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8 10:2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贞德原为农村少女,在13岁时声称得到“上主的启示”,要求她带兵收复被英格兰占领的失地。在几番转折后,贞德得到王太子查理授予的兵权,于1429年成功解除奥尔良之围,还乘胜收复了许多城市,护送查理至兰斯大教堂加冕为王,成为查理七世。
1430年,贞德在贡比涅附近被俘,次年贞德被烧死。
1920年,罗马教廷追封贞德为圣人。
贞德(1412—1431)
贞德成为法国人民爱国的象征
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了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民众毫无民族情感而言,他们的忠诚要么是对封建领主,要么是对基督教的。
——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圣女贞德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学习目标】
1. 了解16—19世纪西方国家从专制王权国家发展为民族国家的这一过程。
2.了解17世纪近代国际法形成、外交制度的建立等史实。
3.认识20世纪国际法的范围和作用。
目录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
三、外交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民族国家:民族国家是由居住于共同的地域、分享共同的利益和命运、拥有共同的政府和完整的主权、具有共同的语言文化、历史传统和民族意识的人们组成的独立的稳定的共同体。
民族——民族认同、效忠同胞
政治——国家主权独立
条件:
文化——共同的语言、文化
地域——确定的共同地域
国际法:适用于主权国家之间以及其它具有国际人格的实体之间的法律规则的总体。
为什么西欧中世纪没有民族国家?
政治:封君封臣制度导致了分裂割据;经济:封建庄园制,自给自足;
思想:基督教世界掩盖了国家观念和民族特性
二者关系:民族国家推动了国际法的产生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
1.背景:
(1)政治:
①英法百年战争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②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的封建割据势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③资产阶级实力逐渐强大,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2)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及市民阶层的壮大,国内统一市场形成,为民族国家的发展提供动力(根本原因)
(3)思想:
①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极力强调人本身的作用
②宗教改革运动沉重打击了教会的势力,强化了各国的世俗权力,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
③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4)文化:民族语言的形成强化了民族认同,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英王亨利八世因离婚案与罗马教廷闹翻,在议会的支持下,他宣布脱离教皇管辖。1534年,英国颁布《至尊法案》,规定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建立民族教会——英国国教。至此,英国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王权与教权合一,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
亨利八世(1491年6月28日-1547年1月28日)
严厉镇压反叛贵族;建造凡尔赛宫,把各地大贵族宣召进宫,侍奉王室。向各省派驻"司法、警察和财政监督官",把各省军队的调度权控制在中央手里;要求全体臣民一律信奉天主教;推行重商主义。
法王路易十四(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
②法国王权达到顶峰
①英国王权专制统治建立
③扩展:欧洲国家纷纷成为专制王权国家。
2.过程
(1)代表国家
朕乃君主,故可以为所欲为。 ——(普鲁士)腓特烈·威廉一世
路易十四(1643—1715)宣称“朕即国家”,一人独揽全部国家大权,并且把王权神圣化,给自己冠以“太阳王”的称号。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
①国王即国家
1477年,德意志王子马克西米连和与勃艮第公爵的女儿玛丽结婚,由此获取了勃艮第在尼德兰的大片领地,一举成为欧洲强国,哈布斯堡王朝此后通过联姻几乎统一了整个西欧,由此诞生了一句名言:“让其他人去发动战争吧,你只需和奥地利一起,享受婚姻。”
②国家版图常因为国王的婚姻或者继承关系发生改变
3.特征
4.影响(1)积极:
①思想:国家在人民的意识中越来越重要;
②政治:冲击了中世纪神权一统的局面,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创造了条件,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逐渐变为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
③经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④国际关系:民族国家成了欧洲政治的基础,推动国际法的诞生和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启动了现代世界和现代国际关系形成的进程
(2)消极:
①民族主义的狭隘性和排他性,会导致对其他民族利益和文化的践踏。
②民族主义带有扩张性,会导致欧洲列强对外殖民扩张和争夺。
探究问题(一):专制王权国家=民族国家?
