
[能力指向]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指向能区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
息,理解并准确概括其内容、观点和情感倾向。
[思路点拨]“概述”是对文本信息作提炼归纳后的叙述,正误就在于选项的叙述与
原文信息是否一致。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全文,继而比对选项与原文信息以判断
正误。A.概述的信息区间在材料一:“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
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操令行禁止之法……为人
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选项概述与原文信息一致。B.概述的信息区间在材料二:
“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
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选项概述与原文信息一致。C.概述的信息区间在材料
二:“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
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由以上内容可知,选项对“自辅”
“自贤”的理解错误。“自辅”是指帮助自己、辅佐自己,即通过引经据典来佐证自己的
观点;“自贤”是指通过援引圣贤来显示自己的贤明。故“成就自己,使自己更加贤能”
错误。并且“引经据典、援用圣贤”的对象是“好事而穿凿者”,而非“世人”,属于扩大
范围。D.概述的信息区间在材料二:“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而子
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选项
概述与原文信息一致。故选C。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大臣们没有不对我有高傲轻慢之意的,只有高赫没有失掉君臣之间的
礼节,因此把他放在前面(奖赏)。(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1分,“骄侮”“是以”
“先”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请允许我大体说说一隅之见,先生您来详细考察它真实与否。(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1分,“一隅”“审”“信”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指向]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指向整理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将语
言运用规律用于语文学习实践。
[思路点拨]翻译题强调基础性、综合性,涉及古汉语词义、语法及现代汉语词汇、
语法等知识。解答本题要注意:①句子的翻译应建立在理解文章大意和上下文意思
的基础上;②翻译时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③把握得分点,如句中
的关键词、句式特点和句子大意。(1)关键词:“骄侮”,高傲轻慢;“是以”,因此,
所以;“先”,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先,把……放在前面 。 (2) 关键词:“一隅”,
指一个角落,亦泛指一个方面,引申为“片面”;“审”,详细考察;“信”,真实。
14.子鲋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襄子奖赏群臣时,孔子已经去世许多年,不可能对此表达意见。
[能力指向]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筛选整合。能力指向有效地筛选信息,准确地
分析概括信息。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要明确信息区间在材料二。根据材料二中的“韩非书云……
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可知,子鲋批驳韩非书云“夫子善之”是欺诈之言,由“何以明
其然”引出子鲋批驳韩非“实诈”的事实依据。根据“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
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
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这一时间维度上的梳理,以及“此先后甚远”
的总结可知,赵襄子奖赏群臣时,孔子已经去世许多年,不可能对此表达意见,子鲋
便是用这一事实依据来批驳韩非的。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赵襄子被围困在晋阳城中,突围后,奖赏有功的五个人,高赫是受赏者中功劳第一的。张孟谈说:“晋阳城突围的事,高赫没有大功劳,现在却在受赏者中功劳排第一,为什么?”赵襄子说:“在晋阳城被围一事上,我的国家形势危急,社稷危亡啊。我的大臣们没有不对我有高傲轻慢之意的,只有高赫没有失掉君臣之间的礼节,因此把他放在前面(奖赏)。”孔子听说这件事后,说:“赵襄子善于奖赏啊!奖赏一个人后天下做臣子的都不敢失礼了。”有人说:孔子不懂得什么叫善于奖赏。那善于赏罚的人,(使)百官不敢超越自己的职权,群臣不敢失掉君臣的礼节。主上设置了有关法令,而臣子没有奸诈的想法。像这样,就可以叫作善于赏罚了。赵襄子有君臣相亲的恩泽,执行着有令即行、有禁即止的法规,
却还有高傲轻慢的臣子,这是(因为)赵襄子失去了处罚的原则。做臣子的,参议政事并且有功劳的就奖赏。现在高赫仅仅因为不高傲轻慢,赵襄子就奖赏他,这失去了奖赏的原则。所以说:孔子不懂得什么叫善于奖赏。
材料二:
陈郡有个叫武臣的人,对孔鲋说:“韩非确立法度,他和孔子不同的言论太多了。我常常探究他们言论的内涵并比较他们所做的事,发现它们历久不变、长久流传,在遏制奸邪、劝勉善行方面,韩非未必是错误的,孔子也未必全部正确。像韩非那样的人,也是当代的圣人了。”孔鲋说:“如今世人说到高的一定要说达到了天的顶点,说低的必然要说深渊。那些喜欢多事而且穿凿附会的人,定会引述经书中的话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援引圣人的话来显示自己的贤明,他们想以此取得愚昧民众的信任从而使自己的学说有所依托。就像诸子的书,里边的道理都是这样。请允许我大体说说一隅之见,先生您来详细考察它真实与否。”武臣说:“好。”孔
鲋说:“从前赵、韩一起吞并知氏,赵襄子进行奖赏,首先奖赏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然后才奖赏有功劳的臣子。韩非的书里记载说‘孔子认为赵襄子奖赏得好’,引用孔子的话来为自己的观点张本,然后非难孔子的说法。(韩非书里说的和孔子的意思)难道会有不同吗?然而实际上是欺诈之言。用什么来证明我说的是对的呢?我的祖先孔子在春秋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日去世,到鲁哀公二十七年荀瑶和韩、赵、魏三家讨伐郑国,遇到陈恒(率齐国军队救郑)而返,那时孔子去世已经十一年了,而晋国四卿都还在世。再往后到鲁悼公十四年,知氏才灭亡。这两件事情前后相隔很远,而韩非(在书里)公然将两件事情合为一件来说,竟然没有惭愧之意。由此可见世上有这么多好事之徒,都是韩非的罪过。所以我因为这对于韩非这样的小道沉默不言,对于诸子的学说堵住耳朵不听已经很久了。但是你立起很短的表来测量天的高度,竖起寸长的手指来测量深渊,在大道理上愚昧而不能觉悟,相信胡说妄言而怀疑圣人,这恐怕不是我所期望的。”
命题解析
[选材特点]
(1)选材呈多样化趋势。从历年高考题的命制来看,2020年高考有两个文本节
选自《明史》、两个节选自《宋史》、一个节选自《晋书》;2021年高考有三个文
本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一个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2022年高考有两个文
本节选自《战国策》、一个节选自《东观汉记》、一个节选自《说苑》。分析可见,
自2021年始,高考文言文选材打破了人物传记占主流的局面,2022年又进一步扩大
了选材的范围,呈现出文体多样化的趋势。202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和Ⅱ卷更是将以
往单一文本变为复合文本。
(2)选文重视立德树人,在内容上积极向上,与当代社会价值观相符。重视
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引导考生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比
如,2023年新课标Ⅱ卷文言文材料重视军事韬略与强军,体现社会热点;2023年新
课标Ⅰ卷和全国乙卷文言文材料重视法治思想,聚焦“赏罚”问题,强调思辨性;2023
年全国甲卷文言文材料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增强爱国情
怀和民族自信。
(3)选文以记叙、议论为主,字数一般在600字左右,2022年考生阅读时文字
障碍不多,偏容易;2023年文字障碍偏多,明显偏难。
年份 卷别 出处 体裁 命题特点
2023 新课标 Ⅰ卷 《韩非子·难一》 《孔丛子·答问》 先秦诸子散 文、杂记 ①复合文本阅读与单一文本
阅读并重;文体多样,不是
对上一年高考文体的重复,
从而避免猜题。②重视社会
热点,重视立德树人。③关联
教材,指导教学。④断句皆
为主观题。
新课标 Ⅱ卷 《百战奇略》 《唐太宗李卫公 问对》 军事理论专 著、问答体 兵书 全国甲卷 《隆平集·儒学行 义》 史传文 全国乙卷 《韩非子·十过》 先秦诸子散文 [命题特点]
(1)设题稳中有变,趋于灵活。近年来文言文阅读题型相对稳定,仍采用客
观题与主观题搭配的方式。2023年新课标Ⅰ卷、Ⅱ卷,保持了“三道客观题+两道主
观题”的题型设置。题型在稳定中也呈现出灵活多样的特点,如第11题,原来专考古
代文化知识,现在也考查实词含义及用法,并且将选文中的实词和教材中的实词进行
比较,让考生进行辨析。再如第12题,由过去的“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改为“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选项偏向于
转述原文中人物的观点、看法、事迹、性格等,改变了过去先概括传主的道德品质、
性格特点,后分析、说明人物事迹的设题模式。选项内容表述走出格式化,趋于灵活
多样,同时也对考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2)试题关联教材,体现教考衔接。从2022年、2023年高考试题考查的内容
