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5.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0-17 18:01:47

文档简介

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
1.(2023三上·永兴期中) ____是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A.量筒 B.天平 C.放大镜
【答案】B
【知识点】天平
【解析】【分析】实验室一般用天平来测物体的质量。量筒用于测量液体的体积,放大镜用于观察液体。
2.(2023三上·永兴期中)做“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实验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
A.一杯水温度高,一杯水温度低
B.一杯水多,一杯水少
C.质量相同一小份食盐和一小份小苏打
【答案】C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做“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实验时,采用的是对比实验。实验中变量是物质不同,其它条件是相同的,需要一小份食盐和一小份小苏打质量相同,C观点正确,两杯水的温度相同,两杯水量一样多。AB错误。
3.(2023三上·永兴期中)打足气的皮球能弹跳得很高,是因为____。
A.皮球里的空气被压缩有弹性
B.皮球里的空气比较轻
C.皮球里的空气会上下流动
【答案】A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打足气的球能蹦的很高,是因为球里的空气被压缩了。
4.(2023三上·永兴期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A.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B.人离不开空气,植物也离不开空气
C.空气就是氧气
【答案】C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有质量、会流动、会发出声音、可压缩、能占据空间的气体。它在地球上无处不在。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它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C观点错误。
5.(2023三上·永兴期中)烧热水时,我们会看到“白汽”冒出,这是____。
A.壶内的水飞出来了
B.壶内的水蒸气造成的
C.空气中的水蒸气造成的
【答案】B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烧水时,由于温度较高,部分水面上的水蒸发为水蒸气上升从壶内跑出,遇到周围冷的环境就凝结为小水珠,“白汽”就是小水珠。
6.(2023三上·永兴期中)我们在做吹泡泡游戏时,吹出来的肥皂泡里面装的是____。
A.气体 B.肥皂 C.水
【答案】A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在地球上无处不在,在空中、地下和水中都有空气的踪迹。做吹泡泡游戏时,吹出来的肥皂泡里面是空气,所以A符合题意。
7.(2023三上·永兴期中)用____方法可以分离盐水中的食盐与水。
A.给杯子里的盐水加热
B.用滤袋过滤
C.快速搅拌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分离食盐与水的实验可知,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溶解在水中的食盐。根据分离食盐与水的实验可知,用给杯子里的盐水加热方法,食盐不会随着水分一块蒸发,从而能分离盐水中的食盐与水。溶解了的物质无法通过过滤分离,快速搅拌能够加快溶解,却无法分离。
8.(2023三上·永兴期中)下列方法不能加快冰块融化速度的是____。
A.把冰块打碎 B.给冰块加热 C.用毛巾裹住冰块
【答案】C
【知识点】冰的融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当环境温度到达0℃时,冰开始融化,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而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加快冰块融化速度的方法是把冰块打碎、给冰块加热,用毛巾裹住冰块不会加速冰融化,反而可以延缓热传递。
9.(2023三上·永兴期中)夏天,在冰棒周围常常可以看到“白汽”,这是____。
A.冰棒周围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
B.冰棒周围的水蒸气
C.冰棒里是水分变成的水蒸气
【答案】A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夏天,在冰棒周围常常可以看到白气,这里的“白气”是冰棒周围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后形成的小水滴。
10.(2023三上·永兴期中)在给糖水加热的过程中,水慢慢变少,是因为____。
A.水变成水蒸气散失到空气中
B.水被蒸发皿吸收了
C.水跟糖结合在一起了
【答案】A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蒸发过程中会吸收热量。给糖水加热的过程中,水慢慢变少,是因为有热量,水蒸发成水蒸气了散失到空气中,所以A符合题意。
11.(2023三上·永兴期中)水能占据空间,空气也能占据空间。
【答案】正确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解答】根据空气和水的性质,我们知道空气和水都是可以占据一定的空间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物质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它们都是可以占据一定的空间的,水属于液体,空气属于气体,所以它们都占据了一定的空间。
12.(2023三上·永兴期中)冰融化成水,体积会膨胀。
【答案】错误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变小,质量不变。体积变小的原因在于密度改变了。
13.(2023三上·永兴期中)两个相同的袋子,分别装满水和空气,它们一样重。
