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椭圆的概念与几何性质(考点清单,知识导图+3考点清单+9题型解读)(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3椭圆的概念与几何性质(考点清单,知识导图+3考点清单+9题型解读)(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0-19 11:43:2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3椭圆的概念与几何性质
【清单01】椭圆的概念与标准方程
一.椭圆的定义
(1)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
(2)焦点:两个定点F1,F2.
(3)焦距:两焦点间的距离|F1F2|.
(4)半焦距:焦距的一半.
二.椭圆的标准方程对比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图形
标准方程 +=1(a>b>0) +=1(a>b>0)
焦点 F1(-c,0),F2(c,0) F1(0,-c),F2(0,c)
a,b,c的关系 a2=b2+c2
【清单02】椭圆的几何性质与离心率的求法
一.椭圆的几何性质汇总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图形
标准方程 +=1(a>b>0) +=1(a>b>0)
范围 -a≤x≤a且-b≤y≤b -b≤x≤b且-a≤y≤a
顶点 A1(-a,0),A2(a,0),B1(0,-b),B2(0,b) A1(0,-a),A2(0,a),B1(-b,0),B2(b,0)
轴长 长轴长=,短轴长=
焦点 F1(-c,0),F2(c,0) F1(0,-c),F2(0,c)
焦距 |F1F2|=
对称性 对称轴x轴和y轴,对称中心(0,0)
离心率 e=(0二.椭圆的离心率
1.定义:e=.
2.离心率的范围为:(0,1).
3.公式拓展:e==
4.e越大,椭圆越扁平;e越小,椭圆越接近于圆.
【清单03】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椭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类比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椭圆有相离,相切,相交三种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利用方程讨论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椭圆相交有两个公共点;
直线与椭圆相切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直线与椭圆相离无公共点;
直线与椭圆相交有两个公共点;
二.弦长问题
1.定义:直线与椭圆的交点间的线段叫作椭圆的弦。
2.弦长公式:设直线交椭圆与两点,则||==·.
三.中点弦问题
(1)解决椭圆中点弦问题的两种方法
①根与系数的关系法:联立直线方程和椭圆方程构成方程组,消去一个未知数,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中点坐标公式解决.
②点差法:利用端点在曲线上,坐标满足方程,将端点坐标分别代入椭圆方程,然后作差,构造出中点坐标和斜率的关系.
【考点题型一】椭圆的概念与标准方程
方法总结:
我们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焦距的一半称为半焦距
【例1】(23-24高二上·江苏盐城·期中)点在椭圆上,则等于( )
A.6 B.8 C.10 D.12
【答案】A
【分析】先根据椭圆的标准方程,判断出和是椭圆的两个焦点及,,的值,再根据椭圆的定义,椭圆上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可得结论.
【详解】因为椭圆的标准方程为:,所以该椭圆的交点在轴上,且,,
所以,所以焦点坐标为:和.
因为表示点到两点和的距离之和;
根据椭圆的定义,所以.
故选:A.
【变式1-1】(23-24高二上·江苏宿迁·期中)如图,椭圆的右顶点为A,上顶点为B,从椭圆上一点P向x轴作垂线,垂足恰为左焦点,若,,则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A
【分析】根据平行关系得到相似关系,得到,,结合题目条件,求出,得到椭圆方程.
【详解】由题意得,
当时,,解得,故,
所以,
因为,所以,即,解得,
故,
所以,解得,
所以,
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
故选:A
【变式1-2】(23-24高二上·江苏宿迁·期中)阿基米德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利用“逼近法”得到椭圆的面积除以圆周率等于椭圆的长半轴长与短半轴长的乘积.已知椭圆C:的面积是,长轴的一个端点与短轴的两个端点构成等边三角形,则椭圆的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A
【分析】
由椭圆面积公式求得关于a,b的关系式,结合等边三角形性质可得a,b的基本关系,联立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由椭圆面积公式可得,依题意有①,
又长轴的一个端点与短轴的两个端点构成等边三角形,得②,
联立①②得:,
故椭圆的方程为.
故选:A
【变式1-3】(23-24高二上·江苏泰州·期中)设为实数,若方程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分析椭圆的简单性质,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
【详解】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可得,解得.
故选:D
【变式1-4】(23-24高二下·江苏南京·期中)已知椭圆C:的离心率为,且过点.
(1)求椭圆C的方程;
(2)过右焦点F的直线l与椭圆C交于A,B两点,若,求的面积.
【答案】(1)
(2)
【分析】(1)由离心率的值及椭圆过的点的坐标,可得,的值,即求出椭圆的方程;
(2)设直线的方程,与椭圆的方程联立,可得两根之和及两根之积,由,可得参数的值,求出点到直线的距离及弦长的值,进而求出的面积.
【详解】(1)由题意可得,解得,,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2)由(1)可得右焦点,
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则直线的方程为,
因为,可得,,
所以,,,显然与,与已知条件矛盾,
所以直线的斜率不为0,
由于,故设直线的方程为,且,
设 , ,
联立,整理可得:,
可得①,②
因为,即,,,
可得,即,③
将③代入①,可得,,
再代入②可得:,可得,
点到直线的距离,
弦长,
所以
由于,且,所以.


【考点题型二】椭圆的离心率
方法总结:
1.定义:e=.
2.离心率的范围为:(0,1).
3.公式拓展:e==
4.e越大,椭圆越扁平;e越小,椭圆越接近于圆.
【例2】(23-24高二下·江苏南京·期中)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过点作x轴的垂线交椭圆与点P,若直线的斜率为,则椭圆C的离心率为 .
【答案】
【分析】求出,根据斜率得到方程,结合得到,求出离心率.
【详解】由题意得,中令得,,
由于直线的斜率为,故,则①,
又②,联立①②得,,所以,
解得或(舍).
故答案为:.
【变式2-1】(23-24高二下·浙江·期中)已知椭圆的右焦点为,过点作圆的切线与椭圆相交于两点,且,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设切线为,联立椭圆方程,利用韦达定理表示,由得,进而,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则,即可求解.
【详解】如图,设切线方程为,
,消去,得,
则①,又,所以,
代入①,得,则,整理得②.
又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半径,
则,解得,代入②,整理得,
所以,由,解得.
故选:C
【变式2-2】(23-24高二上·江苏盐城·期中)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是,,点是椭圆上位于第一象限的点,且与轴平行,直线与的另一个交点为,若,则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答案】D
【分析】由题意求出,作轴,利用三角形相似求出点坐标,代入椭圆方程,即可得的关系,即可求得椭圆离心率.
【详解】由题意知点是椭圆上位于第一象限的点,且与轴平行,
故轴,将代入得,
则,即,即,
作轴,垂足为E,设,

