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导入新课
1、建立
一、隋朝的兴亡
杨隋代周,结束分裂: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国号隋,定都长安,是为隋文帝。589年,隋文帝次子杨广率军灭陈,结束南北朝分裂的局面。
制度创新
原始混乱的六官制
三省六部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北周刑律苛酷
《开皇律》
隋既是南北朝的终结者,又是唐文明的先驱者,担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使命。
——气贺泽保规:《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
隋室虽祚短运促,然其国计之富足,每为治史者所艳称。
——钱穆《国史大纲》
2、建设
一、隋朝的兴亡
2、建设
贞观十一年,马周对唐太宗说:“隋家贮洛口仓,而李密因之;东京积布帛,王世充据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
——吴兢:论奢纵·贞观政要(卷六)
隋朝大运河与主要粮仓示意图
思
考
隋朝粮仓的地理分布有何特点?分析如此设置的原因。
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而锡赉勋庸,并出丰厚,亦魏晋以降之未有。
——杜佑《通典·食货典》
广设仓库
一、隋朝的兴亡
2、建设
材料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四:运河在隋代的开通关系到其后千余年间政治文化(巩固统一)、物质文化(物资交流)、精神文化(新文化、新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发展。 ——全汉昇《唐宋帝国与运河》
材料一:天下转漕(水上粮食运输),仰此一渠。……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皮日休
材料二: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巩固统一、南北经济交流,城市发展
过度役使民力导致隋朝灭亡
大运河
一、隋朝的兴亡
政治 改革官制
颁大业律
兴建洛阳
军事 攻灭吐谷浑
征讨占城
征讨契丹,大宴突厥
征讨流求
三征高丽
经济 开凿大运河
文化 科举进士科
藏书事业
外交 巡视西域各国
新罗、倭国、赤土国
时间 事件 民役数量
(力役和兵役)
605年 营建东都洛阳,用时11个月 每月200万人
605年 开通通济渠 男女1000多万人
606年 巡幸江南 40多万人
607年 修筑长城 100多万人
608年 开凿永济渠 男女100多万人
612年 远征高丽 300多万人
评价历史人物:
论从史出,辩证分析。
劳民伤财
丰功伟业
3、灭亡
一、隋朝的兴亡
3、灭亡:618年
国富
民贫
大兴土木
夸富邻邦
急于求成
徭役赋税
民生凋敝
哀鸿遍野
材料一:课本37页《资治通鉴》记载
材料二: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自给。然所在仓库,犹大充牣,吏皆惧法,莫肯赈救,由是益困。初皆剥树皮以食之,渐及于叶,皮叶皆尽,乃煮土或捣藁为末而食之。其后,人乃相食。
——《隋书·食货》
思
考
分析隋朝灭亡的原因与其他朝代有何不同。
一般王朝亡于王朝末期资源调配能力枯竭。隋朝国库充盈,但隋炀帝的作为超过社会承受能力,导致起义而亡。
一、隋朝的兴亡
二、唐朝兴亡
唐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
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2.统一:
唐军逐渐消灭各支起义军和格局力量,统一全国。
二、唐朝兴亡
唐朝的繁荣
贞观之治——唐太宗
①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②戒奢从简;
③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1.政治
房玄龄
杜如晦
魏徵
“房谋杜断”
《十渐不克终疏》
二、唐朝兴亡
(二)唐朝的繁荣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
1.政治
继续推行贞观时期的政策
材料:史称武则天是“僭于上而治于下”,高宗即位之初,全国共380万户,到武周末年,已增加到615万户。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二、唐朝兴亡
(二)唐朝的繁荣
开元盛世——唐玄宗
1.政治
①选贤任能;②改革吏治;
③发展生产;④大兴文治;
⑤改革兵制。
材料:唐初人口1000多万,到天宝十三年增至5200多万,而且物价稳定,长安和洛阳的米价每石不到200钱;疆域广大,国威远扬。
——张仁木《“开元盛世”论》
大唐盛世,万国来朝
二、唐朝兴亡
唐朝的繁荣
2.经济
农业
a.直辕改为短曲辕;
b.加装犁评;
c.改进犁壁。
①曲辕犁
二、唐朝兴亡
唐朝的繁荣
2.经济
②筒车
材料: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杜甫《忆昔·其二》
农业
a.直辕改为短曲辕;
b.加装犁评;
c.改进犁壁。
①曲辕犁
二、唐朝兴亡
唐朝的繁荣
2.经济
手工业:唐三彩
唐三彩盆
唐三彩载乐骆驼俑
二、唐朝兴亡
唐朝的繁荣
3.民族关系
①军事征伐:
东突厥:太宗贞观初年击败,灭亡
西突厥:高宗联合回纥,灭亡
②设置机构:
安西、北庭都护府
③和亲:
吐蕃: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9世纪与唐会盟
④册封:
靺鞨: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回纥: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1)民族交融的方式
“天可汗”
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二、唐朝兴亡
唐朝的繁荣
3.民族关系
(1)民族交融的方式
(2)特点
材料:唐代秉承历史传统,承袭了“恩威并施,羁縻治之”的治理政策,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政治制度——羁縻府州制。唐朝的羁縻制度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在唐朝军事力量笼罩之下的地区设立的羁縻州、县,其长官由部族首领世袭,内部事务自治,并进行象征性的进贡,但要忠于中原政府、不得吞并其他羁縻单位和内地州县,以及按照要求提供军队等,实际上中原政权将其视为领土的一部分,文书用“敕”;第二种是所谓的内属国,如疏勒、南诏、契丹等,一般封为都督或郡王, 有自己的领土范围,但是其首领的政治合法性来自于中原政府的册封,不能自主,中原政权将其视为臣下,文书用“皇帝问”;第三种是所谓的“敌国”和“绝域之国”,如吐蕃、 回纥、日本等,虽然可能亦有册封,然多为对现实情况的追认,其首领的统治合法性并不依赖中原政权的册封,中原政权的文书多用“皇帝敬问”。
——摘编自李振中《初唐夷夏观、藩属观、天下观与极盛疆域的形成关系论略》
①恩威并施
②因地制宜,因俗而治
二、唐朝兴亡
唐朝的繁荣
3.民族关系
(1)民族交融的方式
(3)意义:
①促进民族交融;
③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②推动了民族团结;
材料:番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王建《凉州行》
④为唐朝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特点