来看,高考文言文命题重视与教材的联系,考点设置直接与教材内容关联,具有良
好的教学导向作用,突出了以考促学的理念。
(3)从材料到考题都呈现出较强的思辨性。比如,2023年新课标Ⅰ卷的材料由
两段文言文组合而成,分别选自《韩非子·难一》和《孔丛子·答问》。两则材料在内
容上紧密关联,聚焦于“赏罚”问题,展现了法家和儒家主张的差异及两家立论驳论
的交锋。对于赵襄子赏赐高赫的事件,孔子持肯定态度,韩非持否定态度,孔鲋以
事实依据作出判断,既体现了思维深度,又渗入了批判性阅读的理念。
[考查指向]
(1)构建文言知识体系,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
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知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阅读中国古代作品,读懂文章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基础知识并能
迁移运用。
(2)要求考生有较强的分析概括能力,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在理解语言时,
能提取和概括主要信息,能区分事实和观点,分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能对文
本信息、观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作出自己的判断。在表达时,能做到观点明确、内
容完整、逻辑清晰。
(3)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体会文言文言简义丰的特点,感受古文的独特魅
力,增强文化自信。识记古代文化知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理解文中人物传递的
精神力量,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研析学情导方法 备考方略 复习策略 方法指导
复习策略
1.回归教材,重视积累
高中教材中的文言文选材众体兼备,议论抒情性文本占比明显大于记叙性文本。
可以说,教材中的文言文是典范文本,知识密集且规范,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
最佳样本,如能用好,会有举一反三的效果。
2.分类识记,夯实基础
文言文阅读模块出题和课文联系紧密,考生需切实理解、识记所学文章中的古
代文化知识、重点实词、重点虚词、特殊句式、固定句式等,做到活学活用,举一
反三。相对而言,本专题的必备知识较多,如常见重点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通假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代文化知识及18个常见虚词的意义和
用法等,都需要掌握积累。这些知识是形成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基础,复习时必须有
长计划、短安排,持之以恒地加以落实。
3.精选试题,开阔视野
从2021年高考开始,文言文阅读已打破从“二十四史”中选材的传统,选材范围
不断扩大,文体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将来文言文的考查体裁或许更加多元,人物
传记、墓志铭、写景散文等或许会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这就要求考生掌握多种文
言文体裁特点和读文的不同方法。史传文、论说文、杂记文、应用文等每一类文本
都要读一读、练一练,做到有备无患。同时,双文本的命题方式已成为主要题型,
应加大训练力度。
方法指导
[阅读指导]
读懂文言文是做题的前提条件。为了在考场环境下快速读懂文言文,应在平时
养成“三读”习惯。
一读:快速通读,理清层次
文言文不同于现代文,阅读起来肯定会有一些障碍。好在选用的语段只有600
字左右,读一遍费时不多。第一遍读文,是对文本初步感知,要了解文本属哪一类
文体、写了什么人、叙了什么事及结构上可分为几层等。这些都要在原文中标出来,
如圈出人物、时间、地点、重要信息类关键词等,划分大致层次。强调圈点勾画,
主要是为了在做题时能联想起初读文本的诸多收获,快速找到题目涉及的语句。
二读:借题解意,把握内容
要善于借助题目来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高考文言文阅读一般都有一道
分析概括类(或概述类)选择题,该题四个选项的表述涉及文本思想内容、人物事
迹或人物品格,这个题目基本都是选择错误的一项,而且这个错误项往往只存在一
个细微的错误,也就是说可以依托这四个选项来疏通文义。真正有经验的考生通常
是先做这个题目,做完这个题目之后,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会更深透,也有助于
扫清初读文章时遇到的语意理解障碍,再做其他题目就简单多了。
三读:带题精读,依境解题
阅读题都强调整体感知,语意贯通。解释一个词,翻译一句话,都不能脱离整
体语境,否则就可能陷入断章取义的误区。断句、词语解说、分析概括类(或概述类)
选择题及翻译、简答题等都离不开具体的语境,这就需要考生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带
题入文,细加琢磨,以便解题更加顺畅、准确。
[读文示例]
(2023·全国乙卷)
昔者晋公子重耳出亡,过于曹,曹君袒裼而观之,釐负羁与叔瞻侍于前。叔瞻
谓曹君曰:“臣观晋公子,非常人也。君遇之无礼彼若有时反国而起兵即恐为曹伤君
不如杀之。”曹君弗听。釐负羁归而不乐,其妻问之曰:“公从外来而有不乐之色,
何也?”负羁曰:“吾闻之,有福不及,祸来连我。今日吾君召晋公子,其遇之无礼。
我与在前,吾是以不乐。”其妻曰:“吾观晋公子,万乘之主也;其左右从者,万乘
之相也。今穷而出亡过于曹,曹遇之无礼。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子
奚不先自贰焉。”负羁曰:“诺。”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
公子见使者,再拜,受其餐而辞其璧。公子自曹入楚,自楚入秦。入秦三年,秦穆
公召群臣而谋曰:“昔者晋献公与寡人交,诸侯莫弗闻。献公不幸离群臣,出入十年
矣。嗣子不善,吾恐此将令其宗庙不祓除而社稷不血食也。如是弗定,则非与人交
之道。吾欲辅重耳而入之晋,何如?”群臣皆曰:“善。”公因起卒,革车五百乘,畴
骑二千,步卒五万,辅重耳入之于晋,立为晋君。重耳即位三年,举兵而伐曹矣。
因令人告曹君曰:“悬叔瞻而出之,我且杀而以为大戮。”又令人告釐负羁曰:“军旅
薄城,吾知子不违也。其表子之闾,寡人将以为令,令军勿敢犯。”曹人闻之,率其
亲戚而保釐负羁之闾者七百余家。此礼之所用也。故曹,小国也,而迫于晋、楚之间,
其君之危犹累卵也,而以无礼莅之,此所以绝世也。
(节选自《韩非子·十过》)
[参考译文]
从前晋公子重耳出国流亡,经过曹国的时候,曹君趁重耳脱去上衣裸露身体时观看他连在一起的肋骨,当时曹国的大夫釐负羁和叔瞻在曹君跟前侍候。叔瞻对曹君说:“我看晋公子,不是普通之人。您对待他没有礼貌,他如果有机会回国成为君主而发兵,那就怕会成为曹国的祸害,您不如杀了他。”曹君没听叔瞻的劝谏。釐负羁回到家中闷闷不乐,他的妻子问他:“夫君从外面回来而有不高兴的神色,为什么呢?”釐负羁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君主有福的时候我赶不上,灾祸来了一定会连累我。今天我们的国君召见晋公子,他对待晋公子没有礼貌。我当时也参与接见,因此才闷闷不乐。”他的妻子说:“我看晋公子,将来会是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君主;他身边的随从,也都会成为大国的卿相。现在他(因)困厄而出国
流亡经过曹国,曹国对待他没有礼貌。这个人如果返回晋国,一定会惩罚对他无礼的人,那么曹国就首当其冲了。您为什么不先表明自己和曹君不一样呢?”釐负羁说:“好。”于是釐负羁在壶里装上黄金,用食物把壶装满,又在壶上加了块玉璧,在夜间派人送给晋公子重耳。晋公子重耳接见了使者,拜了两拜,接受了他的食物,推却了他的玉璧。晋公子从曹国到楚国,从楚国到秦国。进入秦国三年,秦穆公召集大臣们商量说:“从前晋献公和我结交,各国诸侯没有不知道的。晋献公不幸谢世,到现在大约十年了。继承王位的儿子不成器,我怕这将会使晋国的宗庙得不到打扫,土神和谷神不能受享祭品。像这种情况我们再不去平定,就不符合和人交朋友的原则了。我想帮助重耳让他回到晋国,怎么样?”大臣们都说:“好。”秦穆公便起兵,动用了兵车五百辆,精锐骑兵两千,步兵五万人,辅助重耳回到晋国,让他登上王位做了晋国的君主。重耳登上王位三年后,
便起兵去攻打曹国。他为此而派人去告诉曹君说:“把叔瞻从城墙上吊下来,我将杀掉他并陈尸示众。”又派人告诉釐负羁说:“军队压城,我知道您不会反抗我。请在您住的里巷门上做好标记,我将根据您的标记下达命令,使军队不敢侵犯。”曹国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带着他们的亲戚来到釐负羁居住的里巷里来请求保护的有七百多家。这是釐负羁从前对待晋公子有礼貌的作用啊。曹国,是个弱小的国家,而且夹在晋国、楚国之间,曹君的危险处境就好像堆叠起来的蛋一样,他却用没有礼貌的态度来对待晋公子,这便是他断绝世系传承的原因啊。
按以下步骤把握全文:
一读:快速通读,理清层次
本文依据事件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六个层次。
第一层:晋公子重耳出逃时路过曹国,曹君对其不敬,釐负羁和叔瞻参与了此事。
第二层:叔瞻劝曹君杀掉重耳,曹君没有听从。
第三层:釐负羁妻子劝其礼待重耳,釐负羁听从了妻子的建议。
第四层:秦穆公护送重耳返回晋国,立重耳为晋君。
第五层:重耳即位后讨伐曹国,派人威胁曹君要他交出叔瞻,而对釐负羁给予
了关照。
第六层:作者评论,曹君因“无礼”而“绝世”,釐负羁因“守礼”而得以保全自身
并惠及百姓。
二读:借题解意,把握内容
题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重耳遭到曹君的无礼对待,叔瞻预见到这件事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后果,主张杀掉
重耳以杜绝后患,曹君没有听从叔瞻的建议。
B.釐负羁参与了接见重耳的活动,为曹君对重耳无礼感到忧心忡忡,他妻子问明原
委后,积极帮他出主意,釐负羁听取了她的意见。
C.离开曹国后,重耳一路逃亡到楚国、秦国,秦穆公念在过去晋献公跟自己交好的
份上,出兵护送重耳返回晋国,立重耳为晋君。
D.重耳即位三年后,出兵讨伐曹国,派人威胁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体,不然
就大开杀戒,但对釐负羁则给予了特别的关照。
√
[解析] 这道题的四个选项,按照文章的先后顺序对相关语句的内容作了概述。解答
此题的方法是,根据选项表述,与原文相关语句进行比对,查找错误项。A项概述
了曹君无礼对待重耳后,叔瞻进谏,曹君没有采纳的情况。相关内容在文中有所体
