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满井游记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2-26 09:3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4张PPT。满井游记袁宏道游记散文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进士,曾任吏部郎中等职。明代著名文学家,与兄宗道、弟中道均有才名,时称“三袁”。因宏道兄弟诗文风格相近,时人称之为“公安派”,称他们的诗文为“公安体”。 满井游记读准下列字音
廿( ) 偕( ) 燕( )
砾( ) 鹄( ) 靧( )
髻( ) 鬟( ) 鬣( )
茗( ) 罍( ) 蹇( )
浃( ) 曝( ) 呷( )
恶( ) niànxiéyānlìhúhuìjìhuánlièmíngléijiǎnjiāpùxiāwū题解: 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谕理。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勃勃生机,借景抒感,谕示读者以人生哲理。 译文:北京地区气候寒冷,花朝节以后,
冬天留下的寒气还很厉害,冷风经常刮起
来,一刮起来时就飞沙走石。我躲在一间
屋子里面,想出去却不能。每次顶着寒
风快步走出去,总是不到百步就返回来。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二月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我同几个朋友出了东直门,到了满井。高大的柳树分立在堤的两旁,肥沃的土地稍微湿润,放眼望去,空阔的景象,感到自己像笼子里逃出的天鹅。 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
薄冰 初
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 之 新 开 而冷
亮晶晶的样子 舒缓语气 打开
光之 乍 出于匣也。
突然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山峦被溶化的雪水洗过后,美好的样子好像擦过一样,鲜明美好而又明媚,好像美丽的少女洗过脸刚刚梳好环形的发髻一样。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柳条将要舒展没有舒展,柔嫩的柳梢头
在风中散开,麦田里低矮的麦苗才一寸左右。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游人虽然不多,但是汲泉水来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红装骑驴的,也经常有。风力虽然还很猛,但是走路就汗流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所有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
汲水的鱼儿,都悠闲自在,羽毛
鳞鬣中间,都充满了欢乐气氛。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我才知道城郊田野外面未
尝没有春天,可是住在城
里的人却不知道它啊。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既然不能因为出游而耽误公事,那么在山石草木之间潇洒游历的,就只有我这样的闲官了。而这个地方正好离我也近,我的游览将从此地开始,怎能没有纪录呢?这是己亥年二月的事。翻译课文,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局促一室之内:
每冒风驰行:
未百步辄返:
土膏微润:
于时冰皮始解:局促,拘束、局限。驰行,疾行。辄,总是,就。润,滋润,润湿。冰皮,河床上结冰的表面。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晶晶然,亮晶晶的。然,形容词词尾。 为,被。晴雪,晴空之下的积雪。文中指被晴日融化的雪水。柳条将舒未舒:
柔梢披风:
泉而茗者:
罍而歌者:舒,展开。披风,在风中散开。披,分开,散开。泉,用泉煮。茗,泡茶喝。泉、茗名词活用为动词。端起酒杯唱歌的。
罍,酒杯,名词用为动词,端起酒杯。红装而蹇者:
风力虽尚劲: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
呷浪之鳞:蹇,用作动词,骑驴。尚,仍然,还。劲,猛,强劲,猛烈。浃,湿透。曝,晒太阳。
曝沙,在沙滩上晒太阳。呷,吸而饮。鳞,借代鱼。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
恶能无纪:潇然,心中没有牵挂的样子。恶,安、怎么。
无纪,没有记游的文章。 知识点整理:
1.一词多义 时 冻风时作
于时冻皮始解
然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娟然如拭
乍 于时冻皮始解,波色乍明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知识点整理:
1.一词多义 时 冻风时作 (经常)
于时冻皮始解(这时)
然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但)
娟然如拭(-----的样子)
乍 于时冻皮始解,波色乍明(才, 刚)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突然)
始 冻皮始解
髻鬟之始掠也
得 欲出不得
悠然自得
始 冻皮始解(开始)
髻鬟之始掠也(刚)
得 欲出不得(能够)
悠然自得(得意)
名词活用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泉水,名词用作动词。汲水。
茗:茶,名词用作动词,煮茶。
罍:酒杯,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蹇:跛足,引用为驴。名词用作动词,骑驴。时间:花朝节后廿二日地点:满井 人物:“我”与数友起因:天寒,局促一室之内,欲出
不得,廿二日天稍和。经过:心境“若脱笼之鹄”,尽览初春
水光山色,饱览游人怡然之情。结果:感慨“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游理清要素结构内容本文以优美清新的语言描绘了郊外满井初春秀丽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闲适意趣。
第一部分(1)城中“余寒犹厉”的景象
第二部分(2)满井春色。
第三部分(3)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怀。 思考1 :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 气候特征是“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思考2 :写北京城内余寒犹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心情。思考3:第1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用烘托、反衬的手法,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做了铺垫。1、第一段中景色的特点是什么?
