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一中2024-2025第一学期高三语文(10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33分)和第Ⅱ卷主观题(114分)两部分,3分卷面分,满分共150分。
知 识 与 技 能 学习能力(学法)
内容 红楼梦 作文 古诗文阅读 背诵 散文阅读 学法
分数 6 60 30 6 18 30
第 I 卷(选择题 共33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小满麦渐黄,夏至稻花香。”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它的来临,意味着接下来天气会更加炎热。此时,人们需要投入到繁忙的农事活动中去,为之后的丰收打下基础。从农业角度说,“小满”既关涉北方麦粒的饱满,又与南方雨水的有关。这时候,中国北方冬小麦类的夏熟作物进入灌浆期,籽粒渐渐饱满,收割在即。在南方,俗语说“小满大满江河满”。小满时节降雨量的增加,使江南地区往往是江河湖泊水势浩大,否则,便是干旱少雨的年份。所以,这里的“满”字代表雨水多的意思。小满时节,蚕开始结茧,意味着养蚕人家要地缫丝。传说称,小满为蚕神生日,在江浙一带还有一个“祈蚕节”。养蚕又对气温、湿度、食物要求很高,加之古人并不了解其中的一些科学因素,蚕丝,因此把蚕视作“天物”,格外珍视。俗话说,“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的劳作,意味着人们离丰收又近了一步。这个节气的名字,也正好代表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丰满 起早贪黑 来之不易 期盼 B.丰盈 起早贪黑 来之不易 祈盼
C.丰盈 紧锣密鼓 不可多得 期盼 D.丰满 紧锣密鼓 不可多得 祈盼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满时节降雨量增加,江南地区往往是江河湖泊水势浩大,否则,便是遇到了干旱少雨的年份。
B.小满时节降雨量的增加,江南地区往往是江河湖泊水势浩大,否则,便是干旱少雨的年份。
C.小满时节降雨量增加,江南地区往往是江河湖泊变得水势浩大,否则,便是干旱少雨的年份。
D.小满时节降雨量的增加,江南地区往往是江河湖泊水势浩大,否则,便是遇到了干旱少雨的年份。
3. 下列句中的引号和例句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 )(易混易错辨析)
例:那个白白净净的年轻乘务员真下车来了。他身材高大,头发乌黑,说一口漂亮的北京话。也许因为这点,姑娘们私下里都叫他“北京话”。
A.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B.所以,这里的“满”字代表雨水多的意思。
C.传说称,小满为蚕神生日,在江浙一带还有一个“祈蚕节”。
D.因此把蚕视作“天物”,格外珍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材料一:
最近,围绕某流量明星被国家话剧院录取,获得一级演员岗编制的新闻引发了舆论的广泛热议,中间穿插关于“小镇做题家”和流量明星作比较的讨论,推动着舆情急速升温。随着7月15日公示结束,国家话剧院给出的情况说明并没有起到平息舆情的作用,反而再度把舆论推向了第二波高潮。
当然,在这样以亿计的参与者大规模讨论中,肯定会有一些杂音、一些情绪化的声音、各种趁火打劫蹭热度。如果我们尽量排除情绪,用理性客观的态度去认真讨论这件事,应该如何看待?
这里面涉及的公平可以分为几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合规意义上的公平。做这件事有没有依据?当事方能不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依据?就录取这件事而言,这次国家话剧院的声明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从合规性来看,至少目前的调查结果看来,这套流程客观上没有违纪违规之处。
但是从舆情的反应上来说,我们发现,人们追求的公平不仅仅是这种程序意义上的公平。很多时候公平作为一种价值,我们追求的是某种结果——这种结果不仅是客观状态还有主观认知。
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家,在我们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中,对于考试作为阶级上升的通道,在不同社会阶层和人群中推动公平所起的作用有一种特殊的认知,这种特殊的认知作为一种集体的记忆是嵌入在我们的基因当中的,平时也许你不会感觉到它的存在,但是一旦被激发,就会出现这次事件刺激之后涌现上来的那样一种情绪。这种情绪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加持下具有更强的合理性。
除了历史因素,更重要的是在今天的中国,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美好新中国,就像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发展不充分不均衡之间的矛盾”,这里面的“美好生活的向往”所包含的一个要素就是公平。
不说它是全部,也不说它是唯一,但它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离开了它,很多东西都无从谈起。
正因如此,网上很多讨论者认为这件事“关乎国本”,有人说这是危言耸听——有那么重要吗?这可能只是一个个案。但事实上这恰恰是大众的基本认知,是群众的心声,这种心声必须得到尊重和有效的反馈。
我对这一类事件的基本认知是:如果一种现象、一种做法,它的程序被社会上的大多数人认为是不公平的,它导出的结果是不好的,大家是拒绝接受的,但是这套做法却符合规定的,那么这种“合规的不公平”就是最大的不公平。
