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同步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是( )
A. 颁布 “推恩令” B.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 统一铸造五铢钱 D. 北击匈奴
2.汉武帝颁布 “推恩令” 的目的是( )
A. 加强诸侯王的势力 B. 剥夺诸侯王的封地
C. 加强中央集权 D. 推行郡县制
3.“推恩令” 对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主要是( )
A. 省去了重新分封的麻烦 B. 分割后的各小王国无力与中央抗衡
C. 得到了各位诸侯子弟的拥护 D. 节省了政府开支
4.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 )
A. 焚书坑儒 B. 八股取士 C.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D. 文字狱
5.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
A. 刀币 B. 布币 C. 五铢钱 D. 圆形方孔半两钱
6.汉武帝在地方上设置(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A. 诸侯王 B. 郡国并行制 C. 刺史 D. 郡县制
7.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的主要目的是( )
A. 掠夺土地 B. 开发边疆 C. 保护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 D. 巩固大一统王朝
8.以下对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汉武帝时,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B. 大一统局面的出现,与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有关
C. 汉武帝的大一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
D. 汉武帝的大一统,只是表面上的统一,西汉王朝内部矛盾依然尖锐
9.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下列属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
①颁布 “推恩令” ②“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③统一铸造五铢钱 ④北击匈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汉武帝接受董仲舒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的建议,其目的是( )
A.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 加强思想控制
C. 推行法家思想 D. 发展教育事业
11.汉武帝为加强对社会经济的控制,采取的措施有( )
①统一铸造五铢钱 ②盐铁官营 ③平抑物价 ④统一度量衡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2.汉武帝时期,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使非贵族官僚家庭出身的士人崛起,这一措施是( )
A. 颁布 “推恩令” B. 设立刺史 C. 察举制 D. 建立太学
13.汉武帝时期,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的教材主要是( )
A. 墨家著作 B. 法家著作 C. 道家著作 D. 儒家著作
14.下列关于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
A. “推恩令” 的颁布,解决了诸侯王威胁中央的问题
B.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C. 统一铸造五铢钱,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经济控制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15.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组织了强大的骑兵,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其中抗击匈奴的名将是( )
A. 蒙恬、卫青 B. 卫青、霍去病 C. 蒙恬、霍去病 D. 李广、卫青
16.汉武帝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 统一铸造五铢钱 B. 实行盐铁专卖 C. 统一度量衡 D. 平抑物价
17.汉武帝推行的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使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正统思想。这里的 “儒术” 是指( )
A. 先秦儒家学说 B. 法家、道家等学说与儒家学说的结合
C. 董仲舒的新儒学 D. 程朱理学
18.汉武帝时期,能够大规模反击匈奴的主要原因是( )
A. 西汉国力强盛 B. 匈奴势力衰落
C. 卫青、霍去病英勇善战 D. 汉武帝的雄才大略
19.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产生的影响有( )
①巩固了大一统王朝 ②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④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0.汉武帝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 )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促进了文化繁荣
C. 推动了经济发展 D. 巩固了边疆地区
21.汉武帝时,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主要是由于( )
A. 颁布 “推恩令” B.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 兴办太学 D. 实行盐铁专卖
22.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的目的是( )
A. 增加财政收入 B. 加强对经济的控制
C. 促进商业发展 D. 改善百姓生活
23.下列属于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在政治方面的措施是( )
A. 统一铸造五铢钱 B.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 颁布 “推恩令” D. 北击匈奴
24.汉武帝时期,政府垄断铸币权,统一铸造的货币是( )
A. 刀币 B. 布币 C. 五铢钱 D. 贝币
25.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下列不属于汉武帝时期的是( )
A. 颁布 “推恩令” B. 派张骞出使西域
C. 光武中兴 D. 实行盐铁专卖
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 分)
材料一:“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 主父偃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董仲舒
(1)材料一中主父偃提出了什么建议?汉武帝采纳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5 分)
(2)材料二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建议?汉武帝采纳这一建议产生了什么影响?(5 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采取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5 分)
27.简述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对后世的影响。(15 分)
28.汉武帝时期为什么能够对匈奴进行大规模的反击?反击匈奴有什么意义?(10 分)
29.评价汉武帝。(10 分)
答案
一、选择题
1.A 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颁布 “推恩令”。
2.C 汉武帝颁布 “推恩令” 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3.B “推恩令” 分割后的各小王国无力与中央抗衡,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4.C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5.C 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6.C 汉武帝在地方上设置刺史,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7.D 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大一统王朝。
