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4张PPT)
大串讲
期中考点
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主讲人:晓强课件工作室
第二章
地形变化的原因
期
中
目 录
C o n t e n t
1
2
3
4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与循环
内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地形与人类活动
5
地质简图的判读与运用
1
考点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与循环
本考点主要考察学生对三大类岩石的基本认识,能够掌握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规律,并能够熟练的判断不同岩石物质循环图的过程。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与循环
1.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岩浆岩:
定义:在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分类:由于岩浆侵入或喷出,将岩浆岩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类型。
特点:岩浆岩一般含有金属矿物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与循环
1.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岩浆岩:
②分类:
侵入岩:侵入岩一般矿物颗粒大,气孔小,坚硬。常用于建筑上的材料。代表性岩石为花岗岩;
喷出岩:喷出岩一般矿物结晶颗粒细小,有流纹和气孔。玄武岩是最常见的火山岩,一般形成高原(岩溶高原)、台地。代表性岩石为玄武岩
花岗岩
玄武岩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与循环
1.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沉积岩:
定义: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经风化、侵蚀作用,逐渐成为砾石、沙子、泥土等碎屑物质。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压实、固结形成沉积岩。
特点:具有层理结构;含有化石;岩层上新下老;常含有非金属矿物
代表性岩石:石灰岩、砾岩、砂岩、页岩
砾岩
砂岩
页岩
石灰岩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与循环
1.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变质岩:
定义: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等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形成变质岩
特点:具有片理构造;重结晶明显;多含有丰富的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
代表性岩石:板岩、片麻岩、大理岩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与循环
1.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三大类岩石比较:
三大类岩石的对比
分类 形成过程 特征 代表性岩石
岩浆岩 喷出岩 在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 有流纹或气孔结构,结晶不明显,颗粒小 玄武岩、流纹岩
侵入岩 在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内部形成 结晶明显,颗粒较大 花岗岩
沉积岩 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经风化、侵蚀作用,逐渐成为砾石、沙子、泥土等碎屑物质。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压实、固结形成 具有层理结构, 含有化石,岩层上新下老 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
变质岩 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高温、 高压等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形成变质岩 具有片理构造;重结晶明显; 多含有丰富的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 石灰岩变质为大理岩;
花岗岩变质为片麻岩;
页岩变质为板岩;
砂岩变质为石英岩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与循环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循环过程:
三大类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熔化,又成为新的岩浆回到地球内部;岩浆在一定的条件下再次侵入或喷出地表,形成新的岩浆岩,
岩石圈的物质就这样处于不断的循环转化之中并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与循环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循环过程:
A
变质岩
岩浆
冷却凝固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
重熔再生
重熔再生
外力作用(侵蚀、搬运、 沉积、固结成岩)
外力作用(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变质作用
(高温、高压)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与循环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
第一步:根据图文中的信息,找出已给出的循环过程;
第二步:找出循环图的核心或中心环节,核心一般为岩浆;
第三步:一个箭头指向的必为岩浆岩;三个箭头指向的一定是岩浆;两个箭头指向的为沉积岩或变质岩
