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程标准:
1、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2、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3、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中外历史纲要上》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
情景导入: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近代社会,感受广大青年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不畏险阻、奋勇向前......
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习近平《二十大报告》
壹
觉醒年代
--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五四运动
1、背景
思考1:根据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的背景。
(从国际、国内、导火索三个方面考虑)
1914年7月28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一战期间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1915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7年
中国加入一战的协约国;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1919年5月4日
五四运动爆发
1919年
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五四运动
1、背景
(1)国际方面:①日本借一战之机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严重;
②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2)国内方面:①政治:北洋军阀统治黑暗,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尖锐;
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③阶级: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④思想: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一)五四运动
2、过程
5月4号 北京学生罢课
6月3、4号 北京学生被捕
6月5号 上海商人罢市
学生罢课
工人罢工
进入新阶段——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最后 释放被捕爱国学生
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3、性质
此次运动的影响力深入社会底层,连乞丐、小偷、歌女都参加罢工。
——(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五四”事件发生以后的半年内,中国涌现出约400种白话文新刊物。
——(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反帝反封建
4、意义
材料一:1919年以后,有关社会主义的文献进入中国,其数量之多令人吃惊,全国主要报纸、杂志都以大幅版面介绍社会主义思想。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编《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
材料二:早期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大多是知识分子,为了能在工人中进行有效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他们穿起工人的服装,学习工人的语言,从事工人的劳动,力求与工人打成一片。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编《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文集》
材料三:投身于“五四运动”的骨干分子后来都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之初的领导干部和主要成员。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李达、邓中夏等,这些人都是在五四运动中成长起来的。
——秦裕武:《形势与政策》
材料四:同盟会会员吴玉章回忆五四运动时说:这是真正激动人心的一页,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在群众运动的冲击震荡下,整个中国从沉睡中复苏了,开始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黄学禄:《历史的跨越》
(1)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
(3)为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4)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概念对比:旧、新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1840-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1949)
相同 社会性质 社会主要矛盾 革命任务 革命性质 不同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反帝反封建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1920年3月
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1920年5月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十月革命后,
北京和上海成为宣传中心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李达
李汉俊
陈望道
进步青年翻译、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
1920年11月
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
贰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扬帆起航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诞生条件
探究1: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哪些历史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和思想演变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基础。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投身到工人群众中去做宣传组织工作,以他们为桥梁,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逐步结合起来,从而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而共产国际的帮助,促进加快了这一进程。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1919-1949)》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二)中共一大——标志中共诞生
思考2:结合教材,梳理中共一大的相关内容。
中共一大
时间 1921年7月
地点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代表 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
主要内容 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学俄)
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二)中共一大——标志中共诞生
(1) 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2)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和正确的前进方向;
(3)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4)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伟大意义:
中共二大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7月16日至23 日在上海举行。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宣言》实际上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 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最高纲领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 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 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
(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4)联合第三国际。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 册
学思之窗
1921
一大
1922
二大
思考3:请对比两则材料,中共从一大到二大的革命纲领发生了什么变化?
奋斗目标:推翻资本主义,建设共产主义
现阶段目标:反帝反军阀,实现民族独立
历史纵横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积极投身工人运动,1921-1923爆发的罢工斗争达100多次参加罢工的工人达30万以上。
1921
京汉铁路总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壮烈牺牲
1922
香港海员大罢工
1923
京汉铁路工人总罢工,受到了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的血腥镇压
中国共产党成立,提出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1921
1922
中共二大召开,提出最高纲领、反帝反封建的最低纲领
1923.6
中共三大召开
(二) ……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
(三)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
(五)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
思考4: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发生了哪些变化?
