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同步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同步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7 21:3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同步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秦的暴政 B. 戍边误期 C. 赋税沉重 D. 刑法严酷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
  A. 陈胜吴广起义 B. 刘邦起义 C. 项羽起义 D. 黄巾起义
  3.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地点是( )
  A. 大泽乡 B. 陈 C. 咸阳 D. 巨鹿
  4.陈胜吴广起义时提出的口号是( )
  A.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B. “均田免赋”
  C.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 “扶清灭洋”
  5.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的秦军主力是( )
  A. 蒙恬率领的军队 B. 章邯率领的军队 C. 王离率领的军队 D. 李由率领的军队
  6.刘邦率军直抵秦都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的时间是( )
  A. 公元前 207 年 B. 公元前 209 年 C. 公元前 206 年 D. 公元前 202 年
  7.下列哪一项不是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
  A. 繁重的赋税 B. 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C. 残酷的刑法 D. 实行郡县制
  8.秦末农民起义中,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是( )
  A. 城濮之战 B. 桂陵之战 C. 马陵之战 D. 巨鹿之战
  9.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 )
  A. 牧野之战 B. 楚汉之争 C. 长平之战 D. 官渡之战
  10.最终在楚汉之争中获胜并建立汉朝的是( )
  A. 陈胜 B. 吴广 C. 刘邦 D. 项羽
  11.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
  A. 长平之战 B. 巨鹿之战 C. 城濮之战 D. 马陵之战
  12.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B. 起义军建立了 “张楚” 政权
  C. 起义最终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D.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13.刘邦入关后,“约法三章” 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 杀人者死 B. 伤人及盗抵罪 C. 废除秦朝苛法 D. 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14.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体现了他的( )
  A. 胆小懦弱 B. 优柔寡断 C. 英勇无畏 D. 刚愎自用
  15.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各地纷纷响应,其中势力发展迅速的是( )
  A. 刘邦领导的队伍 B. 项羽领导的队伍
  C. 陈胜领导的队伍 D. 吴广领导的队伍
  16.秦朝的暴政表现在( )
  ①赋税沉重 ②徭役兵役繁重 ③刑法严酷 ④秦二世更加残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7.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后,得到广大民众的响应,其原因是( )
  ①秦的暴政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②陈胜吴广有卓越的领导才能 ③起义军提出了符合人民愿望的口号 ④秦朝的军队战斗力低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8.楚汉之争中,刘邦能够战胜项羽的主要原因是( )
  A. 刘邦实力强大 B. 项羽刚愎自用
  C. 刘邦善于用人,得到人民支持 D. 项羽兵力不足
  19.下列关于秦末农民大起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B. 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C. 项羽在起义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D. 最终刘邦建立了汉朝
  20.秦末农民起义中,具有首义精神的是( )
  A. 陈胜吴广起义 B. 刘邦起义 C. 项羽起义 D. 绿林赤眉起义
  21.秦朝灭亡的标志是( )
  A. 陈胜吴广起义军攻占陈县 B.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主力
  C. 刘邦率军直抵咸阳,秦王子婴投降 D. 秦朝统治者向项羽投降
  22.秦末农民战争中,在陈建立政权的是( )
  A. 刘邦 B. 项羽 C. 陈胜 D. 吴广
  23.巨鹿之战中,楚军以少胜多的关键因素是( )
  A. 项羽的英勇指挥 B. 秦军战斗力低下
  C. 诸侯军的援助 D. 正确的战略战术
  24.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
  A. 公元前 209 年 B. 公元前 207 年 C. 公元前 206 年 D. 公元前 202 年
  25.下列人物中,在秦末农民战争中率先起义的是( )
  A. 刘邦 B. 项羽 C. 陈胜 D. 吴广
  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 分)
  材料一:“天下苦秦久矣。”
  ——《史记 陈涉世家》
  材料二:“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 陈涉世家》
  (1)材料一中 “天下苦秦久矣” 反映了秦末农民起义的什么原因?(5 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与秦末农民起义有什么关系?(10 分)
  27.简述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和历史意义。(15 分)
  28.比较刘邦和项羽在楚汉之争中的表现,分析刘邦最终获胜的原因。(10 分)
  29.秦末农民大起义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10 分)
答案
  一、选择题
  1.A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2.A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3.A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地点是大泽乡。
  4.C 陈胜吴广起义时提出的口号是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5.C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的秦军主力是王离率领的军队。
  6.A 刘邦率军直抵秦都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的时间是公元前 207 年。
  7.D 实行郡县制不是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秦的暴政(繁重的赋税、徭役和兵役、残酷的刑法等)才是导致农民起义的原因。
  8.D 秦末农民起义中,巨鹿之战歼灭了秦军主力。
  9.B 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
  10.C 最终在楚汉之争中获胜并建立汉朝的是刘邦。
  11.B 巨鹿之战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
  12.C 陈胜吴广起义最终没有推翻秦朝统治,刘邦率军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
  13.D “约法三章” 的内容是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废除秦朝苛法,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不是 “约法三章” 的内容。
  14.C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体现了他的英勇无畏。
  15.A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刘邦领导的队伍势力发展迅速。
  16.D 秦朝的暴政表现在赋税沉重、徭役兵役繁重、刑法严酷、秦二世更加残暴等方面。