这种不公平就是所谓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充分不均衡之间的矛盾”里的“矛盾”。我们需要去面对和改进,即使这种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这种合规化的不公平涉及到微妙的、复杂的、系统性的利益调整。但是我们要正视它的存在,而不能无视、甚至蔑视它。
我们的社会始终在自我完善中前进,人类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任何一种制度,要在历史的长河中存续就需要具备自我校正错误的能力,这种自我迭代的能力也是中国从1840年、1949年以来的独特比较优势。这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民众对于公平的朴素追求和向往,这种追求的表达对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
(摘编自沈逸《明星入编,我们要警惕“合规的不公平”》)
材料二:
最近,因为顶流明星考编事件,以及一些媒体的“神助攻”,“小镇做题家”这个词也被引爆网络。这个词背后所涉及的教育公平、阶层流动、就业难等问题,很值得人们深思。
“小镇做题家”最早诞生于网络,大致指的是那些出身于农村或者小城镇的学子,埋头苦读,通过高考实现了人生的进阶,却缺乏一定的视野和社会资源,即使靠多年苦读,也很难追平原生家庭和出身带来的差距。而“小镇”,则成了普通家庭或者寒门的代名词。
笔者以为,“小镇做题家”确实不应被嘲讽。古今中外,每个人出生后所处的环境、拥有的资源是不一样的,人生路上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求学和生活从来都不是轻轻松松的,这不能怪个人,个人也不能因为困难而放弃。出生于“小镇”没有什么不光彩,中国有无数个“小镇”;通过“做题”来追求梦想、实现自我也没什么不好,“做题”是学习文化知识、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不管怎样,没有一种追求更好人生的努力可以被轻视。即使来自“小镇”,通过不断努力,人生的舞台依然可以很大。
高考制度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高考制度从恢复到巩固发展,经历了几次重要改革和完善,为我们国家一路高歌猛进提供了源源不断、不可替代的战略支撑。可以说,高考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最公平的制度之一,必须坚持。在这种以考试主导的人才选拔体制下,中国绝大多数优秀学生都具备“做题家”的特质。不可否认,高考制度固然有其一定的局限,但对普通家庭来说,高考依然是孩子改变命运最公平的途径,是社会实现阶层流动最有效的方式。也正是因为“不看面子看卷子,不拼关系拼分数”,出生“小镇”的人,通过“做题”找到了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才有了实现“鲤鱼跃龙门”的可能。“做题家”就意味着“高分低能”吗?显然不是。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中国各行各业人才辈出,很多人都是通过“做题”,获得了更高层次的教育,逐步成长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成为创造“中国奇迹”的中坚力量。谁说“做题”就一定选拔不出来优秀的人才?所以说,从本质上看,“小镇做题家”这五个字其实有污名化之嫌,暴露了一些人的傲慢和偏见,其本质上是个“伪标签”。
如果有人拿“小镇做题家”来给一个群体贴标签,犯的就是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的错误。因为它背后隐藏的下一步逻辑就是:当面临人生的一切不顺心、不如意,都可以归咎于你的所谓“阶层”和“出身”,刻意忽略了人的成功与失败,有很多因素,不能一股脑全部归咎于学生时代的经历。
被一些人瞧不起的“小镇做题家”,恰恰是生活的强者,在现有资源条件约束下,他们拼尽全力攀登突围,展现出来的恰恰是“奋斗”二字。有多少大师巨匠、科技巨擘不也是来自乡村城镇,是“小镇做题家”出身吗?这种不肯向命运屈服、不愿向寒苦低头的精神,难道不值得鼓励吗?真正令人不齿的,反而是那些用一句轻飘飘的“小镇做题家”,就抹杀别人多年的努力,却总以为自己高人一等的精神贵族们。说小了,这就是真正的“指责型人格”;说大了,很有制造争议话题、搞社会撕裂嫌疑。
(摘编自之江轩《嘲讽“小镇做题家”?谨防傲慢和偏见》)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家建设的公平要基于民众对于公平的朴素追求和向往,这种追求的表达对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
B.高考的优越性体现在对普通家庭来说,高考是孩子改变命运最公平的途径,是社会实现阶层流动最有效的方式。
C.针对某流量明星被国家话剧院录取一事,从合规性来看,这套流程客观上没有任何违纪违规之处。
D.“小镇做题家”的背后蕴藏的是不肯向命运屈服、不愿向寒苦低头的顽强奋斗精神。
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不公平的讨论,诉求的对象不仅仅是个体,还有背后的体制机制,这套体制机制可能在过去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对于当下的某些情形不再合适。
B.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中包含公平,这种公平要体现在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过程公平绝对保障结果公平。
C.即便是含着“金钥匙”出身的人,不努力,大道路也只能越走越窄。而“小镇做题家”,不断努力,人生的舞台依然可以很大。
D.“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出身不能选择,但是想去的地方可以自己选择,有什么样的奋斗就能成就什么样的人生。
6.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如果一个人连最简单的高考都搞不定,那他注定无法搞定日后生活中比高考难上一万倍的人际交往、世故往来。
