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粤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时《它们占据空间吗》。
【教材分析】
本课是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第五课,是在学生认识了解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特征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学习。
根据新课标倡导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本课首先通过《乌鸦喝水》的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本课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把小石头加入半瓶水中水位变化情况,从而发现固体和液体都能占据空间。接着通过两个活动来探究“空气也能占据空间”:活动一“水底的乒乓球”将乒乓球放在水面上,倒扣玻璃杯猜测观察乒乓球的位置,发现球竟在水底,而杯中水位没上升,利用更加直观的现象,激发孩子们思考:乒乓球为什么会在水底?是什么阻止水进入杯中?从而猜想“空气能占据空间”,活动二“吹不大的气球”,两个活动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更有力地证实空气能占据空间。活动一是教师演示后,学生再进行操作,第两个活动是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完成,让学生在观察、实验、讨论和分析中,验证猜想,提高观察、实验和分析的能力。
【学情分析】
新课标倡导“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三年级的学生充满了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备了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能够进行自主观察、收集资料,但动手操作实验能力仍有不足。
对学生而言,空气看不见、摸不着,理解空气占据空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课将经历两个活动的探究,通过直观现象,让学生认识到固体、液体和空气都能占据空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固体、液体和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2.过程与方法:用对比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
【教学难点】
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变化的。
【教学流程】
【教学准备】
小组成员分配:材料的收发(1人),实验操作(2人),观察(2人),记录员(1人)
小组实验材料:乒乓球、玻璃水槽、烧杯、气球、空的矿泉水瓶2个(有孔和无孔)、学习单
演示实验材料:乒乓球、玻璃水槽、烧杯、气球、空的矿泉水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都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个故事。(播放视频)
师:谁能说说故事中聪明的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
大胆猜测,操作探究
探究一:固体、液体能占据空间吗
【出示课件图2】
师: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上升?
师:现在瓶子里面有什么?
追问:石头占的位置在哪里?水呢?【出示课件图3】
师:看来像水、石头这些物体都能占据一定的位置,我们把这些物体占的位置或地方叫“空间”。
追问: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是物体占据空间的例子?(板书例子)
3、师:水、饮料、茶……这些都是液体,石头、铅笔、书……这些都是固体(板书液体和固体),看来固体和液体都能占据空间。
4、师:瓶子上面的空间什么也看不到,真的什么也没有吗?
追问:固体和液体都能占据空间。那么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会占据空间吗?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让学生瞬间回忆起“乌鸦喝水”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不仅直观地观察到,而且容易理解固体和液体都能占据空间。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与直观可见的固体、液体不同,学生更难以理解,因此本节课重点研究空气能否占据空间。】
探究二: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一)大胆猜想,体验操作
1、提出问题:空气会占据空间吗?
大胆猜测
师:科学得通过实践去验证,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验证空气到底能不能占据空间吧。
3、实验验证
活动一:探究乒乓球的位置
(1)猜乒乓球的位置
师:老师这里有1个乒乓球和瓶子,请大家猜一猜,如果老师把乒乓球放在水面上,然后用瓶烧杯竖直地轻轻倒扣入水中,大家猜乒乓球会在哪个位置?(PPT出示位置图4)。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的设计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空气占据空间,猜乒乓球的位置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师:请大家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操作。
(2)学生操作
学生按课前的分工,合作完成实验,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教师巡查指导。)
(3)汇报
①师:大家的乒乓球在哪个位置?
②师:为什么会在水底呢?是什么阻止水进入瓶子?
追问:真的是这样吗?那有办法让乒乓球到水中的位置吗?
(4)学生尝试操作
追问1:你是怎么做到的?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请学生演示并解释)
追问2:如果乒乓球要到瓶底的位置,可以怎么做?
(5)师:所以乒乓球的位置在水底、水中、瓶底的原因是什么呢?
