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专题十 文体与提分·记叙文 课件(共8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专题十 文体与提分·记叙文 课件(共8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18 10:5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0张PPT)
第四部分 写作
专题十 文体与提分·记叙文
高考语文总复习
知识建构 梳理知识建支架 基本知识 常见问题 应对方法
一、记叙文基本知识
类别 说明
记叙 文六 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记人叙事要真实,既要符合生
活真实,也要符合艺术真实。
类别 说明
五种 叙述 方式 1.顺叙: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依次从开端、发展写到高潮、结
局,文章的层次、段落和事情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顺叙是最常见的叙述方
式。
2.倒叙:把人物、事件的结局,或人物经历、事件过程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
面来写。倒叙有造成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启发人们思考的艺术效果。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暂停一下,插入另外一段叙述,然后再把原叙述进行下
去。插叙有追忆往事、补充有关信息的作用。
4.补叙:在叙述结束后,又对前面的有关情节进行内容上的补充。补叙往往使
情节更加合理。
续表
类别 说明
五种 叙述 方式 5.平叙: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
这也就是传统小说中常说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对那些紧系于同一主干事
件中的分支进行叙述时,多采用交叉叙述,这样可以把头绪纷繁的人与事表述
得有条不紊,并且能够突出紧张气氛,增强表达效果;对那些联系不太紧密,而又
由同一主线贯穿的几个人、事、物进行叙述时,则多采用齐头并进的平行叙
述,这样可以把平行发展的事件交代得眉目清楚,显得从容不迫,而读者则可以
同时看到平行的各个事件,从而获得立体的感受。
续表
类别 说明
四种 表达 方式 1.叙述: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发展、变化表述出来。
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肖像、心理、对话、动作或景物的状
态、特征等,具体细致地描绘出来。小说中运用描写的地方较多,一般记叙文
则是在叙述中穿插一些描写。这些描写,按对象来划分,大致可归为人物描写
和环境描写两类。
3.抒情:①直接抒情,即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在文章中直接公开地表达自己的
喜怒爱憎。这种抒情方式在诗歌和抒情散文中运用较多,一般记叙文运用较
少,否则会令人产生乏味之感。②间接抒情,即将感情渗透在写景、叙事、说
理之中,边描写边抒情,边叙述边抒情,边议论边抒情。这是记叙文的主要抒情
方式。采用这种方式抒情,可熔情、景、事、理于一炉,使文章显得丰富多
彩、富有情味。
4.议论:在记叙文中,议论只是一种穿插在叙述和描写中的辅助手段,一般表现
为对文中叙述的事物画龙点睛式地发表议论,即夹叙夹议。
续表
类别 说明
人物 的描 写方 法 1.从描写的对象来看: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
写。
2.从描写的疏密来看:概括介绍和细节描写。
3.从描写的角度来看: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
续表
类别 说明
记叙 文的 人称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叙述所见、所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
读者,以亲历者的眼光去观察和叙述的写法,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可以增添文
章的真实感。
2.第二人称:作者用“你”“你们”来叙述,如同作者和读者对话,拉近彼此距离,读
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便于抒情。第二人称在考场写作中很少用到,一般在书
信中使用,但偶尔也用第二人称来抒情或议论,因为这种对话方式便于作者直
接抒发感情。
续表
类别 说明
记叙 文的 人称 3.第三人称: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用叙述他人事件的口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
的经过告诉读者。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写作较自由、灵
活。可以使作者以更客观的眼光来看待和讲述故事,让读者有更大的思考空间
去冷静地分析事物。
不同叙事人称在必要时可以转换使用。考场记叙文写作若只采用单一的
叙事人称,容易使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假如在“叙事人称”上多下些功夫,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续表
二、记叙文写作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
常见问题 应对方法
写人记事,类型 不分 写人的记叙文,强调的是人,可增加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
言、心理的描写。通过对事件的叙述、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
(记事为写人服务)。
记事的记叙文,强调的是事,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叙
述清楚。对人物的交代和细节的描写能使事件的记叙更具体,
更完整,从而深刻地揭示事件意义,表现文章主题。
概括叙述多,细 节描写少 减少概括叙述的文字,增加适当的细节描写。通过对人物或事
件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或事件。
写人不集中,较 分散 在有限的篇幅中,应集中刻画一个人物,最多刻画两个人物,
笔墨要集中。
常见问题 应对方法
多写自己的所 作、所感,忽略 叙事本身 限制直接抒情、议论等内容所占的篇幅,多描写主要人物,使
主要人物形象具体、鲜明、突出。
外貌描写千篇一 律 抓住人物个性,写出主要人物外貌的特殊性。
情节平铺直叙, 缺少波澜 或倒叙,或巧设悬念,埋下伏笔。
语言平淡,缺乏 表现力 巧用修辞,学习运用描写手法,练习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概
括情节等。
首尾不入题 记叙文,开头可不入题,但是结尾宜回归现实,直接点题。
续表
能力突破 研析考题点迷津 脱颖而出 以情感人 联想发散
突破点一 记叙文写作如何“脱颖而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写作提出明确的要求: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学会以多种形式表达和交流自己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感受和
思考”“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在各类文体的写作中,议论文或许有某种模式、某些套路,但记叙文则篇篇都是
“个案”。记叙文写作大多要避免公理、常识、大道理的生硬表述,这样才能突出文章
的“个性”,更容易获得阅卷教师的赞赏。
尊重写作个性,鼓励多元表达,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高考记叙
文写作想要脱颖而出,必须写出个性,并力求创意性表达。所谓“个性”,是指一篇作文
有某种特色,或文章立意,或材料选择,或写作手法,或篇章结构,或感彩,或语言风
格……实际上,考生在这几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倾向和好恶,正是其个性精神、品格、
气质、学问的必然体现。那么,高考考场上的记叙文写作如何彰显个性,力求创意性
表达呢?
