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四校联考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枣庄四校联考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2-26 08:3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枣庄四校联考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能正确反映“中国位置优越、国土辽阔”的是(  )
A.海陆兼备,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B.人口最多,有56个民族
C.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
D.南北跨纬度广,雨热同期
 
2.下列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A.渤海、黄海 B.黄海、东海
C.渤海、台湾海峡 D.渤海、琼州海峡
 
3.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4.下列省区轮廓与其对应的简称错误的是(  )
A. B. C. D.
 
5.“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已经撒满了阳光”此话说明(  )
A.我国领土东西经度差异很大、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大
B.我国领土南北纬度差很大、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大
C.我国陆上疆界很长、邻国数量很多
D.我国海上疆界很长、领海范围相当广大
 
6.西双版纳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当地喜欢孔雀舞、欢度泼水节的民族是(  )
A.傣族 B.藏族 C.维吾尔族 D.畲族
 
7.有关我国人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B.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C.我国人口东多西少,分布相对均匀
D.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是西藏自治区
 
8.由于我国人口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
A.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B.人均教育经费少,学校设施落后
C.为工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D.交通四通八达,人们的住房条件有较大改善
 
9.北回归线穿过的我国的省区中位置最西面的是(  )
A.台湾省 B.云南省
C.广东省 D.广西壮族自治区
 
10.旅游途中,张杨同学在超市购买了一瓶××牌矿泉水,商标上注有“皖卫食证字【2008】第××06”字样,于是他断定此矿泉水注册于(  )
A.河南省 B.安徽省 C.贵州省 D.陕西省
 
11.下列关于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广东纬度最低 B.西藏位置最西
C.内蒙古跨经度最广 D.四川面积最大
 
12.分布在我国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丘陵和平原 B.丘陵和盆地 C.山地和高原 D.平原和高原
 
13.如图①中表示的山脉是(  )
A.阿尔泰山 B.昆仑山 C.喜马拉雅山 D.天山
 
14.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我国气候资源一大优势的是(  )
A.雨热同期 B.春寒干燥 C.冬季严寒 D.秋高气爽
 
15.我们学校所处的温度带是(  )
A.热带 B.亚热带 C.暖温带 D.中温带
 
16.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
①1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17.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
 
1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是指(  )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内蒙古高原
 
19.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气候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
C.大陆性特征明显 D.没有灾害性天气
 
20.下列气候类型中,我国没有分布的是(  )
A.高山高原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二、综合题
21.读图甲、乙两图,完成题目要求.
(1)甲乙两图中,      图表示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它主要包括来自      洋的西南季风和      洋的东南季风.
(2)季风区是指受      影响显著的地区,降水      .
(3)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主要来自      和      一带,气流性质较为      ,从而加剧了我国北方冬季的严寒.
(4)在我国的东部季风气候区,从南向北气候又有很大差异,主要是由于受      因素的影响.
(5)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相比,水热条件较适合发展种植业的是      .
 
22.沿北纬36度附近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形区是      ,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B地形区是      ,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C地形区是      ,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山脉a是      ,为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海域D是      海.
(2)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①有利于      深入内陆形成降水,②造成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      ,加强了沿海和内地的联系,③在两级阶梯接替的      处,河流落差大,      丰富.
(3)图中青岛与兰州相比,气候差异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枣庄四校联考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能正确反映“中国位置优越、国土辽阔”的是(  )
A.海陆兼备,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B.人口最多,有56个民族
C.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
D.南北跨纬度广,雨热同期
【考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
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解答】解: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地区降水丰富,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多良港,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加强海外各国的交往.
我国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53°N),最南端在曾母暗沙(4°N),南北跨纬度约49度.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属于基础题.学生应熟记我国的地理位置,多结合地图进行识记相关知识,提高答题效率.
 
2.下列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A.渤海、黄海 B.黄海、东海
C.渤海、台湾海峡 D.渤海、琼州海峡
【考点】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分析】我国的四大近海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琼州海峡和渤海是我国的两大内海.
【解答】解:我国的两大内海是位于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和雷州半岛、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内海名称,牢记即可.
 
3.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考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分析】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属于北温带,小部分属于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
【解答】解: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故选:B.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我国的纬度位置,学生应牢记相关知识,并能结合地图进行识记.属于基础题.
 
