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百 家 争 鸣
温故知新
春秋
道家
道德经
道
相互转化
安于柔弱
无为而治
春秋
儒家
论语
仁
为政以德
苛政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仁政
礼治
兼爱 非攻
节俭
自然和民心
以法治国
孙子兵法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1600年
夏朝建立
时空观念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5年
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周武王灭商,西周建立
周平王东迁洛邑,进入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开始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单元题概括了这一阶段的特征,常考选择题)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扁鹊行医画像石拓片
太阳神鸟金饰
三星堆带金面罩青铜头像
内容
概要
01 课标解读
02 自学提纲
03 讲授新课
04 本课小结
05 巩固练习
1-2-1 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1-2-2 通过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
课标解读
夏 商 周 时 期 的 科 技 与 文 化
自学提纲
日食
月食
二十四节气
扁鹊
黄帝内经
龟甲
兽骨
商朝
司母戊鼎
国家权力
金文
古蜀
中原王朝
诗歌总集
“风”“雅”“颂
战国
屈原
《离骚》
1.梳理先秦时期天文的发展历程。
天文
原始社会末期
商朝
周朝
先民们为从事农业生产,对天文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总结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
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
《春秋》中记载了公元前613年一颗彗星扫过北斗,这颗彗星就是著名的哈雷彗星。
商「日食」甲骨及拓片释文
《诗经》中记载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春秋左传·鲁文公十四年》
天文、历法和医学
历法
夏朝
商朝
战国
测定出一年二十四节气
相传夏朝时就有了历法
历法逐渐完备,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
夏朝的《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等内容。
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的最大成就。用干支相配来记录时序, 六十为一个周期,循环往复。
天文、历法和医学
2.什么是历法?
历法,是计算时间方法。
3.梳理先秦时期历法的发展过程。
4.制定历法、测出二十四节气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见“重要提醒2”)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
天文、历法和医学
神农尝百草,认识了一些治病药物
传说
战国
战国
扁鹊:1.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
2.“望闻问切”四诊法
《黄帝内经》: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
5.归纳先秦时期我国的医学成就。
天文、历法和医学
1. 甲骨文:
(1)含义:
(2)发现:
(3)内容:
(4)地位:
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1899年 清朝官员王懿荣
殷墟(今河南安阳小屯村)
1.阅读教材,找到并梳理以下内容。
甲骨文与青铜器
(1)含义:
(2)发现:
(3)内容:
(4)地位:
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1899年 清朝官员王懿荣
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农业:东方领地是否会有好收成。
天气:今明两天是否会下雨。
天文:记载日食的情况。
战争:商王将征伐盂国,祈求平安。
1. 甲骨文:
甲骨文与青铜器
1.阅读教材,找到并梳理以下内容。
(1)含义:
(2)发现:
(3)内容:
(4)地位:
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1899年 清朝官员王懿荣
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①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
②也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1. 甲骨文:
甲骨文与青铜器
1.阅读教材,找到并梳理以下内容。
指事: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会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形声: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
象形: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1. 甲骨文:
甲骨文与青铜器
1.阅读教材,找到并梳理以下内容。
2.观察下图,阅读教材,请你制作一个有关青铜器的文物卡片。
四羊方尊
文物名称: 时期: 成份: 用途:
特点:
代表: 地位:
青铜器
司母戊鼎及铭文拓片
商周时期
由国家掌控,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制作工艺高超
铜、锡、铅
四羊方尊、司母戊鼎
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
祭祀、军事
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之一,重达832.84千克,也有学者认为应称为“后母戊鼎”
2. 青铜器:
甲骨文与青铜器
3.观察下图,阅读教材,你能对金文写一则简介吗?
名称:
时期:
含义:
发展:
价值:
金文
何尊及铭文拓片
何尊是西周周成王时的青铜器,铭文中有“宅兹中国”的记载。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钟、鼎等青铜器上铸刻有文字,因为古人称铜为金,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金文”。
商朝中晚期开始
西周时期,青铜器上文字的数量明显增加。
金文内容丰富,涉及祭祀典礼、军事行动、法律诉讼等方面。
甲骨文与青铜器
3. 金文:
4.阅读教材,简述考古学家在三星堆遗址有哪些发现?你有何认识?
地区:
考古发现一:
认识:
考古发现二:
认识:
长江上游地区的四川广汉
三星堆带金面罩青铜头像
三星堆玉璋
玉璋是我国古代祭祀用的礼器。这件玉璋与我国 商时期其他地区玉璋的形制大体一致。
出土金杖、青铜树、青铜面具和青铜人像等,造型奇特
表明它与中原王朝具有密切关系。
出土了中原夏商王朝系统的玉礼器和青铜容器
向人们展现了夏商时期丰富多彩的古蜀文明。
甲骨文与青铜器
4. 三星堆遗址:
多元一体
1.归纳《诗经》和“楚辞”相关知识。
诗经
1.组成部分:
2.地位:
3.历史价值:
楚辞
1.时期:
2.代表作:
3.思想:
“风”“雅”“颂”
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
保存了丰富的先秦史料
屈原的《离骚》
战国
充分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诗经》和“楚辞”
夏商周时期的的科技与文化
天文、历法与医学
甲骨文与
青铜器
《诗经》和“楚辞”
历法:夏历、商朝历法、二十四节气
中医:名医扁鹊、《黄帝内经》
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中国最早、体系较完整
青铜器:四羊方尊、司母戊鼎
铭文:刻在青铜器上、内容丰富
《诗经》: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
夏商周文化辉煌灿烂
影响深远
指导农业生产
天文:记录日食、月食、哈雷彗星
造福人类
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与中原王朝联系密切
古人智慧和创造力
“楚辞”:爱国诗人屈原《离骚》
音乐:曾侯乙编钟
多元一体
我国古典诗歌源头、影响深远
本课小结
肆
课堂练习
1.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记录的日食发生在( )
A.夏朝 B.西周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2.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时钟”,中国人以节气为指南安排生产和生活。“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从谚语可知,节气文化里藏着( )
A.海外贸易区域的变化 B.城市文化演变的路径
C.传统农耕文明的印迹 D.政治制度变革的轨迹
B
巩固练习
C
3.在班级开展的“图说历史”活动中,小李同学准备向大家介绍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这一文物是( )
A.毛公鼎
B.司母戊鼎
C.大禾人面方鼎
D.四羊方尊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