[方法1] 立意——在“平凡的对象”中,着“我”之色彩,让“我”的感悟与众不同
记叙文“彰显个性”不是钻牛角尖,故作高深,怪异另类,而是在于体现对社会和人
生的观察、思考和感悟,发他人之所未发而又言之有理。这就需要变换思维,用自己
的眼光,对生活作出独到的审视,发出独立且有价值的声音。歌德说:“诗人之所以是
诗人,正在于他有足够的心智,使一件平凡的对象现出一个有兴趣的方面来。”“平凡的对象”是指我们平日司空见惯的事物,而“有兴趣的方面”便是指我们看问题的新角度。正因为在“平凡的对象”中着“我”之色彩,才能表达出“我”的独特感悟。
一般步骤:
①根据作文题的需要,选择生活中想到、谈到、看到、遇到的能触动自己情怀的
事物作为自己写作的对象;
②由所写的这个事物对象,联想到自己的身世、经历、遭遇、成长等;
③营造出物“我”交融的氛围,由此得到某些启示,从而表达出“我”的独特感悟。
例1 (2021·天津卷)(关于“纪念日”的思考与感悟,题目见第488页专题九[例3])
[范文]
纪 念
早上六点零六分,爷爷的短信到了:“孙子,加油!”短短的四个字,其实蕴含着爷
爷几十年深厚独特的情感。
爷爷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那年,爷爷已经年过而立,接到录取通知书,
他仔仔细细读了好几遍,读一遍流一次泪——难以控制的、喜悦的泪。于是,这一天
便成为他生命里值得纪念的日子。(独辟蹊径:选择爷爷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作
为纪念日)从我记事起,每年元旦后的第三天,就会看到爷爷一个人默默地坐在书房
里,用笔在一个厚厚的本子上写东西。有时会抬头,好像做长久的思考,脸上时而凝重,
时而微笑,有时还会连连摇头,然后把写过的东西用笔划掉两三行再接着往下写。
每当这个时候,家里人都不敢去打扰他。我上初中后,实在受不了好奇心的折磨,
有一天以找书看为由,打开了那个本子,发现从1982年到爷爷退休那一年,三十年间爷
爷每年都会写六七页的文字,而且都是在总结自己的工作。成绩说得少,只是一带而
过;不足说得很细,且有原因解析、改进策略。最后一页,爷爷写道:“高考改变了我
的命运,让我从一个农民变成了一名光荣的教师。这些年来,心中时刻想的是,要以最
优质的工作,回报社会,报效国家。”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高考对爷爷来说不啻重生,他虔诚地感谢给他第二次生命
的母体,他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着从未爽约的纪念。所以,我很理解爷爷短信上那四个
字的分量和丰富的内涵。他希望我也能够像他那样,把高考作为自己融入时代洪流
的最佳契机。
此刻,我的脑海里循环而无序地闪过爷爷的身影:每天早上七点,他准时骑上自
行车匆匆赶往学校;无数个周末,他骑上自行车去几十里外的学生家家访;为了一份教
案或几本学生作业,有时他要查阅很多资料,常常忙到深夜;哪怕年岁渐增,他也要与时
俱进,在退休前的两三年,他把电脑学得很透,做出的演示文稿让自诩“电脑达人”的我
也惊诧不已;退休后他热心公益事业,为附近的孩子们免费辅导,为老年大学义务授
课……
爷爷以他自己的方式,用默默的行动,为“纪念”作出了形象而生动的诠释;作为晚
辈的我,继承他的精神衣钵并将其发扬光大,是唯一的选择。于是在严肃的考场上,我
郑重地写下自己的承诺:
“今天也是我的重生日。我发誓,无论将来我走到哪里,从事何种工作,我都会把奉
献社会、报效国家作为一以贯之的准则,此生不渝!”(卒章显志:爷爷的纪念日与
“我”的纪念日交相辉映,着“我”之色彩)
[点评]
这篇文章立意深刻。作者选取了对爷爷和“我”具有重要人生意义的“高考”作为
切入点。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从自己的视角观察、思考,详写爷爷对高考的纪念,略
写“我”把高考当作纪念日,在“平凡的对象”——纪念日中,着“我”之色彩,处处散发着
“我”的气息,营造出物“我”交融的氛围,由此表达了“我”的独特感悟——“今天也是我
的重生日。我发誓,无论将来我走到哪里,从事何种工作,我都会把奉献社会、报效国
家作为一以贯之的准则,此生不渝!”这深刻的立意是作者独特的感悟,也正是作者彰
显的个性魅力所在。
[方法2] 选材——在“素材的选用”上,展示“我”之优势,让“我”的材料独
具特色
文章的成败主要在于材料的选取。要使文章有新意,就必须选择新颖的材料。
要彰显个性,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作文,就要有针对性地搜集各类写作素材以备
应考之需,在“素材的选用”上,展示“我”的优势,可选取:①自己最熟悉且恰好是别人
不太注意的材料;②人们熟知的、自己却有了新认识或新体验的材料;③有时代先锋
感(反映新思想、新风尚、新特点)的材料。
从某种意义上讲,考场作文是一门调动材料的艺术,我们所看到的优秀作文绝不
仅是考场上刹那的灵光乍现,它们往往是瞬时的感触加上在“素材的选用”上展示出
“我”之优势且灵活运用的成果。
一般步骤:
①根据作文题的需要,在自己的“素材储备库(大脑)”中搜索与主旨相符的材料;
②选取材料时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奇”,展示出“我”选材之优势;
③灵活运用自己独有的材料,将其演绎成引人入胜的故事,写出别样的文章
例2 (2021·新高考Ⅰ卷)(关于“强”与“弱”的关系,题目见第489页专题九[例4])
[范文]
霍元甲新传
我们真正的对手,可能就是我们自己。
——霍元甲
弱·柔
“恩第,你这么强壮,可是元甲这么柔弱,霍家拳还能发扬光大吗?”元甲娘看着在
院子里玩耍的霍元甲,心生怜惜。是啊,霍元甲弱不禁风、瘦弱不堪的样子,看着就令
人心疼。
霍恩第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说:“柔倒不是问题……弱,可真的是大问题!”霍恩
第看着不远处的霍元甲,心道:“还是让他远离武术,做一个平凡人吧。”
一声叹息,回响在屋内。
弱·学·练
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了。霍元甲偷偷地趴在墙头,看爹教授哥哥弟弟们武艺。
一招一式,他都清晰地记在脑海中。一回到房间,就对镜自练。
他还清晰地记得爹对他说过的话:“元甲,为父不许你习武,方可不辱我霍家拳的
威名。”父亲的每一个字,都刺痛了他的心。
霍元甲知道自己是喜欢武术的,断了他的兴趣,他怎么会甘心?
