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8 10:2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
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奠基与转型

一、夏朝:王位世袭制
政权性质:公天下 → 家天下;
权力传承:传贤(重才能品行)→传子(以血缘为纽带);
社会形态:原始公有制 → 奴隶私有制。
二、商(1600BC—1046BC)
(一)地方:内外服制度
(二)职官制度:
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内服: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
外服: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分封对象
同姓贵族、异姓功臣姻亲、旧贵族等。
分封目的
拱卫王室,维护周天子的统治。
诸侯
义务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赋税、朝觐述职。
诸侯
权力
世袭统治权(管理土地和人民;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影响:1、积极:①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
②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③传播了周文化,推动了天下一家的民族认同、文化心理认同,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局限:①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存在分裂割据的隐患;
②等级森严,等级观念浓厚。
(一)分封制
三、西周(1046BC—770BC)
体现策略:以亲制疏,将血缘内聚力转化为政治向心力。
对象多元,以同姓为主体;以血缘为纽带;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特点
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加进步的政治制度,使国家结构由松散趋于严密。
含义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秩序。
目的 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巩固统治秩序。
原则 嫡长子继承制(核心)
(二)宗法制
三、西周(1046BC—770BC)
特点: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②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
③与分封制联系紧密,形成了严格的等级秩序;
④贵族政治;
⑤将政治关系和血缘关系相结合,家国同构(家国一体)。
作用: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稳定了统治。
②对后世影响深远。(利:忠孝观念;尊老爱幼、兄弟相亲;家国一体;
弊:道德专制<家长制作风>、男尊女卑、等级观念、任人唯亲等。)
含义 ①“礼”:维护贵族等级秩序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②“乐”:配合“礼”进行维护等级差别的乐。
目的 明确等级尊卑,维护分封制及宗法制形成的等级秩序。
内容 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要求不同等级安于名分,遵守礼制,不得僭越。
(三)礼乐制度
三、西周(1046BC—770BC)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之间的关系:
(1)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辅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
(2)礼乐制度是维护分封制、宗法制的工具。
分封制:解决权力分配问题,从此天下归周。
宗法制:解决权力继承问题,从此天下归宗。
礼乐制:解决权力认同问题,从此天下归心。
(四)原始民主遗风
三、西周(1046BC—770BC)
材料一:“厉王虐,国人谤王。”
——《国语·周语》
材料二:“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上》
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王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影响朝政。
这种原始民主传统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然有一定影响。
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等级森严;
3、以血缘为纽带,家国同构、家国一体;
4、受原始民主传统影响,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5、政治制度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
【总结】先秦政治的特点
原因:(1)经济:井田制走向瓦解,小农经济产生,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2)政治:宗法血缘关系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3)思想:百家争鸣,法家提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理论。
四、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年)
特征:奴隶制度走向瓦解,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贵族政治日益被官僚政治取代。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韩非子》
“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孔子
知识拓展:周秦之变
王权有限、
宗法分封、
贵族政治、
以礼治国、
井田制、
华夷对立。
皇帝专制、
中央集权、
官僚政治
以法治国、
小农经济、
统一多民族。
西周
秦朝
(一)含义:1、“专制主义”:是指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2、“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加强
中央集权
加强
君主专制
(二)建立原因:
1、经济根源: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来维护社会安定,保障生产。
2、社会根源: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吸取前朝诸侯割据的教训,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
3、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4、政治基础:新兴的地主阶级需要建立中央集权来巩固其统治地位。春秋时期,宗法制、分封制逐步瓦解。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创制
——创制
二、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九卿
丞相
“百官之首”
全国政务
御史大夫
(副丞相)
监察百官
太尉
军务
(虚有其位)
牵制
统率
皇帝
直接控制
九卿 奉常 宗庙礼仪教化
郎中令 宫中警卫
卫尉 宫门警卫
太仆 宫廷车马
廷尉 司法、首都警卫
典客 少数民族
宗正 皇室宗族
治粟内史 租税、 财政
少府 皇家财政、
官府手工业
(一)特点:以皇权为核心;官僚政治;家天下色彩。
(二)参政方式:朝议制度(公卿廷议,皇帝裁决)。
(三)评价: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但最终决定权仍在皇帝手中。
三、地方官制:郡县制

郡守
(行政)
郡尉
(军事)
监御史
(监察)

县令/长
(行政)
县丞(司法)
县尉
(军事、治安)