则,故∽,
由可得,
故,则;
,则,
将Q点坐标代入得,
结合得,
故选:D
【变式2-3】(23-24高二下·江苏南通·期中)设椭圆C:的上顶点为A,左、右焦点分别为,连接并延长交椭圆C于点P,若,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答案】
【分析】根据给定的条件,结合椭圆定义用a表示,在中利用余弦定理列式计算作答.
【详解】依题意,,由,
得:,而,
于是得,
令椭圆半焦距为c,有,如图,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即,整理得,
因此,解得,
所以椭圆的离心率为.
故答案为:
【变式2-4】(22-23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已知椭圆的焦距是2,则离心率e的值是( )
A. B.或
C.或 D.或
【答案】B
【分析】对焦点所在位置进行分类讨论,利用、进行求解.
【详解】因为椭圆的焦距是2,所以,
当椭圆焦点在轴上,,所以,
当椭圆焦点在轴上,,所以,故A,C,D错误.
故选:B.
【考点题型三】焦点三角形
方法总结:求椭圆中焦点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①根据椭圆的定义求出|PF1|+PF2|=2a;
②利用余弦定理表示出|PF1|,|PF2|,|F1F2|之间满足的关系式;
③利用公式=×|PF1|·|PF2|sin∠F1PF2求得面积.利用公式=×|F1F2|×|yP|(yP为P点的纵坐标)求得面积
④结论:
【例3】(23-24高二上·江苏徐州·期中)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点在椭圆上,则的周长为( )
A. B.
C. D.
【答案】D
【分析】利用椭圆定义以及标准方程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由题知,椭圆,
则长轴,焦距,
的周长为.
故选:D
【变式3-1】(23-24高二上·江苏南通·期中)已知点为椭圆上的一个动点,点,分别为该椭圆的左、右焦点,当时,则的面积为( )
A.1 B.2
C.3 D.4
【答案】A
【分析】根据题意,设,结合椭圆的定义以及勾股定理列出方程,再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由题意可得,设,
则,所以,
解得,所以.
故选:A
【变式3-2】(21-22高二上·黑龙江大庆·期中)已知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点为椭圆上一点,且,则( )
A. B.
C. D.与的取值有关
【答案】B
【分析】由椭圆定义得,在中,利用余弦定理可构造出关于的方程,解方程可求得结果.
【详解】解:由椭圆定义可知:,




故选:B
【变式3-3】(23-24高二上·江苏无锡·期中)已知椭圆:(),、为椭圆的左右焦点,为椭圆上一点,连接并延长交椭圆于另一点,若,,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答案】/
【分析】由题意,,结合椭圆定义可将这些长度以及用同一个参数表示,然后分别在在、中,对利用余弦定理,结合离心率公式化为其次方程即可得解.
【详解】如图所示:
由题意,,,
所以不妨设,
而由椭圆定义有,
所以,
所以,
在中,由余弦定理有,
在中,由余弦定理有,
交叉相乘得,即,所以.
故答案为:.
【点睛】关键点睛: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表示出以及,然后利用余弦定理即可顺利得解.
【变式3-4】(21-22高二上·江苏扬州·期中)已知平面上两点,,动点P满足.
(1)求动点P的轨迹C的标准方程;
(2)当动点P满足时,求P点的纵坐标.
【答案】(1)
(2)
【分析】(1)根据动点满足的几何性质和椭圆的定义可得动点的轨迹方程;
(2)设,根据和椭圆定义得关于的方程组,从而可求点P的纵坐标.
【详解】(1)因为,
由椭圆的定义可得的轨迹为椭圆,其长轴长,故,
又因为,,所以椭圆焦点在轴上,半焦距,故,
故方程为:.
(2)由(1)知,、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设,
在中,因为,
所以,即,
又,所以,
在中,,
又,所以,得P点的纵坐标为.

【考点题型四】和差最值问题
方法总结:总体理论依据:
1.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对称的性质——①关于一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②对称轴是两个对称图形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3.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4.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5.垂直线段最短
【例4】(23-24高二上·江苏连云港·期中)设椭圆C:的左焦点为F,下顶点为B,点P在C上,则的最大值为( )
A.1 B.b
C.3 D.3b
【答案】C
【分析】利用椭圆的定义,结合两点间线段最短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设该椭圆的右焦点为,
因为点P在C上,所以,
所以,
当三点共线时,有最大值,即,
所以的最大值为,
故选:C