B.“中国像西方发达国家一样,一个社会进入到发达阶段之后,阶层流动向上流动的通道,它自然就会收窄,这是一个规律。”
C.“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即便“世界以痛吻我”,也要保持“报之以歌”的拼搏精神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D.17年前背着瘫痪父亲上武大的黄来女说:“生活中总有一些美好的东西。太阳下山的时候,自己可以回家,而不是去医院,那就是幸福的。”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宗室大臣议曰:“诸侯人来仕者,皆为其主游间耳,请一切逐之。”于是大索,逐客。客卿楚人李斯亦在逐中,行,且上书曰:“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诸侯亲服,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散六国之从,使之事秦。昭王得范雎,强公室,杜私门。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夫色、乐、珠、玉不产于秦而王服御者众,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臣闻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王乃召李斯,复其官,除逐客之令。李斯至骊邑而还。王卒用李斯之谋,阴遣辩士赍金玉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然后使良将随其后,数年之中,卒兼天下。
是时盗贼益多,而关中卒发东击盗者无已。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进谏曰:“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追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转、作事苦,税赋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二世曰:“凡所谓贵有天下者,得肆意极欲,主重明法,下不敢为非,以制御海内矣。夫虞、夏之主,贵为天子,亲处穷苦之实以徇百姓,尚何于法!且先帝起诸侯,兼天下,天下已定,外攘四夷以安边境,作宫室以章得意,而君观先帝功业有绪。今朕即位二年之间群盗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罢先帝之所为是上无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何以在位”下去疾、斯、劫吏,案责他罪。去疾、劫自杀,独李斯就狱。二世以属赵高治之,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赵高使其客十余辈诈为御史、谒者、侍中,更往覆讯斯,斯更以其实对,辄使人复榜之。辞服,奏当上。二世喜曰:“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遂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二世乃以赵高为丞相,事无大小皆决焉。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大索,逐客(搜索,寻找) 若无罪而就死地(走向)
B.孝公用商鞅之法,诸侯亲服(亲附,归服)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型”模范)
C.散六国之从(通“纵”,特指合纵,战国时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的联盟)
知不可乎骤得(多次,屡次)
D.斯更以其实对,辄使人复榜之(捶打,拷打) 大礼不辞小让(谦让)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易混易错辨析)
A.取人则不然/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蟹六跪而二螯D.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秦伯说,与郑人盟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规律方法提炼)
A. 今朕即位二年/之间群盗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罢先帝之所为是/上无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何以在位/
B. 今朕即位/二年之间/群盗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罢先帝之所为/是上无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何以在位/
C. 今朕即位二年/之间群盗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罢先帝之所为/是上无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何以在位/
D. 今朕即位/二年之间/群盗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罢先帝之所为是/上无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何以在位/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中原地区的民族自称华夏,周边地区按照方向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B.秦谓民为黔首,谓黑色也。秦诏令称百姓为“黔首”,是由于秦为水德,水德尚黑。
C.《阿房宫赋》作者为唐代杜牧,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