负责管理
民众和治安
中央
(一)特点:
1、郡县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不得世袭;
2、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二)影响:
1、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维护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
2、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四、文书制度
“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特点:书面报告形式;时效性强;使用问责机制。
(一)内容: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全国还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秦朝文书十分繁密,秦始皇都要批阅大量文书。
(二)影响:
1、加强对官员的管理,提高行政效率;
2、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传送到全国各地,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3、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一)两汉:
1、汉初:汉承秦制,仍实行三公九卿制。
2、汉武帝时期:中外朝制度。
一、加强君主专制——中央官制的演变
3、东汉刘秀时期:光武帝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九卿
常侍
皇帝
尚书令
侍中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执行机构
决策机构
决策机构
内朝
外朝
中枢权力由外朝丞相转移到内朝(皇帝亲信)手中。
尚书台成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巩固与发展
政事堂(中书门下)
皇 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草拟诏令
(决策)
(执行)
审核诏令
(审议)












一、加强君主专制——中央官制的演变
(二)隋唐:三省六部制
“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会制。”
——钱穆《国史新论》
1、特点:相权三分、职权分明、互相制衡。
2、意义:①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②三省集思广益,可以减少决策失误,分工合作,提高行政效率;
③皇帝颁行的诏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一定程度上节制了君权。
④标志着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成熟。
一、加强君主专制——中央官制的演变
(三)宋:二府三司制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六部
同平章事
参知政事
副相,
牵制宰相
西府:
枢密院(军政)
调兵权
三司
(财政)
皇帝
东府:
中书门下(行政)
特点:增设机构,分化事权,相权再度被削弱,皇权再次加强。
评价:削弱了相权,强化了皇权,但权力分割过细,导致机构臃肿,影响行政效率的提高。
宰相
一、加强君主专制——中央官制的演变
(四)元:一省两院制
皇帝
中书省
御史台
宣政院
枢密院
军政
行政
宗教事务
监察
六部
元初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
——《元史 高鸣传》
1、原因:(1)元朝版图空前大于前代,事务繁多;
(2)少数民族政权的治理水平相对低下,删繁就简;
(3)为了更便捷、高效处理全国事务,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改三省为一省。
2、评价:
(1)积极:提高了行政效率。
(2)弊端:宰相权力过大,造成元中后期内乱频繁。
一、加强君主专制——中央官制的演变
(五)明:废丞相,设内阁
1380年,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宰相制度终结。这使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但也加重了皇帝的政务负担,影响了行政效率的提高。
百僚未起朕先起,
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丈五犹拥被。
——朱元璋
时间 发 展 职 能
明太祖 设殿阁大学士 侍从顾问
明成祖 正式设立内阁 辅佐处理政务秘书机构
明宣宗 内阁大学士有票拟权 对奏章拟出处理意见
明神宗 内阁首辅被比喻为宰相 “部权尽归内阁”
宰相制 内阁制
相同点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不同点 地位 法定机构 非法定机构
权力 来源 制度赋权 皇帝信任
职权 参与决策 无决策权
对皇权的作用 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
一、加强君主专制——中央官制的演变
(五)明:废丞相,设内阁
内阁的特点:
①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只是皇帝咨询顾问的内侍机构,不能正式统帅六部;
②权力来自于皇帝的信任。
③拥有票拟权(建议权),但票拟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最终决定权在皇帝手中。
原因
性质
职能
特点
影 响
直接:办理西北军务;
根本:加强君主专制。
“上传下达,跪受笔录”
非法定的中枢秘书机构
简:机构简单、朝臣兼职;
速:办事效率高;
密:保密性好,外界干扰少。
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一、加强君主专制——中央官制的演变
(六)清朝: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具有较大权力。
2、康熙时设南书房作为皇帝的秘书机构,内阁日益被架空。
3、雍正时设立设军机处:
本质:君主专制走向衰落
材料一:“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赵翼
材料三:“军机处结构简练,只有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两层;奏折多至百余件者,皆于当天办完,没有过一日者。军机值庐,不准任何人窥探打听。”
材料二:“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总结】从秦到清中枢机构的变化、特点及趋势
巩固
中外朝制
一省二院制
完善
三省六部制
加强
二府三司制
明:废丞相设内阁清:设立军机处
(顶峰)
确立
三公九卿制
秦朝
唐朝
汉朝
宋朝
元朝
趋势:
相权逐渐被削弱,皇权(君主专制)日益加强并达到顶峰。
削弱臣权的方法:
1、任用出身低的官员和亲信;
2、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
3、分割相权;
4、取消中枢机构的决策权力。
在继承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分封制,导致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
二、加强中央集权——地方官制的演变
(一)汉朝:
1、西汉初期:郡国并行制。
2、汉景帝:削藩引发七国之乱。
3、汉武帝:推恩令、刺史制度
汉武帝将全国分为13个州部,每州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完善地方监察体系,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刺史没有固定的治所,位卑权重。
4、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地方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刺史改称“州牧”,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严重威胁中央集权,导致了东汉末军阀割据的局面。
二、加强中央集权——地方官制的演变
(二)隋唐:
魏晋
隋朝
唐朝
州、郡、县三级制
州、县二级制
①初期沿用州、县二级制。唐太宗时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分为10道(监察区)。
②“道”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实体,地方形成道、州、县三级制。
③唐中期后,边境重地设军镇,军镇长官节度使逐渐掌握地方军权、行政权和财权,势力膨胀,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行政
财政
军政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知州,设通判监督
地方设转运使,保证各州税收大部分上交朝廷
收地方精兵,编入禁军,分别拱卫京师和镇守地方,定期更换
中央