【答案】错误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认识空气;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 空气和水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都是物质,生物都离不开它们,都是占据空间的,都有一定的重量,两个完全相同的袋子,分别装满水和空气,空气轻。
14.(2023三上·永兴期中)人不能在水中呼吸,说明水中没有空气。
【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
【解析】【解答】水中也可以溶解一定的空气,所以鱼可以在水里生活。
【分析】空气可以溶解在水里,但是溶解能力较弱。
15.(2023三上·永兴期中)只有温度才能影响水蒸发的快慢。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解答】该题干的内容是错误的。增加水的温度、增大水的表面积、加快水的表面空气的流动都是加快蒸发的方法。
【分析】加快蒸发的方法有:增加水的温度;增大水的表面积;加快水的表面空气的流动。
16.(2023三上·永兴期中)我们把食盐不断地放入水中,不断搅拌就会全部溶解。
【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的限度。不同的物质在不同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不同的。不断地往一杯水中加入食盐,可能出现的现象是食盐开始溶解,到一定程度后不再溶解。
17.(2023三上·永兴期中)酒精灯的焰心温度最高,内焰的温度其次,外焰的温度最低。(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是实验室用来加热的仪器。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由于焰心温度最低,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一般用外焰来加热。
18.(2023三上·永兴期中)测量水的温度时,小明将温度计拿出被测的水面来读数。
【答案】错误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根据测量水温的方法可知,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题目的做法是错误的。
19.(2023三上·永兴期中)熄灭酒精灯时,可以用嘴巴将其吹灭。
【答案】错误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不能用嘴吹气来灭灯,要用灯帽盖灭酒精;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以防有酒精溢出燃烧引起火灾。
20.(2023三上·永兴期中)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
【答案】正确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4亿立方千米,其中约97.5%都是咸水(海洋、咸水湖),淡水资源仅占总水量的2.5%左右,约3500万立方千米。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所以地球的水资源中,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不到万分之一。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
21.(2023三上·永兴期中)物体可以分为   、   和   三种类型。
【答案】固体;液体;气体
【知识点】观察、比较物体的特征
【解析】【分析】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由物质构成的,占有一定空间的个体都称为物体。物体是具有宏观形状、宏观体积或宏观质量的物质。通过人类感觉器官可感觉到它存在的客观现实。
22.(2023三上·永兴期中)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    。
【答案】蒸发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解答】液态变成气态,称为蒸发。
【分析】掌握物态变化的规律。
23.(2023三上·永兴期中)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当环境温度低于   时,水开始结冰。
【答案】100℃;0℃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的三态是液态、固态和气态。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融化时(或水结冰时)的温度为0摄氏度,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
24.(2023三上·永兴期中)空气和木头、水一样,也是有   的。
【答案】质量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其他气体组成。虽然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但它占据一定的空间,并且有一定的质量。空气的质量相对较轻,但其存在是客观的 。
25.(2023三上·永兴期中)物质在水中   的快慢是可以改变的。
【答案】溶解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 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是可以改变的。 通过提高水的温度、搅拌以及研碎物质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
26.(2023三上·永兴期中)请将状态和过程用线连接起来
融化 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
蒸发 冰变成水的过程
凝固 水变成冰的过程
凝结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
【答案】
【知识点】水的蒸发;冰的融化;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做凝结。水变成冰的过程叫做凝固。蒸发一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融化一冰变成水的过程;凝固--水变成冰的过程;凝结一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水的蒸发、融化需要吸热,水的凝结、凝固需要放热。
