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普查与抽样调查课件和教案配套

文档属性

名称 7.1普查与抽样调查课件和教案配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2-28 19:25:59

文档简介

1教材分析
在当今信息时代,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未来公民的一个较为基本的素质要求。从学习数据收集的方式入手,知道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初步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对于如何抽样调查,在后面将学习到。这一节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调查方式,为今后学习数据的集中程度、离散程度打下基础,以求更好地利用统计知识服务于生活与生产。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已有所体验,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但数据技能仍不强,尤其对根据调查目的设计调查问卷和用表格整理数据不习惯,所以对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设计中,通过搭设台阶,设计提问来降低学习的难度,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意义和作用,对于给定的一个调查项目,能选择适当的调查方式,了解在抽样调查中,样本的抽取是否具有代表性,影响到通过样本对总体进行估计的准确程度。
2.了解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及普查与抽样调查等概念,了解样本与总体的关系,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抽样方式的差异对结论的影响。
2.注重学生的参与活动,通过合作交流、相互帮助,广泛呈现自己的观点,扩大思维视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合作交流学习,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语言交流能力。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概念,了解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教学难点:根据给定的实际问题的调查目的,确定调查方式。
5教学准备
PPT演示稿、当堂练习题。
6教学过程
6.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事例1
《阿里巴巴教主马云先生在第九届网商大会上演讲》
我记得2003年第一次开始有思考做网商大会的时候,2003年整个淘宝的交易不到一个亿,今年淘宝网的交易会过一万亿,变化一万倍,网商从一个概念到今天变成落地,到今天变成中国主要的一个商帮力量,在改变着、影响着中国,大家知道一万亿是什么概念,所有的年轻人,这一万亿意味着中国排名第十七个省的GDP,全中国超过万亿GDP的、人民币GDP的省只有十八个,去年陕西省的整个GDP就一万亿.
1.从这段演讲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周围的世界.
活动2【导入】事例2
《团员选举》
“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学校决定发展一批新的团员.在确定候选人后,全班同学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选举,得票情况如下表:
1.如果一共有3个入团名额,那么哪三位同学将成为新团员?
李俊成、邹万梅、孙健同学将成为新团员。
2.从这个事例中,我们能体会到数据的什么作用?
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决策.
活动3【导入】知己知彼
1.你知道这些数据是如何来的吗?
数据都是通过调查而来。
2.你对调查了解多少?
(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回答)
活动4【讲授】讨论
1.如何进行下列各项调查?你认为做这些调查有什么作用?
⑴我校八年级学生身高的调查; ⑵一批灯泡使用寿命的调查;
⑶嫦娥三号零件安装的调查; ⑷“新闻联播”收视率的调查。
2.学生讨论并交流,逐题分析调查设计和调查作用。
活动5【活动】概念
1.引出课题:§7.1普查与抽样调查
2.普查(定义):为一特定的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
总体:所考察对象的全体.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
3.抽样调查(定义):为一特定的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活动6【活动】概念巩固
1.例1:(结合所学概念,学生口答填空。)
为了解张家港市八年级学生的体重情况,对本市八年级全体学生的体重进行调查就是 普查 ,而对其中的部分学生(例如100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调查就是 抽样调查 .张家港市八年级学生体重的全体是 总体 ,每个八年级学生的体重是 个体 ,从中抽取的10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的一个 样本 ,样本容量是 1000 .
2.练习:(学生仿照例1中的内容,完成练习并交流。)
为了解一批零件的尺寸与规定尺寸的误差,从这批零件中抽取10件进行调查.其中 这批零件的尺寸与规定尺寸误差的全体 是总体, 每个零件的尺寸与规定尺寸的误差 是个体,从中抽取的10个零件的尺寸与规定尺寸的误差 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是 10 .
活动7【导入】事例3
《买火柴的小男孩》 一天,爸爸叫儿子去买一盒火柴.临出门前,爸爸嘱咐儿子要买能划燃的火柴.儿子拿着钱出门了,过了好一会儿,儿子才回到家. “火柴能划燃吗?”爸爸问. “都能划燃.” “你这么肯定?” 儿子递过一盒划过的火柴,兴奋地说:“我每根都试过啦!”
1.从这个幽默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非常重要.
活动8【活动】例题与归纳
1.例2:(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及时纠正。)下列调查是用普查好,还是用抽样调查好?说说你的理由。 ⑴全班学生家庭1周内收看“新闻联播”的次数; ⑵长江中现有鱼的种类; ⑶抽血了解小杰血钙含量情况; ⑷了解某班上哪位同学感染了诺如病毒.
