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一、阶段特征
1.全球化趋势: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2.多极化趋势: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社会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
二、单元框架
三、单元目标
1.通过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了解现代世界的基本特点;
2.知道人口、资源、环境、传染病、社会治理等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
3.通过了解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认识世界各国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所作出的努力;
4.知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意义。
第20课 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
一、联合国(UN)与国际安全
1.成立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会议)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提出了建立战后国际安全组织的主张。
2.成立时间、总部:1945年;美国纽约。
3.地位: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
4.主要机构:
①联合国大会:简称“联大”,全体会员国组成,每年举行一届;
②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安理会由中国、法国、俄罗
斯、英国、美国等 5 个常任理事国和 10 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
③联合国秘书处:联合国的行政秘书事务机构。
5.“联合国维护和平部队”:根据安理会或联大的决议,联合国可以向冲突地区派出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持和平。
6.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
二、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1.经济全球化:
(1)原因:①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第三次科技革命)
(2)表现:①国际投资和贸易迅速增长;②跨国公司影响加大;③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④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中国2001年加入。
(3)经济全球化的波折: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
2.世界贸易组织:
(1)成立时间、总部、前身:1995年1月1日;瑞士日内瓦;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宗旨: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
(3)职能: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
(4)作用:成员国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它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易错易混】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是国际联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
2.联合国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一、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
1.冷战后的世界形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仍存在矛盾与冲突。
2.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霸权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恐怖主义等。
3.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表现:①1999年,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②2003年,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未经过联合国授权,发动战争,占领伊拉克。③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利比亚、叙利亚等进行军事干涉 ④北约持续扩张势力范围。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背景: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国家或国家联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一超多强)
2.两极格局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1)欧盟:欧洲实力增强,地位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2)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3)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4)俄罗斯: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国家复兴
三、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1.不结盟运动
(1)背景:二战后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形成了两大集团对峙的冷战局面
(2)目的:为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苏控制
(3)兴起概况: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
(4)影响: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2.多极化趋势下中国的应对举措:
(1)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5)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
【易错易混】
1.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但还未完全形成。
2.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综合国力尤其是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一、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1.建立:二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
2.普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3.影响:(1)互联网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人际交往等领域,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现代社会也因互联网的存在而更加丰富多彩;
(2)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还对人类的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4.中学生应该怎样对待网络?
①网络是把“双刃剑”,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二者都不可忽略。②我们要趋利避害。既不能因为它的积极因素而放任不管,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因素而因噎废食。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网络观,让网络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妇女地位的提高
1.表现: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得选举权;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妇女的独立意识增强,成立团体,抗议是为,反对性别歧视等;
(3)今天,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的妇女都有了选举权。
(4)女性就业率持续增长。
2.1979年,联合国通过《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1)原因:受历史、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妇女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取得与男性完全平等的权利。
(2)呼吁:实现妇女和男性的完全平等,还需要人类社会不断努力。
三、生态与人口问题
1.生态问题:
(1)原因: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恶化日益严重
(2)表现:大气污染、温室效应、化学污染、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
2.人口问题:
(1)表现:人口增长过快,2011年,世界人口达到70亿。
(2)影响: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世界粮食问题日益凸显。在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质量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史料实证】
1.人类社会的时代演进:
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唯物史观】
1.构建国际关系的重要文献:
【历史解释】
1.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积极方面:①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
②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③传统产业也借助互联网提高管理水平,并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市场。
④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增加了乐趣。
⑤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着改变。
消极方面:互联网消极影响虚假信息、网络欺诈、病毒与恶意软件、色情与暴力、网瘾、数据丢失、网络爆红、阴谋论、过于公开、过于商业化、黑客攻击网络,也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①有利于商品和资本的流动;
②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竞争,吸引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③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造成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
⑤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家国情怀】
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
(1)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努力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
(2)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