【变式4-1】(23-24高二上·江苏泰州·期中)已知F为椭圆C:的右焦点,P为C上一点,Q为圆M:上一点,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答案】D
【分析】要求的最小值,根据椭圆的定义可以转化为(其中为椭圆的左焦点),即求的最小值,即为圆心与的距离减去半径,进而解决问题.
【详解】如图,由题可知,圆的圆心坐标为,半径为1,
设椭圆的左焦点为,即,
则,
故要求的最小值,即求的最小值,
所以的最小值等于,
即的最小值为,
故选:D.
【变式4-2】(多选)(23-24高二上·江苏无锡·期中)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过点且垂直于轴的直线与该椭圆相交于,两点,且,点在该椭圆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存在点,使得
B.若,则
C.满足为等腰三角形的点只有2个
D.的取值范围为
【答案】AD
【分析】求出椭圆方程,利用动点的位置变化,研究的取值范围判断A;根据椭圆的几何性质及余弦定理求解判断B;分类讨论,借助方程组求动点坐标判断C;利用三角形不等式求解判断D.
【详解】由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得,
将代入,则,解得,不妨令,,
由,则,即,将其代入,可得,
化简得,由,解得,则椭圆,
对于A,当点为椭圆的上(或下)顶点时,最大,如图:
由椭圆,则,,在中,,
由对称性得,因此的取值范围为,A正确;
对于B,如图:
设,,则,,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即,整理得,
因此,B错误;
对于C,设,,则,,
当时,为等腰三角形,此时的坐标为或,
当时,为等腰三角形,此时,设,
则,消去得,
由,则方程有解,C错误;
对于D,显然,当且仅当点为椭圆长轴端点时取等号,
因此,D正确.
故选:AD
【变式4-3】(23-24高二上·江苏扬州·期中)动点分别与两定点,连线的斜率的乘积为,设点的轨迹为曲线,已知,,则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
【分析】根据已知可求得点的轨迹方程为(),即椭圆.根据椭圆的定义转化为求的最值,结合图象,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设,,则,,
由已知可得,,即,
整理可得,.
所以,点的轨迹方程为().
所以,,,,所以.
则为椭圆的左焦点,设右焦点为,
根据椭圆的定义有,
所以,
所以,.
①当时,根据三边关系可知有,
当且仅当三点共线时,等号成立,
即位于图中点时,有最大值为,
所以,;
②当时,根据三边关系可知有,
所以,当且仅当三点共线时,等号成立,
即位于图中点时,有最小值为,
所以,.
综上所述,.
故答案为:.
【变式4-4】(22-23高二上·浙江台州·期中)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为椭圆上任意一点,为圆:上任意一点,则的最小值为 .
【答案】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之间的不等关系可得,再结合椭圆定义将化为,结合以及图形的几何性质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由题意知为椭圆上任意一点,为圆:上任意一点,
故,

故,当且仅当共线时取等号,
所以

当且仅当共线时取等号,
而,
故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考点题型五】点与椭圆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方法总结:
1.点P(x0,y0)与椭圆+=1(a>b>0)的位置关系:
点P在椭圆上 +=1;
点P在椭圆内部 +<1;
点P在椭圆外部 +>1.
2.直线y=kx+m与椭圆+=1(a>b>0)的位置关系,判断方法:
联立消y得一元二次方程.
当Δ>0时,方程有两解,直线与椭圆相交;
当Δ=0时,方程有一解,直线与椭圆相切;
当Δ<0时,方程无解,直线与椭圆相离.
【例5】(21-22高二上·浙江·期中)若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则过点的直线与椭圆的交点个数是( )
A.0 B.1
C.2 D.不确定
【答案】C
【分析】通过直线与圆、圆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可得点在椭圆内,进而可得结论.
【详解】因为直线和圆没有交点,
所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可得:,
即点在圆内,
又因为圆内切于椭圆,
所以点在椭圆内,
即过点的直线与椭圆有两个交点.
故选:C.
【变式5-1】(22-23高二下·上海浦东新·期中)已知椭圆,直线,则直线l与椭圆C的位置关系为( )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不确定
【答案】A
【分析】根据直线方程可得直线过定点,判断点与椭圆C的位置关系即可得结果.
【详解】对于直线,整理得,
令,解得,
故直线过定点.
∵,则点在椭圆C的内部,
所以直线l与椭圆C相交.
故选:A.
【变式5-2】(21-22高二上·安徽·期中)19世纪法国著名数学家加斯帕尔·蒙日,创立了画法几何学,推动了空间几何学的独立发展.提出了著名的蒙日圆定理:椭圆的两条切线互相垂直,则切线的交点位于一个与椭圆同心的圆上,称为蒙日圆,且该圆的半径等于椭圆长半轴长与短半轴长的平方和的算术平方根.若圆上有且只有一个点在椭圆的蒙日圆上,则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得椭圆的蒙日圆方程为,进而得该圆与已知圆相切,再根据圆的位置关系求解即可.
【详解】解:根据题意,椭圆的蒙日圆方程为,
因为圆上有且只有一个点在椭圆的蒙日圆上,
所以该圆与已知圆相切,
又两圆圆心间距离为,
所以或(无解,舍去),解得
故选:C.
【变式5-3】(22-23高二上·安徽宿州·期中)已知直线与椭圆恒有公共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
【分析】
首先求出直线过定点坐标,依题意定点在椭圆上或椭圆内,即可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再由椭圆方程得到,即可得解.
【详解】解:直线,令,解得,所以直线恒过定点,
直线与椭圆恒有公共点,
即点在椭圆内或椭圆上,,即,
又,否则是圆而非椭圆,
或,即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变式5-4】(22-23高二上·安徽·期中)已知椭圆C:上存在关于直线l:对称的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答案】C
【分析】设C上关于直线对称的两点分别为,,其中点为,利用点差法,结合点E在C的内部可得,求解即可
【详解】设C上关于直线对称的两点分别为,,其中点为,
则,,两式相减,
得,
由,得,
又,,
所以,即,又,
所以,,即,
又点E在C的内部,
所以,所以.
故选:C.
【考点题型六】直线与圆弦长问题
方法总结:
(1)定义:连接椭圆上两个点的线段称为椭圆的弦.
(2)求弦长的方法
①交点法:将直线的方程与椭圆的方程联立,求出两交点的坐标,然后运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来求.
②根与系数的关系法:
如果直线的斜率为k,被椭圆截得弦AB两端点坐标分别为(x1,y1),(x2,y2),则弦长公式为:
|AB|== ·
【例6】(23-24高二上·江苏泰州·期中)已知椭圆C:,,是椭圆C上两点,,则弦长为 .
【答案】
【分析】由,可得两点在直线上,联立方程,利用韦达定理求出,再根据弦长公式即可得解.
【详解】由,得,
故两点在直线上,
联立,消得,
恒成立,
则,
所以.
故答案为:.
【点睛】关键点点睛:由,得出两点在直线上,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变式6-1】(23-24高二上·江苏南京·期末)已知椭圆的焦距为,过椭圆的一个焦点,作垂直于长轴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则 .
【答案】/
【分析】由题意可知,得,然后可求出,从而可求出椭圆方程,再将代入椭圆方程中求出,从而可求得.
【详解】由题意可知,得,所以,
所以椭圆方程为,
椭圆的右焦点为,当时,,得,
所以.
故答案为:
【变式6-2】(23-24高二上·江苏宿迁·期中)已知椭圆的焦距为,短半轴的长为2,过点且斜率为1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
(1)求椭圆的方程及弦的长;
(2)椭圆上有一动点,求的最大值.
【答案】(1),
(2)
【分析】(1)首先根据已知条件和平方关系求出椭圆方程,然后联立直线方程和椭圆方程,结合韦达定理以及弦长公式运算即可求解.
(2)由题意只需求出动点到直线的最大值即可,此时可利用三角换元结合辅助角公式、三角函数性质即可,最终结合弦的长即可求解.
【详解】(1)由题意,解得,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设,
而过点且斜率为1的直线的方程为,即,
将其与椭圆方程联立得,消去并整理得,
所以,
所以弦的长为
.
(2)
由(1)椭圆的方程及弦的长分别为,,且直线的方程为,
由题意动点在椭圆上,不妨设点,
所以点到直线的距离