现,因此A项正确。B项概述了釐负羁参与接待重耳后闷闷不乐,其妻子积极献策,
釐负羁听从建议的情况。概述与原文相符,B项正确。C项概述了重耳一路逃亡,最
后获得秦穆公扶持,得以返国为君的情况,秦穆公帮助重耳是基于与晋献公的友情,
因此C项正确。D项中“派人威胁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体,不然就大开杀戒”概
述有误,文中“悬叔瞻而出之,我且杀而以为大戮”意思是“把叔瞻从城墙上吊下来,
我将杀掉他并陈尸示众”。“悬”意为“吊挂”,并非“吊死”;“大戮”意为“杀而陈尸示
众”,并非“大开杀戒”。
该题选择文中较为重要又贯穿全文的四个片段作为考查点,考点分布合理,
有利于考生理解全文。
三读:带题精读,依境解题
1.结合语境,正确断句
题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
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君遇之A无礼B彼若有时C反D国E而起兵F即恐为曹伤G君H不如杀之。
[答案] B F G
[解析] 带题入境进行精读。将此题带回语境中精读后可知,画波浪线的部分是叔瞻
针对“晋公子重耳出亡……而观之”这一事件对曹君的建议。“无礼”作“遇之”的补语,
其间不能断开,且“彼”代指“晋公子重耳”,是下一句的主语,“彼”前应断开,所以B
处应断开;“彼”是主语,“有时”是状语,“反国而起兵”是相承接的行为,中间不可
断开,且“若”和下一句“即”构成“如果……就……”的假设句,“即”前应断开,所以F
处应断开;“伤”是名词,意为“祸害”,作“为”的宾语,其后应断开,且“君”是下一
句的主语,所以G处应断开。综上所述,应在B、F、G处断开。原文加上标点为:
君遇之无礼,彼若有时反国而起兵,即恐为曹伤,君不如杀之。
2.根据语境,推敲词语解说
题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穷,指困窘、困厄,与《送东阳马生序》中“穷冬烈风”的“穷”意思相同。
B.出入,表示“大约”,与《愚公移山》中“出入之迂也”的“出入”意思不同。
C.血食,指受享祭品,古代祭祀时宰杀牛、羊等做祭品,取血以祭,称为血食。
D.绝世,指断绝了诸侯的世系传承,与成语“绝世无双”的“绝世”意思不同。
√
[解析] 首先将题中对原文词语的解释带回语境,看语意是否正确连贯;然后与选项
里出现的课本中的相同词语的意思进行比较。A.“穷冬烈风”的“穷”意为“极”,与文
中的“穷”意思不同。解说错误。B.“出入之迂也”的“出入”意为“出去与进来”,与文
中的“出入”意思不同。解说正确。C.“血食”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文化知识,指受享
祭品,古代祭祀时杀牲取血以祭,称为血食。解说正确。D.“绝世无双”的“绝世”意
为“冠绝当世”,与文中的“绝世”意思不同。解说正确。故选A。
3.抓住关键点,灵活翻译
题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将此题带回语境中细读后可知,此题所选为文中的关键句,一句为釐负羁妻
子的话语,一句为釐负羁向晋公子重耳示好的行为。关键词“反”“充”“遗”等均在教
材中出现过。解答此题,考生既需联系上下文,把握语境;也需调动自己的知识储
备,联系教材中所学过的课文。如对“反”的理解,可联系吴均《与朱元思书》中的
“窥谷忘反”;对“充”的理解,可联系《寓言四则·杞人忧天》中的“充塞四虚”;对“遗”
的理解,可联系《涉江采芙蓉》中的“采之欲遗谁”。
考教融合点迷津 考点突破 必备知识 解题指津 答题示例 即
学即练
突破点一 文言实词
必备知识
请先自主学习本书附录中“知识八 文言实词、虚词”的“一、150个常见文言实词
例释”。
所谓文言实词,是指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它包括名词、动
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五类。要了解文言实词,一定要重点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
义、通假字、偏义复词这四类文言实词特殊现象。
1.一词多义
所谓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一词多义是古汉语
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要把握一词多义,就要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类型 阐释
本义 词的本义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就词的来源来说的,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意义,
如“本”的本义是“草木的根”;另一种是就词的运用来说的,把词的最常用的意
义当作本义,也叫“基本义”,如“道”的基本义是“路,道路”。
引申 义 指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如“兵”的本义是“武器”,后引申
为“使用武器的人”,即“士兵”,又引申为“军队”,由此进一步引申为“战争”,又引
申为“兵法”。
比喻 义 指由词的本义的比喻用法所形成的意义。如“首领”的本义是“头和颈”,比喻义
是“为首的人”。
辨识要点:
要点 说明
巧借本义 联系 识记多义词,一定要找出其本义(在《古代汉语词典》中一般被列为
第一义项)或基本义项,寻求众多义项之间的关联。
紧扣语境 推敲 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含义不同,或为本义,或为引申义,或
为比喻义。只有紧扣语境,才能准确解释词语。
2.古今异义
文言文中出现的某个词语,在形式上与现代汉语某个词语完全一致,但在古代与
在现代的意义和用法有差异,这类词叫作古今异义词。特别是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很
可能是两个单音节词。这种意义和用法上的差异是在语言演变的过程中出现的,词义
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
词义变化 示例
词义扩大 通感扩大 如“甘”,本义是“味美”,现在除了“味美”之外,还有“心里乐意”的意思(心甘情愿)。
从部分扩大到整体 如“秋”,泛指“秋天”,后扩大到指“一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从专指扩大到通用 如“江”“河”,原指“长江”“黄河”,现指“一般的大江大河”。
词义缩小 如“丈夫”,古义:①成年男子或指男孩;②大丈夫,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③女子配偶。今义:①成年男子;②女子配偶。
词义转移 如“币”,古义多指礼物;今义多指货币。
词义变化 示例
词义弱化 如“病”,古代的基本义是“重病”,轻微的病一般用“疾”;而现代,只要是生理
上或心理上出现不正常的情况,都通称“病”,不再单纯表示“重病”这个意
思。
词义强化 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不满”;现代则表示“仇恨,怨恨”。
感彩 变化 如“卑鄙”,古义指身份低微、见识短浅,无贬义;今义指(语言、行为)恶
劣,不道德,是贬义词。
续表
辨识要点:
要点 说明
古今比照 要注意古今构词特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所以对于文言文中双音节词的理解,一定要注意结合上下文并与今义进行细致比对。
联想迁移 即通过联想已经掌握的古今异义词推断出文段中词语的意思。比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借助这句话中的“交通”,我们就可以知道“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并序)》]中“交通”的意思。
要点 说明
博闻强识 博闻强识法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比如“牺牲”,古义指为祭祀而宰杀的牲畜;今义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放弃或损害某些利益。
文句推敲 根据上下文来推断词语含义。
续表
3.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本当用甲字,却借用与其音同、音近或形近的乙字去代替甲字的一种
语言现象。通假字包括以下几种:
类别 说明 示例
通用 字 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 也相通的字,在古代可以写 作这个字,也可以写作那个 字。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这里的“知”同“智”,“知”就是“智”的意思,“知”和“智”这两个字在古代是通用的。
假借 字 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 毫不相干的字,在古代有时 也可以借用。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蚤”本义是跳蚤,因为它和“早晨”的“早”读音相
同,被假借为“早”,借用了“早”的意义。“早”是本字,这里的“蚤”是“早”的假借字,即“蚤”同“早”。
类别 说明 示例
古今字 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受”是古字,“授”是今字,即“受”同“授”。
续表
辨识要点:
要点 说明
在语 音中 辨识 有一部分通假字与本字在读音上相同或相近,这是辨识通假字的途径之
一。如“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中的“亡”,同“无”,这是双声通
假(声母相同);“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中的“从”,同
“纵”,这是叠韵通假(韵母相同);“列缺霹雳”(《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的“列”,同“裂”,这是同音通假(读音相同);“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
也”(《劝学》)中的“生”,同“性”,这是变音通假(改变读音)。
要点 说明
在字 形中 把握 有的通假字与本字有共同的声旁,考生可以用增加、更换、取消形旁的方
法去辨识通假字,找出本字,从而正确理解该字的意思。
(1)增加形旁,找出本字:①行李之往来,共(供)其乏困。②失其所
与,不知(智)。
(2)更换形旁,找出本字:①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贴)花黄。②距
(拒)关,毋内诸侯。
(3)取消形旁,找出本字:①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廷)。②其称文小
而其指(旨)极大。
续表
要点 说明
