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生物 五四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一章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同步训练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生物 五四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一章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同步训练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2-25 20:5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双基巩固】
1.如图所示,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下列装置中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  )
2.人们把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酒会变酸,这主要是哪种微生物发酵引起的(  )
A.乳酸菌   B.酵母菌   C.醋酸菌   D.甲烷菌
3.掌握一定的生物技术能更好地服务生活,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A.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B.用保鲜膜包裹果蔬延长储存时间
C.发酵过程必须保持空气流通
D.冰箱低温储存食物延长储存时间
4.罐头食品在很长时间内不会腐败变质的原因是(  )
A.密封很严,细菌没有机会侵入
B.密封很严,细菌无法呼吸而死亡
C.封盖前高温灭菌,封盖后细菌没有机会侵入
D.高温高压影响了细菌的繁殖
5.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小组取经过消毒的甲、乙、丙3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要求进行处理。
瓶 号



加入物质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瓶口处理
不做处理
不做处理
用消毒棉
球塞住
温度
25℃
5℃
25℃
请据表分析:处理中包含了多少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什么(  )
A.2组,温度、空气
B.2组,温度、消毒棉球
C.2组,温度、细菌
D.3组,温度、消毒棉球、细菌
6.你会做酸奶吗?下面是四位同学制作酸奶的心得体会(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丙、甲、乙、丁
C.甲、丙、丁、乙 D.丙、乙、甲、丁
7.学习了发酵技术以后,你可以尝试这样自制酸奶:将新鲜的牛奶加入适量的蔗糖煮沸后装入消毒的大口玻璃瓶内,再将适量的酸奶倒入其中。能够成功制成酸奶的操作是(  )
A.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并封存
B.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并封存
C.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不封存
D.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不封存
8.抗生素是(  )
A.细菌产生的可以杀死细菌的物质
B.真菌的分泌物
C.某些细菌和真菌产生的可以杀死真菌的物质
D.某些细菌和真菌产生的可以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
9.城市污水处理厂是利用细菌能分解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什么的原理来实现净化的目的(  )
A.有机物 B.无机盐
C.甲烷 D.二氧化碳
10.将下列细菌或真菌与人类的关系用短线连起来。
①甲烷菌 a.固氮作用
②根瘤菌 b.制泡菜
③青霉菌 c.生产沼气
④乳酸菌 d.制食用醋
⑤醋酸菌 e.生产抗生素
11.在学习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时,莉莉带来了牛奶的包装袋。在包装袋上有如下部分内容:
产品种类:全脂巴氏杀菌乳
产品标准:Q/010JBRY52
生产许可证号:QS3701 0501 0060
配料:鲜牛奶、葡萄糖酸锌、葡萄糖酸亚铁
营养成分:脂肪≥3.1% 蛋白质≥2.9%
非脂乳固体≥8.1%
锌:0.3~0.6 mg/100 mL
铁:0.7~1.0 mg/100 mL
保质期:一、四季度5天
二、三季度3天
贮藏条件:2℃~6℃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牛奶所应用的保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存放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在不同季节保质期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知道这种保鲜方法是哪位科学家提出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食品保存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1.发酵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食品加工中,都是利用乳酸菌发酵的一组是(  )
A.泡菜、酸奶 B.面包、米酒
C.泡菜、米酒 D.腐乳、酸奶
2.如图是一种简易的食物保存方法,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引起食物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B.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
C.加清水主要是为了阻止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
D.该保存方法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相同
3.许多食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和真菌,下列可用于制造啤酒的是(  )
A.酵母菌 B.青霉 C.醋酸菌 D.乳酸菌
4.下列有关抗生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细菌和真菌产生的可以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
B.是酵母菌产生的可以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
C.抗生素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D.长期使用或滥用抗生素药物会对人体产生许多副作用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霉菌都是对人体不利的,如黄曲霉可能致癌
B.酵母菌只能生活在有氧环境中
C.春天可以到野外采食真菌,野外的真菌鲜美,可以随意食用
D.蘑菇和腐生细菌一样,能分解枯枝败叶,有利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拓展探究】
6.在一个玻璃瓶中加入适量淀粉、水和少量酵母菌,调成糊状,瓶口和连有导管的橡皮塞均用凡士林封住,导管的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图所示,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后,根据现象回答问题:
(1)打开玻璃瓶会嗅到酒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取出一些物质,滴一滴碘液,不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此装置放在冰箱里,会出现上述现象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利用酵母菌的发酵作用生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解析
【双基巩固】
1.【解析】选A。酒精发酵的原理是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无氧条件下,能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B项中没有加入水,不利于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C项中没有加入葡萄糖,缺少分解的营养物质;D项中装置没有盖严并不断搅拌,不能满足无氧的条件;A项装置加入了葡萄糖和水,同时无氧使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因此选A。
2.【解析】选C。乳酸菌能在无氧条件下,把有机物转化成乳酸,被广泛用于制作酸奶和泡菜工业中;酵母菌用于蒸馒头、制作面包和酿酒工业;醋酸菌用于制醋工业,产生醋酸;甲烷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呼吸作用将原料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可燃性的甲烷气体。
【拓展延伸】酵母菌与乳酸菌的呼吸
