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8 09:42: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材料一 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之后影,渐渐地在变质。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制度创新——因时而生,适时而变
课堂导语
大唐盛世
民族交融
制度创新
政治清明
经济繁荣
国家统一
社会安定
文艺昌盛
中外交流频繁
温故知新
隋唐制度的变化 创新
课程标准: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一、选官制度
商周时期 战国至秦朝 汉朝 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晚清








血缘关系
军功
品德才能


P39
1、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材料: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当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自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曹丕继魏王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颁制九品中正制。这种选官制度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1)背景(原因):
(1)汉末社会动荡,人口迁移频繁,察举制失去社会基础
(2)地方士族操控选官制度,干扰人才选拔
(3)曹魏求贤若渴,需要人才。
一、选官制度
(2)创立:曹魏时期,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建议推行
高门(上品)
寒门(下品)
1、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②消极:考核标准主观随意,后期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实质)。
①积极:初期选拔大量人才,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抄)
(4)影响:
②标准:
①方式:
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
3.内容
家世、德才→家世(门第)
材料:到了魏晋时代,居然倒退到全凭中正官作出一个模糊评语的地步。总之,既然不能量化考核,必然没有考核标准,结果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喻大华《帝制往事》
材料:九品中正制度……在其初创之时,犹能“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选拔出有用人才,但后来逐渐被门阀世族所把控,以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秦汉以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研究》
一、选官制度
1.背景
①庶族地主兴起,参与政权②士族腐朽,九品中正制不适应社会需要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2.发展历程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一、选官制度
考查儒家经典:帖经、墨义、策论
强化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10%-20%的录取率
从隋朝到唐初,主要考策论,以文辞华美为胜,后增加帖经和杂文。
科举考试最高等级。要求考生根据特定题目创作诗、赋。
明经
进士
1%~2%的录取率
2、隋唐——科举制
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
进士科侧重对时务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
一、选官制度
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曹魏创立) 科举制 (隋朝—1905年) 创新
选官权力
选拔方式
选拔标准
选才范围
中正官
中央政府
评定授官
分科考试
扩大(不限于士族)
较窄(士族为主)
才学
家世、道德、才能 → 家世
集权
公开
公平
开放
学习聚焦:科举制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平和公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
2、隋唐——科举制
(3)创新之处
一、选官制度
材料1:(唐代)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既不需要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要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2: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宋)汪洙《神童诗》
形成了社会的重学风气
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3: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为近代西方文官考试制度所借鉴
2、隋唐——科举制
(4)影响(重点)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积极:
(1)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2)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促进社会重学风气形成。
(3)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利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4)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材料4:科举考试偏重文学、历史和学术问题,使得统治阶层产生一种讲求考证、沉溺文学或一味好古的倾向,这对培养求是致用的思想是很不利的。这种制度虽然使中国保持了上千年的稳定,但是它同样也阻碍了中华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①考试以儒学为主,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②八股取士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能与时俱进。
2、隋唐——科举制
(4)影响(重点)
消极:
唐代真实的选官制度
门荫取仕仍是主流。622~661年,通过科举进士及第的共290人,其中贞观年间年平均录取9人。
铨选仍重门第。 “榜出,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的现象。
有科举 ≠ 只有科举
程序公平 ≠ 结果公平
“拼爹”时代终结?
恩荫又可称为任子、门荫、荫补、世赏,是中国上古时代世袭制的一种变相。是指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
二、三省六部制
秦朝
西汉
东汉
魏晋
三公九卿制
中外朝制
尚书台
三公
三省制
思考:到唐朝,中央官制又有何变化?
南北朝
西汉
东汉
魏晋
内廷
尚书
中书
侍中
尚书台
虽置三公
事归台阁
中书省
门下省
中书省
(草诏)
门下省
(审核)
外朝
丞相
三公
(虚置)
尚书省
尚书省
(执行)
三省出现:内朝机构外朝化的趋势
虽有三省,但各自的职掌和权力分配尚未定型,也尚未正式构成中枢权力机构的组成部分。
唐朝:三省六部制
集体宰相制(群相)
职权分明,彼此制约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三省六部制
门下省
草拟
审核
中书省
尚书省
执行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特点
二、三省六部制
皇帝
提交上奏
门下省
尚书省
中书省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同意后交予审议
审议政令
起草政令
执行
政令
通过
审议
封驳
政事堂
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初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723年改称中书门下。
皇 帝
御史大夫
丞 相
太 尉