2.归纳:(师生一起总结两种调查方式的优缺点。)
.
3.练习:(学生根据总结的优缺点回答问题。)下列调查是用普查好,还是用抽样调查好?说说你的理由. (1)检验某厂生产的乒乓球的合格率; (2)审查自己某篇作文的错别字; (3)检测我市的空气质量; (4)检查某批飞机零件的合格率; (5)试验某种绿豆的发芽率; (6)了解江苏省居民年收入情况.
活动9【导入】事例4
《预测美国总统》 1936年美国总统竞选时,《文学文摘》向1000万选民寄去了调查问卷,这些选民的名单是从电话簿、俱乐部名册以及杂志的订户中挑选的.结果在寄出的1000万份调查问卷中,约有240万的选民寄回了调查表.根据这部分选民的回答,《文学文摘》预测共和党的布兰登将当选.选举那天的结果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选民中只有38%投了共和党的票,而民主党的罗斯福以多数票当选.《文学文摘》采用了1000万的巨大样本,为何会预测失败呢? 原来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经济衰退的时期,那时能够安装电话、加入上流社会俱乐部或能订阅杂志的美国人,大部分支持共和党.也就是说《文学文摘》选择的样本虽然巨大却存在偏差,样本不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1.从这个故事中,你反思到了什么?
样本的抽取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对总体的估计.
活动10【练习】思考
1.思考题:(学生分析三个小组的调查情况,然后给出自己调查时的方法。)
为了了解你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准备怎样收集数据?下面分别是小明、小颖、小亮三个小组的调查情况:小明:我们小组在公园里调查了100名老年人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小颖:我们小组在医院调查了100名老年病人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小亮:我们小组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一年中生病的次数.
2.从解决这个思考题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悟?
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所选样本的代表性.
活动11【总结】课堂小结
1.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整节课的感受。)2.普查与抽样调查比,哪种方式好?
当调查对象个数较少,调查容易进行,或调查的结果有特殊意义时,一般采用普查。
当调查对象个数较多,调查不易进行,或调查的结果对调查的对象有破坏性、或产生一定的危害时,一般采用抽样调查。
活动12【练习】当堂练习
1.下列调查是选用普查还是抽样调查。
⑴为了统计全班同学最喜欢“什么球类比赛”应做________;
⑵分析我市去年中考学生解答数学试卷的情况,应做___________;
⑶要了解我校数学教师的年龄状况,应做_________;
⑷对市场上的冰淇淋质量的调查,应做___________。
2.某校为了了解18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对100名学生进行视力测试,结果发现有60名学生近视。在这个问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总体,_______________是个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是________;估计该校有_______名学生近视。
3.“品尝一勺汤,就知道一锅汤的味道”,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面哪些调查的样本缺乏代表性________(填序号)。
①在大学生中调查我国青年喜欢上网的人数比例;
②调查一个班级的女同学,以了解该班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
③在苏州地区调查气候情况,以了解全国相应季节的气候;
④在某一超市的食品架上随机抽取若干袋饼干检查质量,从而可知该超市的饼干是否合格。
课件18张PPT。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周围的世界.阿里巴巴教主马云先生在第九届网商大会上演讲 我记得2003年第一次开始有思考做网商大会的时候,2003年整个淘宝的交易不到一个亿,今年淘宝网的交易会过一万亿,变化一万倍,网商从一个概念到今天变成落地,到今天变成中国主要的一个商帮力量,在改变着、影响着中国,大家知道一万亿是什么概念,所有的年轻人,这一万亿意味着中国排名第十七个省的GDP,全中国超过万亿GDP的、人民币GDP的省只有十八个,去年陕西省的整个GDP就一万亿. 事例 “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学校决定发展一批新的团员.在确定候选人后,全班同学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选举,得票情况如下表: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决策.事例如何进行下列各项调查?你认为做这些调查有什么作用?讨论我校八年级学生身高的调查一批灯泡使用寿命的调查嫦娥三号零件安装的调查“新闻联播”收视率的调查如何进行下列各项调查?你认为做这些调查有什么作用?我校八年级学生身高的调查讨论如何进行下列各项调查?你认为做这些调查有什么作用?一批灯泡使用寿命的调查讨论如何进行下列各项调查?你认为做这些调查有什么作用?嫦娥三号零件安装的调查讨论如何进行下列各项调查?你认为做这些调查有什么作用?“新闻联播”收视率的调查讨论例1:为了解张家港市八年级学生的体重情况,
对本市八年级全体学生的体重进行调查就是______,
而对其中的部分学生(例如100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调查就是_________.