在词 义中 理解 通假字与本字在字义上一般没有关系,如果将甲的词义放入句子中解释不
通,而换成乙来解释时句子意思通顺,那么考生就可以考虑“甲”同“乙”。如
“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中的“内”,理解为“内部”说不通,可以考
虑这是一个通假字,即“内”同“纳”,接纳。
续表
4.偏义复词
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组合成一个词,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其中一个语
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音节的作用,这类词就叫偏义复词。偏义复词,按词的
构成关系来看,有两种形式:
类别 示例
两个语素意义 相对或相反 如“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出”与“入”两个语
素意义相反,这里偏指“入”。
两个语素意义 相近或相关 如“便可白公姥”[《孔雀东南飞(并序)》]。“公”指公公,“姥”
指婆婆,两个语素意义相关,这里偏指“姥”。
辨识要点:
要点 说明
根据语 境判定 如《孔雀东南飞(并序)》中“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全诗之中,
未言及兰芝有父,“父兄”一词的意义当偏指在“兄”这个语素上面。
根据语 法关系 判定 如《孔雀东南飞(并序)》中“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状语“勤”只
能修饰“作”,而不能修饰“息”,因而“作息”偏指“作”,“息”为衬字。
根据词 语照应 判定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巷陌”偏
义在“巷”,“陌”是衬字,这从后面的“住”字可以判定。
解题指津
[命题分析]
高考对文言实词考查的要求是“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需注意三
点:一是“常见”,这就说明高考考查的并非生僻难懂的文言实词,而是考生平时经
常见到的词语;二是“在文中”,这就意味着高考考查的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上下文
语境中的含义,而不是脱离语境的词典义;三是“理解”,这就要求我们结合语境来
理解实词的含义。
实词积累是读懂文言文的前提和基础,可以说文言文阅读的每一道题都与之相
关。根据新高考命题特点,在此仅探讨两种直接与实词含义相关的题型。
(1)以单项选择题考查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①传统题型:实词释义题。
题干表述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②创新题型:比较词义异同题。
所谓创新题型,就是指2022年和2023年高考卷所用的实词考查题型,即把考试
材料中的一个实词与教材内的同一个实词进行词义异同比较,让考生判断。这种题
型答题的主要方法是以熟推生法,即把教材例句中实词的词义代入材料例句中去,
再把该实词例句代入上下文中看是否合适。当然,此法使用的前提是熟知教材例句
中该实词的词义。
题干表述为: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这类题型改变了过去直接给加点实词作解释的命题方式,它通过“解说”与考生
平时所学课文内容相勾连,体现了“考教衔接”的命题理念。
年份 卷别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2023 新课标 Ⅰ卷 实词的用法:“围”“举”的被动用法。多义 实词:劝。文化知识:具臣。古今异义 词:诬说。 ①采用与文化知识
一起考查的形式。
②实词考查重点放
在古今异义词、多
义实词等方面。
③实词考查高度重
视与教材的关联。
新课标 Ⅱ卷 古今异义词:平易。文化知识:闻金则 止。多义实词:片,果。 全国甲卷 实词的用法:“席薪枕块”中的实词活用。 多义实词:蔽,逆。 全国乙卷 多义实词:穷。文化知识:血食。古今异 义词:出入,绝世。 (2)结合文言翻译题考查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新高考文言翻译题为8分,通常翻译两个句子,每个句子4分。其中每句设3个采
分点,每点各1分,译句通顺、大意正确1分。句子的采分点多为实词在句中的含义。
[答题指导]
读懂文言文,积累实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种积累可能在起始阶段并没有立
竿见影的效果,但要相信“量变”终会引起“质变”,实词积累达到一定的量就会有质
的飞跃。有了这个“量”作为基础,我们再回归课本,加以巩固、拓展,那么文言文
阅读的能力必然大大增强。
实词积累的确需要下一番苦功夫,因为必备知识的短板会造成能力素养的缺失。
当实词积累的量上去了,能基本读懂文言文的时候,我们就有必要进一步学习文言
实词含义的推断方法了。
(1)双音节词推断法。
古汉语词汇多单音节词,现代汉语词汇多双音节词。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演
进而来,两者在意义上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推断某个单音节实词的含义时可先将其
扩充为双音节词,再依据语境加以推断。如“朝”可扩充为“朝廷”“朝露”等,“辞”可
扩充为“言辞”“推辞”等。
(2)字形分析推断法。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形声字由“形旁”与“声旁”组合而成,
“形旁”表义,“声旁”标音。“形旁”往往能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有效信息。如“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橹”从“木”旁,指木制的船具;又如成语“不刊之论”的“刊”从“刀”旁,应该与“刀”有关(刀削竹简以改错);再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谭嗣同》)中的“造”字,形旁为“辶”,含有“走”的意思,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其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该是“到,去”,“造”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对于不熟悉的形声字,如果能从字形去分析推断,常会有“豁然开朗”的惊喜。
(3)句式结构推断法。
对句子的句式结构进行分析,可以确定词性,明确“身份”,推断词义。古人为
文往往追求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大多在意义上呈现出相同、相近或相反、相
对的情况,我们可以据此推断词语的含义。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劝学》),“跬”与“小”对应,并且形旁为“足”,即可大致推断“跬”
为小步(实为“半步”)之意;又如“追亡逐北”(《过秦论》)中,“亡”与“北”对应,
均指“败逃的军队”;再如“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中,
“腰”与“戴”(头戴)对应,可推断“腰”用作动词,其义为“在腰间佩戴”。
(4)成语联想推断法。
不少成语源自古籍,其中很多词保留着古汉语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借助熟知的成
语,对阅读材料中的文言实词的词义作推断或印证,有时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如从成语“日薄西山”中“薄”的含义,可推知“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
中的“薄”为“迫近,接近”的意思;再如2022年新高考Ⅱ卷翻译题中的“诸将鲜能及者”,
其中的“鲜”是“少”的意思,可以借助成语“寡廉鲜耻”进行推断。
常被用来联想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成语:
口诛笔伐(讨伐) 干名采誉(求取) 形影相吊(慰问) 严惩不贷(宽恕)
亟来问讯(屡次)
既往不咎(责备) 细大不捐(抛弃) 披荆斩棘(拨开) 不期而遇(约定)
不速之客(邀请)
毁家纾难(解救) 冠盖相属(连接) 屡试不爽(差错) 不赞一词(帮助)
求全责备(要求)
(5)课文知识迁移推断法。
文言文考查坚持“课外材料考课内”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考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所学的。因此,我们要善于联系课内所学实词的含义,推断试题中实词的含义。如“疾笃,帝遣黄门侍郎问所苦,赐钱三十万以营医药”(2020·全国Ⅲ卷),要准确理解“疾笃”中的“笃”的含义,就可迁移“笃”在学过的课文中的含义,“笃”在“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中的意思是“病重”,由此可推断“笃”是“严重”之意;再如2023年新课标Ⅰ卷第11题B项,“不可以不劝爱人”(《兼爱》)的意思是不能不鼓励关爱他人,将“劝”的含义代入“遏奸劝善”中也讲得通,由此可以判定该选项解说错误。
(6)语境推断法。
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我们可因文来定义,
即根据具体的句内语境和上下文语境来判断这个实词的具体含义。如2023年新课标Ⅰ
卷第11题D项“诬说,指没有事实依据的胡说妄言,与现在所说的‘诬蔑之辞’并不一
样”,结合语境“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相信胡说妄言而怀疑圣人,这恐怕不
是我所期望的),可以判定该选项解说正确。
(7)语法分析法
古汉语有其特殊的语法结构,任何一个实词都与其前后的词构成特定的语法关
系,因此也可从语法结构入手分析。如2023年新课标Ⅰ卷第11题A项,根据语法分析,
“襄子围于晋阳中”和“傅说举于版筑之间”都是被动句,其中的“围”和“举”用法相同,
可以判定该选项解说正确。
(8)邻字分析法。
在文言文中,两个词连用,往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邻字连用,表达同一个意
思,这时可以借助其中一个较为熟悉的实词的词义来推断另一个较为生疏的实词的
词义。如“前代圣君,博思咨诹”(《后汉书·章帝纪》),“诹”与“咨”同义,意为
“咨询”。另一种是邻字连用,表达相反或相对的意思,这时可以借助一个实词的词
义来推断另一个实词的词义。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陟”“臧”
两词的意思偏难,可从反义推断其含义:“陟”与“罚”反义,意为“提拔、晋升”;“臧”
与“否”反义,意为“赞扬”。