一招一式,他练得更加用心;一招一式,他练了不下千遍万遍。这时,一只猫快速地从
他身边越过,迅速出击,抓住了一只老鼠。霍元甲心中闪过一丝灵光,他练得更加起劲了。
弱·柔·悟
霍元甲在屋内练拳,在院内练拳,在野地里练拳……当兄弟们休息的时候,他就偷
偷去习武场,对着那些木桩练习招式。
迷踪拳,迷踪在哪里呢?霍元甲边练边想。小猫时常伴他左右。一会儿猫洗脸,一
会儿猫伸爪,一会儿猫玩球,看似不经意间,猫突然出击,用前爪狠狠地将球推向远处。想
到之前猫抓老鼠时的迅速和有力,霍元甲豁然开朗。迈步如猫,看似柔弱,实则柔中有刚。
弱·柔·刚
兄弟们吵架了。哥哥丝毫不让霍元甲,就连弟弟也对自己指指点点。霍元甲感到
自己受到了侮辱。这时,弟弟一个箭步,逮住霍元甲的手臂,把他摔倒在地。霍元甲翻
身站起,他用偷学的武艺,跟弟弟较量起来。“迈步如猫,柔中有刚”,同样的招数,几个回
合下来,他竟然打败了弟弟!
一旁的哥哥急了,说道:“你偷学武功,爹不是不允许你学吗?”哥哥出手更快更狠,
霍元甲只能连连躲闪。在看出哥哥的破绽后,霍元甲一个急出手,如猫一般出招,把哥
哥打倒在地……
兄弟之争,霍恩第早已看在眼中。他把霍元甲叫到院子里,从头到尾为他演示了
一遍迷踪拳。轻则缓势,重则如雨;轻缓有度,柔中带刚。霍元甲在脑海中一遍又一遍
地回放着爹的拳法。
弱·柔·刚·强
弱可变强,柔中有刚,迈步如猫,疾如闪电。
霍元甲长成大人了,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弱不禁风的少年。如今,执掌家门,他要重
振霍家拳的雄风!
“世上的武术确实没有高低之分,只有习武的人才有强弱之别。通过竞技我们可
以认识一个真正的自己。因为我们真正的对手,可能就是我们自己。”
霍元甲舞动脚步,挥拳有力,如行云流水,刚柔并济……
[点评]
该考生独具慧眼,言他人所未言,选他人所未选,精心选材,以霍元甲习武健身的故
事来表达强弱变化的主题。考生正因为掌握第一手独有的材料——“人无我有,人有
我奇”的“霍元甲”的故事,才能够在考场上写得如此挥洒自如,如此真切动人。文章每
个章节运用“小标题”的形式,把霍元甲如何“由弱到强”的转变过程写得生动形象,这些
看似习武日常的琐事,实为时事流转的第一手丰富材料,让考生在“素材的选用”上,展
示了“我”之优势,写出了这篇独具特色的优秀记叙文。
[方法3] 谋篇——在“故事的演绎”时,彰显“我”之机智,让“我”的构思独
具匠心
800字左右的考场作文篇幅有限,怎样使故事情节更有吸引力、文章内涵更丰富
呢?在演绎故事时,应想方设法彰显“我”之机智,巧妙营造出文章的波澜起伏,学会
“半碗水里造旋涡”的本领,可运用“抑扬相生”“设置悬念”“一波三折”等为“曲”之法来
演绎精彩故事,在方寸之地,蕴含江海恣肆之势,一波三折之态,让读者在有限空间中,观
赏无限风光。
一般步骤:
①根据作文题及确立的主旨,选用恰当的材料谋篇布局;
②构思时,根据演绎故事的需要,从“抑扬相生”“设置悬念”“一波三折”等为“曲”之
法中选用能彰显“我”之机智的方法;
③运用独具匠心的构思,让故事引人入胜,使读者对主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例3 (2021·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原题:从下面两个题目中
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此题选第②题。)
瓜熟蒂落、羽翼丰满,这是草木鸟兽成熟的模样;但对我们而言,真正的成熟却不
仅仅指身体的长成……
请以“这,才是成熟的模样”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范文]
这,才是成熟的模样
“欢迎大家加入国测一大队的大家庭!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你们都能成为成熟的
测绘队员,愿用生命丈量祖国山河!”队长老李的训话掷地有声。我站得笔直,望着他
如骄阳般炽烈而又坚毅的目光,掠向西北方,内心暗自斟酌:成熟?成熟?我下意识
地侧头看了看自己宽厚坚实的臂膀,对自己充满信心。(开篇设置悬念:“我”为什么
充满信心?)
首次执行任务便是和老李一道,测绘的过程颇为顺利,我满心欢喜地翻看着自己
的数据记录本,整齐规范的数据本映上了橙红色的霞光。“我这技术水平还是蛮成熟
的嘛,这里哪有那么多风险!”我沾沾自喜,抬头向西北望去:太阳就要落山了,天色被那
轮红日渐渐晕染,浓郁的橙红色霞光在大漠边缘无限蔓延,脚下的沙粒渐渐失去滚烫,
我沉醉在祖国的壮丽景色中,整个人不由得松懈下来。接着,听到了一声惊呼。(
“惊呼”一声,突生波澜)
“水桶漏了!水桶漏了!”我猛地回头,和我一同入队的新队员正手忙脚乱地堵水
桶上的漏洞,却无济于事,汩汩流水从桶中流出又被大地的余热蒸干,我一下子乱了阵
脚。“列队集合!”老李喊道,“所有人,放下手里的东西,立刻撤离!”(“我”与老李对比,跌
宕起伏)
他顿了顿,又说:“我在这里看东西。”他决然地转身,佝偻着背,把机密文件一叠一
叠整齐地摞在沙丘后。又一阵风起,黄沙席卷而来,队员们服从命令,加快了步伐。我
悄悄回头望,老李坐在沙丘背后,拿着一支笔,埋头在我的数据本上写着些什么。大漠
的尽头遥远得无法用目光丈量,气温随着落日西沉而骤降,我离他越来越远,却从未这
么靠近。
三天后,我们带足了物资全力赶回,而老李已成了大漠中一座被飞沙掩埋的丰碑。
我从他变形了的手上拿起我的数据本,上面竟是一行行演算公式。我心中大震——队
长,他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仍在为明晰祖国山河的轮廓而严谨演算。国测一大队队员
的成熟,不仅在于掌握了比30多年前更多的高端先进技术装备,而且在于选择了这份
事业,就要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孤独,甚至随时面临丢掉生命的威胁。总之,成
熟就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无怨无悔丈量下去!
十年过去了,我也成了队长,带着自己的队员进行珠峰重力复测。当我听见头顶
的轰鸣,雪团迎面而下时,不由得想起了老李,想起他深邃眼睛里的坚毅目光。7500米,
马上就能破纪录了。“列队集合!”我喊道。几个老练勇敢的队员和我一同继续攀登,
为打破世界纪录,迎暴风雪而上。同行的小刘呼吸声越来越重,我们都戴着手套,安装
仪器不方便。“小刘,还行吗 ”他轻轻点头。我一咬牙,三下五除二脱下了厚重的手套,
刺骨的冰凉顷刻间入侵身体,雪块狠狠地砸在皮肤上。“队长!这样会冻僵截肢的!”