27.(2023三上·永兴期中)如下图,三个杯子中分别装着自来水、较热的水、含冰的水。
(1)这三杯水,按温度从低到高排列为   。(写序号)
(2)小明在做这个实验时,发现   号杯子外壁有水球,这些水珠此时的状态为   (填“固态”“液态”或“气态” ) ,它们来自   (填“杯内”或“杯外”) ,这些水是因为   形成的。
(3)小明还发现   号杯内壁也有水珠。
(4)小明想用温度计测量这几杯水的具体温度。
其中右图这杯水的温度读作   。
【答案】(1)3-1-2
(2)3;液态;杯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
(3)2
(4)26℃
【知识点】温度计;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做凝结。水变成冰的过程叫做凝固。
(1)3号杯里含有冰,温度最低。2号杯是热水,温度最高。
(2)小明在做这个实验时,发现3号杯子外壁有水球,这些水珠此时的状态为液态,它们来自杯外,这些水是因为空气的水蒸气凝结形成的。
(3)2号杯内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壁,在内壁形成小水珠。
(4)温度计每小格代表1℃。所以图中的读数是26℃,读作二十六摄氏度。
28.(2023三上·永兴期中)同学们学习了《水》单元,一定获得了许多科学知识,请完成以下练习。
图1 图2
(1)请写出图1、图2分别属于什么实验方法
图1是:    图2是:   
(2)请在图2中标注出各种实验仪器的名称。
(3)如果图1中①号烧杯内的液体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某种物质,那么①号烧杯里面的物质可能是   。(填“盐水”“沙水”或“水”)
(4)如果将食盐水过滤后,图中的②号烧杯中也有液体,这种液体是   。(填“盐水”“沙水”或“水”)
(5)要想知道海水里面是否含有盐,可以用来验证的方法是   。(填“图1”“图2”或“图1和图2都可以”)
(6)图2中用加热的方法, 目的是   。(填“让盐蒸发”“ 让水和盐一起蒸发”或“让水蒸发”)
【答案】(1)过滤;蒸发
(2)石棉网、蒸发皿、酒精灯、三脚架
(3)沙水
(4)盐水
(5)图2
(6)让水蒸发
【知识点】水的蒸发;物质的分离;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1)观察图形,图1为过滤,图2为蒸发装置。
(2)图2为蒸发装置,由上到下分别是蒸发皿,石棉网,三脚架和酒精灯。
(3)如果图1中①号烧杯内的液体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某种物质,那么①号烧杯里面的物质可能是沙水。
(4)过滤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通过物理阻隔使固体与液体分离。在食盐水过滤的过程中,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是可溶的,会留在滤液中,而水则通过滤纸流入②号烧杯中 盐水。
(5) 要想知道海水里面是否含有盐,可以用蒸发的方法,将水蒸发来看是否有食盐结晶。
(6)图2中用加热的方法, 目的是让水蒸发。
1 / 1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
1.(2023三上·永兴期中) ____是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A.量筒 B.天平 C.放大镜
2.(2023三上·永兴期中)做“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实验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
A.一杯水温度高,一杯水温度低
B.一杯水多,一杯水少
C.质量相同一小份食盐和一小份小苏打
3.(2023三上·永兴期中)打足气的皮球能弹跳得很高,是因为____。
A.皮球里的空气被压缩有弹性
B.皮球里的空气比较轻
C.皮球里的空气会上下流动
4.(2023三上·永兴期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A.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B.人离不开空气,植物也离不开空气
C.空气就是氧气
5.(2023三上·永兴期中)烧热水时,我们会看到“白汽”冒出,这是____。
A.壶内的水飞出来了
B.壶内的水蒸气造成的
C.空气中的水蒸气造成的
6.(2023三上·永兴期中)我们在做吹泡泡游戏时,吹出来的肥皂泡里面装的是____。
A.气体 B.肥皂 C.水
7.(2023三上·永兴期中)用____方法可以分离盐水中的食盐与水。
A.给杯子里的盐水加热
B.用滤袋过滤
C.快速搅拌
8.(2023三上·永兴期中)下列方法不能加快冰块融化速度的是____。
A.把冰块打碎 B.给冰块加热 C.用毛巾裹住冰块
9.(2023三上·永兴期中)夏天,在冰棒周围常常可以看到“白汽”,这是____。
A.冰棒周围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
B.冰棒周围的水蒸气
C.冰棒里是水分变成的水蒸气
10.(2023三上·永兴期中)在给糖水加热的过程中,水慢慢变少,是因为____。
A.水变成水蒸气散失到空气中
B.水被蒸发皿吸收了
C.水跟糖结合在一起了
11.(2023三上·永兴期中)水能占据空间,空气也能占据空间。
12.(2023三上·永兴期中)冰融化成水,体积会膨胀。
13.(2023三上·永兴期中)两个相同的袋子,分别装满水和空气,它们一样重。
14.(2023三上·永兴期中)人不能在水中呼吸,说明水中没有空气。
15.(2023三上·永兴期中)只有温度才能影响水蒸发的快慢。
16.(2023三上·永兴期中)我们把食盐不断地放入水中,不断搅拌就会全部溶解。
17.(2023三上·永兴期中)酒精灯的焰心温度最高,内焰的温度其次,外焰的温度最低。(  )
18.(2023三上·永兴期中)测量水的温度时,小明将温度计拿出被测的水面来读数。
19.(2023三上·永兴期中)熄灭酒精灯时,可以用嘴巴将其吹灭。
20.(2023三上·永兴期中)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
21.(2023三上·永兴期中)物体可以分为   、   和   三种类型。
22.(2023三上·永兴期中)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    。