而,
所以,
所以,
所以点到直线的距离有最大值,
所以,
即的最大值为.
【变式6-3】(22-23高二上·山西太原·期中)已知平面上动点与定点的距离和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动点的轨迹为曲线.直线与曲线交于两个不同的点.
(1)若直线的方程为,求的面积;
(2)若的面积为,证明:和均为定值.
【答案】(1)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由题知曲线的方程为,进而直线的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结合弦长公式得,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再计算面积即可;
(2)先考虑直线斜率存在时的情况,设其方程为,进而与椭圆方程联立,结合弦长公式得,再计算,即可证明.
【详解】(1)解:动点与定点的距离为,
到定直线的距离为,
所以,化简得,
所以,曲线的方程为;
所以,联立方程得,
所以,,
所以,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所以,的面积
所以,的面积为
(2)解:由(1)曲线的方程为,
因为直线的斜率存在,设其方程为,
与椭圆方程联立得,
, ,
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所以的面积为,
化简得,即,


所以为定值.
所以,
所以,为定值.
当斜率不存在时,设其方程为,
与椭圆方程联立得,
所以,
所以,,
所以,的面积为,解得,
所以,,
综上,为定值,为定值.
【变式6-4】(20-21高二上·浙江金华·期中)已知椭圆C:的离心率,且过点.
(1)求椭圆C的方程;
(2)A、B分别是椭圆C的左顶点和上顶点,P是线段AB上的点,直线交椭圆C于M,N两点.若是斜边长为的直角三角形,求直线MN的方程.
【答案】(1);(2)或
【分析】(1)根据离心率和椭圆上的点列关于方程即可求解出椭圆的方程;
(2)联立直线与椭圆的方程,用m表示MN 的长,再根据三角形的斜边长列等式即可求解参数m的值.
【详解】(1)根据题意,
故椭圆的方程为:
(2)由(1)知,点坐标为(-2,0),点坐标为(0,1)
所以线段AB的方程为:,
与间的距离为:
直线与椭圆相交于M,N两点,联立方程可得:
化简计算得:
且,
从而得,
根据题意为斜边长为直角三角形
或时,
,,即
或,,即或
计算得:,解得或
,此时,MN的方程为;
时,,即,解得
此时,MN的方程为;
所以直线MN的方程为或
【考点题型七】中点弦
方法总结:解决椭圆中点弦问题的两种方法:
(1)根与系数关系法:联立直线方程和椭圆方程构成方程组,消去一个未知数,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中点坐标公式解决;
(2)点差法:利用交点在曲线上,坐标满足方程,将交点坐标分别代入椭圆方程,然后作差,构造出中点坐标和
【例7】(23-24高二上·江苏南通·期中)设a,b是实数,若椭圆与直线交于点A,B,点M为AB的中点,直线为原点的斜率为,又,则椭圆方程为 .
【答案】
【分析】将椭圆与直线联立,由韦达定理表示出AB中点M的坐标,由OM的斜率可得的值,由,则,化简得,联立,可得a、b的值,从而得出椭圆方程.
【详解】由已知条件可知,,
联立,消去并整理得:
设,,
则,
则,
由,则,
又因为,
所以,
解得
所以椭圆方程为
故答案为:

【变式7-1】(23-24高二上·江苏宿迁·期中)已知椭圆的焦点分别为,,设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且点为线段的中点,则直线的方程为 .
【答案】
【分析】先由题意求出,再由点差法可以求出直线的斜率,由直线的点斜式化简即可求解.
【详解】根据题意,因为焦点在轴上,所以,则,
即椭圆,所以P点为椭圆内一点,
设,则,,
两式相减得,变形得,
因为点为线段的中点,所以,
所以直线的斜率为,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即.
故答案为:.
【变式7-2】(20-21高二上·江苏·期中)已知椭圆,点与的焦点不重合,若关于的焦点的对称点分别为,线段的中点在椭圆上,则的值为( )
A.6 B.12
C.18 D.24
【答案】B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 作出图形, 连接的中点与椭圆的两个焦点, 便会得到三角形的中位线, 根据中位线的性质及椭圆上的点到两焦点的距离和为即可求出.
【详解】解:如图
设的中点为,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连接,,
是的中点, 是的中点, 是,
,
同理:,
在椭圆上,
+=6
+=12.
故选:B.
【变式7-3】(23-24高二上·江苏南通·期中)已知椭圆C:的右焦点为F,斜率不为0的直线l与C交于A,B两点.
(1)若是线段AB的中点,求直线l的方程;
(2)若直线l经过点(点A在点B,Q之间),直线BF与C的另一个交点为D,求证:点A,D关于x轴对称.
【答案】(1);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利用点差法,利用,,代入椭圆,然后相减整理即可得出斜率;
(2)根据椭圆的对称性,欲证点A,D关于x轴对称,只需证明即可.
【详解】(1)设,,
则两式相减,得,
即.
因为是线段AB的中点,所以,,
所以直线l的斜率,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即.
(2)根据椭圆的对称性,欲证点A,D关于x轴对称,
只需证,即证.
设直线AB的方程为,
由消x得,
所以,.
所以.
因为,
所以,即点A,D关于x轴对称.