第四步:根据环节和已给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经典题型
格凸河国家级名胜区位于贵州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是著名的喀斯特自然公园,有举世无双的大穿洞景观。每年10月底到11月初,在晴天早晨会出现阳光穿过穿洞投射出光柱的景象,被当地人称为“格凸神光”(如图1所示),图2为岩石图物质循环示意图。穿洞所处的山体走向最可能是( )
A.南北走向 B.东南—西北走向 C.东西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本题以贵州省紫云县的格凸河风景名胜区为情境,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格凸神光”发生在10月底到11月初的早晨,该时段太阳位于东南方向,太阳光线从东南方向照射过来,要想“穿过”山洞,必须与山体走向垂直,故“穿洞”所在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故D正确,因此排除A、B、C,故选D。
D
经典题型
格凸河国家级名胜区位于贵州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是著名的喀斯特自然公园,有举世无双的大穿洞景观。每年10月底到11月初,在晴天早晨会出现阳光穿过穿洞投射出光柱的景象,被当地人称为“格凸神光”(如图1所示),图2为岩石图物质循环示意图。格凸河景区主体岩石类型及形成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甲——① B.乙——③ C.丙——② D.戊——④
格凸河景区为喀斯特地貌,主体岩石类型为石灰岩,为沉积岩,由外力作用沉积而成。甲由沉积物演化而成,为沉积岩;丙隆起后变为沉积物,丁形成丙,说明丙为侵入岩,丁为岩浆;丁同时指向高处的戊,说明戊位于地表为喷出岩,甲沉积岩、丙侵入岩、戊喷出岩都指向乙,说明乙为变质岩;故①为固结成岩、②为外力作用、③为变质作用、④为冷却凝固。由以上分析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A
2
考点
内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本考点主要考察学生对内力作用基本形式的掌握,能够分析不同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重点把握背斜向斜与与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1.地质作用
概念: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表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类型及其影响:
内力作用:主要是由地球内能引起的,其力量十分巨大,对地貌的影响也最为深刻,造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但它的作用过程除火山和地震之外都非常缓慢。
外力作用:主要是由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等引起的,与内力作用相比,外力作用一般较为迅速、明显,通过削平山岭、填塞低地等方式改变地表形态。
内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2.内力作用
概念: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有些内力作用进行得很快,如火山喷发和地震,可以瞬间改变地表形态。。
有些内力作用进行得及其缓慢,不易被人们察觉,但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会使地表形态发生显著的变化。
表现形式: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内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3.岩浆活动与地表形态
形成:上地幔上部物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成为熔融状态的岩浆,岩浆在内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向上运动,即岩浆活动。
表现形式:
侵入型岩浆活动:岩浆上升到一定位置,上覆岩层外压力大于岩浆内压力,迫使岩浆在地壳中冷凝而结晶。
喷出形岩浆活动:岩浆冲破上覆岩层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内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3.岩浆活动与地表形态
地貌影响:
火山岛:由火山喷发物(熔岩、火山灰等)堆积而成的。在环太平洋地区分布较广,火山岛的面积一般都不大,即有单个的火山岛,也有群岛式的火山岛,著名的火山岛群有阿留申群岛、夏威夷群岛等。
火山湖:火山喷发后,喷火口内,因大量浮石被喷出来和挥发性物质的散失,引起颈部塌陷形成漏斗状洼地,即火山口。后来,由于降雨、积雪融化或者地下水使火山口逐渐储存大量的水,从而形成火山湖。包括火山口湖、火山原湖和熔岩堰塞湖。
内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3.岩浆活动与地表形态
地貌影响:
③火山:由地壳内部岩浆喷出堆积成的山体形态。这种山体称为火山
④玄武岩地貌:由于玄武岩浆粘度小,流动性大,喷溢地表易形成大规模熔岩流和熔岩被,但也有呈层状侵入体的,如岩床等。在高原地区常形成面积达数千至数十万平方千米的熔岩台地,有人称其为高原玄武岩,如印度的德干高原玄武岩。
内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4.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
概念辨析:
地壳运动(构造运动):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也称构造运动。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变形变位,它是地壳运动的“足迹”,主要有褶皱(向斜、背斜)、断层。
构造地貌:是由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它的主要类型有山地、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