我没回应,只飞快地装着仪器。
“测到了!测到了!7790米的重力值!”队员们火急火燎地帮我套上手套,恍惚间,
我又听见老李的声音:“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你们都能成为成熟的测绘队员,愿用生命丈
量祖国山河!”(首尾呼应,为揭示“成熟”的主旨蓄势)
珠峰重力场的7790米的重力值测试打破了世界纪录,而我,朝那座大漠中的丰碑
和年轻时的我挥了挥手,我已成为一名“成熟”的测绘队员。
[点评]
这是一篇在构思上独具匠心的考场佳作。作者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
便于发挥“我”的机智,施展“我”讲述的魅力。“我”一开始为什么对测绘的工作充满信心?
设置的悬念让读者好奇。因为“我”有一个团结的大家庭,更因为“我”有一个敢打硬仗的
队长,“我”的测绘工作颇为顺利。“我”抬头望向西北壮丽的河山,心中禁不住喜从中来。
突然一声“惊呼”,暗示意外情况发生,使得叙事跌宕起伏,吸引读者一探究竟。“我”“乱了阵脚”,而队长镇定果断,这里的对比叙述让“我”经过磨砺走向成熟,也使读者舒缓了紧张的心弦。十年后的“我”终于成为队长,也体验了一把测绘的惊险。在成功测到数据后,“我”的耳边再次回响起老李的话,正与开头呼应,也使读者回味无穷。巧妙营造出文章的波澜起伏之美是本文成功的关键,也是作者有创意地进行表达的体现。
突破点二 记叙文写作如何“以情感人”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不是无情物,没有感情的文章是难以打动读
者的。也就是说,能不能很好地传递某种情感,或者说,能不能打动读者,是衡量记叙文
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考场记叙文要想拿到高分,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写得感人,让
动人的情感去感动、感染阅卷老师。
近年来,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已把评判一篇作文好坏的关键从语言和内容的优劣转
移到感情是否真挚上,其中一等卷要求“感情真挚”,即作文感情要真实自然,要有感染
力,要言辞恳切,能打动人,有说服力。那么,记叙文写作如何做到“以情感人”呢?写作
时,设置文章的动情点,是最能使文章富有真情实感的方法之一。如何设置文章的动
情点呢?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方法1] 刻画细节,再现感动
文章“以情感人”的着眼点是自己的感触,而动情点就是触发自己心灵颤动的地方,
它可以是一颦一笑(神态),一举手一投足(动作),一句话一个暗示(语言、心
理)……有时动情也许只是一刹那,在文章中应再现那动情的一刹那,迅速捕捉最能
传递情感的细节——这些细节是某种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带着这种情感做某事的必然
结果。因此,刻画细节、再现感动,就需要我们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去浅存深,提炼、
浓缩出具体感人的细节,把它形象地再现出来,并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进去,这样往往能
收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效果。
一般步骤:
①捕捉曾经触发自己心灵颤动的动情点(细节);
②精练传神地加以刻画描绘;
③再现感动的场景画面(情真意切地表达)。
例4 请以“我是你的眼睛”为题,运用“刻画细节,再现感动”的方法写一篇记叙文,不少
于800字。
[范文]
我是你的眼睛
这是我最后一次去看老何了。并不宽敞的房屋下堆着些祭祀用的物什,堂屋中央
摆放着一口黑得发亮的棺木。老何静静地躺在里面。他的面色黄中透着青——好像
他对我们发着怒的模样。我觉得我可以抓住点什么,一伸出手,眼睛上涌了一股热气,
把我的眼镜也给弄得模糊不清了。(细节刻画,渲染心境)
我抬起头,竟看到满屋子的人。
老何你看到了吗 他们都回来看你了。他们的眼睛里还写满了和当年一样的热烈,
那热烈如今也灼烧到了我,让我的胸中充满了似要喷出来的浓焰,一如当年的你啊,老何。
三十年前的老何有着瘦干的模样,每天都在这片小山坳里晃悠。破败的山村有一
种出奇的宁静,老何觉得这种宁静实在太过沉寂。他在溪边捡了一担担鹅卵石,填上
了村口那条坑洼洼的泥浆路。(动作描写,展现人物品质)抬头看见天上飞过的一只
麻雀,突然知道少了些什么。
老何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些红砖,最后修修补补,在村口盖了一座很小的红砖房,他
自制了一块木板,上面用炭块写上“村口小学”四字。接着他挨家挨户劝说村民们让孩
子到“小红砖房”里上课,他担任校长,也是唯一的教师。
老何的学校开办起来了。他用炭块当粉笔,用手抄的作业本作学生的教材,每当
讲到高兴处就满脸通红。“世上有许多好地方,”老何常说,“北京有故宫,有颐和园,还有
圆明园。圆明园可惜被洋鬼子破坏了,要是也能去看一看……”他忽然停下来,有些黯
然,抬起头,眼睛便又亮了:“你们要努力读书,将来一定能走出山坳坳,去多看看外头的
世界,也就当是老师我看了!”(语言描写,突出人物心事)
三十多年间,老何送走了一批批学生,他总说,孩子们眼睛里有光啊,那光太热烈,灼
得他非得做些什么。于是,他做了孩子们的老师,看他们一个个飞出大山,飞到世界各
地,去那个美丽的“外面”饱览美景。
“我也是桃李满天下了。”我每逢去看望他,他总是这样对我说,是感慨,也是叹息。
我静静地握着他的手,听他讲他和他的学生过去的趣事,心里格外自豪……
“爷爷……”我抓住他已经不再温暖的手,眼前是一些照片,那些爷爷口中的“孩子”
手持着它们。“你看,那是故宫,那是圆明园……”
一位年长的叔叔跪了下来,温和的声音都颤抖着:“何老师,我们回来了,我们带了
‘世界’回来。您放心,我们一直都是您的眼睛!”