23.(2023三上·永兴期中)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当环境温度低于   时,水开始结冰。
24.(2023三上·永兴期中)空气和木头、水一样,也是有   的。
25.(2023三上·永兴期中)物质在水中   的快慢是可以改变的。
26.(2023三上·永兴期中)请将状态和过程用线连接起来
融化 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
蒸发 冰变成水的过程
凝固 水变成冰的过程
凝结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
27.(2023三上·永兴期中)如下图,三个杯子中分别装着自来水、较热的水、含冰的水。
(1)这三杯水,按温度从低到高排列为   。(写序号)
(2)小明在做这个实验时,发现   号杯子外壁有水球,这些水珠此时的状态为   (填“固态”“液态”或“气态” ) ,它们来自   (填“杯内”或“杯外”) ,这些水是因为   形成的。
(3)小明还发现   号杯内壁也有水珠。
(4)小明想用温度计测量这几杯水的具体温度。
其中右图这杯水的温度读作   。
28.(2023三上·永兴期中)同学们学习了《水》单元,一定获得了许多科学知识,请完成以下练习。
图1 图2
(1)请写出图1、图2分别属于什么实验方法
图1是:    图2是:   
(2)请在图2中标注出各种实验仪器的名称。
(3)如果图1中①号烧杯内的液体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某种物质,那么①号烧杯里面的物质可能是   。(填“盐水”“沙水”或“水”)
(4)如果将食盐水过滤后,图中的②号烧杯中也有液体,这种液体是   。(填“盐水”“沙水”或“水”)
(5)要想知道海水里面是否含有盐,可以用来验证的方法是   。(填“图1”“图2”或“图1和图2都可以”)
(6)图2中用加热的方法, 目的是   。(填“让盐蒸发”“ 让水和盐一起蒸发”或“让水蒸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天平
【解析】【分析】实验室一般用天平来测物体的质量。量筒用于测量液体的体积,放大镜用于观察液体。
2.【答案】C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做“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实验时,采用的是对比实验。实验中变量是物质不同,其它条件是相同的,需要一小份食盐和一小份小苏打质量相同,C观点正确,两杯水的温度相同,两杯水量一样多。AB错误。
3.【答案】A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打足气的球能蹦的很高,是因为球里的空气被压缩了。
4.【答案】C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有质量、会流动、会发出声音、可压缩、能占据空间的气体。它在地球上无处不在。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它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C观点错误。
5.【答案】B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烧水时,由于温度较高,部分水面上的水蒸发为水蒸气上升从壶内跑出,遇到周围冷的环境就凝结为小水珠,“白汽”就是小水珠。
6.【答案】A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在地球上无处不在,在空中、地下和水中都有空气的踪迹。做吹泡泡游戏时,吹出来的肥皂泡里面是空气,所以A符合题意。
7.【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分离食盐与水的实验可知,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溶解在水中的食盐。根据分离食盐与水的实验可知,用给杯子里的盐水加热方法,食盐不会随着水分一块蒸发,从而能分离盐水中的食盐与水。溶解了的物质无法通过过滤分离,快速搅拌能够加快溶解,却无法分离。
8.【答案】C
【知识点】冰的融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当环境温度到达0℃时,冰开始融化,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而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加快冰块融化速度的方法是把冰块打碎、给冰块加热,用毛巾裹住冰块不会加速冰融化,反而可以延缓热传递。
9.【答案】A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夏天,在冰棒周围常常可以看到白气,这里的“白气”是冰棒周围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后形成的小水滴。
10.【答案】A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蒸发过程中会吸收热量。给糖水加热的过程中,水慢慢变少,是因为有热量,水蒸发成水蒸气了散失到空气中,所以A符合题意。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解答】根据空气和水的性质,我们知道空气和水都是可以占据一定的空间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物质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它们都是可以占据一定的空间的,水属于液体,空气属于气体,所以它们都占据了一定的空间。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变小,质量不变。体积变小的原因在于密度改变了。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认识空气;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 空气和水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都是物质,生物都离不开它们,都是占据空间的,都有一定的重量,两个完全相同的袋子,分别装满水和空气,空气轻。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
【解析】【解答】水中也可以溶解一定的空气,所以鱼可以在水里生活。