D.《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为《左传》。
1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李斯被驱逐将要离开秦国时,写《谏逐客书》上书秦王,例举事实,陈述利害,晓之以理,秦王看后幡然悔悟。
B.秦王召回李斯并恢复他的官职后,采纳他的计策,先借助收买、刺杀等手段,再用武力征伐,最终统一了天下。
C.秦二世认为天下已经平定,可以兴建宫室彰显成功,不应效仿虞夏君主处于穷苦的实境、依从平民百姓的做法。
D.赵高对李斯严刑逼供,使他服罪。秦二世十分高兴,认为赵高虽然地位低微,却功劳巨大,因此任命他为丞相。
第Ⅱ卷(主观题共114分)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凡所谓贵有天下者,得肆意极欲,主重明法,下不敢为非,以制御海内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攘四夷以安边境,作宫室以章得意,而君观先帝功业有绪。(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秦朝在二世时灭亡,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捣衣诗
柳恽
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①木叶下②,陇首③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注】①亭皋:水边的平地,此处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②“木叶下”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③陇首:陇山之巅,此处泛指北方边塞之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这是一首闺怨诗,捣衣的劳作,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情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抒发的也是这种情感。
B. 首联用虚笔,女主人公想象丈夫久久不归,可能是因为风波之阻,丈夫不得不滞留他方,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
C. 颈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夕阳西下,鸟儿归巢,反衬游子有家难归;秋虫对户悲鸣,悲伤的叫声烘托思妇的惆怅。
D. 尾联照应题目,由眼前想到来年,慨叹来年春天,游子应穿上轻薄的春服,脱下破旧的冬衣。表现边塞环境的恶劣,寄托关切思念之情。
(2)《梁书》中记载,南朝文学家王融对这首诗的颔联“见而嗟赏”,请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颔联的精妙。(4分)(规律方法提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补写出下列名篇的空缺部分。(6分)
(1)在《劝学》中,荀子用登高望远、顺风疾呼、骑马行千里、划桨渡江河等四个类比,推出了“,”的结论。
(2)《阿房宫赋》用“后人”的委婉称谓,提醒唐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的覆辙,要吸取经验教训的句子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3)《短歌行》中,“”写宾主相聚欢饮畅谈的场景;《登高》中,“”写诗人失意不能饮酒的情形。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愿借丹青写风神
①人生飞逝如电,倏忽已七十有余,古稀已过而耄耋之年将至。在此番年纪,往往心境古井不波,少有事物能够让人感到出乎意料;然而年前,出版社致电于我,言及筹划再版《常书鸿传》,这桩突如其来的“意外”,送了我一份非同寻常的惊喜。
②搁下电话,脑海中首先回忆起来的,是三十七年前(1983年6月)与常书鸿先生在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时初次相遇的情形:一早起来我在香山饭店花园溜达,不料迎头碰到一位霜鬓鹤发的老人,精神矍铄,略有老态但不龙钟,手拄一支红木手杖,若有所思地在庭院中踱步。从胸前名牌上,我得知面前这位老者便是景仰已久的常书鸿先生——早在1962年,我在《人民文学》上看到徐迟的报告文学《祁连山下》,常老的大名就长驻我的内心深处。
③作为“小字辈”的我,怯生生地向常老致意道:“常老,您好!”常老停下脚步,看了一眼我的名牌:“你好……你也是文艺组的啊?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常老一口“杭州官话”,换了别人,可能还真不太好懂,偏巧同为浙江老乡的我,理解上没有半点障碍。我回答说:“我是一名作家。”常老似乎马上来了兴致:“你是作家啊?——那你有没有去过敦煌?”我回答说还没有机会去过。“那你一定要去一趟,去看一看敦煌!”常老干脆利落地说道。这就是常老“言必称敦煌”的谈话风格。
④每一次小组会,常老不发言则已,一旦开了口就滔滔不绝,所言所说自然除了敦煌还是敦煌……常书鸿一直有他“特立独行”的风格,那就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不掩饰其对敦煌的拳拳热爱,坚持不懈为敦煌大声疾呼。
⑤翌年夏天,我沿青藏线,一路采访到三危山下,在莫高窟前,我又一次巧遇回敦煌“探亲”的常书鸿夫妇。那天,虽然只是匆匆一览,被敦煌深深震撼、被莫高窟的光芒照花了眼睛的我,难以形容心中万千感受。我说不尽它那无与伦比的辉煌,但是,怎么也忘不了皇庆寺中那一铺又硬又冷的土炕、那一架老式得不能再老式的望远镜、那一只龟裂的边边角角全磨白了的黑皮公文包和那一盏搁在窗台的小小的煤油灯……常书鸿与敦煌,又一次深深嵌入我的心中。而我对他的敬重,则是仰之弥高。