8.D 汉武帝的大一统是全方位的,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并非只是表面统一,西汉王朝内部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9.A ①颁布 “推恩令”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②“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加强了思想控制;③统一铸造五铢钱加强了经济控制。北击匈奴主要是军事方面巩固边疆,④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 A。
10.B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的建议,目的是加强思想控制。
11.A 汉武帝为加强对社会经济的控制,采取了①统一铸造五铢钱、②盐铁官营、③平抑物价等措施。统一度量衡是秦始皇的措施,④不符合题意。答案选 A。
12.C 汉武帝时期通过察举制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
13.D 汉武帝时期,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的教材主要是儒家著作。
14.D “推恩令” 解决了诸侯王威胁中央的问题;“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统一铸造五铢钱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经济控制。所以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选 D。
15.B 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是卫青、霍去病。
16.C 统一度量衡是秦始皇的措施,不是汉武帝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答案选 C。
17.C 汉武帝推行的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中的 “儒术” 是指董仲舒的新儒学,它融合了法家、道家等学说与儒家学说。
18.A 汉武帝时期,能够大规模反击匈奴的主要原因是西汉国力强盛。
19.D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了大一统王朝,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①②③④都正确,答案选 D。
20.A 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共同作用是加强了中央集权。
21.A 汉武帝颁布 “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2.B 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的目的是加强对经济的控制。
23.C 颁布 “推恩令” 是汉武帝在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 统一铸造五铢钱是经济方面的措施;B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是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D 北击匈奴是军事方面的措施。答案选 C。
24.C 汉武帝时期,政府垄断铸币权,统一铸造五铢钱。
25.C 光武中兴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局面,不属于汉武帝时期。
二、非选择题
26.(1)主父偃提出了 “推恩令” 的建议。汉武帝采纳这一建议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的势力。(5 分)
(2)董仲舒提出了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的建议。汉武帝采纳这一建议,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加强了思想控制,巩固了大一统王朝。(5 分)
(3)汉武帝采取的 “推恩令” 和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等措施,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王朝,使西汉在政治、思想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5 分)
27.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政治方面:
颁布 “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从而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 13 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经济方面:
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
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平抑物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稳定物价,打击了商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行为。
思想文化方面:
接受董仲舒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对后世的影响:
政治方面:“推恩令” 和刺史制度为后世解决地方割据问题提供了借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成为后世许多王朝效仿的典范。
经济方面:统一货币、盐铁官营等经济政策对后世的经济管理和财政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朝代都重视对重要经济资源的控制。
思想文化方面: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民族精神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太学的设立为后世教育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5 分)
28.汉武帝时期能够对匈奴进行大规模反击的原因:
政治上,汉武帝时期加强了中央集权,国家实力增强,能够组织大规模的军队进行作战。
经济上,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反击匈奴提供了物质基础。
军事上,汉武帝大力发展军事力量,组建了强大的骑兵部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人才上,汉武帝时期涌现出了卫青、霍去病等杰出的军事将领。
反击匈奴的意义:
解除了匈奴对北方边境的威胁,保障了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北方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巩固了大一统王朝,使西汉的疆域进一步扩大,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10 分)
29.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在政治方面,他通过颁布 “推恩令” 等措施,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王朝。建立刺史制度,加强了对地方官员和豪强的监督,进一步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在经济方面,他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平抑物价等政策,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的稳定和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在思想文化方面,他采纳董仲舒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的建议,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加强了思想控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他兴办太学,培养了大批人才,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在军事方面,他派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多次出击匈奴,解除了匈奴对北方边境的威胁,巩固了边疆,扩大了西汉的疆域。
然而,汉武帝在位后期,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他好大喜功,连年征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社会矛盾激化。但总体来说,汉武帝的功绩大于他的过失。他的统治时期使西汉达到了鼎盛,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0 分)
解析
一、选择题