(用一个字概括)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分别是哪些句子?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 行,未百步辄返。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寒第二段写景 句子分别是哪些?高柳夹堤(dī),土膏微润,一望空阔,
——总写郊外春景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1、以上写景内容用白描手法写哪些景物?特点是什么? 高柳—土膏—水—山—柳条、麦田
万物复苏,一片生机
泉(泉 用泉水)
茗(茶 煮茶)
蹇(驴 骑驴)2、名词活用动词:3、写游人的句子是哪些?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妆而蹇者,亦时时有。
4、鱼鸟的特点是什么?(用原句)

5、请你猜游人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6、为什么第一段要写“余寒”,第二段却写暖?
7、作者说“城居者未之知也”,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悠然自得,皆有喜气对城居者不知大好春光表示惋惜。欲扬先抑 赞美大好春光喜悦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拟人)第三段内容是什么?
议论,再次表明寄情山水的兴趣。第三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 表达自己将以这次游览满井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中心思想 本文描写了北京近郊满井的早春景色.表达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和寄情山水的愿望。课堂检测 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是以物比物。试举例说明⑴若脱笼之鹄
⑵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⑶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⑷麦田浅鬣寸许以人比物以物比物以物比人以物比物㈠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飞沙走(lì) ;波色(zhà) 明;
清(chè) 见底;(juān) 然如拭;
鲜(yán) 明媚;泉而(míng) 者;
(pù) 沙之鸟;汗出(jiā) 背;
(yōu) 然自得;脱笼之(hú) 。鹄砾乍澈娟妍茗曝浃悠二 练习: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各句: 1、高柳夹堤,土膏微润
堤坝两旁栽着高高的柳树,土地肥沃湿润
2、如倩女之hui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就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刚梳过髻鬟一样。
3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亮晶晶的像镜子初打开, 冷光从匣中闪现出来一般。
4、柳条将舒未舒
柳条的嫩叶将要伸展, 还未伸展。 三、指出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有错的一组: ( )
A、燕yān地 飞沙走砾lì 曝pù 沙之鸟 倩qiàn
B、花朝zhāo节 高柳夹堤tí 毛羽鳞鬣liè  匣xiá
 C、偕xié数友 脱笼之鹄hú 波色乍明zhà 蹇jiǎn
D、局促cù 呷浪之鳞xiā 鲜妍明媚yán 浃jiá  
B四、指出下列划线词解释有错的一组: ( )
A、土膏(很稠的糊状物) 娟然如拭(美好的样子) 茗(茶)
B、乍明(初、始) 曝沙之鸟(晒) 辄(就)
C、披风(开、分散) 汗出浃背(湿遍) 呷(吸)
D、晶晶然(样子) 脱笼之鹄(天鹅) 鳞(代鱼)A五 、辨别下列“而”的用法,选出不同于其他
的一句:
1 、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 )
2 、云归而岩穴暝
3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六 、辨别下列“之”的用法,选出不同于其他一句:
1、 若脱笼之鹄 2、 曝沙之鸟
3、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4、呷浪之鳞
( )33七 下列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廿二日(niàn) 靧面(huì)
B.浅鬣(liè) 茗者(míng)
C.罍而歌(léi) 蹇者(jiǎn)
D.曝沙(pù) 呷浪(xiá)xiāD×八 下面没有借代修辞的一项是( )
A.呷浪之鳞
B.伛偻提携
C.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D.若脱笼之鹄D 十 、 、 并称“三袁”,称为“ 派”。 十一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而”的用法。
①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②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③红装而蹇者。公安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表承接表转折,可是来,表修饰倩女之缋面髻鬟之始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