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8 09:4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七课
【课程标准】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赋税制度
三省六部制
选官制度
目 录



唐 “洊安”庸调银饼
一、选官制度
1、九品中正制
581年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汉末动荡
士族没落
察举弊端
科举制
强化考试
BC202
220年
两汉时期
589年
魏晋南北朝
隋唐…
想一想,隋唐以前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呢?
世袭制
前475
夏商西周
战国时期
军功爵制
历史纵横: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当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干扰选拔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油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后汉桓灵时谣》
思考:结合历史纵横,归纳九品中正制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
摆脱
适应
家世、道德、才能
家世
成为维护
士族特权的工具
士族没落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标准单一化
特权垄断化
背景
(1)汉末动荡,察举制失去社会基础;
(2)抑制地方大族,集权中央;
(3)察举制自身弊端,不适应选拔需求
弊端
科举制
应运而生
选拔权由中央到地方
选拔范围
世家大族
君主强化
权力的需要
继承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实行初期起到了选拔人才 的作用。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积极影响:
咏史(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察举虽由地方官掌握,但前提往往是被选拔人当地的士人舆论。中正评定人才,越来越依据士人的家世…父祖为高官者,在选举上占了越来越大的便宜。久而久之,门第高者品级就高,门第低者品级就低,连中正本身的公正性也逐渐丧失。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的局面。
—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
至南北朝,有识者对士族政治以及九品中正制多有批评。君主为了改变门阀势盛,威权下移的局面,开始启用寒庶,典掌机要。标准由出身门第变为以文化考试为主,考试逐渐居于选用官制度的中心环节。
——《阎步克自选集》
一、选官制度
1、九品中正制
阶段 皇帝 对科举制的贡献
创 立 隋文帝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
隋炀帝 设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完 善 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
武则天 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开创殿试、武举
唐玄宗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发展历程
一、选官制度
2、科举制
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政权开放
阶层流动
公开:自由报考
公平:考试才学
根据材料分析科举制创新在哪?
唐代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既不需要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要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 盛于贞观、永徽 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摭言》卷一
学思之窗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约1300你那,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科举制对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
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
一、选官制度
2、科举制
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消极影响:
压抑个性
科举选拔标准单一
考试内容以儒学为主
阻碍科技的新发展
八股取士
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世袭制
军功爵制
(1)选拔方式:趋向严密、科学。
(2)选拔标准:趋向公平、公正。
(3)选官权:从地方收归中央,中央集权强化。
(4)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
趋势:
请归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一、选官制度
2、科举制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
秦朝 西汉 东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中外朝制
三公九卿制
皇帝
尚书台
三公


二、三省六部制
1.魏晋南北朝
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三省形成
2.隋唐
三省六部制
隋文帝
中央正式确立
三省六部制
唐玄宗
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
成为专门的宰相治事机构,并具有独立的印信
唐太宗
给品位较低的官员
以宰相名号,
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二、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
二、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
材料:唐代中书省与门下省共掌中枢决策,号称两省,又合称北省。为了避免决策过程的失误,唐代两省还设有一批谏官,他们是左右散骑常侍、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和拾遗,“左”隶中书省,“右”隶门下省。唐代尚书省位于长安皇城中央纵横南北的承天门街东侧,中书、门下二省之南, 故别称南省、南宫。中书门下发出的制敕,皆由这里转发到中央各部门及地方州县,或者根据制敕精神制为政令,下达到有关部门。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唐朝三省位置图”A、B、C处对应的三省机构名称及其职能,并概括三省职权关系的特点。
名称和职能:A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B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C尚书省:负责执行。
特点:分工明确,彼此制约。
职责、特点
二、三省六部制
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步骤精密……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
——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治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皇帝不能独裁,宰相同样不能独裁。
——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
思考: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意义。
分工明确,彼此制约
提高了行政效率
使得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革
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凡军国大事,则令中书舍人各执己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太宗)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
——司马光《资治通鉴》
二、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
材料:“贞观之治”成绩的取得,是以人为本、以德治国这一政治路线的成功。以往谈及贞观之治,只 是一味强调唐太宗、魏徵等人的自觉,常常忽略中国制度的重要背景。魏徵从贞观七年开始担任门下 省的长官,直至贞观十七年去世,都是门下省的负责人。唐太宗与魏徵的关系,与三省制关系密切, 而三省制的运行机制,更值得重视。
——摘编自荣新江等《唐: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三省制运行机制的角度说明“唐太宗与魏微的关系”。
关系:唐太宗授命中书省草拟诏令:魏徵作为门下省长官进行审核并驳回不妥的诏令。
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
①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 ②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门下省审议;③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④可体现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D
职责、特点
二、三省六部制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规律
秦朝 西汉 东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中外朝制
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形成三省
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实质: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君权与相权不断博弈!