张家港市八年级学生体重的全体是______,
每个八年级学生的体重是______,
从中抽取的10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的一个_____,
样本容量是_______.练习:为了解一批零件的尺寸与规定尺寸的误差,从这批零件中抽取10件进行调查.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总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个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是_______.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1000这批零件的尺寸与规定尺寸误差的全体每个零件的尺寸与规定尺寸的误差从中抽取的10个零件的尺寸与规定尺寸的误差10巩固 一天,爸爸叫儿子去买一盒火柴.临出门前,爸爸嘱咐儿子要买能划燃的火柴.儿子拿着钱出门了,过了好一会儿,儿子才回到家.
“火柴能划燃吗?”爸爸问.
“都能划燃.”
“你这么肯定?”
儿子递过一盒划过的火柴,兴奋地说:“我每根都试过啦!”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非常重要.事例例2:下列调查是用普查好,还是用抽样调查好?说说你的理由.⑴全班学生家庭1周内收看“新闻联播”的次数;⑵长江中现有鱼的种类;⑶抽血了解小杰血钙含量情况;⑷了解某班上哪位同学感染了诺如病毒.归纳:普查的优点:缺点:抽样的优点:缺点:通过调查总体来收集数据,调查的结果准确.工作量大,难度大,花费多;
有些调查不宜使用普查.通过调查样本来收集数据,花费较少,工作量较小,便于进行.调查结果往往不如普查得到的结果准确.交流(1)检验某厂生产的乒乓球的合格率; (2)审查自己某篇作文的错别字; (3)检测我市的空气质量;(4)检查某批飞机零件的合格率; (5)试验某种绿豆的发芽率; (6)了解江苏省居民年收入情况. 练习:下列调查是用普查好,还是用抽样调查好?说说你的理由.巩固 1936年美国总统竞选时,《文学文摘》向
1000万选民寄去了调查问卷,这些选民的名单
是从电话簿、俱乐部名册以及杂志的订户中挑
选的.结果在寄出的1000万份调查问卷中,约有
240万的选民寄回了调查表.根据这部分选民的回答,《文学文摘》预测共和党的布兰登将当选.选举那天的结果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选民中只有38%投了共和党的票,而民主党的罗斯福以多数票当选.《文学文摘》采用了1000万的巨大样本,为何会预测失败呢?
原来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经济衰退的时期,那时能够安装电话、加入上流社会俱乐部或能订阅杂志的美国人,大部分支持共和党.也就是说《文学文摘》选择的样本虽然巨大却存在偏差,样本不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样本的抽取是否得当,
直接关系到对总体的估计.事例为了了解你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准备怎样收集数据?小明:我们小组在公园里调查了100名老年人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小颖:我们小组在医院调查了100名老年病人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小亮:我们小组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一年中生病的次数.下面分别是小明、小颖、小亮三个小组的调查情况:思考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
抽样时要注意所选样本的代表性.总结1.谈谈你有什么收获?2.普查与抽样调查比,哪种方式好?展示1.下列调查是选用普查还是抽样调查.
⑴为了统计全班同学最喜欢“什么球类比赛”应做________;
⑵分析我市去年中考学生解答数学试卷的情况,应做___________;
⑶要了解我校数学教师的年龄状况,应做_________;
⑷对市场上的冰淇淋质量的调查,应做___________.2.某校为了了解18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对100名学生进行视力测试,结果发现有60名学生近视.在这个问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总体,_______________是个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是________;估计该校有_______名学生近视.普查普查抽样调查抽样调查这个学校1800名学生的视力的全体每名学生的视力从中抽取的100名学生的视力1001080展示3.“品尝一勺汤,就知道一锅汤的味道”,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下面哪些调查的样本缺乏代表性________(填序号).
①在大学生中调查我国青年喜欢上网的人数比例;
②调查一个班级的女同学,以了解该班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
③在苏州地区调查气候情况,以了解全国相应季节的气候;
④在某一超市的食品架上随机抽取若干袋饼干检查质量,从而可知该超市的饼干是否合格.通过样本可以估计总体①②③ 《文学文摘》的事例表明抽样调查时,既要关注样本的大小,又要关注样本的代表性.那是不是在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情况下,样本越大越好呢?一般来说,在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情况下,样本增大,所得结果误差会减小.但是当样本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增加样本,精确度的增加却是微小的,同时巨大的样本不仅耗资太大,也不便于管理. 因此在进行抽样调查时,关键在于精心设计抽样方案,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这样,只用较少的经费,就可能作出接近真实情况的预测.后话7.1 普查与抽样调查调查普查:抽样调查:为一特定的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为一特定的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抽样)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所考察对象的全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样本中个体的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