内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4.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
基本形式:
基本形式 概念 运动 方向 对地表 的影响 运动 形态 实例 相互关系
水平运动 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 水平挤压 巨大的褶皱山脉 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 ①它们相伴发生;
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
③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水平张裂 绵长的断裂带 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红海等
垂直运动 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 地壳抬升 地势的高低起伏或海陆变迁 庐山、华山
地壳下降 台湾海峡、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内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4.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
褶皱:
定义:岩层在形成时一般是水平状的。岩层因受力而发生弯曲,形成褶曲。如果形成的是一系列褶曲,就称为褶皱。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内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4.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
褶皱:
②组成(类型):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形成山岭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形成谷地
内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4.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
褶皱:
③地形倒置:受外力作用下,背斜与向斜的原有地形发生改变。
乙为背斜:由于顶部长期受张力影响,容易受到外力的侵蚀,而形成谷地
甲为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影响,岩石紧密,不易受外力侵蚀,且原谷地地形,易受外力的堆积作用而形成山地。
内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4.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
褶皱:
④背斜与向斜的判断:形态上看,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是向斜。
从岩层中部与两翼的新老关系(最根本的判断方法)
背斜:岩层中间老,两翼新
向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水平切线法比较
内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4.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
断层:
定义:构造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张力或剪切力,超过了岩层所能承受的强度,致使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就形成断层。。
内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4.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
断层:
②类型:
地垒:断层活动中,上升岩块往往形成地垒,是断层运动得主要表现形式。常形成块状山地(断块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
内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4.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
断层:
②类型:
地堑:断层活动中,上降岩块往往形成堑垒,是断层运动得主要表现形式。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内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4.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内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4.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
板块运动:
板块分布:
南极板块向北延伸至北回归线附近
亚洲的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内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4.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
板块运动:
②对地形的影响:
内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4.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
板块运动:
③火山地震带:
断裂带 板块边界类型 所经过的著名山脉、海沟
环太平洋地震带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 千岛群岛、千岛海沟;日本群岛、日本海沟;台湾海沟;菲律宾群岛;马里亚纳海沟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 阿留申群岛、海岸山脉 、落基山脉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 新西兰南北二岛