二、三省六部制
赋税制度
概念解析
税:古代王朝依据自己所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收的实物或货币。
田税:以田亩为基础的土地税
人口税: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
户税:以户为单位的财产税
役: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力役 、军役、杂役等等
北魏土地制度:均田令
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1.魏晋赋税制度:租调制
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唐初土地制度:均田制
2.唐初:租庸调制
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受田农民向国家缴纳赋税和服役。
①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和经济恢复;
②保证了政府的赋税来源;
③缓和了社会矛盾。
三、赋税制度
2.唐初:租庸调制对象: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唐)陆贽租:每丁每年纳租粟2石调:随乡所出,每丁每年输“调”绢2丈,棉3两;不产丝绵的地区,每丁每年纳布2丈5尺,麻3斤。庸:每丁每年服徭役20日;不应役者,则纳绢或布替代计丁征收赋役意义: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身终不还子孙世袭死后归还三、赋税制度3.唐中期:两税法(1)背景:①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②人口逃亡,户籍减少;③税收减少,财政困难。(2)确立:780年,唐德宗实施两税法阅读教材P43的史料阅读部分,分析两税法实行的背景:材料: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徳起兵,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三、赋税制度材料: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三十税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资治通鉴》卷2263.唐中期:两税法根据财政支出的需要,确定应缴税额扩大了收税对象,扩大纳税面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固定了收税时间简化了税收名目改变了征收方式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户税按照户等征钱;地税按照田亩纳粮。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三、赋税制度3.唐中期:两税法租庸调制两税法征税标准征税项目征税对象征税次数以人丁为主以财产为主租庸调、杂役户税和地税受田农民不分主客农商,一律纳税每年一次夏、秋两季①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②简化了税收名目③扩大了收税对象扩大纳税面固定了收税时间⑤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⑥征税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4)评价:积极④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三、赋税制度两税法推行后,有人批评说: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陆贽《翰苑集》卷22《中书奏议·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诗人白居易则写出如下诗句: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号为羡余物,随月献至尊。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白居易集》卷2《重赋》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税法利弊的认识。3.唐中期:两税法①田亩资产长期不核查审定,征税严重不合理。②折钱纳税,人们负担随币值波动而波动。③税外加征杂税,人民负担逐渐加重。④资产难以估算。(4)评价:消极三、赋税制度——隋唐制度拓展与辐射
(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三省六部制,其影响既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现在我国中央政府的部门仍然叫部,日本的则仍然叫省。
——易中天《隋唐定局》
两税法树立了中国税制演进之路之上的新的里程碑。两税法确立的“资产为宗”的计税原则,以后各代基本没有改变。
——张敬群《中国税制演进规律初探》
本课小结
九品中正制度
隋文帝——分科考试
隋炀帝——始建进士科
唐太宗——增加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为主
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
科举制
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
租调制与均田令(魏晋南北朝时期)
租庸调制(唐朝初期)
两税法(唐朝中后期)
选官制度
赋税制度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谢谢大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