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提起选官制度我们学过先秦时期的世官制,按照血缘关系官位世袭;秦汉时期推行察举制,考察个人的才能、品行;曹魏又创立了九品中正制,制定了新的选官标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隋唐时期在选官制度方面又出现了什么新变化,以及隋唐时期其他制度的创新。
导入新课
商周时期
战国—秦汉
汉武帝后
魏晋南北朝
隋唐—1905年
血缘关系
军功
品行才学
?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历程
一、选官制度
察举制
以贤良、孝廉为主要名称,由中央及地方官员进行推举,并经过考核,最后任以官职。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后汉桓灵时谣》
察举制存在的问题:
举荐者徇私受贿,或以名望、家族取人;
被举荐者名不副实,沽名钓誉
一、选官制度
一、选官制度
1、九品中正制
材料一: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那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自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曹丕继魏王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颁制九品中正制。这种选官制度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1)背景
人口流动加剧,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
地方大族操纵选拔权
曹魏求贤若渴,需要人才,察举制不适宜选拔的需求
标准:
曹魏时期,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而推行
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
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发展到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一)九品中正制
创立:
措施:
高门(上品)
寒门(下品)
九品中正制示意图
一、选官制度
1、九品中正制
(2)概况
(一)九品中正制
积极影响:初期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影响:后期逐渐沦为士族门阀统治的工具。
材料二: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
——《文白对照二十五史精华》
材料三:今之中正,不精才实,务依党利……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赵淡元:《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
一、选官制度
1、九品中正制
(3)影响
人物小传
孟郊,唐代著名诗人。祖先世居洛阳,少时隐居嵩山,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中进士后,写了一首诗《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描述了他登科后骑着马在京城游街时那种志得意满的情景。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
设问:孟郊中进士后如此志得意满,是因为什么制度的影响?
材料四: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隋唐时期,……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分享政治权力,唐代统治者也在治国方针上确立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的原则。从南北朝时代考试取士措施中发展起来的科举制便在这样的氛围中确立。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社会经济发展,门阀世族衰落,庶族地主势力增强,九品中正制不再适应社会需要
统治者打破门阀世族的政治垄断,为扩大统治基础,巩固统治
继承发展前代选官制度
一、选官制度
2、科举制
(1)背景
一、选官制度
2、科举制
(2)发展历程
宋朝:实行分级考试、改革考试方法(糊名、誊录等)
明清:八股取士
清末(1905年)废除
材料五: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达到充分发展时,是由一系列考试组成的。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六: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七:……但是科举选官的范围较之九品中正制要广泛得多,一般地主子弟均有资格参加科举,这对排除当时门阀士族的残余势力,提高官员素质和改善吏治,都有着一定的进步意义。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扩大统治基础
官员的文化素质
选官权力
一、选官制度
2、科举制
(3)影响
一、选官制度
2、科举制
(3)影响
积极影响:是维护国家统一和巩固中央集权的制度保障,在程序上给所有考生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形成了相当大的社会阶层流动(扩大统治基础);以才学为依据,确保政府官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
消极影响:选拔标准单一,压抑个性;考试以儒学为主,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的发展;片面应试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能与时俱进。
材料八:科举考试偏重文学、历史和学术问题,使得统治阶层产生一种讲求考证、沉溺文学或一味好古的倾向,这对培养求是致用的思想是很不利的。这种制度虽然使中国保持了上千年的稳定,但是它同样也阻碍了中华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世袭制
(夏商周)
科举制
(隋—清)
军功爵制
(战国)
察举制
(西汉)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
血缘
军功
孝廉
考试成绩
演
变
趋
势
选拔标准:
选拔原则:
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
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
由血缘、推荐、地方品评演变为中央考试选拔
选官制度
选官标准
科举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
才能→家世
选拔方式:
魏晋南北朝
三公
九卿
皇帝
东汉
皇帝
尚书台
三公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尚书台成为决策、执行 的中枢机构,三公被架空。
皇帝
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曹魏】
【西晋】
西汉
秦朝
皇帝
三公
九卿
【决策】
【执行】
中朝
1.中央官制的演变过程
出现三省制的雏形
中枢机构,即在古代中央官僚机构中参与决策、发布政令、拥有实权的部门。
思考:到隋唐时期,中央官制又有何变化?