⑥有关敦煌和常书鸿的写作,使我有机会再次学习和了解博大精深的艺术宝库敦煌,走近用毕生心血守护敦煌艺术的常书鸿,了解与常先生一道工作过的众多文化工作者。是他们崇高的精神和富有魅力的文化品格,极大地感染并鼓舞了我,他们忘我而出色的工作,使我在深入采访时,就像始终被敦煌烈焰炙烤一样,燃烧着欲罢不能的创作热情。
⑦于是,我在酷暑中二次踏上西行路,在滚滚沙尘中再度来到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从兰州到敦煌直到党河边,我访问了一群前赴后继的文保工作者,一群和常书鸿同具品格的知识分子。对他们的访谈记录,是我行囊中渐积渐满的宝贵财富。仲秋时节,我徜徉于巴黎和里昂的博物馆,亲见了馆藏的常书鸿精品画作……在那些紧张忙碌的白天和黑夜,我一次次经历着感动和震惊,在面对这些感动和震惊时,我的精神和灵魂也经受着煎熬和升华。
⑧我不止一次地想起这句话:在面对敦煌的四百九十二个洞窟、两千座彩塑、四万五千平方米壁画时,你无法不感受心灵的震颤。在深入地了解了这位“敦煌守护者”的九十春秋后,你也没法不为他的一生所歌哭所涕泣。于是,一切推诿和迟慢都属怠惰,我的心终于在“大也,盛也”的敦煌烈焰中重燃;于是,所有的辛劳都化作了欣慰。
⑨“大也,盛也”的敦煌,与敦煌共命运的“守护者”,使我借力无穷。深入采访,反复研读有关资料,几经修改,我终于在两年后完成初稿。我终于将一件珍贵沉重的负荷物背上敦煌这座文化大“山”:我所面对和跋涉的,的确是一座了不得的“山”——无与伦比的敦煌艺术,是中国文化璀璨而厚重的大山。如果将以常书鸿为代表的一群民族文化工作者纵横捭阖地写下来,那是写上几十万、上百万字都难以尽意的。
⑩这本书的写作,不仅使我再次感悟了一个作家的天职和社会使命,再次体会了艺术创造的艰辛。而礼赞爱国艺术家的辉煌人生,为他们的成就铸一块丰碑,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常书鸿先生曾说:“如果真的再一次托生为人,我将还是常书鸿,我还要去完成那些尚未做完的工作。若有来生,我还是要守护敦煌。”常书鸿的一生,从在巴黎见到伯希和的《敦煌石窟图录》起,便与敦煌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且再未分离过。曾经有人说过:没有任何一个人在看了敦煌后,会无动于衷。而我在写完此书和这篇序文时的第一个念头和最后一个念头,始终都是:但愿没有一个人看了此书后,会对常书鸿无动于衷! (取材于叶文玲的同名散文)
16.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往往心境古井不波 古井不波:比喻心境平静
B. 其对敦煌的拳拳热爱 拳拳:形容感情深厚
C. 则是仰之弥高 仰之弥高:表示极其敬仰之意
D. 纵横捭阖地写下来 纵横捭阖:严谨,周密,细致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第③段中写到作者“怯生生地向常老致意”,是因为她性格腼腆,又对常老满心敬仰。
B. 常书鸿先生形成了他“特立独行”的个人风格,不发言则已,一发言就总是提到敦煌。
C. 第⑤段运用细节描写,交代了常书鸿先生艰苦的工作环境,生动细腻,令读者印象深刻。
D. 第⑨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敦煌比作文化大“山”,写出了敦煌艺术的璀璨与厚重。
18.请结合上下文简要说明,第⑦段中划线句的内涵。(6分)
在面对这些感动和震惊时,我的精神和灵魂也经受着煎熬和升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结尾段作者说,“常书鸿的一生,从在巴黎见到伯希和的《敦煌石窟图录》起,便与敦煌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且再未分离过。”一个优秀的文化工作者或艺术家,常常终其一生,只追求做好一件事。请举例说明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与思考。(6分)(信息筛选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与运用:本大题共3小题,共72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
在《红楼梦》中,许多人物都有自己的特别称谓,比如:
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
②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③天下难得的是富贵,又难得的是闲散,这两样再不能兼有,不想你兼有了,就叫你“富贵闲人”也罢了。
①②③中画线的文字都是指宝玉。请结合原著内容,具体说说这些称谓与宝玉形象之间的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
我国首辆火星车全球征名活动已完成初次评审,递选出弘毅、麒麟、哪吒、赤兔、祝融等十个名称作为命名范围,将于2021年1月20日12时起至2月28日24时止,开展网络投票。
据了解,2020年7月24日,伴随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发射成功之后,首辆火星车全球征名活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启动。此次征名活动共收到有效提名39808个,全世界38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提名人员年龄最大95岁、最小7岁。
这十个候选名称经过网络投票后,将结合公众投票和评审委员会意见,确定前三名排序。按程序报批后,最终确定中国首辆火星车名称,于“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之际择机公布。
(1)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加以修改。(2分)
(2)假如首辆火星车的候选名称前三名排序为哪吒、赤兔、祝融,请你从中选择一个并作解说,不超过50字。(4分)
22.写作: (60分)