我也忍不住哭了起来。我也是你的眼睛,爷爷,我会把这条路坚持下去。我知道,
坐在志愿填报的电脑前,我一定会告诉自己:就报师范吧。让我成为你的眼睛,替你
去看世界的美。也让更多人成为我的眼睛,替我看到世界的未来。(内心独白,表现
出“我”所受到的激励和召唤)
[点评]
本文标题“我是你的眼睛”,既指老何的学生愿意做他的眼睛,代替他去看世界的
美;又指“我”愿意成为爷爷的眼睛,把教育事业这条路走下去,替他去看世界,也让更
多的学生代替自己看到世界的未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为了突显“我是你的眼睛”这
个动情点,作者善于捕捉心灵的触点,如老何建校的艰难,鼓励孩子们外出看世界,并发
现“孩子们眼睛里有光”,都表现出老何博大宽厚的胸怀;又如学生们的言行,特别是
“我”的感悟和行动等,引爆了感情的泪点。这一切都得益于作者刻画的细节,营造了一
个又一个动人心弦的瞬间。
[方法2] 借助物象,传递真情
我们知道,复杂的情感是不可能用语言直接描述的,必须借助可感可触的艺术形
象——人物或事件的某个物象来表达。因此,在写作中,为了情感表达的需要,要积极
寻找便于抒发情感的物象,即在文中设置某一具体的“物”,以其为载体,来承载文中人
物或作者的情感。这个“物”可以是“一把伞”“一件棉衣”“一双鞋”等,也可以是“一片云”
“一朵花”“一棵树”等,是我们写作的“动情点”。其实,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往往都会有一
些记录我们生命屐履、留下情感印痕的事物,抓住这些曾凝聚过情感的事物,就会追
忆起一大片记忆和情感。需要注意的是,所借物象和所抒之情,要有紧密的内在联系,
要合乎情理。天地山川,风云月露,花草叶木,鸟兽虫鱼,当这些具体事物寄托了某种特
殊的情感意义时,这个物象就有了生命,它就应该是鲜活的。有了物象这个载体,抒情
才有所依附。
然而,仅仅找到了这个物象,还远远不够。只有对物象作具体的描绘,才能使人透
过“形”看到“神”,揣摩所借物象在抒发情感方面的表达效果。
一般步骤:
①在构思写作之前,先确定自己要表达、传递怎样的情感,是悲是喜,是感激还是憎恨;
②加以思考,哪个人(或哪件事相关的物象)最能让自己产生这样的情感;
③用心描写这个人(或这件事的物象),并抓住一切能让自己感动的细节加以刻
画。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如见其人、身临其境,感受到文章想要表达的情感。
例5 请以“母爱”为主题,运用“借助物象,传递真情”的方法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
不少于800字。
[范文]
灯灭了,灯亮了
许多个低沉的夜,书桌前那盏台灯安静地亮着,以它为中心,光芒发散开来,在昏暗
的静室里形成一只光球,而我在这光球里伏案读书或是写字,投下阴影,而在我身后的
更大一片仅有微光的阴影里,时常默坐着一个身影,她只在深夜我还未睡时来陪我,递
过一杯热饮就退居后方,靠在床边静静地看着我或是打盹,少有细微声音。她是母亲。
今日一如往常,时针走得似乎很急,一会儿就迫近了午夜。疲惫被墨色的夜染重,
效率渐低,是台灯的白光提醒着我强打精神,“还有一点儿就写完了。”我默念着,动笔,
再动笔。
她一刻钟以前就在那儿了,平常同样的位置。她走进来的时候,脚步窸窸窣窣,那
是被困倦拖重的步伐。我自然地回了一下头看她,她就赶忙说一声:“我等你。”之前
多番劝她早睡,何必陪我熬夜,明天她还要更早起之类的话语,她都微笑应承,却极少实
践。我自知不用多说了。不过她来陪我,感觉到那个影子在身后的分量,我就会不自
觉地生出紧迫感,下笔也更快一些。
落笔,收拾,起身,推椅。结束了,轻松起了又落,疲倦像涨潮般涌上眼眶,台灯的光
变得刺眼,我离开桌,轻走到妈妈身边,俯下身低声一语:“我写好了。”她即悠悠转醒,
目光投向我的书桌,是舒了一口气似的轻松,打开蜷曲的姿势,轻声下床,揉着眼却径自
走到台灯前,又回身催促:“快点儿躺上去,我给你关灯。”我想说自己也可以关灯啊,
而她已在那儿了,差临门一“按”,我也就将就着疲惫迅速躺下、合眼。于是下一瞬灯熄,
似乎夜晚从这刻开始才平静;那光源因困乏才闹人,然而它此刻就被妈妈轻轻一按,灭
了。. .
将息未息里,我听见她放轻的略显沉重的脚步声,渐渐变远,脑海忽然闪回到刚才,
我走到床边,她一只手搭在按钮上,逆着光,光给她的身形镶了道圈,然后即是熄灯那秒
的愉快。有她在,我多一秒进入睡眠。脑子本已混沌,忆此,复现一丝清明;似乎有盏灯
在心里亮了,但它却叫我觉得温暖,熨帖着身与心。
于是,晚安,一夜好梦。
[点评]
文章巧妙地透过“我”的视角,运用心理活动的叙述行文,让两个独立个体(母亲和“我”)的思想情感相互映衬补充,进而表现了“母爱”这一主旨。文章所要传达的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感念,借助“灯”或“灯光”这一物象载体得以巧妙展现。在读者看来,母爱的伟大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变得可触可感。也就是说,作者通过这一物象载体,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一个母亲在孩子成长背后的默默付出,体会到了母亲内心深处对孩子真挚的爱。借助物象,传递真情,效果不言而喻。
突破点三 记叙文写作如何运用“联想发散式”结构
考场记叙文,要围绕一个中心,把记忆、印象、见闻、感受等连接起来,进而形成
一个整体,这就需要进行“联想”(相似联想或相关联想)。没有联想这一思维活动,所
有的材料就是一盘散沙,很难形成一篇结构完美的文章。
所谓“联想”,就是由甲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乙事物而构成的生动形象、较为完整
的思维过程。它首先需要有一个引起联想的依据,这个依据既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也
可以是某段文字、某段音乐,或是某一偶然的场景。近年的高考作文题大都是新材料
作文题,作文题中的材料,不仅是一把帮助我们开启审题之门的钥匙,更是我们选材、
谋篇的触发点和联想之源。也就是说,作文题材料是联想这个思维活动的“一端”,由此
而想到的相关事物,就是思维活动的“另一端”。在考场上,如果我们能借题进行“相似”
或“相关”等联想发散,由此及彼,不仅可以盘活素材,更能够优化文章结构。
“联想发散式”结构,是指将记忆、印象、见闻、感受等连接起来,通过形象再造、
幻想虚拟等方式来表达主题的行文结构方式。
[方法1] 紧扣关键词,串联布局——“联想发散追忆式”结构
“追忆”,就是对以往人、事、物的回忆。“联想发散追忆式”结构,就是紧扣作文题
材料中的某个关键词,以这个关键词为起点,进行追忆联想发散,或追忆与“关键词”相
似的场景,或追忆与“关键词”相关的场景,通过“关键词”这一“纽带”,将追忆到的素材按