  17.A 陈胜吴广起义得到广大民众响应的原因是秦的暴政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陈胜吴广有卓越的领导才能,起义军提出了符合人民愿望的口号。秦朝军队战斗力并不低下,④错误。所以答案选 A。
  18.C 刘邦能够战胜项羽的主要原因是他善于用人,得到人民支持。
  19.C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最终刘邦建立了汉朝。项羽在反秦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能说他在起义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所以 C 选项不正确。
  20.A 陈胜吴广起义具有首义精神。
  21.C 秦朝灭亡的标志是刘邦率军直抵咸阳,秦王子婴投降。
  22.C 陈胜在陈建立政权。
  23.A 巨鹿之战中,楚军以少胜多的关键因素是项羽的英勇指挥。
  24.A 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的时间是公元前 209 年。
  25.C 在秦末农民战争中率先起义的是陈胜。
  二、非选择题
  26.(1)“天下苦秦久矣” 反映了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秦朝时期,赋税沉重,农民要将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徭役兵役繁重,百姓被迫长期服兵役和劳役,如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墓、长城等;刑法严酷,一人犯罪,全家株连,人民生活苦不堪言。(5 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等 900 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大泽乡遇大雨误期。按照秦律,误期当斩。在生死存亡之际,陈胜吴广领导戍卒发动起义。这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10 分)
  27.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公元前 209 年,陈胜、吴广等 900 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大泽乡遇大雨,道路被冲毁,无法按期到达目的地。按照秦朝法律,戍卒误期要被处死。陈胜、吴广商议,认为与其送死,不如起来反抗。他们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号召大家举行起义。起义军迅速攻占了大泽乡,接着又攻下陈县。陈胜称王,建立了 “张楚” 政权。此后,陈胜派主力向西进攻,直逼咸阳。各地农民纷纷响应,起义军不断壮大。(8 分)
  历史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7 分)
  28.刘邦在楚汉之争中的表现:刘邦善于用人,他手下有许多杰出的人才,如萧何、张良、韩信等。刘邦能够听取谋士的建议,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争取民心的政策,如 “约法三章”,规定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废除秦朝苛法,得到了关中百姓的支持。刘邦还善于笼络各方势力,联合其他诸侯共同对抗项羽。(4 分)
  项羽在楚汉之争中的表现:项羽虽然勇猛善战,但他刚愎自用,不善于用人,许多有才能的人纷纷离他而去。项羽在进入咸阳后,大肆烧杀抢掠,失去了民心。他在战争中过于注重个人英雄主义,忽视了战略战术的运用,导致在与刘邦的争斗中逐渐处于劣势。(4 分)
  刘邦最终获胜的原因:刘邦善于用人,得到了众多人才的辅佐;他能够采取正确的政策,争取民心;而项羽刚愎自用,失去民心,又不善于用人和运用战略战术。此外,刘邦还善于联合各方势力,形成强大的力量对抗项羽。(2 分)
  29.秦末农民大起义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①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实行仁政,不能实行暴政,否则会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引发人民起义。
  ②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政府要关注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④在面对困难和压迫时,人民会奋起反抗,维护自己的权益。
  ⑤作为领导者,要善于用人,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⑥要注重社会的公平正义,建立合理的制度,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政策,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⑧要重视文化教育,提高人民的素质,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⑨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骄傲自满,盲目自大,否则会导致失败。
  ⑩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不能只顾个人利益。(10 分)
解析
  一、选择题
  1.秦的暴政,如沉重的赋税、徭役和兵役、严酷的刑法等,导致民不聊生,这是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答案选 A。
  2.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答案选 A。
  3.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于大泽乡,答案选 A。
  4.陈胜吴广起义提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的口号,答案选 C。
  5.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击败王离率领的秦军主力,答案选 C。
  6.公元前 207 年,刘邦率军直抵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答案选 A。
  7.实行郡县制不是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秦的暴政才是根源,答案选 D。
  8.巨鹿之战中,项羽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答案选 D。
  9.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展开楚汉之争,答案选 B。
  10.刘邦在楚汉之争中获胜,建立汉朝,答案选 C。
  11.巨鹿之战对推翻秦朝统治起了决定作用,答案选 B。
  12.陈胜吴广起义最终没有推翻秦朝统治,答案选 C。
  13.“约法三章” 不包括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答案选 D。
  14.破釜沉舟体现了项羽的英勇无畏,答案选 C。
  15.刘邦领导的队伍势力发展迅速,答案选 A。
  16.秦朝的暴政包括赋税沉重、徭役兵役繁重、刑法严酷、秦二世更加残暴等方面,答案选 D。
  17.陈胜吴广起义得到民众响应是因为秦的暴政、陈胜吴广的领导才能和符合人民愿望的口号,答案选 A。
  18.刘邦善于用人,得到人民支持,这是他战胜项羽的主要原因,答案选 C。
  19.陈胜吴广起义是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统治,刘邦建立汉朝,项羽在反秦中有重要作用,但不是起义中起决定性作用,答案选 C。
  20.陈胜吴广起义具有首义精神,答案选 A。
  21.秦朝灭亡的标志是刘邦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答案选 C。
  22.陈胜在陈建立政权,答案选 C。
  23.巨鹿之战中项羽的英勇指挥是楚军以少胜多的关键因素,答案选 A。
  24.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于公元前 209 年,答案选 A。
  25.陈胜率先起义,答案选 C。
  二、非选择题
  26.(1)“天下苦秦久矣” 反映了秦的暴政,包括赋税、徭役兵役、刑法等方面。(2)陈胜吴广起义是因戍卒误期引发,它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沉重打击了秦朝统治。
  27.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包括起义的起因、发展等方面。历史意义在于它是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秦朝统治,鼓舞了后世人民反抗。
  28.刘邦善于用人、争取民心、联合势力;项羽刚愎自用、失去民心、忽视战略战术。刘邦获胜是因为他善于用人、得民心等,而项羽存在诸多不足。
  29.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启示包括统治者要仁政、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群众的力量、领导者的素质、公平正义、总结经验教训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