廷尉
少府
卫尉
宗正
郎中令
太仆
典客
治粟内史


廷尉
卫尉
郎中令
太仆
典客
思考:秦与唐中央官制对比,有何区别?
隋唐更看重的是权力的制衡而非职责的分工,……把立法与执法、决策与行政分离开来。
——易中天《隋唐定局》
①相权分割,有利于加强皇权;
②更看重权力制衡,而非职责分工;
思考:唐太宗让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和亲,其和亲过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如何
③门下拥有封驳权,起到节制皇权作用;
二、三省六部制
尚书省
门下省
皇帝
中书省
政事堂
材料5 中央政府设政事堂,作为宰相的议事机构,一切重大事务,都要由政事堂会议讨论,经皇帝批准后颁行。三省的首长:中书令(中书省)、待中(门下省)、左右仆射(尚书省),都是宰相,以后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也是宰相,他们都带有参知机务、参知政事等衔,所以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宰相多至一二十人。唐代中央官制的特点在于,相权较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专制;又因宰相是政事堂集体议事,三省又互相牵制,避免了个别宰相专权……唐初,完备了隋朝的三省制度,皇帝与三省互相制约,共同治政,构成了相对和谐的政治体制。
——樊树志《国史概要》
示意图
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二、三省六部制
思考:如何评价三省六部制?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
减少皇帝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
三分相权
封驳,节制君权
职责分明,彼此制约
特点
影响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材料: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各拟意见,再由宰相(中书省长官)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门下省属官)一番覆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因此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皇帝不能独裁,宰相同样不能独裁。
——钱穆《国史新论》
二、三省六部制
小结
尚书、中书、门下形成三省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共同辅助决策。
中书起草诏令、门下封驳审议、尚书执行。

①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衰弱;
②分工明确,行政效率提高,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益完备。
演变趋势
二、三省六部制
丁税: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
田税(租):以田亩为基础的土地税
徭役和兵役:以成年男子为基础的
百 姓
国 家
纳税
维持国家运转
【过渡】我国古代的四大税种:
百姓缴纳的赋税给国家提供资金。国家用其养兵卫国、赈灾、修建工程、支付官吏工资等维持国家运转,为百姓创造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百姓与国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保国安民是上位者应尽的职责
依法纳税是每个国民应尽的义务
赋税制度继承:维持国家运转,维护统治
户税(调):以户为基础的财产税
租调制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十五税一
两汉
魏晋南北朝
唐初
唐中后期
(一)沿革
古代民众的义务:
“税+役”
古代王朝依据自己所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收的实物或货币
田税:以田亩为基础的土地税
人口税: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
户税:以户为单位的财产税
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力役 、军役、杂役等等
三、赋税之变:租庸调到两税法
(二)魏晋——租调制
朝代 赋税制度 征税标准
魏晋
北魏(孝文帝)
租调制
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调(人头税):帛或布
租(田亩税):粮食
曹操创立租调制
租调制
(以均田制接受的土地为基础,
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租粟2石,调帛1匹,成年男子负担一定徭役)
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均田制:指政府不触动原有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接受土地的农民要向国家交纳赋税和服役,土地只允许使用不允许买卖,实际上是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
三、赋税之变:租庸调到两税法
1、唐初:租庸调制
朝代 赋税制度 征税标准
魏晋
唐前期
租调制
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材料三: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
——《旧唐书·食货志》
租庸调制
调(人头税):帛或布
租(田亩税):粮食
庸:用帛或布代徭役
按人丁纳税服劳役
三、赋税之变:租庸调到两税法
(三)唐朝的赋税制度
有田则有租,
有家则有调,
有身则有庸。
——(唐)陆贽
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三、赋税之变:租庸调到两税法
玄宗之末,版籍(户口册)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
——司马光《资治通鉴》
思考:租庸调制为何无法继续实施?
军费加至赋税,任意加收
富者逃税,穷者课税,贫富差距拉大
官吏盘剥严重,逃户变多
2、唐中后期:两税法
三、赋税之变:租庸调到两税法
(三)唐朝的赋税制度
(1)背景
户籍损坏,人口统计少于实际人口