1.A: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的重要措施是颁布 “推恩令”。“推恩令” 规定诸侯王除了让嫡长子继承王位外,还可以将封地分给其他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这样,诸侯王的势力被逐渐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C:汉武帝颁布 “推恩令” 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西汉初期,诸侯王势力强大,对中央构成威胁。“推恩令” 通过分割诸侯国,使其势力逐渐变小,无法与中央抗衡,从而巩固了中央政权。
3.B:“推恩令” 的关键作用在于它分割后的各小王国势力大大削弱,无力与中央抗衡。这样,中央集权得以加强。A 选项,省去重新分封的麻烦并非主要目的;C 选项,虽然诸侯子弟可能因得到封地而暂时满意,但这不是 “推恩令” 的主要作用;D 选项,节省政府开支也不是 “推恩令” 的主要作用。
4.C: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的建议,汉武帝采纳了这一建议。其目的是通过尊崇儒家思想,统一思想文化,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大一统王朝。A 选项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的举措;B 选项八股取士是明朝的科举制度;D 选项文字狱是清朝加强思想控制的手段。
5.C: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的发行稳定了货币流通,加强了中央对经济的控制。A 选项刀币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的货币;B 选项布币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D 选项圆形方孔半两钱是秦始皇统一铸造的货币。
6.C:汉武帝在地方上设置刺史。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员和豪强,防止他们违法乱纪,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 选项诸侯王是被汉武帝削弱的对象;B 选项郡国并行制在汉武帝时期已经不是主要的地方行政制度;D 选项郡县制是秦朝以来的地方行政制度,但汉武帝通过刺史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
7.D: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大一统王朝。匈奴经常南下侵扰中原地区,对西汉的边境安全和经济文化发展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军事打击,解除匈奴的威胁,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A 选项掠夺土地不是主要目的;B 选项开发边疆不是北击匈奴的主要目的;C 选项保护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是北击匈奴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巩固大一统王朝。
8.D:汉武帝时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他通过一系列措施,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实现了大一统。A 选项,汉武帝时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是正确的;B 选项,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在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C 选项,汉武帝的大一统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加强对经济的控制、军事上打击匈奴、思想文化上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等。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内部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并非只是表面上的统一,所以 D 选项错误。
9.A:①颁布 “推恩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②“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加强了思想控制;③统一铸造五铢钱,加强了中央对经济的控制。④北击匈奴是军事方面的举措,主要是巩固边疆,而不是直接加强中央集权。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答案选 A。
10.B:汉武帝接受董仲舒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的建议,目的是加强思想控制,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从而巩固统治。A 选项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政治手段,如 “推恩令” 等;C 选项汉武帝尊崇的是儒家思想,而非法家思想;D 选项发展教育事业是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的一个方面,但不是主要目的。
11.A:汉武帝为加强对社会经济的控制,采取了①统一铸造五铢钱,稳定货币流通;②盐铁官营,将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③平抑物价,打击商人囤积居奇的行为。④统一度量衡是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汉武帝时期并没有这样做。所以答案选 A。
12.C:汉武帝时期实行察举制,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使非贵族官僚家庭出身的士人有机会进入仕途。A 选项颁布 “推恩令” 是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B 选项设立刺史是加强对地方监察的措施;D 选项建立太学是为了培养儒家人才,传播儒家思想。
13.D:汉武帝时期,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的教材主要是儒家著作。“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太学以儒家经典作为教学内容,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
14.D:①“推恩令” 的颁布,使得诸侯王的势力被逐渐削弱,解决了诸侯王威胁中央的问题;②“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加强了思想控制;③统一铸造五铢钱,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经济控制。这三项措施都对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王朝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选 D。
15.B: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是卫青、霍去病。他们率领汉军多次出击匈奴,取得了重大胜利,解除了匈奴对北方边境的威胁。蒙恬是秦朝时期抗击匈奴的将领;李广也是西汉时期的将领,但他不是大规模反击匈奴的主要将领。所以答案选 B。
16.C:统一度量衡是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汉武帝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包括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专卖和平抑物价等。所以答案选 C。
17.C:汉武帝推行的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中的 “儒术” 是指董仲舒的新儒学。董仲舒的新儒学融合了法家、道家等学说与儒家学说,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A 选项先秦儒家学说不符合汉武帝时期的情况;B 选项说法不准确,“儒术” 主要指董仲舒的新儒学;D 选项程朱理学是宋代的哲学思想,与汉武帝时期无关。
18.A:汉武帝时期,能够大规模反击匈奴的主要原因是西汉国力强盛。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军事上也有了足够的力量组建强大的骑兵部队。B 选项匈奴势力衰落并不是主要原因;C 选项卫青、霍去病英勇善战是反击匈奴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但不是能够大规模反击匈奴的主要原因;D 选项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是推动反击匈奴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国力强盛是基础。所以答案选 A。