(9)代入验证法。
理解文言实词时,要让词回原句,句回原文。首先把解释好的词放回原句中,
把整个句子翻译一下,一般情况下,译得通顺,就说明解释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
误的。如果把词放回原句还不能断定解释的正误,那么就要把整个句子放到原文中,
结合上下句,根据语境来判断解释的正误,这样,基本就能得出正确的判断了。
答题示例
例 (2022·全国甲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齐助楚攻秦,取曲沃。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曰:
“吾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
请试之。”张仪南见楚王,曰:“今齐王之罪其于敝邑之王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
国与之欢。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于之地,方六百里。若此,则是北
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楚王大说,宣言
之于朝廷曰:“不穀得商于之田,方六百里。”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
楚王曰:“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
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陈轸对曰:“臣见商于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王
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
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张仪。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
则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楚王使
人绝齐。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张仪知
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
兴师伐秦。陈轸曰:“伐秦,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
秦而取偿于齐也。”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秦与齐合,楚兵大败于杜陵。故楚之土
壤士民非削弱,仅以救亡者,计失于陈轸,过听于张仪。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约车,意思是约定派车,“约”与《鸿门宴》“与诸将约”的“约”字含义相同。
B.宣言,指特意宣扬某种言论,使人周知,与后来用作文告的“宣言”含义不同。
C.孤国,指孤立的国家,“孤”与《赤壁赋》“泣孤舟之嫠妇”的“孤”字含义相同。
D.阴合,意思是暗中联合,“阴”与《岳阳楼记》“朝晖夕阴”的“阴”字含义不同。
√
[能力指向] 本题考查辨析实词的语境义。能力指向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实词
的含义和用法。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实词含义,这些词语较有代表性,体现了古今词义的发展
演变过程。选项的表述都结合了教材,体现了教考衔接的命题趋势。A.“约车”的“约”
是“准备、具办”之意,“与诸将约”的“约”是“约定”之意。二者含义不同,解说错误。
B.“宣言”是指特意宣扬某种言论,使人周知;用作文告的“宣言”指国家、政党或团
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二者含义不同,解说正确。C.
“孤国”中的“孤”是“孤单、孤立”之意,“泣孤舟之嫠妇”的“孤”是“孤单”之意。二者含
义相同,解说正确。D.“阴合”的“阴”是“私下、暗中”之意,“朝晖夕阴”的“阴”是“没有
阳光”之意。二者含义不同,解说正确。故选A。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后秦欲伐齐”与“平伐其功”(《屈原列传》)两句中的“伐”字含义不同。
B.“惠王患之”与“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句中的“患”字
含义相同。
C.“不伤一人”与“何伤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两句中的“伤”字
含义不同。
D.“且先绝齐,后责地”与“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陈情表》)两句中的“责”字含
义不同。
√
[能力指向] 本题考查辨析实词的语境义。能力指向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实词的含义和用法。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实词含义,这些词语较有代表性,体现了文言词语中的一
词多义现象。选项的表述都结合了教材,体现了教考衔接的命题趋势。A.“其后秦欲伐齐”的“伐”是“攻打”之意,“平伐其功”的“伐”是“自夸,炫耀”之意。二者含义不同,解说正确。B.“惠王患之”的“患”是动词,为“忧患”之意,“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的“患”是名词,为“祸患”之意。二者含义不同,解说错误。C.“不伤一人”的“伤”是“受伤,伤害”之意,“何伤乎”的“伤”是“妨碍”之意。二者含义不同,解说正确。D.“且先绝齐,后责地”的“责”是“求取,索要”之意,“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责”是“责备”之意。二者含义不同,解说正确。故选B。
①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楚王不听从,说:“我的事办好了!你还是闭嘴不言,等待我的好事吧。”
②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张仪知道楚国与齐国断了交,于是出来接见使者说:“从某地到某地,纵横六里。”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能力指向]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指向整理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将语言运用规律用于语文学习实践。
[思路点拨] 解此题须有语境意识,先结合上下文揣摩语句含意,再弄明白每个词的意思,尽可能地进行直译,翻译时要抓住关键词语、固定结构、特殊句式。①采分点:“善”,形容词,好;“其”,副词,表祈使语气,还是;“弭口”,住口。②采分点:“绝”,动词,断绝;“乃”,连词,于是;“广从”,纵横,从,同“纵”。
[参考译文]
齐国帮助楚国攻打秦国,攻取了曲沃。后来秦国想要攻打齐国,齐国、楚国关系友好,秦惠王担心这件事,对张仪说:“我想要攻打齐国,可齐国、楚国正交好,你为我谋划一下这件事,该怎么办呢?”张仪说:“大王可以为我准备车
子和礼物,我请求去试一试。”张仪南行去见楚王,说:“现在齐王的罪对秦王来说十分深重,秦国想要攻打齐国,但贵国跟齐国交好。大王如果能关起国门跟齐国断交,我会请求秦王献上方圆六百里的商于之地。如果这样,楚国就是在北面削弱了齐国,在西面对秦国施有恩惠,同时获得了商于的土地作为好处,那么用这一个计策就把三种好处都得到了。”楚王非常高兴,在朝廷上宣布:“我得到了商于方圆六百里的土地。”听到消息的大臣们都向楚王道贺,陈轸最后谒见,
唯独不向楚王道贺。楚王说:“我没有动用一兵一卒,没有使一个人受伤,就得到商于六百里的土地,我自认为很聪明了。士大夫们都向我道贺,唯独你不道贺,为什么呢?”陈轸回答说:“在我看来,商于的土地不能得到,而祸患一定会到来。”楚王问:“为什么呢?”陈轸回答说:“秦国之所以重视大王,是因为大王有齐国这样的盟邦。如今土地还没有得到就先跟齐国断交,这会使楚国孤立,
秦国又怎么会重视一个孤立的国家呢?而且楚国先跟齐国断交,后向秦国索要土地,必然会被张仪欺骗。这样在西面与秦国惹出了祸患,在北面又与齐国断交,那么秦、齐两国的军队一定会到来。”楚王不听从,说:“我的事办好了!你还是闭嘴不言,等待我的好事吧。”楚王派使者与齐国断交。张仪返回后,秦国派
使者出使齐国,齐国与秦国暗中联合。楚国派了一名将军去秦国接收土地。张仪知道楚国与齐国断了交,于是出来接见使者说:“从某地到某地,纵横六里。”使者返回上报楚王,楚王非常生气,想要发动军队讨伐秦国。陈轸说:“攻打秦国,不是办法。大王不如趁机送给秦国一座大城,跟秦国一道攻打齐国,这样我们在秦国损失土地但能从齐国得到补偿。”楚王没有听从,于是发兵攻打秦国。秦国与齐国联合,楚军在杜陵大败。所以楚国的土地并非不大,人民也并非软弱,但只能使国家免遭灭亡,就是由于没有采纳陈轸的计策,错误地听信了张仪。
即学即练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指出其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
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
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反”同“返”,返回;②第一个“坐”同“座”,座位;③“女”同“汝”,你;④“采” 同“彩”,彩色;⑤“振”同“赈”,救济。
[参考译文]
吴王赦免越王后,越王勾践返回越国,他每天辛苦劳作,苦苦思虑,把苦胆挂
在座位之上,坐下休息、躺下睡觉之前都要抬头看看苦胆,吃饭也要尝尝苦胆,说:
“你忘了会稽的耻辱了吗?”(他)亲自去耕种,其妻子亲自织布,不吃肉食,不穿
有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降低身份礼待贤士,厚待宾客,救济贫苦的人家,悼念死
者,与百姓共同劳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魏攻管而不下。安陵人缩高,其子为管守。信陵君使人谓安陵君曰:“君其遣缩高,吾将仕之以五大夫,使为持节尉。”安陵君曰:“安陵,小国也,不能必使其民。使者自往,请使道使者至缩高之所,复信陵君之命。”缩高曰:“君之幸高也,将使高攻管也。夫以父攻子守,人大笑也。见臣而下,是倍主也。父教子倍,亦非君之所喜也。敢再拜辞。”
使者以报信陵君,信陵君大怒,遣大使之安陵曰:“安陵之地,亦犹魏也。今吾
攻管而不下,则秦兵及我,社稷必危矣。愿君之生束缩高而致之。若君弗致也,无
忌将发十万之师以造安陵之城。”安陵君曰:“吾先君成侯受诏襄王以守此地也,手
受大府之宪。宪之上篇曰:‘子弑父,臣弑君,有常不赦。国虽大赦,降城亡子不得