不等,但有联系。从现代化角度上说,专制王权是民族国家的早期形式,是近代社会的起步点。……在这个阶段上,国家统一了,民族自立了,中世纪的混乱状况得以解除。民族国家的第二个阶段,“民族”与王权发生对抗,最终推翻专制王权,法国大革命就是其中的典型。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专制王权国家:国家权力掌握在国王一个人手里,他的命令就是至高权威
民族国家:是由居住于共同的地域、分享共同的利益和命运、拥有共同的政府和完整的主权、具有共同的语言文化、历史传统和民族意识的人们组成的独立的稳定的共同体。
专制王权国家 近代民族国家
认同主体 国王(个人) 国家(共同体)
国民身份 臣民 公民
政体 专制 民主
(一)国际法的形成
材料12 1500年以后,世界历史进入近代。由于许多欧洲国家脱离了教皇控制,争得了独立,形成了近代主权国家之间的新的国际关系,近代国际法随着新的国际关系的产生而在欧洲产生。罗马法对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也同样有重要的影响,在现代的国际法制度当中同样也存在着大量罗马法的痕迹。
(1)地理大发现,各国的联系与交往增多;
(4)建立法律制度,处理新的国家关系。
(2)古罗马自然法精神的历史渊源;
(3)欧洲主权国家的建立,主权意识加强;
问题: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国际法
形成于近代欧洲的原因。
材料13 近代民族国家诞生之初,各国以强调各自之主权、扩大本国利益为务,使得武力成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仲裁者,由此而使整个欧洲成为一个你争我斗的决斗场,国对国正如狼对狼的自然状态……呼唤最基本的、普遍的道德戒律与普遍适用的处理主权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显得尤为迫切。
——高建《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三卷)》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1.背景
《战争与和平法》 作者 荷兰人格劳秀斯在1625年出版
内容 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
影响 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学思之窗:根据一般规则:本人是处理自己事务的最佳裁断者,因而拥有发动战争之权的人,乃是唯一拥有缔结和约之权力的人。由此推导,公战能够由各方主权者单独发动,在王权政制下的这种权力理所当然属于君主。
——【荷兰】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P70阅读材料,说一说这段话的核心思想。
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
2.过程:(1)《战争与和平法》——国际法的基础
(2)国际法正式形成
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标志着近代国际法正式形成。
三十年战争后的欧洲地图
所有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
……参加协议的所有各方应有义务保卫和保护本和约的每项条款不受任何人的侵犯,不论其信奉何宗教……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648年10月24日)
阅读材料,指出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意义。
a.确立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
c.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
b.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
1815
17世纪
建立维也纳体系
内容:欧洲各国在维也纳会议及此后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建立的国际关系体系。
特征:大国协调、欧洲均势、历史倒退、强权政治。
①表现:17世纪时,欧洲国家的君主们派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起来。
评价:
①作用
A.范围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许多地方;
B.各国之间还签订了许多国际公约,制定了一系列战争法规,试图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②局限
②影响:外交制度建立和国际法形成为国际关系确立规则,为和平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新途径。
(二)国际法的扩大: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外交制度的建立
2.外交 制度的的发展:国际关系体系,即维也纳体系
3.国际法发展背景下的中国
坚守天下观而无世界观
1793年马嘎尔尼使华事件
被动卷入近代外交
综合国力是外交的基础
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外交逐步与国际接轨
1864年,美国人丁韪良将《国际法原理》一书翻译成中文,名为《万国公法》
1876年,郭嵩焘率随员出使英国在伦敦设立使馆成为中国首位驻外使节。
丁韪良
郭嵩焘
弱国无外交
1.一战后国际法的发展
(1)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了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
(2)战后,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国际组织——国际联盟。1928年8月,美、法等国还签订了《非战公约》。
(3)国联被英国和法国控制,没有美国,苏联也很晚加入,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它又规定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国际法难以实施。
三、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2.二战后国际法的发展
(1)1945年6月,50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宪章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加剧,并赋予安理会制裁的力量,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2)国际法院在海牙成立,发展了国际司法制度。
(3)二战后新的民族国家纷纷独立,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