照时间、空间、逻辑等顺序串联在一起,组成严谨的结构,从而揭示主题。
一般步骤:
①开篇——以“关键词”作为联想的起点。以作文题材料中某一信息作为“关键词”,而后紧扣这一“关键词”进行发散追忆,追忆以往生活中的见闻,盘活素材,打开思路。
②主体部分——以“追忆”串起联想到的素材。“关键词”既是“起点”,又是“文眼”,与
它“相似”或“相关”场景的再造串起追忆到的各种人与事,进而揭示主旨,使之形散神聚。
③结尾——回扣联想的起点(关键词)。结尾,即追忆的收束,指收束思路,回扣
起点(关键词)进行总结归纳。
例6 (2020·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原题:从下面两个题目中
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此题选第②题。)
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一条信息,或引发了你的
感悟,或影响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奋,或使你愧疚,或让你学会辨别真伪……
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范文]
一条信息
“太好了!那条小巷有名字了!”清晨,爸爸告诉我老家的小巷都有了名字,我最喜
欢的那条叫作“明灯巷”。明灯巷,真好听!这条信息,让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条小巷,想
起了在那儿度过的童年时光。(从“一条信息”引出“小巷”这一关键词进行追忆联想)
我与小巷结缘于一只白狗。幼时的我大胆又好奇,有一次非要摸摸白狗的尾巴。
快要摸到的时候,那只看起来温顺善良的长毛动物,突然跳起来,冲着我“汪汪”大叫。
我吓得拔腿就跑,白狗在后面紧追不舍,最后,我哭着跑进了这条小巷。在院子里浇花
的大娘听到巷子里的狗叫声和我的哭声,开门迅速把我抱进院子里。白狗走后,大娘
又抱着我把我送回隔壁巷子里的奶奶家。被白狗追得又惊又累的我,在大娘安稳的臂
弯里眯着眼看摇摇晃晃的夕阳,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梦乡。(追忆与“小巷”相关的“白狗”
事件,交代了“我”与“小巷”的结缘)
也许是这次的获救经历让我对小巷好感倍增。白狗事件后,我很喜欢到这条小巷
玩,也结识了好几个家住这里的玩伴。跳方格,拍皮球,踢毽子……我童年里那些美好
的记忆很大一部分是发生在这里。小巷两旁经常有下象棋的爷爷和聊家常的奶奶,他
们时不时拿我们小孩子打趣一下,小巷里经常飘荡着欢笑声。(追忆在“小巷”里度过
的快乐时光:孩童的顽皮,老人的睿智,一幕幕都和谐美好、生动有趣)
有时玩累了,就坐在老人身边的小马扎上,听他们讲村庄过去的故事。那时,村庄
因为靠海,村子里很多人以捕鱼为生。最靠海的那间屋子的主人是一个穷苦的异乡人,
被村民的善良吸引,决定将家安在这里。异乡人勇敢且能吃苦,只要天气允许,就坚持
出海捕鱼,回来之后常常会送一些鱼给村里生活困苦的老人。然而,有一次出海后,他
再也没回来,有渔民曾在离岸不远的地方看到过他的船。“船在海上”,却再也不曾驶向
岸边。村民感念异乡人的善良,主动给他的小屋刷漆,所以几十年过去,小屋依然被维
护得很好,仿佛一直在等待主人归来。我对这只从未见过的船很好奇,每次问到它的
去向,都只得到“船在海上”的回答,于是幼年的我总在脑子里幻想种种异乡人驾船冒险
的故事。(追忆在“小巷”里听到的海边小屋主人的故事)
稚童与老人并存的小巷,是淳朴善良的模样。岁月推着我离开那个小村庄,然而
我在小巷里度过的时光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成为照亮我成长之路的明灯。长大后的我
也明白了,那只一直漂泊在海面上的船也许是村民的善意,他们用“船在海上”的故事纪
念着异乡人的勇敢、善良。(以长大后的“我”的身份抒发感悟,赞美善良人性)
船在海上。一条信息让我回到小巷,我看到了船的航向。(与开头呼应,全文结
构浑然一体)
[本文结构图示]
开篇:
联想的起点→“关键词”——小巷:“让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条小巷,想起了在那儿度过
的童年时光”

主体部分:
追忆①“幼时在‘小巷’发生的事”→追忆②“童年时在‘小巷’的快乐时光”→追忆③
“童年时在‘小巷’听到的故事”

结尾:
联想的收束→追忆结束,抒发感悟→“一条信息让我回到小巷,我看到了船的航向”
[点评]
考生从作文题“一条信息”引出“小巷”这一关键词,进行“追忆”联想,联想以往与
“小巷”相关的人与事,记叙了童年生活的经历和见闻,将众多素材意蕴融为一体,以关
键词“小巷”为线索,通过“相关联想”串联起不同层面的素材,鲜明地彰显了文章的主旨。
[方法2] 选定触发点,并联布局——“联想发散平行式”结构
“联想发散平行式”结构,就是在安排结构时,选定联想的触发点,将在一个层面上
多角度平行发散得到的素材并列串联在一起。
一般步骤:
①开篇——选定联想的触发点。从作文题材料中或写作时选用的素材中选定
“触发点”,这个“触发点”既可以是具体事物,也可以是某种形象,既可以是某段话,也可
以是某种场景,由“触发点”进行平行发散,打开思路。
②主体部分——从不同角度联想发散。可以由古至今、由表及里、由物及
人……多角度地展开联想,让思维由“这一端”发散到“另一端”,通过相关或相似
“联系点”作为纽带,并列串起联想素材的颗颗璀璨珍珠。
③结尾——回扣联想的触发点。结尾,即联想的收束,指收束思路,回扣触发点进
行总结,或进行主题延伸、情节推想等。
例7 (2020·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
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
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
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范文]
乐学学乐
乐学最近迷上了乐器(选定“触发点”),时时幻想着自己像明星般站在镁光灯下
一呼百应的场景。
乐学先是从网上买来风靡一时的拇指琴。(联想“相关”之一:学练拇指琴)琴
身见方,有两个巴掌那么大,其共鸣箱由相思木制作。这是一种源自非洲的乐器,十分
具有民族特色,发声体部分是长短不一的弹性金属条,每根金属条上都标好了音阶。
卖乐器的老板说,这种傻瓜式的设计可以让学琴者快速上手。乐学试着拨动其中的
“哆”,空灵清澈的声音马上传了出来,这让他信心倍增。开始练琴时他兴趣浓厚,不仅
看老板赠送的《拇指琴速成秘诀》,还搜罗网上的拇指琴初学者指导视频。练习初见
成效,他很快就可以演奏出《风居住的街道》中的一小节。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他
