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2-26 16:3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第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一)走欧美的路林则徐 魏源 曾国藩 康有为 梁启超 孙中山洋务派中体西用洋务运动维新派君主立宪戊戌变法革命派三民主义辛亥革命派别思想实践结果最终破产昙花一现好梦难圆 从1914年开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延续达四年之久,给欧洲人民带来了浩劫。这场空前残酷的战争把资本主义世界固有的内在矛盾,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尖锐的形式清楚地暴露出来……这不能不使更多的醉心学习西方的中国人感到震惊。西方的社会制度在他们心目中顿时失却原来那种耀眼的光彩……表明了这个制度并非即是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象征。
—— 金冲及《五四时期的先进青年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一系列救国道路的失败,一战对欧洲的破坏,使先进的中国人重新审视资本主义文明。(一)走欧美的路——资本主义的困境为何先进的知识分子会选择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就像从天降落的狂飙一样。迅猛地席卷全国,从大城市一起扩展到中小城市以致偏僻乡镇。千百万人从平时的宁静生活或狭小的圈子中猛然惊醒过来,热血沸腾地走上街头或公共集会,为救亡图存而奔走呼号。原来处在被统治状态下的民众直接行动起来,干预政治,并且带有如此广泛的群众性,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回。…… 一年内出版的刊物达400种,第二年在全国便有了数目可观的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青年。
—— 金冲及《五四时期的先进青年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何先进的知识分子会选择马克思主义?(一)走欧美的路——资本主义的困境走俄国的路为何先进的知识分子会选择马克思主义?现实教训:阶级基础:国际因素:一系列救国道路的失败,一战对欧洲的破坏,使先进的中国人重新审视资本主义文明。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提供了一条新路。(二)走俄国的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动手填一填: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概况。《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新民学会《湘江评论》《共产党宣言》13人1921年,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建立中国共产党,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鸦片战争-1919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五四运动-1949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1919-1924)
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二)走俄国的路——1924-1927年,在共产国际指导和帮助下,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开始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结果——1931年1月,王明在共产国际支持下,实际掌握了中共中央的领导权,主张借鉴苏联“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集中力量攻打占领大城市,与敌人进行阵地战,结果——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革命力量遭受重大损失,5.7万中共党员剩余不到1万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由8万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被迫撤离南方革命根据地,北上长征……?(三)走自己的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共产国际
陈独秀共产国际、苏联苏联苏联无产阶级领导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时期总路线等建设思想中国具体国情谁领导革命?领导谁革命?怎么干革命?干什么样的革命?革命成功后怎么搞建设?权威问题毛泽东依据知识总结(三)走自己的路——立足国情
突破教条 挑战权威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陈独秀共产国际、苏联苏联苏联无产阶级领导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时期总路线等建设思想中国具体国情毛泽东语录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毛泽东是诗人,但同时也是农民。这在军事上就构成了毛泽东的重要特点。那就是,他一方面相当注重保存实力,另一方面又注重战略,往往会有超人的想像力和魄力,不墨守陈规,敢于冒险,不怕打烂坛坛罐罐。
——历史学家杨奎松走欧美的路——资本主义道路的困境走俄国的路——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心系国家民族 胸怀崇高理想(家国情怀)
立足社会现实 敢于挑战权威(务实态度)毛泽东思想 青年人应具备两点,一是朝气蓬勃,二是谦虚谨慎。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青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候,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1957年11月,毛泽东访苏期间看望莫斯科大学的留学生心系国家民族 胸怀崇高理想(家国情怀)
立足社会现实 敢于挑战权威(务实态度)课后作业
结合课堂讲授和教材内容,思考下列两个问题:
(1)“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思想”有何区别?
(2)你能否用一句话概括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课堂小结国民革命时期:谁领导革命?领导谁革命?权威:陈独秀——
陈独秀认为只有资产阶级才能领导革命。主张“一切工作归国民党”、国民党“当然出于革命之领导地位”、“工农武装均应服从政府之管理与训练”、“一切联合,否认斗争”,并认为农民散漫保守,“难以加入革命”。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27年》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农民在全国总人口中大约占80%,是现时中国经济的主要力量。农民的内部是在激烈地分化的过程中。第一是富农……第二是中农…… 第三是贫农……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者,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土地革命时期:怎么干革命?权威:共产国际、苏联——
1931年初,王明取得中央的领导地位, 提出“对共产国际路线百分之百的忠实”,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主张照搬苏联革命经验,鼓吹“城市中心论”,热衷于组织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企图一举夺取全国政权。最终导致国统区的革命空间全部丧失!
——鲁开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毛泽东:三篇文章(《井》《星》《中红政为何存在》)农村包围城市抗日战争时期:干什么样的革命?权威:苏联(列宁)——
革命的无产阶级专政是由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采用暴力手段来获得和维持的、不受任何法律限制的政权。(无产阶级革命一定要用暴力手段消灭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列宁文选》第三卷第634页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无产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 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解决了革命的领导阶级、革命目标、革命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1945年,中共七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新中国成立后:革命成功后怎么搞建设?权威:苏联(列宁)——
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中间隔着一个过渡时期,这在理论上是毫无疑义的。这个过渡时期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与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在阶级矛盾客观上达到不能调和的地方、时候和程度,便产生国家。反过来说,国家的存在表明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
——列宁:《列宁文选》第三卷第166页毛泽东:
(1)1952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对资本主义进行和平改造。
(2)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3)1956年《论十大关系》,借鉴苏联经验教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4)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报告,正确处理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一切有利力量建设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