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 落基山脉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消亡边界) 地中海、阿尔卑斯山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 喜马拉雅山
非洲 断裂带 非洲板块内部(生长边界) 东非大裂谷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生长边界) 红海、死海
大西洋 断裂带 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及亚欧板块(生长边界) 冰岛、大西洋、大西洋海岭
经典题型
海底地形的类型可以分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海岭等,等深线图可以体现海底地形的高低变化。下图为某海域的海底地形图(图中等值线为等深线,单位:米)。图中处于消亡边界且地形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地—岛屿 B.乙地—海岸山脉
C.丙地—海沟 D.丁地—海沟
注意图中的等值线是等深线,甲地等深线凸向低处,表示海底山脉,A错误;乙地等深线凸向高处,表示海底谷地,B错误;海沟是位于海洋中的两壁较陡、狭长的、水深大于5000m的沟槽,丙地不是海沟,C错误;丁地深度超过7000米,是海底地形中比周围更深的海沟,D正确。故选D
D
经典题型
海底地形的类型可以分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海岭等,等深线图可以体现海底地形的高低变化。下图为某海域的海底地形图(图中等值线为等深线,单位:米)。图中箭头M所指地形是( )
A.大洋地壳断裂下陷而成 B.海底冲积物堆积而成
C.地质时期陨石碰撞而成 D.海底的火山喷发而成
读图可知,图中箭头M所指之处为海底海拔较高的山峰地形。大洋地壳断裂下陷会形成相对较深的地形,A错误。海底冲积物堆积不会形成类似于山峰形的地形,B错误。地质时期陨石撞击会形成相对较深的地形,C错误。海底火山喷发会形成火山,与箭头M所指之处地形类似,D正确。故选D。
D
3
考点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本考点主要考察学生对外力作用基本形式的掌握。能够不同形式外力作用的差异性及其对地形的影响。能够区别不同外力作用表现形式的代表性地貌的形成过程。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1.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塑造基本地表形态,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外力作用,削高平低,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
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2.风化作用
定义:指地表岩石和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物理性状和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影响:风化作用一般不直接塑造地表形态。风化作用的结果是使岩石变成松散的碎屑风化物,如果风化物残留原地,则称为风化壳。风化作用为侵蚀作用准备了条件。风化产物也为土壤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2.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
定义:也称机械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发生疏松崩解等机械破坏的过程。同时岩石中水的冻融、植物根系的生长等,也都会对岩石起破坏作用。
过程:热胀冷缩,冻融交替过程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2.风化作用
化学风化:
定义:是指岩石在水、氧气及二氧化碳等作用下发生分解,进而化学成分发生改变的过程。一般引起化学风化的主要因素是水和氧。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2.风化作用
生物风化:
定义:是指岩石受生物活动的影响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的过程。例如生长在岩石裂隙中的植物,随着根系不断地长大,对裂隙壁产生挤压,使岩石裂隙扩大,从而引起岩石破坏,这种作用称根劈作用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3.侵蚀作用
定义:是指流水、风、波浪和冰川等外力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的破坏过程。。
形式: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冰川侵蚀、海水侵蚀。
影响:侵蚀作用会使得表层岩石或土壤剥离,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侵蚀地貌类型,是外力地貌的主要表现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3.侵蚀作用
风力侵蚀:
定义:风力对地面物质的吹蚀和风沙的磨蚀作用,统称风力侵蚀作用,简称风蚀作用。
主要分布:干旱半干旱的荒漠地区
主要地貌类型:
风蚀蘑菇
形成过程:
A.突起的孤立岩石风蚀柱岩性下软上硬
B.近地表风中含沙砾较多,磨蚀力较强;距地面越高风中含沙量较少,磨蚀力越弱
C.风沙磨蚀岩石基部,导致风蚀柱上部坚硬的岩石残存地表,下部松软的碎屑物被风吹走,形成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风蚀蘑菇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3.侵蚀作用
风力侵蚀:
③主要地貌类型:
雅丹地貌: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形成过程:
A.形成于干旱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该地为古河床湖床沉积地层
B.后经历地壳抬升,河湖床出露地表
C.河湖底土状沉积物因干涸裂开形成裂隙,经物理风化裂隙扩大;