朱光潜先生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写到:“在见道者的高瞻远瞩中,‘我’可以缩到无限小,也可以放到无限大。在把‘我’放到无限大时,他们见出人性的尊严;在把‘我’缩到无限小时,他们见出人性在自己身上所实现的仍非常有限……意识到人性的尊严而自尊,意识到自我的渺小而自谦,自尊与自谦合一,于是法天行健,自强不息。”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恰逢校团委举行以“自尊和自谦”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参加此次活动,体现你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静海一中2024-2025第一学期高三语文(10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答题纸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场: 座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6分
13.(共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4.(1)()(2分)
(2)(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8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16.(1)( )( )(4分)
17.(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20.(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3.卷面分3分
静海一中2024-2025第一学期高三语文(10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答案
1.B
本题考查常见词语(成语、熟语)的理解运用能力。
“丰满”:充足;(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胖得匀称好看;(鸟类的毛)多而密。“丰盈”:(身体)丰满:富裕,丰富。根据句意,指南方的雨水丰富,故应该选用“丰盈”。
“起早贪黑”:起得早,睡得晚,形容人辛勤劳动,也说起早摸黑。“紧锣密鼓”:比喻正式或公开活动前的紧张的舆论准备;也形容准备工作进行得紧张、急促。根据句意,指养蚕人家辛勤劳动,故应选用“起早贪黑”。
“来之不易”:不是轻易得来的。“不可多得”:形容非常难得。根据上文句意,古人不懂得获得蚕丝所需要的条件,所以获得蚕丝是很不容易的,故应选用“来之不易”。
“期盼”:期待,盼望;“祈盼”:恳切盼望。两个词在“盼望”的程度上一轻一重,根据句意指对美好未来的盼望,应该选用程度更深的“祈盼”。
根据以上分析,排除 ACD 项。
故选B。
2.A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B项,偷换主语,第一个分句主语是“增加”,第二个分句换成了“江南地区”,故B错。
C项,搭配不当,第三个分句承前省略主语,主干成分就成了“江南地区便是年份”;成分残缺,第三个分句缺少主语,应在第三分句前加“这样的年份”。故C错。
D项,偷换主语,第一个分句主语是“增加”,第二个分句换成了“江南地区”,故D错。
故选A。
3.C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
例句中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A项,表示突出强调,与例句不同。
B项,表示突出强调,是直接引用中的一个字,强调“满”字。与例句不同。
C项,表示特定称谓,是一个特定节日的别称。与例句同。
D项,“天物”是对蚕的一种称呼,表示特含义,表达古人对蚕的珍视之情。与例句不同。故选C。
4.C
“没有任何违纪违规之处”错误,原文材料一说“至少目前的调查结果看来,这套流程客观上没有违纪违规之处”,选项缺少限定语“至少目前的调查结果看来”。
故选C。
5.B
“过程公平绝对保障结果公平”错误,选项表述太绝对,原文材料一只提到“就像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发展不充分不均衡之间的矛盾’,这里面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所包含的一个要素就是公平”,没有选项所说的表述。
故选B。
6.C
结合材料二后文注释“摘编自之江轩《嘲讽“小镇做题家”?谨防傲慢和偏见》“以及材料二内容可知,材料二的尾段为本文的观点,即“被一些人瞧不起的‘小镇做题家’,恰恰是生活的强者,在现有资源条件约束下,他们拼尽全力攀登突围,展现出来的恰恰是‘奋斗'二字”。
A.讲的是高考的重要性,与材料二观点无关,不能支持材料二观点。
B.讲的是国家的发展规律,与材料二观点无关,不能支持材料二观点。
C.强调“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符合材料二观点,能够支持材料二观点。
D.讲的是什么是幸福,与材料二观点无关,不能支持材料二观点。
故选C。
7.A
B,形,表现;C,骤,一下子,轻易地;D,让,责备。
8.D
A,则,表转折,翻译为却;B,乃,却;C,而,连词,表示并列关系;D,连词,和;介词,和。
9.B
10.D 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为《春秋》,《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
11. D
“赵高虽然地位低微”错。“微”:如果没有。
12.(1) (4 分) 大凡所谓地位尊贵拥有天下的人,就在于能够为所欲为、极尽享乐,君 主重在修明法制,臣下便不敢为非作歹,凭此即可驾驭天下了。
评分建议:前三句每句 1 分,整体句意通顺 1 分。
(2) (4 分) 对外排除四方蛮夷以安定边境,对内兴修宫室以表达得意的心情,而你们 是看到了先帝业绩的开创的。
评分建议:每句 1 分,整体句意通顺 1 分。
13 (3 分) ①赋税徭役繁重 (穷奢极欲) ;②残暴专制,严刑苛法;③重用奸臣,排斥忠良。
14.(1)D