叁
-- 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
崭露锋芒
(一)国共合作达成的背景
孙中山先生与苏俄特使越飞会见的报道
三、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
1、共产党:
①工人运动陷入低潮
②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2、国民党:
③孙中山吸取革命的经验教训,欲改组国民党,并同意国共合作
3、外部:
④共产国际的帮助
1924
国民党
一大
1925
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北伐战争
1926.7
1927.3
蒋介石反革命政变
汪精卫“分共”
1927.4
1927.7
三、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
思考5:结合课本及初中所学知识,梳理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的进程。
1927年
武汉国民政府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北伐途中,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领导工农群众积极参与运输、救护、宣传、联络等工作,为北伐胜利进军提供了有利保障。
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
革命统一战线确立
(二)国民革命的过程
国民革命失败
1927 年蒋汪叛变的新闻报道
(三)国共合作破灭
1、失败原因:
(1)客观方面:
帝国主义干涉破坏;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共产国际作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指导。
(2)主观方面:
陈独秀右倾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
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经验。
三、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
1927年6月30日,陈独秀操纵中国共产中央扩大会议,通过国共合作十一条决议:“(国民党)当然处于国民革命之领导地位。国民党中的共产党分子,只是以国民员的资格参加,不是以共产党资格参加。”
——摘自《中国共产党党史参考资料》
1924
国民党
一大
1925
国民政府成立
北伐战争
1926.7
1927.3
国民革命失败
1927.4
1927.7
三、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
探究2:结合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对比两幅地图,谈一谈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及教训。
(三)国共合作破灭
1、失败原因:
(1)客观方面:帝国主义干涉破坏;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共产国际作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指导。
(2)主观方面:陈独秀右倾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经验。
2、影响:
(1)宣传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
(2)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
教训:坚持掌握革命领导权,建立革命武装
三、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国共产党诞生
国共合作
国民革命
人民群众觉醒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五四运动
工人运动开展
共产国际
革命危在旦夕,
中国革命的道路在哪里?
1.(2024·成都一模)1920年夏,一批知识分子深入劳动界开展社会调查,足迹遍及上海、天津、南京、武汉、唐山等地,调查对象涵盖纺织、煤矿、兵工、造船、冶铁等行业的工人以及人力车夫和码头工人,涉及工人的劳动、生活、家庭、教育等情况。这反映出( )
A.劳工觉悟的提升 B.救亡之路的转向
C.研究方法的创新 D.新型政党的建立
B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部分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工人阶级,认识到工人阶级在中国革命的地位与作用,这也说明近代救亡图存道路的转向,B项正确;“劳工觉悟的提升”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研究方法的创新”是表面现象,不是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排除C项;“新型政党的建立”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并且中国共产党建立于1921年,排除D项。
2.如表反映了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国内流行话题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 )
时段 流行话题
五四运动前 孔教、文学改革、国语统一、女子解放、贞操、礼教、教育改良、婚姻、父子、戏剧改良
五四运动后 平民、劳工、劳动、阶级
A.传统伦理道德受到冲击
B.社会生活习俗发生嬗变
C.无产阶级具有伟大力量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D
[解析] 根据材料“孔教、文学改革、国语统一、女子解放、贞操、礼教、教育改良、婚姻、父子、戏剧改良”“平民、劳工、劳动、阶级”及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D项正确;材料更体现五四运动后宣传“平民、劳工、劳动、阶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重点不是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无产阶级的力量怎么样,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2.(2024·乌鲁木齐)1920年5月前后,上海以工人为主体,包括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在内的群体,举行纪念“五一”节庆祝大会,大会发表了《上海工人宣言》和《答俄国劳农政府的通告》。据记载,全国各地参加“五一”节纪念活动的工人和知识分子有五六万人。这些纪念活动( )
A.有力声援了俄国的革命
B.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
C.有利于新型政党的创建
D.促成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C
[解析] 材料反映了工人觉悟的提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信仰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的聚集,这些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C项正确;俄国革命爆发于1917年,1920年俄国苏维埃政权已基本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排除A项;这些纪念活动已经突破了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局限,排除B项;国民革命的高潮是1926年至1927年的北伐战争,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