(4)国际法的领城扩大,在裁军、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扩散、国际人权等方面,颁布了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对世界和平与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5)国际法的实施仍然有很多局限性,一些大国为一己私利,不惜退出国际条约,甚至不经联合国授权就采取制裁或战争,严重威胁国际和平。
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对国际法发展作用的异同
比较项 国际联盟 联合国
异 原则 强调“全体一致”原则,不利于国际法的实施 强调“大国一致”原则,有助于国际法的实施
成员 特征 成员国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难以发挥国际法维护和平的作用 更具普遍性,因此对国际法在更大范围内实施具有更大作用
作用 难以履行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责任,不利于国际法的发展 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上作用突出,更能推动国际法的发展
同 宗旨 都宣称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宗旨,有利于国际法的发展 性质 都是政治性的国际组织,有助于国际法实施范围的扩大 影响 都出现过大国强权政治的现象,干扰了国际法的实施 时期 名称 背景 内容 局限
17世纪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民族国家初步形成、三十年战争 ①国家领土、主权原则; ②国际法出现与原则(国际会议与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家战争;遵守条约与集体制裁);③近代外交制度出现
19世纪 维也纳体系 拿破仑战争 ①大国协调、欧洲均势(集体安全初创) ②国际法向美亚扩 西方国家采用双重标准,引发一战。
20世纪 一战后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战、 十月革命 ①国际联盟(全体一致) ②《非战公约》 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未能实现和平安全。
二战后 雅尔塔体系 二战国际组织激增;经济、科技发展带来的新需求和新问题 ①联合国(大国一致、集体安全) ②国际法领域大为扩展 时有大国违约行为(威胁世界和平)
【知识拓展】世界体系的演变
从无“机制”到有“机制”
从无“法”到有“法”
从无“组织”到有“组织”
机制: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
积极意义:
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国际法的形成,为国际关系确立了一些规则,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
局限性:
一些大国为了一己私利,肆意践踏国际法,不惜退出国际条约,甚至不经联合国授权就进行制裁或发动战争,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
特朗普上台后,鼓吹和奉行美国第一、美国优先——必须让美国利益最大化,否则“退群”。比如,特朗普认为,加入巴黎协定美国吃亏了,所以必须退出;特朗普认为伊朗没有全面履行伊核协议,即使最权威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多次表态说,伊朗全面履行了伊核协议,特朗普仍一意孤行,认为美国在协议中没有得到最大利益,所以要“退群”。
特朗普“退群”
【问题探究二】根据教材所学知识,
结合材料特朗普“退群”,我们
应该如何评价国际法?
课堂小结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国际法的发展
二战后:联合国;《联合国宪章》;国际法院
背景:资本主义法治资产阶级开始兴起,反对教会和贵族的特权;启蒙运动传播民主观念;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表现:由对个人的认同变成对国家共同体的认;出现了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国家在人们意识中越来越重要
国际法的形成
国际法的扩大,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影响:有利于民族独立和社会治理,促进西方国家发展和历史进步
基础:1625《战争与和平法》
形成:1648《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国际联盟;《非战公约》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
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
拥戴国王
民族国家的建立
抛弃国王
过程:英法成为专制王权国家
特点:国王就是国家;版图经常变化
背景:战争的需要;商品经济的发展
1.民族国家意识萌生的诱因之一是城市的发展,中世纪城市发展的基础是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成长受到了封建势力的阻碍,它需要得到国王的保护以制止封建贵族对城市的骚扰和镇压发生在城市中的暴乱。对此理解不恰当的是
A.市民阶级掀起的城市自治运动损害了封建领主的利益
B.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生产力的发展相吻合
C.城市的发展促进了王权的强大
D.市民阶级利用王权保护城市的自主权
2.(2024·济宁市高三模拟)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时,欧洲新涌现的大国如瑞典和荷兰共和国,得到了诸如法国和奥地利等老牌大国享受的礼遇。凡是国王,一律称为“陛下”;凡是大使,一律称为“阁下”。这彰显了(  )
A.自由民主的启蒙观念 B.主权国家平等的理念
C.欧洲国家至上的理论 D.否定等级制度的思想
C
B
当堂检测
3.(2024·天津市河东区)13世纪,以伦敦方言为基础形成的英语出现在英国官方文件中,英语开始逐渐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16世纪,法国国王签署敕令,规定法国的法律文件必须用以巴黎方言为主形成的法语撰写,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这反映出(  )
A.民族认同观念的强化 B.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
C.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D.欧洲语言的书面化
A
4.(2024·北京市朝阳区高三期末质量检测)“它经过了三十年战争的洗礼,是中世纪与近代之交的第一个多边条约;和平,只存在于大国之间,国家主权原则也不适用于欧洲之外,但它确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是(  )
A.维也纳体系 B.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C.雅尔塔体系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