“表现边塞环境的恶劣”错误。“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最后两句是思妇的内心独白:
眼下已是木叶纷飞的深秋,等到裁就寒衣,寄到远在千里之外的陇首塞北,那里已是春回大地,应当穿上春装了,哪里能及时见到我寄去的御寒的冬衣呢?这一设想,不仅显示了南北两地的遥隔,而且透露出思妇对远人的体贴与关切,将捣衣的行动所包含的深情蜜意进一步表现出来了。故选D。
(2)①想象(或虚实结合):思妇由眼前“亭皋木叶下”的深秋景象,联想起丈夫所在的陇首一带,此刻也应是秋云飘飞的时节,表达了对游子的思念之情。②用典:“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写湘君虔诚地盼望湘夫人的到来,颔联化用此典故,含蓄而生动地写出思妇在秋风起而木叶下的季节盼望游子归来的情景。③对仗(或对偶):内容上,上句写南方的女子思念丈夫,下句写北方边塞的丈夫迟迟不归。词性上,“亭皋”与“陇首”相对,都是表地点的名词;“木叶”与“秋云”相对,皆为秋天的意象;“落”与“飞”则皆为动词,两词使画面具有动态美。音韵上,上下两句平仄相反。④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选用“木叶下“秋云飞”等具有悲秋色彩的意象,生动表现了怀人的主题。(答出两点即可满分,每点2分,共4分)
15.(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契阔谈讌;潦倒新停浊酒杯
16.D
17.A
18.(6分)答案要点:
为敦煌艺术的博大和辉煌、为以常书鸿先生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工作者们的品格感到震惊和感动(2分);常书鸿先生的艺术造诣和九十年人生经历让作者为之歌哭泣涕(1分);作者创作历程艰辛,受到心灵的煎熬(1分);最后将辛苦转化为欣慰,完成了礼赞爱国艺术家的作家使命,灵魂得到升华(2分)。
19.(5分)
评分标准:认识2分,举例分析3分。
举例:梵高与其画作、苏轼(李白、杜甫、陶渊明)与其诗作、林徽因与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花纹(参与国徽设计)、司马迁与《史记》、曹雪芹与《红楼梦》、托尔斯泰与《复活》、海明威与《老人与海》、杨丽萍与《雀之灵》、贝多芬与《命运交响曲》……
20.
①木石前盟的叙述明确了宝玉的神瑛侍者这一前世身份,为后文宝黛感情的发展作铺垫。
②王夫人的话反映出宝玉在家族中备受宠溺、贾府上下对其不理解却又无可奈何的现实。
③宝钗的打趣揭示出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侧面反映了宝玉不为时人所理解的社会影响。
(每点2分,意思合理即可)
21.
(1)伴随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发射成功,首辆火星车全球征名活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启动。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伴随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发射成功之后"句式杂糅,删掉“之后”。
(2) 我选哪吒。他脚踩风火轮,能上天入地,符合此次探火任务;他勇敢无畏,能够彰显中国人探火的信心和决心。(阐释合理即可)
22. 材料分析:
把握材料中的关键词解读:
自尊:在把“我”放到无限大时——见出人性的尊严;意识到人性的尊严——自尊。
自谦:在把“我”缩小到无限小时——见出人性在自己身上所实现的仍非常有限;意识到自我的渺小——自谦。
二者关系:自尊与自谦合一——法天行健,自强不息。
大前提:体现你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感悟与思考——“我”的存在,
总之,让当代学生思考在当今盛世中国如何做一名自尊而自谦二元并立的优秀青年,方能实现人生价值,为国家贡献力量。
参考立意:
以自尊为内核,用自谦去表现
做人应自谦,但不能丧失自尊
自尊以自强不息,自谦以奋发有为
谦以自牧,尊以发光
自尊却不自傲,自谦却不自卑
以小我悟自谦以大我明尊严
朱光潜先生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提到:“意识到人性的尊严而自尊,意识到自我的渺小而自谦,自尊与自谦合一,于是法天行健,自强不息。”我于先生的谆谆教海中有所思、有所得,愚以为:吾辈青年当悟自谦真意,明自尊真谛。
以小我立身,见自我之渺小,悟自谦真意。
“谦虚使人进步”之说从小便深入心中。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之一的自谦,一直贯彻于我们的成长历程。诺贝众奖获得者屠呦呦,在探索青蒿素的过程中并不是一路无阻,于千万种草药中挑选,于千万本医书中摸索,在《时后备急方》中看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才明确方向。得奖的她被众人称赞为了不起的存在,而她却谦虚道:“我仅为医学界付出了一点质献。”她领悟自谦真意,为人谦虚,吾辈青年当学其立身态度。
以大我处世,见人性之光辉,明自尊真谛。
将自我放到无限大,便能见出人性的尊严。人之处世,当以“大我”前行,明自尊。守岛人员王继才,于青看年华中挺起守岛之责,一直坚守了半辈子,切实体现出“礁的坚持,浪的执着,兵的责任,民的本分。”他肩负起国家的使命,维护了国家安全和利益,将大我融于国,展现出人性的无尽光辉,自尊自强。吾辈青年应多一份担当,将自我放大,以大我处世,做到“清激的爱,只为中国”,明确自尊真谛。
以小我和大我并行,悟自谦,明尊严,融为一体。青春因青年的慨然以赴而更加瑰丽,以小我和大我共同前行,将自尊和自谦合一即为青年标签。明星运动员谷爱凌,于小我之中,她是斯坦福大学的高材生,却从不刻意显露;于大我之中,她是中国冬奥会运动员,频频摘金为祖国赢得无上荣誉。她是模范,是榜样,是无数青年努力的方向。
“有一点成绩便自高自大;遇到一点困难又习惯躺平”,是吾辈青年坚决摒弃的糟粕。每一位青年,绝不躺平,绝不由天,绝不自负,要在自我的立身处世中,以小我悟自谦,以大我明自尊,摆脱纠结,奋力前行!