【变式7-4】(23-24高二上·江苏盐城·期中)已知椭圆,左右焦点分别为,,直线与椭圆交于A,两点,弦被点平分.
(1)求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2)求.
【答案】(1)
(2)
【分析】(1)设,代入双曲线方程相减,利用弦中点坐标可得直线斜率,从而得直线方程,检验直线与双曲线是否相交.
(2)由韦达定理得,代入的坐标表示中计算即得.
【详解】(1)因为弦被点平分,所以
设交点坐标,
则,
两式相减得:),
所以直线的斜率,
故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为
联立椭圆与直线方程得 ,直线与双曲线相交,满足题意.
所以直线方程为,
(2)由(1)知:,
由(1)得,

所以.
【考点题型八】轨迹方程问题
方法总结:解决与椭圆有关的轨迹问题的三种方法:
(1)定义法:用定义法求椭圆方程的思路是:先观察、分析已知条件,看所求动点轨迹是否符合椭圆的定义.若符合椭圆的定义,则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
(2)方程法:直接根据条件列方程化简即可。
(3)相关点法:有些问题中的动点轨迹是由另一动点按照某种规律运动而形成的,
只要把所求动点的坐标“转移”到另一个动点在运动中所遵循的条件中去,即可解决问题,这种方法称为相关点法
【例8】(23-24高二上·广东深圳·期中)如图,已知定圆A的半径为4,B是圆A内一个定点,且,P是圆上任意一点.线段BP的垂直平分线l和半径AP相交于点Q,当点P在圆上运动时,则点Q的轨迹是( )

A.圆 B.射线
C.长轴为4的椭圆 D.长轴为2的椭圆
【答案】C
【分析】连接,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结合圆的性质可得,再由椭圆的定义可得其轨迹.
【详解】连接,
因为线段BP的垂直平分线l和半径AP相交于点Q,所以,
因为,所以,
所以点的轨迹是以为焦点,4为长轴长,焦距为2的椭圆.
故选:C
【变式8-1】(多选)(23-24高二上·江苏徐州·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动圆与圆外切,且与圆内切,则动圆的圆心的轨迹是一个完整的椭圆
B.若动点到的距离是到直线的距离的,则动点的轨迹是一个完整的椭圆
C.将椭圆上各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则得到的曲线是一个完整的椭圆
D.已知点,,直线相交于点,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则点的轨迹是一个完整的椭圆
【答案】BC
【分析】利用椭圆的定义,结合椭圆轨迹方程的求解方法一一求解即可判断.
【详解】对A,如图,

设动圆的半径为,
根据动圆与圆外切,且与圆内切,
可得,,所以,
所以动圆的圆心的轨迹是一个椭圆,方程为
但不包含点,因为此时动圆变成了一个点,不满足题意,A错误;
对B,设,根据题意可得,,
整理得,,表示完整的椭圆,B正确;
对C,将椭圆上各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
得到表示完整的椭圆,C正确;
对D,设,
,整理得,,
但因为均存在,所以,所以不是完整的椭圆,D错误;
故选:BC.
【变式8-2】(21-22高二上·江苏镇江·期中)泰戈尔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枝无法相依,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却没有交汇的轨迹;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已知点,直线,动点到点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距离的一半.若某直线上存在这样的点,则称该直线为“最远距离直线”,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点的轨迹方程是
B.直线:是“最远距离直线”
C.平面上有一点,则的最小值为5.
D.点P的轨迹与圆:是没有交汇的轨迹(也就是没有交点)
【答案】ABC
【分析】对A,设,根据定义建立关系可求出;对B,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判断方程组是否有解即可;对C,根据定义转化为求即可;对D,易判断为交点.
【详解】设,因为点到点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距离的一半,所以,化简得,故A正确;
联立方程可得,解得,故存在,所以直线:是“最远距离直线”,故B正确;
过P作PB垂直直线,垂足为B,则由题可得,则,则由图可知,的最小值即为点A到直线的距离5,故C正确;
由可得,即圆心为,半径为1,易得点P的轨迹与圆交于点,故D错误.
故选:ABC.
【变式8-3】(23-24高二上·江苏南通·期中)已知动点满足:.
(1)指出动点的轨迹是何种曲线,并化简其方程;
(2)若过点的直线和曲线相交于两点,且为线段的中点,求直线的方程.
【答案】(1)椭圆,的方程是:
(2)
【分析】(1)根据椭圆的定义即可判断点的轨迹,并求解方程;
(2)先利用点差法求得直线l的斜率,进而求得直线l的方程.
【详解】(1)设,,,因为,
所以,且,
所以点的轨迹是以,为焦点,长轴长为的椭圆.
设椭圆C的方程为,记,则,,
所以,,所以,所以的标准方程为.
(2)设点,则,
作差得,除以得,
又由点是AB的中点,则有,所以,
变形可得,所以直线的方程是即,
经检验符合题意,故直线的方程为.
【变式8-4】(20-21高二上·广西贵港·期中)已知平面内两定点,动点P满足.
(1)求动点P的轨迹C的方程;
(2)若直线与曲线C交于不同的两点A、B,求.
【答案】(1)
(2)
【分析】(1)由椭圆的定义即可得解.
(2)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结合韦达定理、弦长公式即可得解.
【详解】(1)由椭圆的定义知,P点的轨迹为椭圆,
其中,
所以所求动点P的轨迹C的方程为.
(2)设,
联立直线与椭圆的方程,消y整理得:,
所以,,,
∴.
【考点题型九】椭圆切线相关问题
方法总结:椭圆上的任意一点P(),过点P的切线方程为:
【例9】(22-23高二上·湖南郴州·期中)已知点和焦点在轴上的椭圆:,且过作椭圆的切线有两条,则该椭圆半焦距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由已知可得,点在椭圆的外部.进而可推得,则,开方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由题意可得,点在椭圆的外部.
所以,,所以.
又椭圆焦点在轴上,所以,所以.
又,所以,所以.
故选:C.
【变式9-1】(23-24高二下·重庆·期中)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过的直线与交于点.直线为在点处的切线,点关于的对称点为.由椭圆的光学性质知,三点共线.若,则( )
A. B.
C. D.
【答案】D
【分析】画出图形,由题意可得出,利用椭圆的定义结合已知条件可求出、的值,即可得解.
【详解】如下图所示:
因为点关于的对称点为,则,
因为,且,
所以,,
所以,,可得,
则,
所以,,故.
故选:D
【变式9-2】(23-24高二上·江苏宿迁·期中)费马原理是几何光学中的重要原理,可以推导出圆锥曲线的一些光学性质.点P为椭圆(,为焦点)上一点,点P处的切线平分外角.已知椭圆,O为坐标原点,l是点处的切线,过左焦点作l的垂线,垂足为M,则线段的长为 .
【答案】
【分析】先求得直线l的方程,然后求得直线的方程,进而求得M点坐标,进而求解.
【详解】由题意,设直线l的方程为,即,
联立,整理得,
所以,解得,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
对于椭圆,,,
则,即,,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联立,解得,即,
则.
故答案为:.