发现很多技术难题无法解决,如和弦的弹法,犹如一堵墙横亘在他面前。新鲜劲儿一
过,拇指琴就成了摆设。
后来他看到某位歌手边弹吉他边演唱《成都》,觉得很有魅力,于是又去买了把
吉他。(联想“相关”之二:学练吉他)乐学一有空就抚弄它,六根琴弦被随手一拨,就
能发出很动听的声音,然而并不成章法。为了早日学会弹吉他,乐学这次改变学习策
略——从乐理开始,正确的理论指导正确的实践。一本纸张暗黄的《古典吉他教程》
成为他的学习帮手。先是节拍,然后是音符,再是唱谱……可乐学渐渐发现这条“正道”
也不好走,乐理知识如浩瀚大海,他感到自己沉向没有底的大海深处。吉他的学习终
于还是中断了,吉他被束之高阁,正好与拇指琴做伴。
好长一段时间,乐学都没有再鼓捣乐器,后来他听人说口琴好学,连小学生都能轻
易上手。他的脑海里不禁浮现电视剧中插队青年坐在河边悠悠吹奏口琴、跳着舞的
浪漫场景,于是又动心了。(联想“相关”之三:学练口琴)他在网上买来德国和莱口
琴。“口琴的基本演奏方法是吹和吸”,网店赠送的《口琴速成宝典》里这样写道,然而
乐学尝试后发现口琴那些小小的方孔并不容易吹和吸,兴趣索然,没多久口琴又成了
摆设。
一呼百应的明星梦似乎变成了乐学的痛,再后来乐学读到了《易经》中的“同声
相应,同气相求”一句,才猛然醒悟:学习音乐不是让别人给自己叫好,而是让自己的灵
魂找到栖息之地。乐学的遗憾自此得以释怀。(结尾回扣“触发点”,升华主旨)
[本文结构图示]
开篇:
联想的触发点→“迷上了乐器”(乐学学乐器)

主体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尾:
联想的收束→学习音乐不是让别人给自己叫好,而是让自己的灵魂找到栖息之地
[点评]
作者娴熟地运用“平行式”联想构思,以写作时选用的素材中“乐学最近迷上了乐
器”作为触发点,通过“相关联想”,以“平行式”结构架构主体,把三个主要画面(或场景)
并列串联起来。这三个画面(或场景),正是在同一个平面上从不同的角度侧面聚焦
文章所要表达的深刻主旨——“做事贵在坚持和自我的主动塑造,为博得外界认同而
被动塑造反而不能成事”。最后收束思路,回扣触发点并进行拓展升华。全篇借助
“平行式”联想构思,以“相关点”作为线索串起颗颗素材珍珠,使得文章思路清晰,结构
严谨,内容充实具体,是一篇很有特点的考场优秀记叙文。
即学即练
1.请以“亲情盈满我的成长”为题,运用“选材——在‘素材的选用’上,展示‘我’之优势,
让‘我’的材料独具特色”的方法写一篇记叙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文]
亲情盈满我的成长
夏日的午后是燥热的,窗外蝉声聒噪、树叶婆娑,惹得人心烦。姥爷独自坐在
房内,扶着眼前的老花镜,目光在字典泛黄的纸页上扫来扫去。
姥爷瞧见我,把我唤了进去。“我多年前的老战友给我来信了,姥爷有些字不会
写,你来帮我瞧瞧。”他扯着嗓子说道。原来只是几个平常小字,便回道:“我来教您
写。”姥爷坐在桌前,我在身后把着他满是坑洼的手,一笔一画地写着。“好了。”字
写好了,姥爷竟像个孩子似的欣喜起来,笑意简直要溢出房间。我瞧着他这副神情,
看他的银丝在阳光中闪耀,蓦地,怔住了。姥爷竟然这么老了?在我小时候他并不是
这般模样啊?(小处切入,选材别具特色)沉思间,眼前恍然……
儿时,总看见姥爷在书房里写字,心里便萌生了一种念想。我总缠着他教我写
字,他也总是笑盈盈地答应着我。和煦的日子,暖阳洒在小院里,我伏在小桌前,
姥爷站在我身后。他握着我的小手,笔迹在纸上歪歪扭扭地蠕动着;他又贴着我的
脸蛋,在我耳旁轻声附和道:“这样写,对了。”(美好的回忆,因为有亲情关爱“我”
成长)若能写出个成形的字,姥爷就会轻抚着我的脑袋说:“我的外孙太有才了。”自
己便像是得到了一块大饼,那份喜悦,嚼一年都嚼不完。时而有风徐来,吹跑桌上
的纸,我忙去追赶,“纸飞了,纸飞了。”姥爷拦着我,说道:“那是太阳公公喜欢你
的字,给收走了。”我便转忧为喜,又欢跃蹦跳起来。空气中阳光与鲜花的芬芳融合,
充盈着整个小院,我们的笑声犹如一条流动的溪水,荡漾在其间。(姥爷的一言一
行、一举一动都给予“我”成长的无限欢乐)
每日陪我习字,陪我嬉闹,姥爷就以这样的方式,将爱贯穿于我的成长……
姥爷拉扯着我的衣袖,使我回过神来。我注视着他的面庞,沟壑纵横,带着几
分憔悴;走起路来,背佝偻着,像是曲折的弓。他仿佛是一下子老去的,我从来没
有像今天这样,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姥爷的变化。(细节描写,彰显主旨)看着他,
如同见到黄昏,鸡鸭归圈,山鸟止林,就这样孤寂落寞着。
眼眶晶莹,模糊了视线。(感动,亲情盈满“我”的成长)姥爷问我怎么了,我
惭愧地不敢说话,便低下头去,招手说:“没事。”姥爷写完了信,小跑着往邮政局
寄信。我木讷地立在家门口,看他渐渐远去,仿佛身后有个影子一直追着他。那个
身影,从健壮到年迈,不断向路的尽头走去,我想上前捉住他,却没有勇气……
[点评]
作者选取了“写字”这个细小的切入口来表现祖孙情深,选材别出心裁,细节描
写细腻生动,一个慈爱温情的姥爷形象跃然纸上。文章在回忆与现实之间交织,叙
事技巧上的特色同样值得我们借鉴。
2.请以“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为话题,运用“刻画细节,再现感动”的方法写一篇记叙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文]
目光暖暖,感动满满
铃声响起,时间到了。
我放下笔,把橡皮擦压在答题卡上空白的地方,好像这样,我就能暂时忘掉自
己没有做出这道题的事实。
“再给我十分钟,我已经找到思路了,只要十分钟!”我看着考场上的挂钟,眼
泪止不住地溢满眼眶。不说其他题目做得对或错,单算上这一道十二分的数学题,
就能让我与梦想的目标失之交臂。我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出考场,看着渐渐落下的夕
阳,我忽然对接下来的考试失去了信心。
从考场到家的路程,只需走十分钟,我却像是走了半个世纪那么漫长。
(心理细节)还未走进巷口,我便已望见了坐在竹椅上摇着摇扇的那位奶奶。我本
与这位奶奶不熟,只是在上学路上常常会遇到她,这一来一去,便渐渐熟络了。哎,
怎么好让她看到我这眼眶泛红而又垂头丧气的样子呢。这么想着,我便低下了头,
想快点从她身边走过。
“小妹!”奶奶用含糊不清的蹩脚的普通话叫住了我。“诶。”我转过头回了一个
笑脸。“听你奶奶说,你现在在考试啊?要好好写哦!你能考一百分,奶奶觉得你很
棒!”(语言细节)
我愣了一会。当我终于理顺她想要表达的意思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看着
她的眼睛,岁月磨光了眼里的神气,但从那眼底里散发出来的,是相信,是希望,
是力量!她的目光里夹杂着温和的暖流,仿佛冬日里的阳光,温暖了寒冷的我。
(神情细节)
我突然对自己充满信心。
我不再对那丢失的十二分耿耿于怀,我要抓住其他科目的每一分!