乒乓球的位置 原因
乒乓球在水底 瓶子里充满空气,水进不去
乒乓球在水中 瓶子里的空气少了,水就进去了
乒乓球在瓶底 瓶子里的空气更少了,水就更多了
【设计意图:学生按要求操作,亲身经历探究过程,空气无法直接观察,通过瓶子不同程度地倾斜扣入,导致乒乓球在不同位置,间接反映瓶子里空气的含量不同,对比试验更是刺激学生的思维,思考其中原因。】
(6)小结:
当瓶子竖直压下去时,杯子里的空气是最多的,这时乒乓球在最底下;当杯子倾斜时,杯子里空气减少了,水就多了,乒乓球的位置就越高了。
4.得出结论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师:所以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占据空间。
【设计意图:最后总结记录实验过程和现象,让孩子们思路更清晰,可以大胆猜想空气能占据空间。】
活动二:“吹不大的气球”
1.师:大家都会吹气球,那如果我把它套在瓶子里来吹,能让气球在瓶子里变大吗?现在请拿材料来,在吹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看看能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请开始吧。
【出示材料】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是上一个实验的延伸,让学生进一步研究了解空气占据空间,加深认识以及利用空气占据空间尝试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追问:为什么有孔的瓶子气球可以吹大,而没孔的瓶子气球吹不大呢?
师:原来当我们将气球的吹气口套在瓶口时形成了一个封闭空间,原来的空气占据了空间,外面的空气进不去,再怎么用力吹都不能使瓶中的气球再胀起来。但当瓶子上有了小孔,吹气时原来的空气就会被排出来了。(PPT演示空气微粒的运动图6)
师:因为空气占据了空间,所以在瓶子上打个孔,就能让这些气球吹大。那现在老师如果放开吹气口,气球会变小吗?(会)如果我先用胶带把这个孔封住,再放开吹气口,你们猜气球会不会变小?
师:先用手堵住小孔,气球竟然不会变小,真神奇!其实是因为堵住小孔后,气球内外的气压始终保持一样,也就是气球里面和外面的空气对气球的压力是一样的,所以气球不会变小。
【设计意图:不同的材料导致出现不同的结果,让“吹不大”的原因更加突出。引导学生应用知识概念来解释实验现象,培养其科学思维能力。最后用胶带封住小孔是对学生知识应用的拓展,让孩子体会到科学的奇妙。】
三、看书质疑
请大家打开课本,看一看书上的内容,把48页的解释写一写。
四、学以致用,联系生活
师:科学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大家生活中在哪些方面可以应用“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科学原理来为我们服务的呢?(举例子,出示图片)
【设计意图:科学服务于生活,将学习到的知识概念、科学理论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们更加感受到科学与我们的距离之近,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改变。】
五、归纳总结,情感升华
师:科学真是奇妙啊!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是怎么研究的呢?(提出问题--猜想--验证--得出结论)其实我们的科学家也是通过这样的步骤来研究科学的,希望同学们能像科学家那样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大胆创新。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梳理探究过程,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理解得系统,全面,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板书设计】
【设计理念】
《它们占据空间吗》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第5课。在本节课前学生已经了解认识了物质的三种一般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通过比较的方法研究认识到物体在不同状态下出现的不同特征。由于特征不同,前两者对于空间的占据学生能够直接观察感受到,因此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只通过播放“乌鸦喝水”的视频让学生体会固体和液体能占据空间。但对于没有确定形状和体积的空气,学生理解较困难,因此本课通过设计两个活动让学生感受和“看见”空气,透过“探究乒乓球的位置”和“吹不大的气球”,进而感受到空气占据的空间。《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为了让学生乐于探索,善于发现,积累活动经验,本节课的探究过程设置为: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大胆猜测,操作探究——学以致用,联系生活——归纳总结,情感升华。每个探究活动相互呼应,逐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热情。通过对比实验得到同一个结论,让学生的知识概念更为巩固,在亲历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和内化,感受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了获取科学知识和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尊重事实和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发展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