D.在定向风的长期吹蚀作用下,形成呈长条状且与盛行风向平行、沟槽(凹地)与垄脊(土墩)相间排列的地貌组合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3.侵蚀作用
流水侵蚀:
定义:流水破坏地表和攫取地表物质的作用。
分类:
机械侵蚀——流水、泥沙和砾石对流经地区的冲刷、切割、摩擦作用。
化学溶蚀——流水对石灰岩及其它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
③主要分布:湿润、半湿润地区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3.侵蚀作用
流水侵蚀:
④主要地貌类型:V形谷(沟谷)、峡谷、瀑布、黄土地貌、丹霞地貌等。
丹霞地貌形成过程:
含铁的碎屑物经流水沉积在古湖盆中形成红色砂砾岩;
再经地壳抬升,出露地表;
经风化、侵蚀、崩塌、剥落形成四壁陡立的丹霞地貌。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3.侵蚀作用
冰川侵蚀:
①定义:冰川运动时,冻结在冰川或冰层底部的岩石碎片,因受上面冰川的压力对冰川底床进行拔蚀和磨蚀的破坏作用。
②分类:
拔蚀—指冰川下松动岩块的突出部分,可能与冰冻结在一起,冰川移动时把岩块拔出带走。
磨蚀—指冰川移动时,冻结在冰川底部的岩块与冰床之间发生的摩擦作用。
③主要分布:主要发生在高纬、高山地区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3.侵蚀作用
冰川侵蚀:
④主要地貌类型:角峰、冰斗、刃脊、U形谷、峡湾、冰蚀湖等
冰斗:是一种三面环以峭壁、呈半圆形剧场形状或圆椅状的洼地。雪线附近山坡下凹部分多年积雪斑边缘的岩石因冻融作用频繁而崩坍为岩屑,并在重力作用与融雪径流共同作用下搬运到低处,使积雪斑后缘、雪斑下的地面则逐渐蚀低成为洼地即雪蚀洼地。积雪演化为冰川冰后,冰川对底床的刨蚀作用使洼地加深,并在前方造成坡向相反的岩槛,同时后缘陡壁受冰川刨蚀作用而后退变高,从而形成冰斗。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3.侵蚀作用
冰川侵蚀:
④主要地貌类型:角峰、冰斗、刃脊、U形谷、峡湾、冰蚀湖等
角峰:冰川侵蚀作用所造成的孤立和尖锐的金字塔形山峰。原山峰周围有几个冰斗相背发展,各冰斗壁因冰蚀等作用逐渐后退,形成凹形陡坡,原峰顶便突出如尖角。
刃脊:相邻冰斗之间的山脊,呈刀刃状,冰川作用时山岭两侧冰斗壁后退形成刃脊。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3.侵蚀作用
冰川侵蚀:
④主要地貌类型:角峰、冰斗、刃脊、U形谷、峡湾、冰蚀湖等
峡湾地貌形成过程:
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
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淹没“u”型谷地,形成峡湾。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3.侵蚀作用
海水侵蚀:
①定义:波浪对海岸进行撞击、冲刷,波浪携带的碎屑物质的研磨以及海水对海岸带基岩的溶蚀,统称为海水侵蚀作用。
②过程:侵蚀海岸的最主要作用力是海浪。海浪侵蚀海岸的主要方式是冲击。海浪通过不断撞击岸边的岩石,加大岩石裂缝,最终使岩石破碎。海浪还可以通过磨蚀来侵蚀海岸,海浪在浅水区掀起沉积物,如沙和砾石,当海浪击打岩石时,这些沉积物就会磨蚀岩石
③主要分布:主要发生沿海地区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3.侵蚀作用
海水侵蚀:
④主要地貌:主要有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
海蚀崖:
波浪冲淘崖壁形成海蚀穴,悬空的崖壁在重力作用下崩塌,崩塌的石块遭受侵蚀搬运,海浪重新冲淘崖壁下部,形成新的海蚀穴。这种过程不断进行,即形成海蚀台。(在其宽度增大到波浪的冲蚀作用范围之外时,才停止发展)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3.侵蚀作用
海水侵蚀:
④主要地貌:主要有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
海蚀柱:
海蚀穴被拍岸浪冲蚀扩大,顶部基岩崩塌,海岸后退时形成陡壁,称为海蚀崖海蚀崖后退过程中遗留的柱状岩体,称为海蚀柱。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4.搬运作用
风力搬运:
①形式:悬浮形式——以尘粒和粉沙粒为主,
滚动及跳动形式——以砂砾为主。沙尘暴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形式。
②分布: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海滨地区表现突出
流水搬运:
①形式:悬浮形式
跳动、滚动和滑动形式。
②分布:主要在湿润半湿润地区表现突出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4.搬运作用
冰川搬运:
①含义:冰川随重力下滑并搬运冻结在冰体内的岩石碎块的过程。
②冰川的搬运能力:
取决于冰川类型、流动速度、岩石性质、冰冻风化作用强弱
③冰川搬运作用的形式:
①在冰床上被推移。
②夹持在冰川内
③叠置冰面上随冰川运动一起被搬运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5.堆积作用
定义: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在流水、波浪、风力、冰川等外力下,被搬运离开原来的位置。搬运作用一般不直接形成地表形态,但为堆积地貌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
形式:风力沉积、流水沉积、冰川沉积、海水沉积。
影响:沉积作用会使得搬运物质发生堆积,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沉积地貌类型,是外力地貌的主要表现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5.堆积作用
风力堆积:
①形成过程:被风力吹扬的沙粒在风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时发生堆积,这种作用叫作风力沉积作用。
②发生条件:风速减小;遇到障碍物;下垫面性质改变。
③沉积特点:具有分选性: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下来;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顺着风沙流向,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