4.下列省区轮廓与其对应的简称错误的是(  )
A. B. C. D.
【考点】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分析】能根据图片轮廓来判断各省区的名称,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解:根据轮廓可知,A为陕西省,简称陕或秦;B为黑龙江省,简称黑;C为山东省,简称鲁;D为云南省,简称云或滇.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各省的行政中心,属于基础题.
 
5.“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已经撒满了阳光”此话说明(  )
A.我国领土东西经度差异很大、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大
B.我国领土南北纬度差很大、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大
C.我国陆上疆界很长、邻国数量很多
D.我国海上疆界很长、领海范围相当广大
【考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分析】我国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由此可知东西跨经度大约60度,跨5个时区.
【解答】解:我国跨经度广,是造成东西部晨昏差异的原因,我国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由此可知东西跨经度大约60度,跨5个时区.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掌握我国经纬度特点是解题的关键,学生应牢记基础知识,并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答题的效率.
 
6.西双版纳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当地喜欢孔雀舞、欢度泼水节的民族是(  )
A.傣族 B.藏族 C.维吾尔族 D.畲族
【考点】独特的民族风情.
【分析】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部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拥有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如傣族、白族、哈尼族、拉祜族等.
【解答】解:西双版纳位于云南西南部,是云南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主要分布着傣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泼水节、孔雀舞是傣族的重大节日及传统舞蹈.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虽说是基础性题目,但我国民族众多,有很多独具风情的特色,需要相互联系学习.
 
7.有关我国人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B.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C.我国人口东多西少,分布相对均匀
D.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是西藏自治区
【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解答】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此线以东人口稠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此线以西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总人口的6%.其中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是西藏自治区.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故选:C.
【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特点,要理解记忆.
 
8.由于我国人口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
A.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B.人均教育经费少,学校设施落后
C.为工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D.交通四通八达,人们的住房条件有较大改善
【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
【分析】我国人口数量过多给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可能导致资源短缺,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
【解答】解:人均教育经费少,学校设施落后是由于我国人口多,带来的负面影响,而A、C、D三个选项的描述不是负面影响.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人口数量过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理解解答即可.
 
9.北回归线穿过的我国的省区中位置最西面的是(  )
A.台湾省 B.云南省
C.广东省 D.广西壮族自治区
【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
【分析】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解答】解: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区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和台湾省,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被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名称,牢记即可.
 
10.旅游途中,张杨同学在超市购买了一瓶××牌矿泉水,商标上注有“皖卫食证字【2008】第××06”字样,于是他断定此矿泉水注册于(  )
A.河南省 B.安徽省 C.贵州省 D.陕西省
【考点】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分析】熟记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题干中“皖”是我国安徽省的简称.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熟记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与行政中心,即可得出答案.
 
11.下列关于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广东纬度最低 B.西藏位置最西
C.内蒙古跨经度最广 D.四川面积最大
【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
【分析】我国疆域辽阔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端﹣﹣曾母暗沙;最西端﹣﹣帕米尔高原;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解答】解:我国最南端﹣﹣曾母暗沙,属于海南省;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简称是新,行政中心是乌鲁木齐;该省区也是我国最西的省区;内蒙古自治区是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省区的相关知识,牢记即可.
 
12.分布在我国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丘陵和平原 B.丘陵和盆地 C.山地和高原 D.平原和高原
【考点】三级地势阶梯的概况与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区.
【分析】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地形以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阶梯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江南丘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解答】解:第三阶梯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江南丘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根据题意.
故选:A.
【点评】观察中国地形分布示意图,明确选项中地形的位置.
 
13.如图①中表示的山脉是(  )
A.阿尔泰山 B.昆仑山 C.喜马拉雅山 D.天山
【考点】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分析】图为“三山夹两盆”的新疆地形简图,新疆从北向南的地形依次是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
【解答】解:图为“三山夹两盆”的新疆地形简图,新疆从北向南的地形依次是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塔里木盆地北侧的山脉是天山山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我国新疆地区的地形位置.记忆时应该对照地形图,根据各地形区的位置关系系统记忆,从而便于灵活运用.
 
14.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我国气候资源一大优势的是(  )
A.雨热同期 B.春寒干燥 C.冬季严寒 D.秋高气爽
【考点】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分析】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解答】解:高温期多雨期与农作物的生长期一致,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使我国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气候资源的又一大优势.
 
15.我们学校所处的温度带是(  )
A.热带 B.亚热带 C.暖温带 D.中温带
【考点】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分析】我们学校所处的温度带是暖温带.
【解答】解:我们学校位于河南省的北部,属于暖温带.
故选:C.
【点评】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温度带的位置.
 