二、三省六部制
2.隋唐——三省六部制
职能与运行
皇 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上奏
画敕后
交复审
封驳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六部每部直辖4司共24司;九卿演变为九寺、五监,负责一些事务性工作,受制于六部。
运行:
皇帝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六部
草拟诏令
审议
执行
二、三省六部制
决策机构与执行机构分离,有利于相互牵制,加强皇权。
政事堂是唐初宰相(三省长官)议事之所。唐初设政事堂于门下省;唐高宗弘道元年,政事堂被转移到中书省;唐玄宗开元十一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
唐初,三省长官并为宰相,一起在政事堂共议国政。为防止权臣窃位,皇帝往往指派品位较低的官员加上“参知政事”等头衔,参加政事堂会议。
政事堂
三省的位置布局一定程度上体现其权力格局:
中书省和门下省位于太极宫(皇宫)内南侧
中书省和门下省侧重辅助决策
尚书省虽位于皇城中心位置,但距太极宫较远
尚书省侧重行政执行
进一步分散了相权,便于皇帝全面控制朝政;更有效地集中了统治经验,促进中枢决策科学化
特点与影响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
减少皇帝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
三分相权,彼此牵制
封驳审议,节制君权
职责分明,协商政务
特点
影响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2.隋唐——三省六部制
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中书舍人各拟意见,再由宰相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门下省属官)一番覆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因此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皇帝不能独裁,宰相同样不能独裁。
——钱穆《国史新论》
二、三省六部制
历代中枢机构的演变
时期 政权组织 权力分配 趋势
西汉 武帝前
武帝后 东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三公九卿制
中外朝制
三公和尚书台
尚书、中书、门下形成三省
三省六部制
丞相集决策、行政、用人、审议和司法于一身
中朝决策,外朝执行
三公荣誉,尚书台掌决策和行政
三省共同辅助决策
中书起草诏令、门下封驳审议、尚书执行(集体宰相制)
相权不断削弱;
皇权不断加强
小结:
二、三省六部制
田税:以田亩为基础的土地税
人口税: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
户税:以户为单位的财产税
古代王朝依据自己所颁布的法律向臣民
征收的实物或货币
古代王朝强制民众
承担的无偿劳动
劳役 、军役、杂役等
古代民众的义务:
“税+役”
魏晋南北朝
唐初
唐中后期
租庸调制
租调制
两税法
三、赋税制度
均田制
是北魏至唐前期实行的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
租调制
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基础
无主荒地
曹操创立租调制
调(人头税):帛或布
租(田亩税):粮食
北魏孝文帝改革
以均田制为基础
征收标准:
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1、魏晋南北朝:租调制(前提:均田制)
三、赋税制度
均田制
是北魏至唐前期实行的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
租调制
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租庸调制
基础
沿袭发展
变化: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
基础
特点
征收标准:人丁
以庸代役
影响
保证了农民生产时间。
保障了国家财政收入。
无主荒地
庸:用帛或布代徭役
调(人头税):帛或布
租(田亩税):粮食
2、唐初——租庸调制
三、赋税制度
3、唐中期以后(安史之乱)——两税法
(1)背景:①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②户籍破坏,农民逃亡,人口锐减,政府财政税收减少③官员随意征加赋税
【史料阅读】
史书这样概括两税法的背景:
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cù)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
——《资治通鉴》卷226
(2)时间:
780年,根据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
三、赋税制度
①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纳钱), 按田亩缴纳地税(米粟) ;
②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③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④中央根据财政支出定出总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量出为入)。
3、唐中期以后(安史之乱)——两税法
(3)主要内容:
【史料阅读】
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中央)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资治通鉴》卷226
三、赋税制度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征税标准
征税项目
征税对象
征税次数
征收内容
以人丁为主
以财产为主
租庸调、杂役
户税和地税
受田农民
不分主客农商,一律纳税
旬输月送
夏、秋两季
征收实物
钱物两收
放松了人身控制
简化了税收种类
扩大税收对象
固定征税时间
实物税向货币税过渡
变化创新之处:
两税法与租庸调制相比,有哪些变化与创新?