19.D: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①巩固了大一统王朝,加强了国家的统一;②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使地方势力无法与中央抗衡;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如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等经济政策;④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所以①②③④都正确,答案选 D。
20.A: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共同作用是加强了中央集权。政治上的 “推恩令”、刺史制度,经济上的统一货币、盐铁官营,思想文化上的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等,都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大一统王朝。B 选项促进文化繁荣是思想文化方面措施的一个方面;C 选项推动经济发展是经济措施的作用之一;D 选项巩固边疆地区是军事行动的结果之一。这些都不是各项措施的共同作用,共同作用是加强中央集权,答案选 A。
21.A:汉武帝颁布 “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 选项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是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关系不大;C 选项兴办太学是教育方面的举措,主要是为了培养人才和传播儒家思想;D 选项实行盐铁专卖是经济方面的措施,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而不是对地方的控制。所以答案选 A。
22.B: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的目的是加强对经济的控制。通过将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政府可以掌握重要的经济资源,增加财政收入,同时也可以抑制商人的势力,巩固中央集权。A 选项增加财政收入是盐铁官营的一个结果,而不是主要目的;C 选项盐铁官营并不是为了促进商业发展,相反,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业的自由发展;D 选项改善百姓生活不是盐铁官营的主要目的。所以答案选 B。
23.C:颁布 “推恩令” 是汉武帝在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它通过分割诸侯国,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 选项统一铸造五铢钱是经济方面的措施,加强了中央对经济的控制;B 选项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是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加强了思想控制;D 选项北击匈奴是军事方面的措施,巩固了边疆。所以答案选 C。
24.C:汉武帝时期,政府垄断铸币权,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的发行稳定了货币流通,加强了中央对经济的控制。A 选项刀币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的货币;B 选项布币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D 选项贝币是古代的一种货币,汉武帝时期并没有将贝币作为统一铸造的货币。所以答案选 C。
25.C:光武中兴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局面,不属于汉武帝时期。A 选项颁布 “推恩令”、B 选项派张骞出使西域、D 选项实行盐铁专卖都是汉武帝时期的举措。
二、非选择题
26.
(1)建议及目的:
主父偃提出了 “推恩令” 的建议。汉武帝采纳这一建议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西汉初期,诸侯王势力强大,对中央政权构成威胁。“推恩令” 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这样诸侯国越分越小,势力逐渐削弱,无法与中央抗衡,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建议及影响:
董仲舒提出了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的建议。汉武帝采纳这一建议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这一举措加强了思想控制,使人们的思想统一于儒家思想之下,巩固了大一统王朝。同时,它也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儒家经典成为官方教育的主要内容,培养了大批儒家人才,为封建统治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人才支持。
(3)共同作用:
汉武帝采取的 “推恩令” 和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等措施,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王朝。“推恩令” 从政治上削弱了地方势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从思想文化上统一了人们的思想,使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进一步巩固了政治统一。这些措施使西汉在政治、思想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世封建王朝加强中央集权和思想控制提供了借鉴。
27.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对后世的影响:
政治方面:
措施:
颁布 “推恩令”:汉武帝时期,诸侯王势力膨胀,严重威胁中央集权。“推恩令” 规定诸侯王除了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分给其他子弟,建立侯国。这样,诸侯国被逐渐分割,势力不断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建立刺史制度: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 13 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刺史负责监察地方,防止地方势力坐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官员的监督和管理。
对后世的影响:“推恩令” 和刺史制度为后世解决地方割据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许多朝代在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时,都借鉴了汉武帝的这些措施。例如,唐朝的监察制度、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汉武帝制度的影响。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成为后世许多王朝效仿的典范,对维护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经济方面:
措施:
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汉武帝之前,地方和私人可以铸币,导致货币混乱,物价波动。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使货币统一,稳定了金融秩序,加强了中央对经济的控制,同时也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
实行盐铁官营、专卖:盐和铁是古代重要的经济资源。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将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由政府统一经营管理。这样,政府不仅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还可以控制经济命脉,防止商人势力过大,影响中央集权。
平抑物价:汉武帝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通过政府的干预来稳定物价,打击商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行为,保障了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
对后世的影响:汉武帝的经济政策对后世的经济管理和财政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后世许多朝代都重视对重要经济资源的控制,如盐、铁等。统一货币的做法也被后世沿用,成为加强经济统一和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也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管理的重要特点之一。
思想文化方面:
措施:
接受董仲舒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的建议:董仲舒的新儒学融合了儒家、法家、道家等思想,强调君权神授、大一统等观念,符合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将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在全社会推广儒家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高等学府,汉武帝时期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太学的设立不仅传播了儒家文化,还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官员,使儒士进入各级政权机构,进一步巩固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对后世的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民族精神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太学的设立为后世教育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世的封建王朝纷纷效仿,设立学校,传播儒家文化,培养人才。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展也成为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之一。
28.汉武帝时期能够对匈奴进行大规模反击的原因及意义:
原因:
政治方面:汉武帝时期加强了中央集权,通过颁布 “推恩令” 等措施,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使国家能够集中力量进行对外战争。同时,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加强,能够有效地组织和调配人力、物力资源。
经济方面: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粮食产量增加,为军队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保障。手工业的发展,如兵器制造等,也为军事行动提供了必要的装备。商业的繁荣也为国家积累了财富,使得汉武帝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军事方面:汉武帝大力发展军事力量,组建了强大的骑兵部队。通过引进优良马种、加强骑兵训练等措施,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汉武帝时期涌现出了卫青、霍去病等杰出的军事将领,他们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率领军队多次取得胜利。
人才方面:汉武帝善于选拔和任用人才,除了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外,还有一大批谋士和官员为战争出谋划策,提供后勤保障等支持。
意义:
保障边境安全:汉武帝对匈奴的大规模反击,解除了匈奴对北方边境的长期威胁,保障了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边境地区的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农业生产和商业活动得以正常进行。
促进民族融合:战争过程中,中原地区与北方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匈奴人在与汉朝的交往中,逐渐接受了汉族的文化和生产方式,汉族也吸收了匈奴的一些文化元素。这种民族融合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巩固大一统王朝:反击匈奴的胜利巩固了大一统王朝,使西汉的疆域进一步扩大。汉武帝通过战争控制了河西走廊、西域等地,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统治。这不仅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也为后世中国疆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9.评价汉武帝:
政治成就:
汉武帝通过颁布 “推恩令” 等措施,有效地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使西汉王朝的政治更加稳定。刺史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对地方官员和豪强的监督,进一步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确保了国家政策的有效实施。
经济举措:
汉武帝在经济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他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稳定了货币流通,抑制了通货膨胀,加强了中央对
29.评价汉武帝:
评价汉武帝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皇帝,他的统治时期既有显著的成就,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积极方面
1.加强中央集权
推行 “推恩令”: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使诸侯国越分越小,难以对中央构成威胁,极大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建立刺史制度:加强了对地方官吏和豪强的监察,有效遏制了地方势力的膨胀,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确保了朝廷的政令能够在地方得到较好的执行。
2.发展经济
统一货币: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稳定了金融秩序,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货币的统一使得贸易更加便利,加强了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
盐铁官营:把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同时也抑制了商人的势力,使国家能够更好地掌控经济命脉,为国家的各项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平抑物价:通过政府干预,稳定了市场物价,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促进了经济的平稳发展,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3.巩固边疆
抗击匈奴:汉武帝时期,派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多次出击匈奴,取得了重大胜利,解除了匈奴对北方边境的长期威胁,保卫了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拓展疆域:在对匈奴作战的过程中,西汉的疆域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加强了对河西走廊、西域等地的控制,促进了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民族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思想文化
尊崇儒术:采纳董仲舒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的建议,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加强了思想统一,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儒家思想的传播和发展,培养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兴办太学: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为教材,培养了大批人才,为国家的治理和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太学的设立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
二、消极方面
1.好大喜功,连年征战:汉武帝在位后期,频繁发动战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国家财政紧张,人民负担加重。
2.社会矛盾激化:由于战争和繁重的赋税、徭役,社会矛盾逐渐激化,农民生活困苦,一些地方出现了农民起义的情况。
三、总体评价
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的统治时期使西汉达到了鼎盛阶段。他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举措,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他在后期的统治中存在一些问题,但他的功绩远远大于过失。他的一系列改革和政策,为后世封建王朝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统治不仅巩固了西汉的大一统局面,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