16.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
①1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考点】秦岭与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
【分析】依据与秦岭、淮河一致的地理界线,来解答此题.
【解答】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主要是: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可见符合条件的是①③⑥.
故选:C.
【点评】考查了秦岭、淮河一线对我国气候产生的主要影响,中考中常见的选择题.
 
17.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
【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分析】我国四大盆地各有特点,如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上,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而其他盆地如四川盆地,海拔在500米左右.
【解答】解: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的第一级阶梯上,是海拔最高的盆地,故选:A.
【点评】充分利用地图,通过对比分析等手段熟练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特点.
 
1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是指(  )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内蒙古高原
【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四大牧区.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地形特征的掌握情况.
【解答】解: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确如北朝民歌所写:“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繁荣景象.根据题意.
故选:D
【点评】这是一道有点难度的题目,要求学生要多学习地理知识,多读一些有关地理方面的书籍.
 
19.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气候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
C.大陆性特征明显 D.没有灾害性天气
【考点】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分析】我国的气候具有强烈的季风性、大陆性和类型多样性的特征.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洪涝.干旱.寒潮.台风等.
【解答】解:我国的气候具有强烈的季风性、大陆性和类型多样性的特征.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洪涝.干旱.寒潮.台风等.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气候特征,要牢记.
 
20.下列气候类型中,我国没有分布的是(  )
A.高山高原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考点】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
【分析】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
【解答】解: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没有热带沙漠气候.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我国的气候类型,较简单.
 
二、综合题
21.读图甲、乙两图,完成题目要求.
(1)甲乙两图中, 乙 图表示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它主要包括来自 印度 洋的西南季风和 太平 洋的东南季风.
(2)季风区是指受 夏季风 影响显著的地区,降水 丰富 .
(3)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主要来自 蒙古 和 西伯利亚 一带,气流性质较为 寒冷干燥 ,从而加剧了我国北方冬季的严寒.
(4)在我国的东部季风气候区,从南向北气候又有很大差异,主要是由于受 纬度 因素的影响.
(5)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相比,水热条件较适合发展种植业的是 季风区 .
【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分析】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西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很大,夏冬两季气压差较大,形成显著的季风气候.冬季风发源于陆地,为偏北风,性质干冷,影响范围大.夏季风发源于海洋,为偏南风,性质暖湿,影响范围小.
【解答】解:(1)影响我国的乙夏季风包括来自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来自于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其特点是温暖湿润;
(2)中国季风气候区面积广大.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为界,把中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域指受到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区域,非季风气候区域指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区域.
(3)我国位于亚洲东部,面临最大的洋,背靠最大的陆地,海陆差异明显,形成了世界上最显著的季风气候区,冬季风主要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以寒冷干燥的偏北风为主;
(4)受纬度因素的影响,在我国的东部季风气候区,南北气候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
(5)季风气候区域指受到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区域,水热条件好、土壤肥沃,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应发展种植业.
故答案为:
(1)乙;印度;太平;
(2)夏季风;丰富;
(3)蒙古;西伯利亚;寒冷干燥;
(4)纬度;
(5)季风区.
【点评】此题考查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区别,属于基础题.
 
22.沿北纬36度附近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形区是 青藏高原 ,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B地形区是 黄土高原 ,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C地形区是 华北平原 ,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山脉a是 太行山 ,为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海域D是 黄 海.
(2)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①有利于 海洋湿热气流 深入内陆形成降水,②造成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 东西交通 ,加强了沿海和内地的联系,③在两级阶梯接替的 交界 处,河流落差大, 水能资源 丰富.
(3)图中青岛与兰州相比,气候差异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海陆因素 .
【考点】三级地势阶梯的概况与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区;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
【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阶梯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蕴藏有丰富的水能.
【解答】解:(1)图中A地形区是青藏高原,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B地形区是黄土高原,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C地形区是华北平原,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山脉a是太行山,海域D是黄海.
(2)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有利于海洋湿热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造成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和内地的联系,在两级阶梯接替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3)图中青岛与兰州相比,气候差异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青岛濒临黄海,兰州是甘肃省的行政中心,位于内陆地区.
故答案为:
(1)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太行山;黄;(2)海洋湿润气流;东西交通;交界;水能资源;(3)海陆因素.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地势阶梯的划分及特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016年2月24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