与焉。’今缩高谨辞大位,以全父子之义,而君曰‘必生致之’,是使我负襄王诏而废
大府之宪也,虽死终不敢行。”
缩高闻之曰:“信陵君为人,悍而自用也。此辞反,必为国祸。吾已全己,无违
人臣之义矣,岂可使吾君有魏患也?”乃之使者之舍,刎颈而死。
信陵君闻缩高死,素服缟素辟舍,使使者谢安陵君曰:“无忌小人也,困于思虑,
失言于君,敢再拜释罪。”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材料二: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
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
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
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
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臣愿君
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倍主也 倍:同“背”,背叛 B.以造安陵之城 造:到
C.以全父子之义 全:保全 D.使使者谢安陵君曰 谢:辞谢
[解析] 结合上下文可知,“使使者谢安陵君曰”的“谢”为“认错,道歉”之意,而非
“辞谢”之意。故选D。
√
3.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敢,谦辞,表示客气地请求,与李密《陈情表》中“岂敢盘桓”的“敢”含义不同。
B.报,报告、告知,与《出师表》中“欲报之于陛下也”的“报”含义不同。
C.致,送给、给予,与《过秦论》中“以致天下之士”的“致”含义不同。
D.谨,谦辞,表恭敬,与《齐桓晋文之事》中“谨庠序之教”的“谨”含义相同。
[解析] A.“岂敢盘桓”的“敢”是“有勇气、有胆量”之意,与材料中的“敢”字含义不同。
解说正确。B.“欲报之于陛下也”的“报”是“报答”之意,与材料中的“报”字含义不同。
解说正确。C.“以致天下之士”的“致”是“招致、招引”之意,与材料中的“致”字含义
不同。解说正确。D.“谨庠序之教”的“谨”是“谨慎、慎重”之意,与材料中的“谨”字
含义不同。解说错误。故选D。
√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国未能攻下秦国管城,信陵君任命缩高为五大夫并担任持节尉,让他前去攻下
城池。
B.使者把出使安陵的情况回报信陵君,信陵君非常生气,认为缩高不能顾全魏国的
利益。
C.缩高在父子之义、君臣之责二者难以取舍的情况下,只好自刎于使者住地,以死
明志。
D.因信陵君杀死晋鄙,挽救了邯郸,击破秦军,保全了赵国,赵王对他非常感激敬重。
√
[解析] “信陵君任命缩高为五大夫并担任持节尉”概述有误。根据“吾将仕之以五大
夫,使为持节尉”“敢再拜辞”等可知,信陵君打算任命缩高为五大夫并担任持节尉,
最终缩高没有就任。故选A。
5.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已全己,无违人臣之义矣,岂可使吾君有魏患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已保全了自己(的名声),没有违背作为臣子(应尽)的道义,怎么能使我的君主受到魏国的危害呢?
(2)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如今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您很快就会见到赵王,我希望您忘记救赵的事情。
[解析](2)“郊”,名词作状语,到郊外;“卒”,同“猝”,突然、急遽;第一个“之”,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
[解析] (1)“全”,保全;“违”,违背;“岂……也”,反问句式。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魏国攻打秦国的管城,没有攻下。安陵人缩高的儿子担任管城的防守。信陵君派人对安陵君说:“您还是派缩高前去吧,我将任命他为五大夫,让他担任持节尉。”安陵君对使者说:“安陵是个小国,不能让他们完全听我的命令。您自己前去,我派人把您引领到缩高住的地方,传达信陵君的命令。”缩高说:“您来到我这里,是为了让我攻打管城。父亲攻打儿子的守地,别人会大加笑话的。(儿子)见到我就投降,就是背叛自己的君主。父亲让儿子背叛,这也不是您所欣赏的吧。恕(我)冒昧地行礼推辞。”
使者将这些情况报告给信陵君,信陵君非常生气,派特使到安陵对安陵君说:“安陵这个地方,也算是魏国的土地。现在我攻不下管城,那么秦军就会攻击到我国,魏国就会发生危险。请您把缩高活着捆上送到我这里来。如果您不送来,我将派十万大军到达安陵城下。”安陵君说:“我的先君成侯受襄王的命令镇守此地,亲自接受了大府的法令。法令上篇说:‘儿子杀父亲,大臣杀君王,有规
定的刑罚不能免罪。即使国家举行大赦,举城投降和逃亡国外的人也不能免责。’现在缩高辞去职务,保全父子间的道义,但您说‘必须要把他活捉送来’,这就会让我有负襄王的命令,又违背了大府的法令,就算是死我也不敢照办。”
缩高听说这件事之后说:“信陵君这个人,性情蛮横且刚愎自用。用这番话回复他,肯定会给国家带来灾祸。我已保全了自己(的名声),没有违背作为臣子(应尽)的道义,怎么能使我的君主受到魏国的危害呢?”缩高就到使者住地,自刎而死。
信陵君听到缩高的死讯,身着素服离开正舍而居,并派使者去对安陵君道歉说:“我真是个小人啊,为攻取管城的思虑所困扰,对您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我冒昧地请您恕罪。”
材料二:
信陵君杀死晋鄙,挽救了邯郸,击破秦军,保全了赵国,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他。
唐雎对信陵君说:“我听人说,事情有不能知道的,有不能不知道的;有不能忘记的,有不能不忘记的。”信陵君说:“这话怎么说呢? ”唐雎回答说:“别人憎恨我,不可不知道;我憎恨别人,是不可以让人知道的。别人对我有恩惠,是不可以忘记的;我对别人有恩惠,是不可以不忘记的。如今您杀死晋鄙,挽救了邯郸,击破秦军,保全了赵国,这是很大的恩惠啊。如今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您很快就会见到赵王,我希望您忘记救赵的事情。”信陵君说:“我恭敬地接受您的教诲。”
突破点二 文言虚词
必备知识
文言虚词是指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
连词、助词、叹词。高考常考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
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其中“因、以、于、则、之、乃、
而”则是重点中的重点。请先自主学习本书附录中“知识八 文言实词、虚词”的
“二、18个文言虚词用法分类例释”,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1.虚词分类
类别 作用 说明 示例
代词 人称 代词 第一人称:吾、予、我、 余、朕、孤、寡人、臣、 仆、妾、在下 ①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赤壁赋》) 吾:我。
②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
余:我。
第二人称:尔、汝、女、 若、乃、而、子、君、 公、阁下、陛下、足下、 卿 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
官传序》) 尔:你。
②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鸿门宴》) 若:你。
类别 作用 说明 示例
代词 人称 代词 第三人称:之、其、厥、 彼 ①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狼》) 之:它,指狼。
②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师说》) 彼:他。
续表
类别 作用 说明 示例
代词 指示 代词 近指:此、是、斯、兹、 之 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集序》) 斯:这。
②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之:这。
远指:夫、彼、其 ①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伐
檀》) 彼:那,那些。
②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 其:那。
续表
类别 作用 说明 示例
代词 疑问 代词 谁、孰、何、奚、胡、 曷、恶、安、焉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何:什么。
②沛公安在?(《鸿门宴》) 安:哪
里。
续表
类别 作用 说明 示例
副词 时间 副词 既、业、已、曾、尝、 适、初、曩、昔、向、 方、正、会、立、且、 将、欲、常、素、俄、 旋、乍、暂、忽、猝、须 臾、未几、无何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尝:曾经。
②寻向所志,遂迷。(《桃花源
记》) 向:以前。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且:将要。
范围 副词 皆、举、尽、咸、悉、 俱、毕、率、凡、偕、 共、并、但、唯、止、 独、徒、仅 ①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桃花源记》) 咸:都。
②但见悲鸟号古木。(《蜀道难》)
但:只。
续表
类别 作用 说明 示例
副词 程度 副词 稍、略、少、益、弥、 愈、尤、加、滋、殊、 颇、极、至、甚、绝、 良、酷 ①太后之色少解。(《触龙说赵太
后》) 少:略微。
②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六国论》) 弥:更加,越来越。
愈:越,更加。
频率 副词 再、又、复、迭、频、 屡、数(shuò)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数:
屡次,多次。
续表
类别 作用 说明 示例
副词 语气 副词 揣测语气:庶、唯、幸、其、 岂、殆、宁、庶几 ①殆有神护者。(《项脊轩
志》) 殆:恐怕,可能。
②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鱼我所欲也》) 弗:不,没
有。
③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
姥吟留别》) 信:确实,实在。
否定语气:不、弗、未、勿、 莫、无、毋、非、匪、否、靡 肯定语气:诚、信、实 疑问 副词 孰、何、胡、奚、曷、盍、安、 恶、焉、乌 吾与徐公孰美 (《邹忌讽齐王纳
谏》) 孰:哪一个。
续表
类别 作用 说明 示例