节度使本职仅管军事,然边地形势复杂,为重其权,常使之兼管军储、财政,进而兼任边地采访使,监察州县。因联防需要,又时或以一人兼数节度使。于是形成了边将权重的现象。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叛乱
阅读教材,结合材料,归纳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地方:外重内轻、尾大不掉
中央:耽于享乐、政治腐败
一、安史之乱
严重破坏北方经济,迫使大量北方民众南迁,客观上促进了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
参与平叛的将领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削弱了中央集权。
既得长安,命大索三日,并其私财尽掠之。
——《资治通鉴·唐纪》
夫以东周之地,久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旧唐书·郭子仪传》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三、安史之乱
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谓之姑息之政。盖姑息起于兵骄,兵骄由于方镇,姑息愈盛而兵将愈骄……至无尺土,而不能庇其妻子宗族,遂以亡灭。
——《新唐书·兵志》
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
——《宋史·尹源传》
如何理解藩镇割据与唐朝衰亡的关系?
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 官员任免 赋税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背景: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
过程:
868年,驻守桂林的徐州戍卒在庞勋的领导下强行返乡,发起兵变。
唐亡于黄巢,而祸始基于桂林。
875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
动乱中成长起一批新军阀,与中央的南衙北司之争勾连,互相攻杀。
907年,朱温废唐称帝,改国号为“梁”,唐朝灭亡。
唐朝覆亡
四、五代十国
割据政权 建立者 称帝前担任官职
后梁 朱温 唐朝宣武节度使(开封)
后唐 李存勖 唐朝河东节度使(晋阳)
后晋 石敬瑭 后唐河东节度使(晋阳)
后汉 刘知远 后晋河东节度使(晋阳)
后周 郭威 后汉天雄节度使(邺城)
前蜀 王建 唐朝剑南西川节度使(成都)
后蜀 孟知祥 后唐剑南两川节度使(成都)
南唐 李昪 杨氏吴国镇海节度使(金陵)
南汉 刘龑 后梁静海节度使(番禺)
五代十国实际上是中唐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参考文献&推荐书目
马伯庸:《长安的荔枝》
孙英刚:《隋唐五代史》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
[日]气贺泽保规:《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
课堂总结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1.文帝建隋:581年,杨坚代周建隋,都长安。589年灭陈,结束南北分裂局面。
2.隋的建设:广设仓库、兴建两都、开通大运河
3.炀帝亡隋:①原因:ABC ②标志:618年隋炀帝被杀,隋亡。
1.大唐初建: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唐朝。
2.贞观之治:A吸取隋亡教训B轻徭薄赋,劝课农桑C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3.武后建周: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4.开元盛世:A选贤任能,改革吏治B发展生产,大兴文治C改革兵制
5.民族交融:①突厥:贞观初年,唐军击败并俘获东突厥可汗;草原各族共尊唐太宗为“天可汗”‘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分管天山南北②回纥:南移归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③吐蕃: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9世纪中唐蕃会盟基本停止纷争④靺鞨: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6.安史之乱:①背景:边疆危机;军事失当;政治腐败。②过程:755年安禄山与部将史思明发动历时八年的叛乱。③影响:唐朝由盛转衰
7.黄巢起义:①背景:唐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②过程:875年起义③结果: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唐灭亡。
隋朝
(581-618)
唐朝
(618-907)
五代十国(907-960)
1.隋文帝废除汉代以来地方州郡长官可以自行征辟僚属的制度,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员一律由中央吏部任免,官员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根据实绩实行奖惩、升迁或黜落”。这一措施( )
A.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B.减轻了封建国家的财政负担
C.调动了知识分子入仕的积极性
D.提高了地方政府的办事效率
巩固练习
A
2.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
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
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
C.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
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
D
巩固练习
3.唐太宗“以天下为家”“惟贤是与”,既用“西北骁武之士”,又用“东南儒生”;既用秦王府旧人,也用东宫旧仇;既用高祖遗臣,也提拔寒微士人,任用少数民族精英。材料表明,贞观之治得益于( )
A.官僚体制的形成 B.统治集团的开放性
C.科举制度的完善 D.社会矛盾基本消除
B
巩固练习
4.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三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衙、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此举旨在( )
A.提高行政效率
B.规范行政程序
C.强化专制皇权
D.化解君相矛盾
C
巩固练习
5.唐朝政事堂为政府最高机构,凡皇帝命令需经政事堂群相会议正式通过方可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政事堂印章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则被认为违法。这表明( )
A.古代政治制度日益成熟
B.专制皇权遭到严重削弱
C.分权与制衡体制的形成
D.宰相擅权现象越发严重
A
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