【变式9-3】(23-24高二上·江苏南京·期中)已知椭圆:和圆:,点是圆上的动点,过点作椭圆的切线,交圆于,.

(1)若点的坐标为,证明:直线;
(2)求线段的长.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设切线方程为,联立方程,再根据结合韦达定理证明即可;
(2)分过点的一条切线斜率不存在和斜率存在两种情况讨论,联立方程,再根据结合韦达定理证明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1)由题意切线的斜率存在,设切线方程为,
联立,消得,
则,
所以,即,
所以;
(2)设,则,
椭圆:得长半轴长为,短半轴长为,
当过点的一条切线斜率不存在时,不妨取这条切线方程为,
此时,则,解得,
而直线与椭圆相切,
所以当过点的一条切线斜率不存在时,,
当过点的切线斜率存在时,则,
设切线方程为,
联立,消得,
则,
化简得,
所以,
所以,
综上所述,,
所以线段为圆的直径,
所以.
【点睛】方法点睛:求定值问题常见的方法有两种:
(1)从特殊入手,求出定值,再证明这个值与变量无关;
(2)直接推理、计算,并在计算推理的过程中消去变量,从而得到定值.
【变式9-4】(23-24高二上·四川成都·期中)已知点,点分别是直线,上的动点,且,的中点的轨迹为曲线.
(1)求曲线的方程;
(2)过点作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与,若与曲线交于,两点,与曲线交于,两点,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分析】(1)设,,,根据可得关系即得点的轨迹方程.
(2)化简,先计算当与一条与轴垂直时值,再设直线、方程联立,计算,换元转化为二次函数求值域即可.
【详解】(1)设,,,
则,.
由得,
从而,即曲线的方程为.
(2)由于,所以.
当与一条与轴垂直,另一条与轴垂直时,
不妨设,
可得

当与都不与坐标轴垂直时,不妨设,,其中.
将的方程与曲线的方程联立消去得,
显然对都有.设,,
则,,
因此.
同理可得.
所以.
令,有.
由于,因此,
从而.
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是.
【点睛】方法点睛:圆锥曲线中取值范围问题的五种求解策略:
(1)利用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或判别式构造不等关系,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2)利用已知参数的范围,求新的参数的范围,解这类问题的核心是建立两个参数之间的等量关系;
(3)利用隐含的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
(4)利用已知的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
(5)利用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将待求量表示为其他变量的函数,求其值域,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3椭圆的概念与几何性质
【清单01】椭圆的概念与标准方程
一.椭圆的定义
(1)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
(2)焦点:两个定点F1,F2.
(3)焦距:两焦点间的距离|F1F2|.
(4)半焦距:焦距的一半.
二.椭圆的标准方程对比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图形
标准方程 +=1(a>b>0) +=1(a>b>0)
焦点 F1(-c,0),F2(c,0) F1(0,-c),F2(0,c)
a,b,c的关系 a2=b2+c2
【清单02】椭圆的几何性质与离心率的求法
一.椭圆的几何性质汇总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图形
标准方程 +=1(a>b>0) +=1(a>b>0)
范围 -a≤x≤a且-b≤y≤b -b≤x≤b且-a≤y≤a
顶点 A1(-a,0),A2(a,0),B1(0,-b),B2(0,b) A1(0,-a),A2(0,a),B1(-b,0),B2(b,0)
轴长 长轴长=,短轴长=
焦点 F1(-c,0),F2(c,0) F1(0,-c),F2(0,c)
焦距 |F1F2|=
对称性 对称轴x轴和y轴,对称中心(0,0)
离心率 e=(0二.椭圆的离心率
1.定义:e=.
2.离心率的范围为:(0,1).
3.公式拓展:e==
4.e越大,椭圆越扁平;e越小,椭圆越接近于圆.
【清单03】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椭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类比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椭圆有相离,相切,相交三种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利用方程讨论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椭圆相交有两个公共点;
直线与椭圆相切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直线与椭圆相离无公共点;
直线与椭圆相交有两个公共点;
二.弦长问题
1.定义:直线与椭圆的交点间的线段叫作椭圆的弦。
2.弦长公式:设直线交椭圆与两点,则||==·.
三.中点弦问题
(1)解决椭圆中点弦问题的两种方法
①根与系数的关系法:联立直线方程和椭圆方程构成方程组,消去一个未知数,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中点坐标公式解决.
②点差法:利用端点在曲线上,坐标满足方程,将端点坐标分别代入椭圆方程,然后作差,构造出中点坐标和斜率的关系.
【考点题型一】椭圆的概念与标准方程
方法总结:
我们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焦距的一半称为半焦距
【例1】(23-24高二上·江苏盐城·期中)点在椭圆上,则等于( )
A.6 B.8 C.10 D.12
【变式1-1】(23-24高二上·江苏宿迁·期中)如图,椭圆的右顶点为A,上顶点为B,从椭圆上一点P向x轴作垂线,垂足恰为左焦点,若,,则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 )