【分析】空气可以溶解在水里,但是溶解能力较弱。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解答】该题干的内容是错误的。增加水的温度、增大水的表面积、加快水的表面空气的流动都是加快蒸发的方法。
【分析】加快蒸发的方法有:增加水的温度;增大水的表面积;加快水的表面空气的流动。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的限度。不同的物质在不同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不同的。不断地往一杯水中加入食盐,可能出现的现象是食盐开始溶解,到一定程度后不再溶解。
17.【答案】错误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是实验室用来加热的仪器。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由于焰心温度最低,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一般用外焰来加热。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根据测量水温的方法可知,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题目的做法是错误的。
19.【答案】错误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不能用嘴吹气来灭灯,要用灯帽盖灭酒精;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以防有酒精溢出燃烧引起火灾。
20.【答案】正确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4亿立方千米,其中约97.5%都是咸水(海洋、咸水湖),淡水资源仅占总水量的2.5%左右,约3500万立方千米。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所以地球的水资源中,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不到万分之一。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
21.【答案】固体;液体;气体
【知识点】观察、比较物体的特征
【解析】【分析】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由物质构成的,占有一定空间的个体都称为物体。物体是具有宏观形状、宏观体积或宏观质量的物质。通过人类感觉器官可感觉到它存在的客观现实。
22.【答案】蒸发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解答】液态变成气态,称为蒸发。
【分析】掌握物态变化的规律。
23.【答案】100℃;0℃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的三态是液态、固态和气态。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融化时(或水结冰时)的温度为0摄氏度,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
24.【答案】质量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其他气体组成。虽然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但它占据一定的空间,并且有一定的质量。空气的质量相对较轻,但其存在是客观的 。
25.【答案】溶解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 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是可以改变的。 通过提高水的温度、搅拌以及研碎物质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
26.【答案】
【知识点】水的蒸发;冰的融化;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做凝结。水变成冰的过程叫做凝固。蒸发一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融化一冰变成水的过程;凝固--水变成冰的过程;凝结一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水的蒸发、融化需要吸热,水的凝结、凝固需要放热。
27.【答案】(1)3-1-2
(2)3;液态;杯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
(3)2
(4)26℃
【知识点】温度计;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做凝结。水变成冰的过程叫做凝固。
(1)3号杯里含有冰,温度最低。2号杯是热水,温度最高。
(2)小明在做这个实验时,发现3号杯子外壁有水球,这些水珠此时的状态为液态,它们来自杯外,这些水是因为空气的水蒸气凝结形成的。
(3)2号杯内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壁,在内壁形成小水珠。
(4)温度计每小格代表1℃。所以图中的读数是26℃,读作二十六摄氏度。
28.【答案】(1)过滤;蒸发
(2)石棉网、蒸发皿、酒精灯、三脚架
(3)沙水
(4)盐水
(5)图2
(6)让水蒸发
【知识点】水的蒸发;物质的分离;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1)观察图形,图1为过滤,图2为蒸发装置。
(2)图2为蒸发装置,由上到下分别是蒸发皿,石棉网,三脚架和酒精灯。
(3)如果图1中①号烧杯内的液体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某种物质,那么①号烧杯里面的物质可能是沙水。
(4)过滤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通过物理阻隔使固体与液体分离。在食盐水过滤的过程中,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是可溶的,会留在滤液中,而水则通过滤纸流入②号烧杯中 盐水。
(5) 要想知道海水里面是否含有盐,可以用蒸发的方法,将水蒸发来看是否有食盐结晶。
(6)图2中用加热的方法, 目的是让水蒸发。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