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___弹力

文档属性

名称 7.2___弹力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2-26 10:0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七章 力第2节 弹力 试一试,想一想用力分别压弹簧、拉橡皮筋、挤压橡皮泥、捏面团;松手后,物体的形变有什么不同吗?恢复到原来形状没有恢复到原来形状一、弹力:1.弹性: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2.塑性:形变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这种形变称弹性形变这种形变称塑性形变当你拉橡皮筋时,有什么感觉?这个力是由于什么而产生的?(1)我们知道,力要想产生必须有2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刚才所说的“推力”“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力发生时,这两个物体都发生了接触,所以,弹力要想发生,满足的第一个条件是 ;
(2)我们虽然与弹簧发生了接触,但如果我们没有施加力的作用,这时弹簧是没有发生形变的,也不会产生弹力,所以产生弹力的第二个条件就是 。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 发生弹性形变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观察思考  用力挤压、放松厚壁玻璃瓶,观察瓶子上方玻璃管内液柱高度随手部用力的变化。实验说明玻璃瓶发生了微小的弹性形变,产生弹力。辨析:下图中哪些物体间的作用力属于弹力? 压力、推力、拉力都属于弹力,弹力广泛地存在于生活中。 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两个物体接触,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小明观点 小华观点谁的观点正确?弹性限度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也不能完全复原。如果用力过大,会怎样?小结1.弹性和塑性:2.弹力:3.弹力的产生条件:4.弹性限度:弹力弹性: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塑性:形变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①相互接触 ②发生弹性形变 超过了这个限度物体不能完全复原。1.下列关于弹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只有弹簧、橡皮筋等这类物体才可能产生弹力
B.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任何物体的弹性都有一定限度,因而弹力不可能无限
D.弹力的大小只与物体形变的程度有关C2.下列哪个力不属于弹力(  )
A.绳子对重物的拉力
B.万有引力 
C.人对墙的推力  
D.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B二、弹簧测力计1.原理:弹簧刻度盘指针挂钩2.构造:3.使用方法:在弹性限度内,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 。大 这个力是多少牛?说一说 这个N是指什么?右侧弹簧测力计的
量 程: ;
分度值: ;
测量值: 。 5 N0.2 N1.4 N1.看清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对准零刻线。2.用手轻轻地来回拉动几次,避免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的摩擦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3.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轴线的方向跟拉力方向一致。被测力的大小不能超出量程。4.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盘垂直.4.其他形式的测力计小结2.原理:3.使用方法:弹簧测力计1.测量 的工具。在弹性限度内,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_____。力大①看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拉力方向③视线跟拉力方向一致与刻度盘垂直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_________________。
其原理:在___________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弹簧秤的注意事项:
(1)使用前:①观察弹簧测力计的____和____.
②观察指针是否指在_______,如果不在,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下,防止弹簧卡壳.
(2)使用时:①测量时不能超出它的_______。
②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的方向跟拉力方向________。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盘面______.弹性限度弹簧测力计力越大,弹簧的形变就越大零刻度线量程一致垂直分度值量程将指针调至零刻度线6.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的是( )
A.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先校零
B.弹簧测力计只能竖直使用
C.物体对弹簧测力计拉力不能超过其量程
D.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时,应使弹簧伸长的方向与拉力的方向一致B7.关于使用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B.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最好轻轻来回拉动它的挂钩几次
C.如果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指针并不是指在零位置,应进行校正
D.拉弹簧测力计的力只能是沿竖直方向D8.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有人提醒注意:
①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②量程和分度值,
③指针是否指零,
④指针与外壳间有没有摩擦.
这几条中,影响测量结果准确性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B小结1.弹性和塑性:2.弹力:3.弹力的产生条件:4.弹性限度:2.原理:3.使用方法:弹力弹簧测力计1.测量 的工具。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