介词 表处 所、时 间、原 因、关 联、状 态等 于、以、自、从、至、 当、由、缘、乎、与、 为、因、见、被、比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自:从。
续表
类别 作用 说明 示例
连词 表并列 与、及、且、而、以、 亦、载……载……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
东南飞(并序)》] 且:表并列,并
且。
表承接 而、则、因、遂、乃、而 后、若夫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
之。(《鸿门宴》) 而:表承接,可
不译。
表递进 而、且、而况、尚况、非 独……亦……、不惟…… 而又……、非惟……抑 亦……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而:表递进,而且。
续表
类别 作用 说明 示例
连词 表选择 抑、如、若、其、且、 将、其……其……、 宁……将……、非…… 则……、不……则……、 孰若、孰与、与其……毋 宁……、与其……孰 若……、与其……不 如……、与其…… 宁……、宁……无……、 宁……不……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
迹,而皆自于人欤?(《五代史伶官
传序》) 抑:表选择,或者,还是。
续表
类别 作用 说明 示例
连词 表因果 以、为、因、由、故、 缘、以故、是故、由是、 所以、是以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 以:表因果,
因为。
表假设 如、若、苟、即、向、 使、向使、设使、假令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赤壁赋》) 苟:表假设,如果。
表条件 乃、纵、无、即、则、然 则、纵……尚……、纵 令……亦……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出师表》) 无:不论,无论。
表转折 但、然、而、则、顾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 而:表转折,却。
续表
类别 作用 说明 示例
助词 结构 助词 之、是 南取百越之地。(《过秦论》) 之:
结构助词,的。
缀加 助词 有、其(词头),然、 焉、如、之(词尾)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之:词缀,凑足音节,无实际意义。
语气 助词 夫、唯、盖、岂、其 (句首),也、者、矣、 焉、乎、耳、欤、与、 邪、耶、哉、云(句尾)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鸿门宴》) 乎:表反问,相当于
“呢”。
续表
类别 作用 说明 示例
叹词 表感叹 吁、嗟乎、嘻、呜呼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 嗟乎:表感叹,相当于
“唉”。
续表
2.双音节虚词的古今异义
词 古今义
从而 古义:跟从+连词。如“吾从而师之”(《师说》)。
今义:连词,上半句是原因、方法等,下半句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非常 古义:①不合常规。如“是故明王不举不参之事,不食非常之食”
(《韩非子·备内》)。②不同寻常。如“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③意外的变故。如“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
今义:①形容词,异乎寻常的,特殊的。②副词,十分,极。
词 古今义
所以 古义:①……的原因。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②用来……的、凭它(他)来……的。如“师者,所以传道
受业解惑也”(《师说》)。
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无论 古义:①不要说,更不必说。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②连词,不论,不管。如“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
(《别宋常侍》)。
今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续表
词 古今义
其实 古义:①它的果实(真相、实际情况)。如“不抑耗其实而已”(《种树郭
橐驼传》)。②实际情况;实际上,事实上。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
实百倍”(《六国论》)。
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虽然 古义:虽然如此。如“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
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
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续表
3.文言虚词特殊使用现象
(1)兼词。
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节词。常见的兼词:诸(之于,之乎)、焉
(于此)、耳(而已)、盍(何不)、曷(何不)、叵(不可)、尔(而已)。示
例:①“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诸”字用在句中是兼代词“之”和
介词“于”两个词。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劝学》),“焉”相
当于“于此”,译为“在这里”。
(2)虚词连用。
有时是两个词连用,如“焉哉”“矣夫”“焉尔”“也矣”;有时是三个词连用,如“也乎哉”
“噫吁嚱”“焉尔矣”。虚词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语气的重点在最末一词上。如“反是不
思,亦已焉哉”(《氓》),“焉哉”表示感叹的语气。
(3)虚词固定结构。
指虚词的某些固定用法,其表示的意义也是特定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把一些不
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如“如(奈、
若)……何”“无乃……乎”“何……之有”“得无……乎”“不亦……乎”等。
解题指津
[命题分析]
2023年高考语文四套试题的文言文阅读选材不再限于史传文和纪事本末体,相
比而言,虚词的使用频率更高。虚词是读懂文言文的必备知识,最初以“下列各组句
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的方式单独设选择题考查。近几年来,
新高考卷注重能力素养的考查,命题更具综合性,多在文言断句和文言句子翻译中
考查虚词在语境中的用法和意义。因此,对于考生来说,除要熟悉掌握常见的实词
意义之外,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也需要下一番苦功。
(1)虚词与选择题。
二年春,高季兴既得三州,请朝廷不除刺史,自以子弟为之,不许。 及夔州
刺史潘炕罢官,季兴辄遣兵突入州城,杀戍兵而据之。帝怒,以刘训为南面招讨使,
将步骑四万讨之。高季兴求救于吴,吴人遣水军援之。三年春,楚王殷如岳州,遣
六军使袁诠击荆南,高季兴以水军逆战。季兴大败,请和。冬十二月,高季兴寝疾,
命其子从诲权知军府事。丙辰,季兴卒。
从诲既袭位,谓僚佐曰:“唐近而吴远,舍近臣远,非计也。”乃因楚王殷以谢
罪于唐,帝许之。四年秋七月甲申,以从诲为荆南节度使兼侍中。高从诲性明远,
亲礼贤士,委任梁震,以兄事之。梁震曰:“先王待我如布衣交,以嗣王属我。今嗣
王能自立,不坠其业,吾老矣,不复事人矣。”遂固请退居。从诲不能留,乃为之筑
室于土洲。从诲时过其家,四时赐与甚厚。自是悉以政事属孙光宪。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氏据荆南》)
[题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自以子弟为之”中的“以……为……”,与“以从诲为荆南节度使兼侍中”中的“以……
为……”含义相同。
B.“杀戍兵而据之”中的“而”,与“唐近而吴远”中的“而”用法不同。
C.“乃因楚王殷以谢罪于唐”中的“因”,与《鸿门宴》中“因击沛公于坐”的“因”含义不同。
D.“遂固请退居”中的“遂”,与《种树郭橐驼传》中“遂而鸡豚”的“遂”含义相同。
√
[解析] A.“自以子弟为之”和“以从诲为荆南节度使兼侍中”中的“以……为……”都是
“把……作为……,任命……为……”的意思。解说正确。B.“杀戍兵而据之”中的“而”
表递进关系,“唐近而吴远”中的“而”表并列关系。二者用法不同,解说正确。C.“乃
因楚王殷以谢罪于唐”中的“因”意为“通过”,“因击沛公于坐”中的“因”意为“趁机”。二者含义不同,解说正确。D.“遂固请退居”中的“遂”是副词,意为“于是”;“遂而鸡豚”中的“遂”为动词,意为“成、养好”。二者含义不同,解说错误。故选D。
[参考译文]
天成二年春天,高季兴得到三州后,请求朝廷不要任命刺史,由他自己派子弟去充当,后唐明宗没有答应。等到夔州刺史潘炕被罢官,高季兴便率领军队突然进入夔州城中,杀死防守士兵并占领了夔州城。后唐明宗大怒,任命刘训担任南面招讨使,率领四万步兵和骑兵讨伐高季兴。高季兴向(吴国请求救援,吴国
派水军来援助他。天成三年春季,楚王马殷到达岳州,派遣六军使袁诠攻打荆南,高季兴率领水军迎战。高季兴惨败,请求和好。冬季十二月,高季兴卧病在床,任命他的儿子高从诲暂时处理军府事务。丙辰日,高季兴去世。
高从诲继位后,对僚佐们说:“后唐离我们近而吴国离我们远,舍弃近的国家而臣服于远的国家,这不是好计策。”于是通过楚王马殷向后唐谢罪,后唐明宗答应了他的请求。天成四年秋季七月甲申日,后唐朝廷任命高从诲为荆南节度使兼侍中。高从诲开明豁达,礼贤下士,重用梁震,把他当作兄长来对待。梁震说:“先王待我如同贫贱之交,他将您托付给我。现在您已经能够自立,没有荒废先王遗业,我已年老,不能再侍奉人了。”于是坚决请求告老还乡。高从诲没能留住他,于是为他在土洲修建府舍。高从诲时常到梁震家里去探望,一年四季的赏赐极为丰厚。从此把政事全部托付给孙光宪。
(2)虚词与断句。
[题2] (2019·全国Ⅲ卷)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
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
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A.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
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B.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