酵母菌有两种呼吸方式:在氧气充足的时候进行有氧呼吸,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即发酵,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酒精。
乳酸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即在无氧条件下把葡萄糖转化成乳酸。
3.【解析】选C。利用乳酸菌对鲜牛奶进行发酵,可以制作成美味的酸奶。用保鲜膜包裹果蔬,隔绝果蔬与空气的接触,降低了果蔬的呼吸作用,能使果蔬保存时间延长。利用酵母菌进行发酵酿酒时,要在隔绝空气的状态下进行。冰箱的温度低,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延长了食物的储存时间。
4.【解析】选C。本题考查食品腐败。罐头封盖前用高温灭菌法杀死细菌,封盖后细菌无法侵入。
【规律方法】食品保存的方法
(1)脱水法、糖渍法、腌制法的原理都是除去食品中的水分,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
(2)巴氏消毒法的原理是高温灭菌。
(3)真空包装法的原理是破坏需氧菌的生存环境。
(4)冷藏法与冷冻法的原理是低温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5.【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照实验过程中实验变量的控制。甲瓶与乙瓶是1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温度,目的是探究环境温度与食品腐败的关系。甲瓶与丙瓶是1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细菌,甲瓶的瓶口不做处理,牛奶能够接触到空气中的细菌,丙瓶用消毒棉球塞住,牛奶接触不到细菌,目的是探究细菌与食品腐败的关系。
6.【解析】选C。酸奶的制作要经过灭菌、接种、培养的过程。制作酸奶的步骤依次是:牛奶煮沸后冷却(灭菌),在牛奶中加入少量的含乳酸菌的酸奶,密封瓶口,放到常温环境中1~2天。
7.【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物技术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制作酸奶要先灭菌排除杂菌,在密封的条件下发酵。煮沸后立即加入酸奶,在高温下会杀死乳酸菌,没有乳酸菌就不能成功制成酸奶;煮沸的目的是灭菌;冷却是为了达到合适的温度;倒入酸奶是提供乳酸菌;密封是隔离空气,提供无氧的条件。
8.【解析】选D。抗生素是由某些细菌和真菌产生的,可以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病原菌引起的疾病。
9.【解析】选A。本题考查城市污水处理厂净化污水的原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含有很多有机物,如各种有机酸等,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甲烷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可以将这些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一些细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可以利用这些有机物生存,使污水得到净化。
10.【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各种细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甲烷菌能将枯枝落叶或动物的粪便分解产生甲烷,即沼气;根瘤菌寄生在豆科植物的根部,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氮肥供植物利用(固氮作用);青霉菌能产生青霉素,青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乳酸菌能够进行乳酸发酵,主要用于制作酸奶和泡菜;醋酸菌能分解葡萄糖等产生醋酸,可用于制作食用醋。
答案:①—c ②—a ③—e ④—b ⑤—d
1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袋装牛奶保鲜的有关知识。
(1)由牛奶的名称“全脂巴氏杀菌乳”可以得知此牛奶的保鲜方法是应用了巴氏消毒法。
(2)由“贮藏条件:2℃~6℃”可知,牛奶适于在2℃~6℃的温度下存放。
(3)牛奶保鲜的关键是抑制和杀灭牛奶中的微生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活动状态不同,一、四季度温度稍低,不利于微生物的活动,故保质期较长;二、三季度温度较高,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故保质期较短。
(4)这种消毒方法是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提出的,这种方法不仅能杀灭牛奶中的细菌和真菌,还能很好地保持牛奶中的营养成分。
(5)食品保存的原理是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或将其杀死。
答案:(1)巴氏消毒法 (2)2℃~6℃
(3)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活动需要适宜的温度。不同季节温度不同,微生物的活动状态不同,故牛奶的保质期不同
(4)巴斯德
(5)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或将其杀死
【能力提升】
1.【解析】选A。本题考查细菌、真菌在发酵中的应用。泡菜和酸奶都是利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乳酸,使食品具有酸味;面包和米酒的制作过程中,都需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利用的主要是霉菌的发酵。
【拓展延伸】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
(1)酵母菌属于一种真菌,常用于制作馒头、面包及酿酒。原理是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2)乳酸菌属于一种细菌,常用于制作酸奶、泡菜及酸黄瓜。原理是乳酸菌可分解葡萄糖产生乳酸。
(3)醋酸菌属于一种细菌,常用于制醋。原理是醋酸菌分解葡萄糖产生醋酸。
(4)曲霉属于真菌,常用于酿酒、制酱油和制酱。原理是分解淀粉产生葡萄糖。
2.【解析】选D。食物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对食物加热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加清水的目的主要是进一步密封,阻止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该保存方法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不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是低温冷冻,达到抑制细菌繁殖的目的,本题图中保存食物的原理是高温灭菌,然后隔绝细菌与食物,避免它们接触。
3.【解析】选A。本题考查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酵母菌可用来制作馒头、面包、造酒等;青霉可产生青霉素,治疗一些细菌性疾病;醋酸菌可用来制醋;乳酸菌可用来制作酸奶、泡菜等。
4.【解析】选B。抗生素是某些细菌和真菌产生的可以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可以用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如肺炎、脑膜炎等;酵母菌虽属真菌,但不产生抗生素。但长期使用或滥用抗生素会有增加细菌抗药性、产生过敏反应、引起二重感染等副作用。
5.【解析】选D。有的霉菌可以被人类利用,如制酱和制酱油过程中会用到霉菌;酵母菌在无氧环境中也能生活;野生真菌有的可以食用,有的有毒,不能食用,如毒蝇鹅膏。
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1)打开玻璃瓶会嗅到酒味,是因为酵母菌分解葡萄糖时产生了酒精;取出一些物质,滴一滴碘液,不变蓝是因为原来的淀粉被酵母菌分解了。这个实验说明酵母菌能把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
(2)酵母菌可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并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由于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如果将此装置放入冰箱中,将不会出现酵母菌发酵现象。
(4)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利用酵母菌的发酵作用生产面包、制作馒头等。
答案:(1)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了酒精
淀粉被酵母菌分解了
(2)变浑浊 酵母菌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并进一步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不会,因为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4)面包 馒头(本小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