参考译文:
秦国的宗室大臣们议论说:“各诸侯国来秦国做官的人,都是为他们的君主来游说,挑拨我们君臣之间关系的,请大王把他们全部驱逐出境。”于是秦王下令在全国进行大搜索,下逐客令。客卿楚国人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他在被驱逐将要离开秦国时,上书给秦王说:“从前秦穆公到处征求贤士,从西方的戎地得到由余,从东方的宛地得到百里奚,从宋国迎来蹇叔,从晋国招揽丕豹、公孙支。吞并了二十个小国,使秦称霸西戎。秦孝公利用商鞅实行变法,使各国亲近归顺,以至今天秦国得以富强安定。秦惠王采取张仪的谋略,拆散东方六国的合纵之盟,使各国都归附秦国,为其效力。
秦昭襄王得到范雎,王室的权利得以强化,权贵的势力被遏制。这四位君王都是依靠客卿的力量,成就了秦国的功业。由此看来,客卿有哪些地方对不住秦国呢!美色、音乐、宝珠、玉都不产于秦国,可是大王您使用的很多;而大王在选用人才方面却不是这样,不问可不可用,不论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国人一律不用,并将他们驱逐出境。以此可以看出,您所看重的只是美色、音乐、宝珠、美玉等,而看轻的是人才。我听说泰山不推让土壤,所以能够成为它的高大;河海不嫌弃细小的水流,所以能够成就它的深广;做君王的人不推辞人民众庶的归向,所以能够显现他的德惠。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缘故。现在您却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事奉诸侯,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于是秦王下令召回李斯,恢复了他的官职,废除了逐客的命令。李斯走到骊邑就奉诏而还。秦王最终采用了李斯的策略,秘密派遣能言善辩的人携芾黄金珠玉去游说各国的诸侯。对诸侯国中那些有名望、有权势的人,凡是可以收买的就出重金收买,并结交他们;不肯被收买的,派刺客用利剑将其刺杀,利用离间计谋,挑拨各国君与臣之间的关系,然后派良将率军攻打各国,在几年之内,秦国终于兼并了天下。此时,盗贼日益增多,而朝廷不停地征发关中士兵去东方攻打盗贼,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为此进谏说:“关东群盗同时起事,秦朝发兵进剿,诛杀的人非常多,但仍然不能止息。盗贼之所以多,都是由于水路运输军需物资等事劳作困苦不堪,赋税太重。恳请暂时停止修建阿房言,减少或免除四方戍守边防的兵役、运输等徭役。”二世说:“大凡所谓地位尊贵拥有天下的人,就在于能够为所欲为、极尽享乐,君主重在修明法制,臣下便不敢为非作歹,凭此即可驾驭天下了。虞、夏的君主,虽然高贵为天子,却亲自处于穷苦的实境,以至于为百姓献身,这有什么值得效法的呢?况且先帝由诸侯起家,兼并了天下,天下平定之后,对外排除四方蛮夷以安定边境,对内兴修宫室以表达得意的心情,而你们是看到了先帝业绩的开创的。如今朕即位,在两年的时间里,盗贼便蜂拥而起,你们不能加以禁止,却想要废弃先帝创立的事业,这是上不能报答先帝之恩,下不能为朕尽忠效力,像这样你们凭什么占据着高位呢?”于是就将冯去疾、李斯、冯劫交给司法官吏,审讯责罚他们的其他罪过。冯去疾、冯劫自杀了,只有李斯被下至狱中。二世即交给赵高处理,查究李斯与儿子李由进行谋反的情况,将他们的家族、宾客全都逮捕了。赵高派他的门客十多人假充御史、谒者、侍中,轮番审讯李斯,李斯则翻供以实情对答,于是赵高就让人再次拷打他。在供词上承认了自己的罪状。赵高把判决书呈给皇上,二世很高兴地说:“没有赵君,我几乎被丞相出卖了。”于是李斯被判处五刑,在咸阳街市腰斩。二世便任命赵高为丞相,事无巨细全由赵高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