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生物 五四七年级下册四单元 第七章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步训练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生物 五四七年级下册四单元 第七章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步训练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2-25 20:4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下列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
A.退耕还林,减少农药的使用
B.围湖造田,种植多种农作物
C.利用无性繁殖技术,保护濒危动植物
D.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
2.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要求是 (  )
A.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
B.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C.生一个素质高的孩子
D.到结婚年龄不结婚
3.对湖泊出现的“水华”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是 (  )
A.生活污水不经处理排入湖泊,容易引发藻类过度繁殖
B.湖水温度升高是引起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因素
C.藻类植物过度繁殖,会破坏湖泊原有生态系统
D.藻类植物过度繁殖可导致鱼虾死亡
4.“情森森,雾蒙蒙,浓烟锁重楼。秸秆之烟天上来,问君开车几多愁。互相见,泪朦胧,灰飞烟灭几时休。”这是网友面对焚烧秸秆发出的无奈之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 (  )
A.污染空气,破坏生态环境
B.产生烟尘,影响人体健康
C.破坏土壤结构,烧死了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
D.没有合理回收,浪费了资源
5.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综合检测结果,2012年5月初日照东海域出现赤潮,最大面积106.3平方千米,你认为以下哪项不可能是“赤潮”发生的原因 (  )
A.工业城市将大量污水排入该海域
B.农田里大量化肥最终流入该海域
C.工业有机物、农药最终流入该海域
D.在该海域养殖的海带密度、面积过大
6.下列人类活动中,与沙尘暴的起因无关的是 (  )
A.森林被滥砍乱伐       B.草原过度放牧
C.大量使用塑料袋 D.开荒种田
7.分析该漫画的寓意,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
A.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B.污水净化后再排放有利于保护水生生物
C.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唯一原因是大量排放污水
D.目前,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唯一的家园,人类应该保护它
8.进入20世纪后,每年都有野生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灾害频发,野生动物出现生存危机
B.传染病蔓延,野生动物死亡率增加
C.人类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
D.天敌逐渐增多,野生动物竞争加剧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物入侵 (  )
A.我国引进水葫芦,水葫芦疯长,影响其他水生生物的生活
B.英国家兔被带入澳大利亚后,流窜成为野兔
C.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候鸟飞到我国越冬
D.美国白蛾在我国的分布范围每年都在扩大
10.2011年5月13日,国家海洋局发布了《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我国海洋环境总体状况良好,但局部海域污染严重,环境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
(1)下列属于海洋水体污染危害的有    (填序号)。
①使海产品减少,影响人类的食物来源
②使海洋生物死亡,影响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③使海洋生物聚积毒素,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
(2)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必须保护好海洋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海洋环境,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近年来,福寿螺在一些地区迅速扩散蔓延,使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请根据材料回答:
(1)福寿螺生活在淡水中,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从生活环境上来分析,福寿螺属于    动物。
(2)福寿螺食性广泛,各种植物都能被其取食,尤其对水稻危害极大。有的地方,农田插秧后不到几天,秧苗就被福寿螺吃个精光。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分析,福寿螺属于     。
(3)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1年开始引入我国各地进行饲养。如今,福寿螺却使引入地区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面临威胁。福寿螺造成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原因属于 (  )
A.外来物种入侵 B.栖息地被破坏
C.水体污染 D.滥捕乱杀
(4)福寿螺的防治方法有人工捕杀、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有些地方的农民,利用鸭子、青鱼喜食幼螺的习性,创造了通过放养鸭群和青鱼来减少幼螺数量的方法。这种防治方法属于         ,它的好处是        。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态环境的保护。围湖造田加快了湖泊沼泽化的进程,使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地表径流调蓄出现困难,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水生动植物资源减少,湖区生态环境劣变,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2.【解析】选B。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3.【解析】选B。本题考查水华的形成原因和危害。水华是淡水中某些藻类大量繁殖形成的生态现象,往往是由于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人类排放生活污水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之一。水华由于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甚至由于覆盖水面,造成水体缺氧,导致鱼虾死亡,从而破坏湖泊原有的生态系统。
4.【解析】选D。本题考查焚烧秸秆对环境的危害。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烟尘和有害气体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D选项虽然表达正确,但不属于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
5.【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环境污染的了解。赤潮是海洋中藻类植物大量繁殖的结果。这是由于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植物大量繁殖。
6.【解析】选C。本题考查能够导致沙尘暴的人类活动。沙尘暴是大风携带大量干燥的尘土和细小沙粒,造成空气混浊,能见度降低的现象。沙尘暴主要是植被被破坏导致的,与使用塑料袋无关。
7.【解析】选C。本题依托漫画考查人类对环境的保护。人类的活动是造成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威胁人类自身。生活和工业污水必须经过净化才能排入水域,这样有利于保护水生生物。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唯一的家园,人类应该保护它。排放污水是造成水中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
8.【解析】选C。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破坏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许多野生动物由于栖息地的丧失面临生存危机,濒临灭绝或已经灭绝。
9.【解析】选C。本题考查生物入侵的概念和特点。判断是否属于生物入侵,要看新物种是否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水葫芦引入后在一些地区迅速大量繁殖,覆盖水面,造成水域污染,影响其他水生生物的生活,属于生物入侵;英国家兔进入澳大利亚和美国白蛾进入我国都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属于生物入侵;候鸟在我国越冬,不会破坏我国原有的生态系统,不属于生物入侵。
10.【解析】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1)海产品减少、海洋生物死亡、海洋生物聚积毒素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等都属于海洋水体污染危害。(2)可从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保护海洋环境的合理化建议,如禁止向海洋倾倒工业废料和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之后再排放入海等。
答案:(1)①②③
(2)禁止向海洋倾倒工业废料和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之后再排放入海等
1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组成等。
(1)福寿螺生活在淡水中,从生活环境上来分类,属于水生动物。
(2)福寿螺吃水稻,以植物为食,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3)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不属于我国的生物物种,引入我国,并对我国生物多样性造成危害,这属于外来物种入侵。
(4)利用鸭子、青鱼等福寿螺的天敌来防治福寿螺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这种方法避免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答案: (1)水生 (2)消费者 (3)A 
(4)生物防治 对环境无污染
【阅读微博】
“环保”让生活更美好
  “低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是世博会的三大主题,上海在很多方面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树立了新标准。
废旧光盘制外墙:在世博园区,上海企业馆的半透明外墙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这是用回收的废旧光盘制成的聚碳酸酯制成的,用它做建筑外立面既节能环保,又增添了艺术美感。
低碳细节从牛奶纸盒开始:平常人们不注意的牛奶纸盒等废弃饮料纸包装,可以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变身为世博环保椅、世博环保垃圾桶和世博节目册等参观者服务设施。
生态绿墙显奇效: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外立面有5 000平方米生态绿墙,绿化隔热外墙在夏季将有效阻隔辐射,使外墙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降低。到了冬天,外墙会形成保温层,降低风速,从而延长外墙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