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有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
根据材料,概括如何治理国家?
第 10 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学习目标】
1.掌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认识中国法制建设与时俱进的特点。
2.了解新中国的法治进程,理解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
3. 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目录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1.性质: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体现广大人民意志的法律制度。
2.成就:
(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3.意义:
确立社会主义中国政治、立法、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一)20世纪50年代:初创时期
(二)“文革”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民主法制遭到破坏践踏、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人身安全、得不到法律的保障 。
故宫被改成血泪宫
人大召开时间中断
民主和法制不健全;民主和法制观念淡薄。
原因:
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三)重新确立:1.改革开放新发展(1978-1992)
(1)成就:
④经济合同法等经济法律
1982年宪法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由“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5章组成,共138条。从内容上,把四项基本原则写入序言;重申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同时在结构上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提到了“国家机构”之前,更好地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
②“八二宪法”
③《刑法》《刑事诉讼法》
1982年宪法经历1988、1993、1999、2004、2018年五次修订
(2)意义:
中国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1)背景:①改革进入新阶段;②法治建设新发展
(2)成就:
①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宪法。
②1997年中共十五大:第一次完整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以往的“法制” 改为“法治”。
③1999年和2004年:《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④到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3)意义: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三)改革开放后 2.(20世纪90年代):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背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2)措施
①党的领导: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
②立法: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③法治: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④司法:深化司法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四)成熟完善 : (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
⑤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
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⑥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编 总则
第二编 物权
第三编 合同
第四编 人格权
第五编 婚姻家庭
第六编 继承
第七编 侵权责任
附则
地位:
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
(3)意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新阶段。
答案 ①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范畴。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项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法律具有至上性、权威性和强制性。任何国家都存在法制。
②而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严格依法办事。只有民主制国家才存在法治。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
③一字之改重大意义在于:目标更明确,从重视制度建设到既重视制度建设,又重视法律制度的贯彻实施。
探究问题(一)
从 到 ,谈谈你对一字之改的认识。
探究问题(二)阅读材料,体会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材料: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行进到哪里,立法就要跟进到哪里。从修改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到制定慈善法、中医药法、反家庭暴力法,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立法工作全方位回应民生关切。
——《开启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新成就述评 》
(1)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2)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3)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4)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5)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
(1)背景:
面对百废待兴、物质匮乏的困难局面,中国人民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
雷锋: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
掏粪工人时传祥:
宁肯一人脏,换来万户净
焦裕禄: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的党的好干部
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
孟泰:钢铁战线的老英雄
李四光:用科学知识回报祖国的地质学家
华罗庚:最迷糊的店铺伙计、最优秀的数学家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意义:极大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
①道德风尚:健康向上; ②政治氛围: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
③行动准则: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④人际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放置标题文字时尽量精简明了
主要内容需要进行简单的阐述
演讲的时候最好对具体的
标题内容进行举例说明
方便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意图
(二)改革开放后(1978年以后)
80年代
90年代
1994年
2001年
“五讲四美三热爱”
三大系列创建活动
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
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
1.背景:
①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②中央推动:中共中央颁布相关决议,号召鼓励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措施:
(1)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
(2)2007年中共十七大:
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3)2012年中共十八大:
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21世纪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提出任务
三位七一勋章获得者
共和国勋章
时代楷模 黄文秀与黄大年
A
3.意义: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综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史观,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紧密结合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2)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其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强大思想武器
探究问题(三)
依法治国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和引领,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也离不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促进和保障。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落地生根的过程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统一于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
探究问题(四)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后
初创与奠基:20世纪50年代
曲折与徘徊:“文化大革命”时期
新的发展期:改革开放后
法制建设完善时期:20世纪90年代
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2022·山东模拟)新中国成立至1952年,我国先后颁布了《婚姻法》《工会法》《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惩治贪污条例》,以及有关劳保、教育、卫生等相关法律、法令。这些法律和法令的颁布( )
A.服务于社会主义改造 B.照搬了苏联立法模式
C.立足于一五计划的开展 D.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审定时,在文字表述上将原先条文中的“为、时、应、得、其、凡”等字,全部改为“是、的、时候、应当可以、他们或它的、任何或一切”,“规定之”中的“之”字也全部去掉了。该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表述平实体现人民民主原则 B.强化宪法的权威性
C.表述准确以避免歧义 D.尽量体现社会转型
D
A
达标检测
3.某回忆录中写道:“1981年的一个半月里,我曾在《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了10篇文章,对宪法修改提出建议,大多数都被采纳了。”“修改”后的宪法( )
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完整的宪法 B.首次提出人民民主原则
C.标志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
D.表明新时期法治建设走向健全
4.1982年宪法与前面几次修订的宪法相比,不仅确认了“民主”和“法治”两项基本的宪法原则,而且明确规定了整个国家权力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运转。在保障人权方面,最突出的地方莫过于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调至“国家机构”之前。这些变化( )
A.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巩固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成果
C.旨在确立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D.顺应了新时期政治经济建设的需求
D
D
6.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来袭。面对危难,白衣“逆行者”、疫区“守护员”、最美“建设者”纷纷出现,无数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筑起了生命健康的防护墙;爱心口罩、爱心蔬菜、爱心药物等,无数个暖人心房的“小举动”,描绘了同舟共济的画面。据此可知( )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践行 B.我国注重以德治国
C.艰苦奋斗精神是时代精神主流 D.爱国主义思想萌发
5. 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以往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变化( )
A.有利于依法治国理念的贯彻 B.推动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C.标志我国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D.实现了国家管理的有法可依
A
A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