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C.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
/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D.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
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
[解析] 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解答本题时,若能正确理解句中“夫”“而”“矣”
“也”“则”“之”等虚词的作用,断句就容易得多。故选B。原文加上标点为——鲁人或
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
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参考译文]
吴起,是卫国人,侍奉鲁国国君。齐人攻打鲁国,吴起率军攻打齐国,大败齐
军。鲁国有人说:“鲁国是小国,却有着战胜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
了。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般的国家,而鲁君起用吴起,就是舍弃了卫国。”鲁君怀
疑吴起,(就)罢免了吴起。吴起这时听说魏文侯贤德,想去侍奉他。魏文侯任命
吴起为将领,攻打秦国,攻克了五座城池。
虚词可使句间关系变得清晰,由此可结合具体语境加以推敲。常见的情况:
类别 常见例词 断句技巧
发语词 夫、盖、至若、若夫、唯、斯、今、凡、 且、窃、请 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
开。
时间词 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 而 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
开。
句末 语气词 陈述句末尾:也、矣、焉、耳 其后一般断开。
疑问句末尾:耶、与(欤)、邪、乎 感叹句末尾:哉、夫 疑问 语气词 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 何如、奈何 其后一般构成疑问句,
其前一般断开。
类别 常见例词 断句技巧
复句关联 词语 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 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 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 其前一般断开。
复音虚词 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 若、至于、足以、何以 复音虚词须保持完整,
其间不能断开。
此外,虚词固定结构(句式)的断句作用也需要重视。
续表
固定句式 断句技巧
为……所……、受……于……、见……于……(被动句) 前后可断,中间
不断。
奈……何、如……何、无乃……乎、不亦……乎、何……之 有、何以……为、唯……为……、孰与……乎 ……者,……也 前后可断,中间
须断。
与其……,孰若…… ……,抑(还是)…… 其……,其……也 非惟……,抑亦……(不只是……,而且是……) (3)虚词与翻译。
[题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崔瑗字子玉,早孤,锐志好学,尽能传其父业。年十八游学,遂明天官、历数、
《京房易传》,诸儒宗之。年四十余,始为郡吏。以事系东郡发干狱。狱掾善为
《礼》,瑗间考讯时,辄问以《礼》说。其专心好学,虽颠沛必于是。后事释归家,
为度辽将军邓遵所辟。居无何,遵被诛,瑗免归。
(节选自《后汉书·崔瑗传》)
(1)狱掾善为《礼》,瑗间考讯时,辄问以《礼》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狱曹的属吏对《礼》很有研究,崔瑗受审讯之余,常常拿《礼》中的有关问题向狱曹的属吏请教。
[解析] 正确理解句中的“为”“辄”和“以”这三个虚词,对翻译大有帮助。
(2)后事释归家,为度辽将军邓遵所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官司结案,崔瑗回到家乡,被度辽将军邓遵征召。
[解析] 句中的“为”和“所”连用,表被动,本句翻译成被动句才能确保句意正确。
[参考译文]
崔瑗字子玉,早年丧父,他立志专心求学,能够全部继承他父亲的学业。他十
八岁时交游问学,于是通晓天文、历法、《京房易传》,诸多学者把他当作宗师。
崔瑗在四十多岁时,才任郡吏。后来因事被关进东郡发干县的监狱。狱曹的属吏对
《礼》很有研究,崔瑗受审讯之余,常常拿《礼》中的有关问题向狱曹的属吏请教。
他专心好学,即使身处困境也一样。后来官司结案,崔瑗回到家乡,被度辽将军邓遵
征召。不久,邓遵被杀,崔瑗被免职而归。
[答题指导]
正确推断文言虚词用法和意义的方法
1.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其用法是固定的,如用“者”“也”“乃”
“为”表判断,用“见”“于”“为”“为……所……”表被动,用“之”“是”表宾语前置。此
外,还有一些含有虚词的固定结构,如“是以”为“以是”的倒装,译为“因为这”;“无
以……”译为“没有用来……的”;“无乃……乎”译为“恐怕……吧”;“其……之谓也
(乎)”译为“大概(恐怕、难道)说的是……吧(吗)”。
[题4] 运用标志识别法,推断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见……于……”表被动,可译为“被”。
“无以……”可译为“没有用来……的”。
2.对称分析法
对称分析法就是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文,
尤其是骈体文特别讲究整齐、对称,因此,我们可从一个比较熟悉的虚词的意义和
用法推知处于对称位置的另外一个疑难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
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以”和“而”处于对称位置,句中的“以”是
表修饰关系的连词,由此可推断“而”也是表修饰关系的连词。
[题5] 运用对称分析法,推断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
介词,凭借,依靠。
副词,全,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法分析法
很多文言虚词在句子结构中有着特殊的语法功能,因此根据语境判定这些虚词
的特殊语法功能,就可以推断出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下面以“之”为例结合例句作具
体分析:
语法分析 例句及分析
“之”如果处在谓语位置,则可视为动词。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逍遥游》) 之:动
词,到。
“之”如果处在宾语部分的两个名词之间,则译为指示代词“这样”。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之:指示代词,这样。
“之”如果处在主谓之间,则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 鹏之徙于南冥也。(《逍遥游》)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
[题6] 运用语法分析法,推断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并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是。
动词,到,去。
介词,为了。
4.词性界定法
词性不一样,意义和用法也不一样。意义和我们可借助上下文的语境,推断其
词性、意义和用法。如2020年全国Ⅰ卷中“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中的两个
“之”,前一个“之”是结构助词,译为“的”;后一个“之”位于动词“书”和“诵”之后,作
代词,代指“嬉笑怒骂之辞”,译为“它们”。
[题7] 运用词性界定法,推断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赤壁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助词,放在形容词后面,……的样子。
介词,因为。
句首语气词,提示下文。
连词,表并列,并且。
5.位置推断法
有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其用法和意义也会不同。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虚
词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关系、搭配习惯等,来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下面以“其”
为例结合例句作具体分析:
位置推断 例句及分析
“其”用在句首作代词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其:代词,指项庄的。
“其”用在句首作语气副词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其:语气副词,表推测,大概。
“其”用在动词后作代词 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代词,指蔺相如。
“其”用在名词(或代词)后作语气副词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其:语气副词,表祈使,还是。
[题8] 运用位置推断法,推断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赤壁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介词,在。
语气助词,吗。
助词,用于形容词后,……的样子。
6.句意推断法
句意推断法就是根据句子的大意来推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即根据上下
文,在总体把握句意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起之为将,与士卒
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2019·全国Ⅲ卷)中的两
个“之”和两个“为”的意义及用法可推知如下:
明确句意 推断用法
吴起做将领,同最下等的士兵穿 一样的衣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