扩大了收税对象
增加了财政收入
财产税为主,减轻人民负担,减轻了政府对人民的人身控制,体现了公平公正
简化了税收名目,减轻人民负担
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项目 内容
征税依据
征收名目
征收形式
征税对象
征税原则
思考:结合教材探究与拓展,讨论两税法的利弊?
户税(财产)、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量出制入
增加了财政收入
(2)内容
2、唐中后期:两税法
三、赋税之变:租庸调到两税法
(三)唐朝的赋税制度
以土地、财产为主
征收钱币为主
不分主户和客户,一律就地落籍纳税
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
——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论两税之弊须有厘革》
厚地植桑麻,所要济生民; 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 身外充征赋,上以奉君亲;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 厥初妨其淫,明敕内外臣; 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 浚我以求宠, 敛索无冬春。…… 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 缯帛如山积,丝絮如云屯。 号为羡馀物,随月献至尊; 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 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
——白居易《无名税》

①没有规定全国统一税额,各州之间税赋轻重不均;
②税外加征、官吏盘剥,人民负担加重;
③土地兼并不再受任何限制发展得越发严重;
④田亩、资产等长期不核查审定,造成负担不均;
⑤没有灾害减免的规定等
(3)评价
(四)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
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沿革规律大体上可以归纳为:
征收标准从以人丁为主,演变为以田亩为主,征收的物品由以实物地租为主演变为以货币地租为主,征收的时间从不定时演变为基本定时,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演变为纳绢代役,税种也由繁杂演变为简单。
——张菱《中国古代税收制度的演变》
征税标准
(租庸调制)以“人丁”为本,不论土地、财产的多少,都要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
(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征税内容
(租庸调制)纳粮为租;纳布为调;纳布代役为庸
(两税法)户税按户等高低征钱,地税按亩缴纳谷物。
税收种类时间
(两税法)每户缴纳户税和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人身控制
(均田制)成年男子承担一定的徭役
(租庸调制)“以庸代役”
(两税法)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役
◆征税标准转变,以人丁为主→以财产为主
◆征税内容变化,实物→货币
◆税收种类简化,时间定时
◆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
三、赋税之变:租庸调到两税法
唐朝的制度创新
选官制度
中央官制
赋税制度
选拔愈加公平
皇权愈加强化
人身愈加自由
古代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创新
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为隋唐盛世的出现奠定基础!
本课知识线索小结
政治制度不断完善
小试牛刀
c
2.(2022·湖南学考)唐朝实行的“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的赋税制度是(  )
A.租调制 B.租庸调制
C.两税法 D.摊丁入亩
C
1.(2024·徐州)唐以来“士人登第必展欢宴,谓之‘烧尾’”;许多地方修建了“文峰塔”“文昌阁”,还修建了题名碑和牌坊彰显功名荣耀。这些现象可以说明( )
A.崇文抑武成为治国方针
B.民间向学风气日益浓厚
C.社会风俗受到科举影响
D.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扬
3、贞观初年,唐太宗签署了中书省起草的关于征点十八岁以下男丁为兵的敕文,并下发到门下省。当时担任给事中(门下省主要职官之一)的魏征,坚持不肯署敕,这道命令最终无效。魏征此举(   )
A.削弱了中书省的权限 B.说明决策权发生异变
C.符合工作程序与职权 D.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小试牛刀
C
4、科举制同以往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它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这表明科举制(  )
A.提高了官员素质 B.实现了社会公平
C.推动了教育发展 D.有利于中央集权
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