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综合测试卷 (三)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A. 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弯折” B. 岸边垂柳在水中的“倒影”
C.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D.“猪八戒”照镜子
2. 如图为自制的简易纸盒吉他,制作方法如下:在空纸盒上挖一个孔,然后在纸盒上固定粗细不同的橡皮筋,再用铅笔把橡皮筋支起来.关于该吉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弹自制吉他发出的声音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B. 轻拨和重拨同一根橡皮筋,重拨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大
C. 吉他发出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真空中传播
D. 吉他发出的声音对于正在休息的老人而言是乐音
3. 下列物体的运动可以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 正在抢车位的赛车 B. 在空中悬停拍照的航拍飞行器
C. 商场自动扶梯的运动 D. 电动自由飞模型从手上起飞
4. (绵阳中考)装有半杯水的封闭玻璃杯,放入冰箱被冷冻较长时间,取出后用干毛巾擦干玻璃杯表面,放一会儿,玻璃杯表面会变湿.这是由 ( )
A.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造成的 B.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造成的
C. 玻璃杯中的冰升华成水蒸气造成的 D. 玻璃杯中的冰熔化成水造成的
5. 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减弱噪声对市民正常生活和休息的影响,我市采取了系列措施,以下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
A. 在高架道路两侧安装隔音板墙 B. 城区设置禁止鸣笛路段
C. 在道路和小区周围植树 D. 新建小区住房安装双层真空玻璃
6. 水平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烧杯,烧杯里都装有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铁块和铝块,分别浸没在三个烧杯的水中,三个烧杯的水面恰好相平(水均为溢出).已知金属的密度(),则三个烧杯里装水多少情况是 ( )
A. 三个烧杯一样多 B. 放铝块的烧杯最多
C. 放铁块的烧杯最多 D. 放铜块的烧杯最多
7. 太阳光透过玻璃三棱镜产生色散现象.太阳光照射到我们的物理教材的封面上时,彩色的图案呈现在我们眼前.对此现象正确的解释是 ( )
A. 太阳光是单色光 B. 太阳光只有七色光
C. 教材表面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 D. 教材表面吸收与它颜色相同的光
8. 从图像中获得有效信息,是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应培养的能力之一.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
A. 海波的沸点是48 ℃ B. 海波在 BC段吸收了热量
C. 海波在 CD段是气体 D. 海波是非晶体
9. 甲、乙两个金属球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甲球质量为128g、体积为 16 cm ,乙球质量为 60 g、体积为 12 cm .这两个球中,一个是实心的、一个是空心的,那么 ( )
A. 这个空心球是甲,空心部分的体积是4 cm
B. 这个空心球是甲,空心部分的体积是4.5cm
C. 这个空心球是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4 cm
D. 这个空心球是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4.5cm
10. 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前4 min 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快 B. 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5m/s
C. 乙同学第4 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20 m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1. 中国古代人们对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有深刻的认识,很多诗词中都有描写,比如“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中“云不动”以 为参照物,“云与我俱东”描述的“云与我”相对于地面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12.“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①做光学游戏“手影”;②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③剧场表演的“皮影”.这些情景中应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的是 (填序号).
13. 为了早日战胜疫情,春节期间大家都自觉在家隔离.楼上小朋友蹦蹦跳跳的声音听起来特别明显,我们根据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判断出这是蹦蹦跳跳的声音.这个声音是由于楼上地板的 而产生的,所以我们在家里活动时要注意对楼下的影响.
14. 将注射器的出气口封住,使注射器内的气体不能跑出来,现将活塞向里压,则这时被封气体的质量 ,体积 ,气体的密度 .医院里用的氧气瓶,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一些氧气,则剩余氧气的密度会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 如图,不透明容器底部A 处有一光源,没倒水时在侧壁B 处形成一个亮的光斑.当向容器中加水至EF时,亮斑在 B 点的 ;当水面到达CD时,人眼在空气中,通过水面看到的亮斑在B点的 .(均选填“上方”“下方”或“原处”)
16. 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该实验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小球从A 点到 F 点共运动了 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 F 点的平均速度为 m/s.
三、作图题(共8分)
17. (4分)一棵小树生长在水塘中,图中用带箭头的线段AB 表示小树露出水面的部分.请在图中画出AB 通过水面反射所成的像A'B'.
18. (4分)如图所示,一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一束红光平行于 BC边从S点射入三棱镜,经AB 面折射后,又在 BC 面发生反射,然后恰好从P点折射后射出.请画出这个传播过程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24分)
19. (15分)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也便于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可以看到蜡烛A 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在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时,蜡烛B替代的是 (选填“蜡烛A”或“蜡烛A的像”).看到的蜡烛A的像是由光的 (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蜡烛A 的像应是图中的 (选填“A ”“A ”或“A ”).
20. (9分)(邵阳中考)全国著名的“油菜之都”邵阳县盛产茶油,小华同学为了测量家中茶油的密度,课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取适茶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茶油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然后将烧杯中部分茶油倒入量筒中,再次测出烧杯和剩余茶油的总质量为27 g,则量筒中茶油的质量是 g.
(3)量筒中茶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请你计算出茶油的密度是 kg/m .
五、计算题(共10分)
21. 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 为此,宁夏近年来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一种是“定点测速”.即监测汽车在某点的车速;另一种是“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25km,全程限速120 km/h,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 A、B的速度分别为 100 km/h 和110 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
(1)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通过监测点 A、B时会不会被判超速
(2)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 (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