A. B.
C. D.
【变式1-2】(23-24高二上·江苏宿迁·期中)阿基米德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利用“逼近法”得到椭圆的面积除以圆周率等于椭圆的长半轴长与短半轴长的乘积.已知椭圆C:的面积是,长轴的一个端点与短轴的两个端点构成等边三角形,则椭圆的方程为( )
A. B.
C. D.
【变式1-3】(23-24高二上·江苏泰州·期中)设为实数,若方程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变式1-4】(23-24高二下·江苏南京·期中)已知椭圆C:的离心率为,且过点.
(1)求椭圆C的方程;
(2)过右焦点F的直线l与椭圆C交于A,B两点,若,求的面积.
【考点题型二】椭圆的离心率
方法总结:
1.定义:e=.
2.离心率的范围为:(0,1).
3.公式拓展:e==
4.e越大,椭圆越扁平;e越小,椭圆越接近于圆.
【例2】(23-24高二下·江苏南京·期中)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过点作x轴的垂线交椭圆与点P,若直线的斜率为,则椭圆C的离心率为 .
【变式2-1】(23-24高二下·浙江·期中)已知椭圆的右焦点为,过点作圆的切线与椭圆相交于两点,且,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B.
C. D.
【变式2-2】(23-24高二上·江苏盐城·期中)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是,,点是椭圆上位于第一象限的点,且与轴平行,直线与的另一个交点为,若,则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变式2-3】(23-24高二下·江苏南通·期中)设椭圆C:的上顶点为A,左、右焦点分别为,连接并延长交椭圆C于点P,若,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变式2-4】(22-23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已知椭圆的焦距是2,则离心率e的值是( )
A. B.或
C.或 D.或
【考点题型三】焦点三角形
方法总结:求椭圆中焦点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①根据椭圆的定义求出|PF1|+PF2|=2a;
②利用余弦定理表示出|PF1|,|PF2|,|F1F2|之间满足的关系式;
③利用公式=×|PF1|·|PF2|sin∠F1PF2求得面积.利用公式=×|F1F2|×|yP|(yP为P点的纵坐标)求得面积
④结论:
【例3】(23-24高二上·江苏徐州·期中)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点在椭圆上,则的周长为( )
A. B.
C. D.
【变式3-1】(23-24高二上·江苏南通·期中)已知点为椭圆上的一个动点,点,分别为该椭圆的左、右焦点,当时,则的面积为( )
A.1 B.2
C.3 D.4
【变式3-2】(21-22高二上·黑龙江大庆·期中)已知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点为椭圆上一点,且,则( )
A. B.
C. D.与的取值有关
【变式3-3】(23-24高二上·江苏无锡·期中)已知椭圆:(),、为椭圆的左右焦点,为椭圆上一点,连接并延长交椭圆于另一点,若,,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变式3-4】(21-22高二上·江苏扬州·期中)已知平面上两点,,动点P满足.
(1)求动点P的轨迹C的标准方程;
(2)当动点P满足时,求P点的纵坐标.
【考点题型四】和差最值问题
方法总结:总体理论依据:
1.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对称的性质——①关于一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②对称轴是两个对称图形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3.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4.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5.垂直线段最短
【例4】(23-24高二上·江苏连云港·期中)设椭圆C:的左焦点为F,下顶点为B,点P在C上,则的最大值为( )
A.1 B.b
C.3 D.3b
【变式4-1】(23-24高二上·江苏泰州·期中)已知F为椭圆C:的右焦点,P为C上一点,Q为圆M:上一点,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变式4-2】(多选)(23-24高二上·江苏无锡·期中)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过点且垂直于轴的直线与该椭圆相交于,两点,且,点在该椭圆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存在点,使得
B.若,则
C.满足为等腰三角形的点只有2个
D.的取值范围为
【变式4-3】(23-24高二上·江苏扬州·期中)动点分别与两定点,连线的斜率的乘积为,设点的轨迹为曲线,已知,,则的取值范围为 .
【变式4-4】(22-23高二上·浙江台州·期中)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为椭圆上任意一点,为圆:上任意一点,则的最小值为 .
【考点题型五】点与椭圆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方法总结:
1.点P(x0,y0)与椭圆+=1(a>b>0)的位置关系:
点P在椭圆上 +=1;
点P在椭圆内部 +<1;
点P在椭圆外部 +>1.
2.直线y=kx+m与椭圆+=1(a>b>0)的位置关系,判断方法:
联立消y得一元二次方程.
当Δ>0时,方程有两解,直线与椭圆相交;
当Δ=0时,方程有一解,直线与椭圆相切;
当Δ<0时,方程无解,直线与椭圆相离.
【例5】(21-22高二上·浙江·期中)若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则过点的直线与椭圆的交点个数是( )
A.0 B.1
C.2 D.不确定
【变式5-1】(22-23高二下·上海浦东新·期中)已知椭圆,直线,则直线l与椭圆C的位置关系为( )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不确定
【变式5-2】(21-22高二上·安徽·期中)19世纪法国著名数学家加斯帕尔·蒙日,创立了画法几何学,推动了空间几何学的独立发展.提出了著名的蒙日圆定理:椭圆的两条切线互相垂直,则切线的交点位于一个与椭圆同心的圆上,称为蒙日圆,且该圆的半径等于椭圆长半轴长与短半轴长的平方和的算术平方根.若圆上有且只有一个点在椭圆的蒙日圆上,则的值为( )
A. B.
C. D.
【变式5-3】(22-23高二上·安徽宿州·期中)已知直线与椭圆恒有公共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变式5-4】(22-23高二上·安徽·期中)已知椭圆C:上存在关于直线l:对称的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考点题型六】直线与圆弦长问题
方法总结:
(1)定义:连接椭圆上两个点的线段称为椭圆的弦.
(2)求弦长的方法
①交点法:将直线的方程与椭圆的方程联立,求出两交点的坐标,然后运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来求.
②根与系数的关系法:
如果直线的斜率为k,被椭圆截得弦AB两端点坐标分别为(x1,y1),(x2,y2),则弦长公式为:
|AB|== ·
【例6】(23-24高二上·江苏泰州·期中)已知椭圆C:,,是椭圆C上两点,,则弦长为 .
【变式6-1】(23-24高二上·江苏南京·期末)已知椭圆的焦距为,过椭圆的一个焦点,作垂直于长轴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则 .
【变式6-2】(23-24高二上·江苏宿迁·期中)已知椭圆的焦距为,短半轴的长为2,过点且斜率为1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
(1)求椭圆的方程及弦的长;
(2)椭圆上有一动点,求的最大值.
【变式6-3】(22-23高二上·山西太原·期中)已知平面上动点与定点的距离和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动点的轨迹为曲线.直线与曲线交于两个不同的点.
(1)若直线的方程为,求的面积;
(2)若的面积为,证明:和均为定值.
【变式6-4】(20-21高二上·浙江金华·期中)已知椭圆C:的离心率,且过点.
(1)求椭圆C的方程;
(2)A、B分别是椭圆C的左顶点和上顶点,P是线段AB上的点,直线交椭圆C于M,N两点.若是斜边长为的直角三角形,求直线MN的方程.
【考点题型七】中点弦
方法总结:解决椭圆中点弦问题的两种方法:
(1)根与系数关系法:联立直线方程和椭圆方程构成方程组,消去一个未知数,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中点坐标公式解决;
(2)点差法:利用交点在曲线上,坐标满足方程,将交点坐标分别代入椭圆方程,然后作差,构造出中点坐标和
【例7】(23-24高二上·江苏南通·期中)设a,b是实数,若椭圆与直线交于点A,B,点M为AB的中点,直线为原点的斜率为,又,则椭圆方程为 .
【变式7-1】(23-24高二上·江苏宿迁·期中)已知椭圆的焦点分别为,,设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且点为线段的中点,则直线的方程为 .
【变式7-2】(20-21高二上·江苏·期中)已知椭圆,点与的焦点不重合,若关于的焦点的对称点分别为,线段的中点在椭圆上,则的值为( )
A.6 B.12
C.18 D.24
【变式7-3】(23-24高二上·江苏南通·期中)已知椭圆C:的右焦点为F,斜率不为0的直线l与C交于A,B两点.
(1)若是线段AB的中点,求直线l的方程;
(2)若直线l经过点(点A在点B,Q之间),直线BF与C的另一个交点为D,求证:点A,D关于x轴对称.
【变式7-4】(23-24高二上·江苏盐城·期中)已知椭圆,左右焦点分别为,,直线与椭圆交于A,两点,弦被点平分.
(1)求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2)求.
【考点题型八】轨迹方程问题
方法总结:解决与椭圆有关的轨迹问题的三种方法:
(1)定义法:用定义法求椭圆方程的思路是:先观察、分析已知条件,看所求动点轨迹是否符合椭圆的定义.若符合椭圆的定义,则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
(2)方程法:直接根据条件列方程化简即可。
(3)相关点法:有些问题中的动点轨迹是由另一动点按照某种规律运动而形成的,
只要把所求动点的坐标“转移”到另一个动点在运动中所遵循的条件中去,即可解决问题,这种方法称为相关点法
【例8】(23-24高二上·广东深圳·期中)如图,已知定圆A的半径为4,B是圆A内一个定点,且,P是圆上任意一点.线段BP的垂直平分线l和半径AP相交于点Q,当点P在圆上运动时,则点Q的轨迹是( )