府州军监

安抚司(帅司)
转运司(漕司)
提点刑狱司(宪司)
提举常平司(仓司)
知州(或知府等)
通判
知县(或县令)
对各州
进行监控
二、加强中央集权——地方官制的演变
(三)宋:1、改“道”为“路”,形成路、府(州)、县三级制。
2、加强中央集权:


分 权
中央控制地方军、政、财权,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基本根除唐末以来藩镇割据之弊,但也导致机构臃肿,效率低下。
二、加强中央集权——地方官制的演变
(四)元:行省制 (多级行政制度:行省—路—府—州—县)
特点:
①行省性质具有双重性:起初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后来又发展成为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
②行省在处理地方事务时具有较大权力,但受中央节制和监督,权力大而不专。
③打破“山川形便”,采取 “犬牙交错”的政区划分方式。
影响:
①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
③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④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1、明初:废行省,设三司:
特点:“三司”分权,分别听命于中央,互不统辖。
评价:对强化中央集权、稳定地方社会秩序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导致行政效率降低。
2、设立督抚:
内容:明后期设立督抚,节制三司,加强中央集权;但明代督抚没有辖区,总督和巡抚属于京官,由中央临时派遣。
作用:有利于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中央
地方
承宣布政使司
(行政)
都指挥使司(军事)
提刑按察使司
(司法)
二、加强中央集权——地方官制的演变
(五)明:省、府、县三级制
二、加强中央集权——地方官制的演变
(六)清:巡抚成为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数省军政大权。
将军辖区
总督、巡抚
——内地18省
办事大臣辖区
内地:设18个行省,由巡抚、总督治理。(省、府、县三级制)
边疆:
①5个将军辖区:黑龙江、吉林、盛京、乌里雅苏台、伊犁;
②2个办事大臣辖区:青海、西藏;
③1个盟旗:内蒙古。
将军辖区
时期 秦 汉 魏晋 隋唐 宋 元 明 清
高层政区 / 州 道 路 行省 布政使司 省
统县政区 郡 郡、王国 郡 州 州 路、府、州 州 府、州
县级政区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州、县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特点:
1、制度发展有沿袭性,也有变革性(郡县→行省);
2、行政区划以二级制和三级制为主;
3、行政区划上动下稳,高层政区变化大,县作为地方行政的基层区划最为稳定。
【总结】两汉至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演变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
强化中央集权的方法:
1、收权: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2、分权:(1)增加地方层级。
(2)地方监察机构向行政机构演变。
(3)同级增设机构相互牵制。
3、改变划分行政区的原则(如“犬牙交错”)。
【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说明当时分封制、礼乐制度受到冲击,孔子在《春秋》中坚持称楚王为楚子,说明孔子编撰《春秋》是为了维护礼乐制度的等级尊卑关系,以稳定社会秩序,故C项正确;《春秋》是中国古代史类文学作品,目的并非实录历史事实,排除A项;孔子编撰《春秋》坚持称楚王为“楚子”,无法达到提升周王权威的效果,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将各诸侯国的文化进行对比,无法得出强调文化差异的结论,排除D项。
1、(2023·全国甲卷)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
A.实录历史事实
B.提升周王权威
C.维护等级秩序
D.强调文化差异
链接高考
C
【详解】据本题材料“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刘焉上书认为天下无法安定,原因在于刺史权力太轻,朝廷于是改部分资深刺史为州牧,至此刺史(州牧)开始成为一州的军政长官,正式跃升为长吏、太守的上级,“州”开始正式作为行政区出现。东汉后期由于中央朝廷的持续衰弱,原本的“十三州”监察区开始正式成为行政区划,而其行政长官虽名义上仍由皇帝任免,但实际上已经脱离朝廷掌控,州刺史和州牧权力大增,对郡、县两级管理拥有绝对的管辖权。所以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B项正确;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排除A项;东汉后期各州刺史、州牧开始正式划地自治,全面掌握辖区内军政财大权,而朝廷对此已经无能为力,不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排除C项;材料此举增强了地方州长官的权力,弱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3·全国卷)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
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
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B
链接高考
3、(2018·新课标Ⅰ卷)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D
链接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