④分布:干旱、半干旱地区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5.堆积作用
风力堆积:
⑤主要地貌类型:沙丘、沙垄(新月形沙丘、长垄状沙丘、蜂窝状沙丘、金字塔型沙丘)
凸坡为迎风坡,较平缓
凹坡为背风坡,较陡
风向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5.堆积作用
流水堆积:
⑤主要地貌类型:冲积扇、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河口三角洲
三角洲形成:
丰富的泥沙来源;
河口地区地势平坦,水深较浅;
流速缓慢,泥沙沉积;
入海口海潮顶托作用。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5.堆积作用
冰川堆积:
①成因:当冰川融化以后,因搬运能力降低,其所携带的各种岩石碎屑物(冰碛物)就会堆积下来,这种作用,叫作冰川沉积作用。
②沉积特点:①冰碛物由砾,砂,粉砂和粘土组成的堆积物大小混杂,结构疏松 ;
②缺乏分选性,不具层理构造;
③棱角鲜明、砾石的磨圆度很差。
③分布:高纬度、高海拔存在冰川的地区。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5.堆积作用
冰川堆积:
④主要地貌类型:冰碛丘陵、冰碛湖、冰碛平原等
冰碛物特点:
冰碛物大小混杂堆积,结构松散;
冰碛物无分选性,无层理性;
堆积物颗粒棱角分明;
砾石的磨圆度很差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5.堆积作用
冰川堆积:
④主要地貌类型:冰碛丘陵、冰碛湖、冰碛平原等
冰碛丘陵:
冰碛丘陵一般形成原因为,冰块融化后,原来位于冰川上部、内部以及冰川底部的全部物质都汇合为底碛;因为冰碛物在冰层内通常分布不均匀,所以在融化时就形成了厚度不同并且有波动起伏的冰碛盖层, 即冰碛丘陵。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5.堆积作用
冰川堆积:
④主要地貌类型:冰碛丘陵、冰碛湖、冰碛平原等
冰碛湖:
冰川消融时,终碛物堵塞河道或冰川谷形成湖盆,积水成湖。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6.外力作用的比较
外力作用类型 地表形态影响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 不直接形成地表形态,使岩石被破坏,形成碎屑物质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 普遍
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
侵蚀作用 流水侵蚀 侵蚀 下切形成V型谷,侧蚀形成U型谷,使地表形态千沟万壑,丹霞地貌 湿润半湿润地区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区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风蚀蘑菇、洼地、风蚀城堡、戈壁、风蚀柱、雅丹地貌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刃脊、U型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等 高纬和高海拔地区
海浪侵蚀 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海蚀洞等 滨海地区
搬运作用 流水搬运 具有分选性特点 不直接塑造地表形态,但由于搬运作用得分选性特点,造成搬运物质在水平与垂直空间上存在着差异性
风力搬运
海浪搬运
冰川搬运
沉积作用 流水沉积 形成冲(洪)积扇(出山口)、三角洲(入海、湖口)、河漫滩(平原)(中下游)等 湿润半湿润地区
风力沉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与移动性沙丘)和沙漠边缘得黄土堆积 干旱半干旱地区
海浪沉积 沙滩 滨海地区
冰川沉积 形成冰碛地貌 高纬和高海拔地区
经典题型
丹霞地貌是一种以陆相红层为物质基础,以赤壁丹崖为特征的地貌类型。近年来,在陕北地区发现了大量连片分布的丹霞地貌,由陕北高原黄土盖层之下埋藏的巨厚红层发育而成。其中陕西省靖边县龙州镇有一大片特殊的丹霞地貌,因其岩石纹理形似波浪,被称为“波浪式丹霞”(如下图)。对该地“波浪式丹霞”的形成后期影响力最小的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冻融风化 D.温差风化
由材料可知,“波浪式丹霞”所在位置为陕西靖边县龙州镇,该地区为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流水侵蚀强烈,B不符合题意;陕北高原地区冬春季节有积雪覆盖,易受冻融风化影响,C不符合题意;陕北高原地区,气候昼夜温差较大,易受温差风化影响,D不符合题意;材料指出该地区丹霞地貌由陕北高原黄土盖层之下埋藏的巨厚红层发育而成,故其形成后期受冰川侵蚀影响最小,A符合题意。故选A。
A
经典题型
丹霞地貌是一种以陆相红层为物质基础,以赤壁丹崖为特征的地貌类型。近年来,在陕北地区发现了大量连片分布的丹霞地貌,由陕北高原黄土盖层之下埋藏的巨厚红层发育而成。其中陕西省靖边县龙州镇有一大片特殊的丹霞地貌,因其岩石纹理形似波浪,被称为“波浪式丹霞”(如下图)。陕北高原“波浪式丹霞”的形成过程大致是( )
A.陆相沉积—地壳抬升—风化侵蚀—黄土堆积
B.陆相沉积—黄土堆积—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C.黄土堆积—地壳下沉—陆相沉积—风化侵蚀
D.风化侵蚀—地壳下沉—陆相沉积—黄土堆积
材料显示“黄土盖层之下埋藏巨厚红层”,说明先有陆相沉积形成红层,后有黄土堆积,之后地壳抬升,接受外力作用的风化侵蚀,因此陕北高原“波浪式丹霞”的形成过程大致是陆相沉积—黄土堆积—地壳抬升—风化侵蚀,B正确,C错误;丹霞地貌为地壳抬升出露侵蚀而成,地势较高,此后不易发生堆积,A、D错误。故选B。
B
4
考点
地形与人类活动
本考点主要考察学生把握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能够具体说明地形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方面,同时分析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造影响。
地形与人类活动