A.圆 B.射线
C.长轴为4的椭圆 D.长轴为2的椭圆
【变式8-1】(多选)(23-24高二上·江苏徐州·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动圆与圆外切,且与圆内切,则动圆的圆心的轨迹是一个完整的椭圆
B.若动点到的距离是到直线的距离的,则动点的轨迹是一个完整的椭圆
C.将椭圆上各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则得到的曲线是一个完整的椭圆
D.已知点,,直线相交于点,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则点的轨迹是一个完整的椭圆
【变式8-2】(21-22高二上·江苏镇江·期中)泰戈尔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枝无法相依,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却没有交汇的轨迹;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已知点,直线,动点到点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距离的一半.若某直线上存在这样的点,则称该直线为“最远距离直线”,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点的轨迹方程是
B.直线:是“最远距离直线”
C.平面上有一点,则的最小值为5.
D.点P的轨迹与圆:是没有交汇的轨迹(也就是没有交点)
【变式8-3】(23-24高二上·江苏南通·期中)已知动点满足:.
(1)指出动点的轨迹是何种曲线,并化简其方程;
(2)若过点的直线和曲线相交于两点,且为线段的中点,求直线的方程.
【变式8-4】(20-21高二上·广西贵港·期中)已知平面内两定点,动点P满足.
(1)求动点P的轨迹C的方程;
(2)若直线与曲线C交于不同的两点A、B,求.
【考点题型九】椭圆切线相关问题
方法总结:椭圆上的任意一点P(),过点P的切线方程为:
【例9】(22-23高二上·湖南郴州·期中)已知点和焦点在轴上的椭圆:,且过作椭圆的切线有两条,则该椭圆半焦距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变式9-1】(23-24高二下·重庆·期中)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过的直线与交于点.直线为在点处的切线,点关于的对称点为.由椭圆的光学性质知,三点共线.若,则( )
A. B.
C. D.
【变式9-2】(23-24高二上·江苏宿迁·期中)费马原理是几何光学中的重要原理,可以推导出圆锥曲线的一些光学性质.点P为椭圆(,为焦点)上一点,点P处的切线平分外角.已知椭圆,O为坐标原点,l是点处的切线,过左焦点作l的垂线,垂足为M,则线段的长为 .

【变式9-3】(23-24高二上·江苏南京·期中)已知椭圆:和圆:,点是圆上的动点,过点作椭圆的切线,交圆于,.

(1)若点的坐标为,证明:直线;
(2)求线段的长.
【变式9-4】(23-24高二上·四川成都·期中)已知点,点分别是直线,上的动点,且,的中点的轨迹为曲线.
(1)求曲线的方程;
(2)过点作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与,若与曲线交于,两点,与曲线交于,两点,求的取值范围.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