成绩出来的那一天,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那位奶奶的目光。大家都夸我读书
好,可只有我知道,是奶奶的目光给予了我力量,让我再次相信自己。
未来,还有很多的挑战等待着我。我也许会彷徨,会害怕,却不会放弃。那温
暖的目光,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前行的勇气……
[点评]
这篇文章之所以写得情真意切,就在于作者有意识地寻找到情感凝聚的细节,
再现感动的那一刹那。作者选取“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我”考试受挫折,心情压
抑,路上遇到街坊老奶奶,在她的鼓励下,“我”重拾信心,实现了自己的心愿。而
这个充盈着“我”情感隐微变化的细节,就在老奶奶一颦一笑的鼓励和温暖如春的话
语里——“奶奶觉得你很棒”“她的目光里夹杂着温和的暖流”……正是这些细节触动
了作者真切的感受,让作者在下笔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写出了感人的好文章。
作者用自己的真情去打动别人,感染别人,把读者牵引到自己创设的特定氛围之中,
与自己同喜同悲,同乐同愁,不仅让读者感悟到“我”坚强、坚韧、执着的可贵精神,
更让读者感受到“我”对老奶奶的崇敬与赞美之情。文中几处语言、神情、动作等细
节描写亦彰显情感的力量,化平凡为神奇,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
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
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
以小见大。
请运用“选定触发点,并联布局——‘联想发散平行式’结构”的方法进行写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文]
共和国,我为你拍照
我走在去往天安门的路上。路旁彩旗随风飘扬,街角花坛绚丽夺目。这一天,
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日子。100年前的今天,一个新的名字响彻世界,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岁月的拷问和时光的历练中,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百年华诞。今天,我要用相片作为贺礼,表达对祖国母亲最诚挚的敬意。(以“相片作为贺礼”作为联想的触发点)
走在街上,柏油马路反射出灿烂的阳光,远处的斑马线白得那样清晰。清洁工
阿姨坐在路边的长椅上喝着矿泉水,微笑着对路过的人问好。抬头是蔚蓝的天空,
时不时留下飞机划过的痕迹,一片片留白任我在脑海里想象。低头是整齐的树木和
草坪,遍布城市的绿色让人心情舒畅。深呼吸一口,仿佛身处丛林之中。清新的空
气、宜居的环境、合理的规划,让我在心中为共和国点赞。按下快门,我拍下了我
眼中的环境。(“联想发散”之一)
相比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宁静清幽的胡同更能吸引我的目光。穿梭在老北京
的巷陌之间,转角便是一座温馨恬静的四合院,带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古老的传统
特色、浓郁的文化气息。几位大爷在胡同口的石桌上摆下棋子,车来炮往地对弈。
孩子们欢快地玩耍,抖空竹、编花篮、跳皮筋,好不热闹。胡同里的手艺人数不胜
数,画糖人儿的,串糖葫芦的,纷纷拖着独特的京腔长音叫卖着。轻快的自行车铃
声和悠扬的二胡声交织在一起,演绎出一支悦耳的乐曲。我轻轻地按下快门,拍下
了我眼中的文化。(“联想发散”之二)
天安门附近的地铁站旁,共享单车整齐地排列着,每个人都自觉地扫描车上的二
维码,然后有序地将车骑走。进入地铁站只需用手机在闸机上碰一下即可通过,后台
程序会自动把费用从银行账户中扣除。现在大多数人都是“一部手机走天下”,带钱包
的都很少了。想想多年前,我们还曾经使用过公交卡呢!路上已没有汽油车、柴油车
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新能源汽车。有一个大学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他的行李乖乖
地跟在他后面,就像牵着一条透明的绳一样。仔细一看,原来是新型的国产行李机器
人啊!这种机器人只需要提前输入程序,就可以一直跟着它的主人,这为人们省去了
很多麻烦。我对准这一画面,拍下了我眼中的科技。(“联想发散”之三)
不知不觉走到了天安门城楼下,听着慷慨激昂的国歌,目视国旗缓缓升起,我
心中充满了激动、感恩和自豪。我拍下的这些照片,是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交织,
是科技进步与美好环境的共存,是祖国一步一步走向繁荣富强的光辉印迹。站在这
百年华诞的新起点,共和国,我再为你拍张照,这就是我眼中的中国。(联想收束,
回扣触发点,总结升华主旨)
[点评]
考生能娴熟地运用“联想发散平行式”结构,根据作文题的要求,运用丰富的联
想想象,以“相片作为贺礼”为触发点,从同一个层面上,即“2049年共和国百年华诞”
时“我”看到的画面,精心选择“我眼中的环境”“我眼中的文化”和“我眼中的科技”这
三幅不同的照片,并在这几个场景中选取最为感动的“瞬间”进行细腻的描绘,通过
记人叙事,特别是细节(场景)刻画,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辉煌成就”这一深刻主旨,真挚地抒发了“共和国百年华诞带给人们的深刻影响
和变化”的美好情感。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