1.地表形态堆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形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表现一:平原地区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与交通联系,成为人类理想的居住地。
表现二:当今世界人口密集区,多分布于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
表现三:地表崎岖的山地、察冷干燥的高原人烟少。在山区生活的人们,一般将居住地选择在河谷或山间盆地。
地形与人类活动
1.地表形态堆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形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地区 高原地区 山区 冲积平原
自然条件 地势高、气候寒冷 差 较好
河流地貌类型 深切的河谷 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流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 冲积平原
形态 多呈狭长的带状 条带状 团状、带状
密度 小 较小 大
举例 青藏高原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 河西走廊上的城市及人口的分布 四大文明古国的发祥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地形与人类活动
1.地表形态堆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宏观地形影响:
平原——对农业生产的限制较小,水源充足的地区主要发展种植业
山区——地面坡度大,不太适合大面积耕作;海拔低、水热条件好的地方适合发展林业;海拔高、水热条件不足的高原地区适宜发展高寒农牧业
地形与人类活动
1.地表形态堆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②微观地形影响:
坡度——地表坡度越大,土壤越易受到侵蚀,通常坡度超过7°,就要修筑梯田才能耕作;如果超过25 °,就不适宜发展种植业,而应发展林业或进行自然保护。
坡向——坡向会造成太阳辐射和水分条件的差异,从而影响植物生长。
阳坡
阴坡
地形与人类活动
1.地表形态堆人类活动的影响
对运输方式的影响:
影响交通运输网的密度与分布:平原线路密度大;呈网状;山区线路密度小。呈条带状。
影响交通运输网的分布:线路往往修建在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地。势相对和缓,施工难度较小,建设和运营成本低;人口、城镇密集。
影响交通运输网的走向:平原较平直; 山区线路弯曲,呈“之”字形弯曲,降低坡度对交通的影响
影响交通线路建设所需工程量和造价:不同地表形态单元甚至同一地表形态单元的不同部位,交通线路建设所需的工程量与造价也有很大差别。例如平原与山区,平原地区的工程量与造价较低。
地形与人类活动
2.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造
直接塑造地表形态:人类活动能够直接塑造地表形态,或干预地貌过程,改变地貌发育方向。
案例一:人们可以直接在丘陵地区修建梯田,改变丘陵原有的坡度,使得坡度变缓。同时梯田可减缓流水的侵蚀作用,利于减少水土流失,保土保肥
案例二:修筑堤坝,会改变下游河道的水沙条件,从而改变下游河道的侵蚀、堆积过程及其形态,并改变和影响冲积平原的发展方向。阿斯旺大坝的修建使下游的输沙量减少,进而使尼罗河下游河床遭到侵蚀,入海口海岸线不断后退
地形与人类活动
2.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造
直接塑造地表形态:人类活动能够直接塑造地表形态,或干预地貌过程,改变地貌发育方向。
③案例三:填海造陆、建设人工岛、修筑海堤,不仅改变了海岸线的形态,而且形成了新的人工地貌。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迪拜棕榈岛由三个棕棚岛、一个世界岛组成。每座棕榈岛包括三部分:“树千”“树冠”和新月型围坝。
④案例四:工程建设中挖方或填方会人为造成陡坡或注地;采石、采矿会改变地表形态,而堆放矸石、废矿石等会形成人造丘网等。
地形与人类活动
2.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造
间接塑造地表形态:人类活动能够改变地表形态发育的条件,间接加速或延缓地表形态变化的过程。
案例一:破坏植被会加速地表侵蚀,植树种草则能降低地表侵蚀的速度。黄土高原植被破坏后与植树造林工程。
案例二:大量引用河水,会导致河流水量减少,使河流侵蚀、沉积状况发生改变。南水北调工程倒置长江入海口水量减少,对长江入海口的地形产生影响。
案例三:营造防护林,会抑制风沙的侵蚀与沉积,减缓其至终止风沙地貌的形成与发展等。把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入沙丘中,形点1米x1米左右的方格网,然后在草方格里面播撒耐旱的沙生植物种子。
经典题型
图为我国某高铁示意图,该地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图中高铁最有可能位于( )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
我国四大高原中,只有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故选A。
A
经典题型
图为我国某高铁示意图,该地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该地区铁路桥梁隧道众多,其主要原因是( )
A.高寒缺氧 B.风力强劲 C.地形起伏大 D.地层不稳定
云贵高原地区铁路桥梁隧道众多,其主要原因是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地形起伏大,为了确保安全,需要修建众多桥梁隧道,C正确。高寒缺氧是指青藏高原,A错误。云贵高原地区铁路桥梁隧道众多跟风力强劲、地层不稳定关系不大,BD错误。故选C。
C
经典题型
图为我国某高铁示意图,该地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图示地区铁路多桥梁隧道是为了( )
A.降低路面坡度 B.减轻洪水威胁 C.避开断裂带 D.避开泥石流
云贵高原地区铁路桥梁隧道众多,其主要原因是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地形起伏大,修建比较多的桥梁隧道,是为了降低路面坡度,提高行车安全性,A正确。跟减轻洪水威胁、 避开断裂带、 避开泥石流关系不大,BCD错误。故选A。
A
5
考点
地质简图的判读与运用