合作探究
3、唐中期以后(安史之乱)——两税法
三、赋税制度
项目 内容
征税依据
征收名目
征收形式
征税对象
利
以土地、财产为主
征收钱币为主
不分主户和客户,一律就地落籍纳税
④扩大了收税对象,
增加了财政收入。
①放松了人身控制,体现了公平公正。
②简化了税收名目。
③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弊
户税(财产)、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①土地兼并严重;人民负担加重。
②吏治腐败,导致税外加征,百姓的负担逐渐加重。
(4)影响:
3、唐中期以后(安史之乱)——两税法
(租庸调制)以“人丁”为本,不论土地、财产的多少,都要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
(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①征税标准转变:以人丁为主→以财产为主
(租庸调制)纳粮为租;纳布为调;纳布代役为庸
(两税法)户税按户等高低征钱,地税按亩缴纳谷物。
②征税内容变化:实物→货币
(两税法)每户缴纳户税和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③税收种类简化
(均田制)成年男子承担一定的徭役
(租庸调制)“以庸代役”
(两税法)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役
④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
征税标准
人身控制
税收种类
征税内容
扩展: 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
三、赋税制度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选官制度
中央官制
赋税制度
变化:世卿世禄制—军功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创新:以考试成绩和才学为标准、方式规范公正、加强中央集权
变化:泰至汉初三公九卿制—汉代中外朝制—魏晋南北朝三省制—隋唐三省六部制
创新: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节制君权
变化:魏晋南北朝租调制和均田令—唐初租庸调制—唐后期两税法
创新:征税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
课堂总结
B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标准主要有:德行、门第和考试成绩,下列选官制度与这个对应正确的是( )
A. 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 B.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C. 九品中正制—察举制—科举制 D. 科举制—九品中正制—察举制
2、唐朝前期推行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缴纳固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这一转变( )
A. 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B. 完成了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过渡
C.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
3、钱穆《国史新论》评价唐代制度,在地方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朝廷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这两种制度是指( )
A. 分封制和都县制 B. 郡县制和三省六部制
C. 科举制和郡县制 D. 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D
课堂练习
4. 钱穆先生说过:“朝代是变了,而制度则终是不能变。制度也非不变,可是只在小处变了,大处不能变。变了某一些,而另有某一些则并不变。中国治史论政的,称此曰‘因革’。”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
依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内容,自行拟定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述
论题:中国古代朝代更替中的因袭与变革
论述:秦始皇建立秦朝后,开创了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模式,是后世2000多年的基本政治框架。因此,秦虽短命,但后来朝代,仍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也就是钱穆先生说的朝代是变了,而制度则终是不能变。当然,钱穆也指出制度也非不变,可是只在小处变了。每个朝代,都会在制度上做部分的改变。同时,政治的特点,也会有所不同。举例来说,汉朝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而不是单一的郡县制。且皇权专制程度较弱。到了汉武帝时期,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设置内朝来牵制丞相的权力。在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则是分裂时期,因此政治制度也与秦汉大一统王朝不同。到了隋唐两朝,在恢复统一后,也是采取中央集权。而在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上,唐朝创新性地构建了三省六部制。在选官制度上,开创了延续 1300多年的科举制。这都是重要的政治制度调整和创新。但究其实质,仍然是在秦始皇的皇帝制度的框架下,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综上,钱穆先生将中国古代朝代更替发展中的不变与变,称为“因革”。通过上述史实,可以映证钱先生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