本考点主要考察学生对地表形态内外里的综合运用与分析,能够学会利用地质剖面图判断出基本的地表形态,地质构造的类型以及某一地质过程的形成过程。
地质简图的判读与运用
1.地层年代的识别
地层时代:地层的单位从大到小通常用“宇、界、系、统”来表示,对应的时间单位分别是“宙、代、纪、世”。
地层代号:不同时代的地层用不同的代号表示,如侏罗系代号为“J”,第四系为“Q”。如果代号后面有下标,说明是对该时代地层的进一步细分。数字从小到大代表岩层从老到新。
地质简图的判读与运用
1.地层年代的识别
地层新老关系的判断
①根据地层层序律判断:一般情况下,原始地层接近水平,下面的地层年龄较老,上面的地层年龄较新
岩层在下,形成时间早
岩层在上,形成时间晚
地质简图的判读与运用
1.地层年代的识别
地层新老关系的判断
②根据生物层序律判断:生物进化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化石结构复杂形成时间晚
化石结构简单形成时间早
地质简图的判读与运用
1.地层年代的识别
地层新老关系的判断
③根据切割律判断:一般新的侵人岩切割老的地层;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
侵入岩层形成时间晚于周边岩层
喷出岩层形成时间晚于周边岩层
地质简图的判读与运用
2.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判读
地质构造的判读:
①断层判断:在地质剖面图上,可以根据地层的错断情况确定断层的位置和年代。一般而言断层的形成晚于其周边岩层但早于其上部覆盖地层
该地附近,地层被错断,分布不连续,说明该处存在断层。右侧的地块相对上升,左侧的地块相对下降。
上方岩层完全覆盖断层,说明其形成时间晚于断层
地质简图的判读与运用
2.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判读
地质构造的判读:
②褶曲的判断:根据岩层的弯曲状况可以判断曲类型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地质简图的判读与运用
2.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判读
地质构造的判读:
③地质平面图判断:只能根据地层的新老关系判断褶曲的类型
沿AB线考察,地层形成年代从下志留统(S.) ,依次经过上奥陶统(O3)、下 志留统(S)|、中志留统(S2)、上志留统(S3)、泥盆系(D)、石炭系(C)、泥盆系(D)。各岩层中,上奥陶统地层最老,石炭系地层最新,说明岩层由新到老,再到新,再到老。因此,沿AB剖面线的地质构造依次为背斜、向斜。
地质简图的判读与运用
3.地质构造历史的推断
推断依据:依据切制律,地质构造事件应该发生在被切割的最新地层形成之后。因此,根据地质图上新老地层的分布情况就可以推断出地质构造发生的大致地质年代。
地质简图的判读与运用
3.地质构造历史的推断
断层发生的时代:断层发生的时代应该在被错断的最新地层形成之后。
丁处附近的下志留统(S,)、上奥陶统(O3)、中奥陶统(O2)、下奥陶统(O,)、寒武系(∈)地层被断层错断,断层切割的最新地层是下志留统(S),据此可以推断,丁处附近的断层发生在古生代下志留统地层形成之后,即早志留世之后。
地质简图的判读与运用
3.地质构造历史的推断
褶皱发生的时代:褶皱发生在被褶皱的最新地层的时代之后。
各个年代的沉积岩层均发生褶皱,其中褶皱的最新地层是中志留统(S2) 的泥岩,说明该地区的褶皱发生在中志留世之后。
地质简图的判读与运用
3.地质构造历史的推断
岩浆活动的时代:可以根据其切割的地层来判断。它往往发生在被切割的最新地层的时代之后。
如图2-4-1中,花岗岩侵入体切割的最新地层为下志留统(S)的砂岩,表明花岗岩侵人运动发生于早志留世之后。
经典题型
费尔干纳盆地位于中亚造山带的西南缘,属天山造山带的西端。南天山地块与中天山地块 发生碰撞,形成了费尔干纳盆地的基底。中生代,盆地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海侵作用;侏罗纪-白垩纪的沉积最大厚度可达1.2km,新生代,盆地开始强烈沉降,最大沉积厚度可达5km。下图示意费尔干纳盆地油气成藏模式。盆地与盆地两侧岩层的新老关系是( )
A.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变新 B.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变老
C.西北和东南两侧老,盆地新 D.西北和东南两侧新,盆地老
由图可知,盆地中部的地层年代为新近纪,盆地的西北侧为比中生代更古老的基底地层,盆地的东南侧也是比中生代更古老的基地地层,因此,西北和东南两侧老,盆地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C
经典题型
费尔干纳盆地位于中亚造山带的西南缘,属天山造山带的西端。南天山地块与中天山地块 发生碰撞,形成了费尔干纳盆地的基底。中生代,盆地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海侵作用;侏罗纪-白垩纪的沉积最大厚度可达1.2km,新生代,盆地开始强烈沉降,最大沉积厚度可达5km。费尔干纳盆地内虽然有断层发育,但油气仍然成藏,主要得益于( )
A.油气运动活跃 B.断层发育规则 C.生物含量丰富 D.沉积层厚度大
由材料可知,侏罗纪-白垩纪的沉积最大厚度可达 1.2km,新生代,盆地开始强烈沉降,最大沉积厚度可达5km 。费尔干纳盆地内虽然有断层发育,但油气仍然成藏,主要得益于沉积层厚度大,断层并未将沉积层全部断开,D正确;油气运动活跃、断层发育规则与油气成藏无关,AB错误;生物含量丰富决定了储量的大小,与油气成藏无关,C错误。故选D。
D
经典题型
费尔干纳盆地位于中亚造山带的西南缘,属天山造山带的西端。南天山地块与中天山地块 发生碰撞,形成了费尔干纳盆地的基底。中生代,盆地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海侵作用;侏罗纪-白垩纪的沉积最大厚度可达1.2km,新生代,盆地开始强烈沉降,最大沉积厚度可达5km。海侵作用对费尔干纳盆地油气成藏的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气候湿润,沉积物汇入多 B.地层多样,丰富储集结构
C.形成闭圈,防止油气逸散 D.生物繁盛,形成优质烃源
白垩纪至古近纪,天山造山带以南地区受新特提斯洋扩张的影响,发生了区域性海侵事件,生物繁盛,沉积了优质的烃源岩,D正确;气候湿润,陆地沉积物汇入多,与海侵无关,A错误;地层多样与海侵作用无关,B错误;海侵作用不会形成闭圈,C错误。故选D。
D
Thanks
and your slogan here
杨帆起航 再创辉煌
主讲人:晓强课件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