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类文迁移阅读专项练(含解析)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类文迁移阅读专项练(含解析)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18 10:5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类文迁移阅读 专项练
一、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绿色革命”的大潮中,涌现出了一位攻下“杂交水稻”难题的科技新星,他就是被外国人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出生于北平(今北京)。幼年正值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在童年袁隆平的心底留下了深深的民族创伤。面对国破家亡的严酷现实,袁隆平从小就立志:做一个使中国富强、不受外国强盗欺侮的人。
袁隆平在学习中不愿死记硬背,喜欢思考,善于提问,从思考中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
袁隆平高中毕业后,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成了全家议论的焦点。父亲希望他通过上大学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袁隆平自己却在中学阶段就对大自然的蓬勃生机、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母亲尊重袁隆平的选择,经过协商最后决定让他自己做主,于是袁隆平义无反顾地报考了重庆一所学院的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
1953年夏,大学生活结束后,袁隆平到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任教。
袁隆平教学十分认真,教一门,钻一门,爱一门。他教外语,效果良好。教学期间,他还刻苦自学,不断提高自己听、写、阅读外文的水平,可以不带字典阅读英、俄文资料。进校第二年,他被调到遗传育种教研组,教授植物学、作物栽培、遗传育种的农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在教普通植物学时,他下苦功夫,从构成植物体的最小单位——细胞的构造开始,到根、茎、叶、花、果的外部形态,再到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遗传特性,等等,都进行了系统的学习研究。为了能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的微观构造,他刻苦磨练徒手切片技术。
几百次,上千次……直到能在显微镜下得到满意的观察结果为止。
在备课中,他经常提出各种问题自考自答。他走出课堂,来到田间地头,从实践中找答案。他深有体会地说:“即使浅显的问题,如果教师本身钻得不深不透,也不可能把课讲好!”
1959年是袁隆平走上教学岗位的第七个年头。国庆前夕,他以“我的十年”为题,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思想与业务两个方面对自己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党的10年教育,使我明确了人生真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确是人生最大的光荣和义务。”同时,他还向党和人民立下誓言:“要做到政治挂帅,红专并进。”
在教学当中,袁隆平不满足于仅当一名合格的中专老师,还想在农业科研上搞出点名堂来。十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一边教学,一边科研,教学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
50年代,生物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袁隆平就按照其理论进行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试验,把月光花嫁接在红薯上、西红柿嫁接在马铃薯上、西瓜嫁接在南瓜上,得到一些奇花异果,但并没有得到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杂交种。这引起他的沉思,并决心扩大视野,另辟蹊径。
60年代,他从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他就开始大胆地向学生传授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知识,讲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中的广阔前景,而他自己也开始向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1960年,受到天然杂交稻株启示后,他在育种方法上由采用系统选育法,转变到水稻雄性不育研究课题上来。从1964年在稻田中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到1966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就是他坚持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科研的丰硕成果。
“文化大革命”中袁隆平利用被批斗的空隙,专心研究水稻雄性不育,在不利条件中争得了从事科研活动的机会。
1970年11月,袁隆平带领助手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了一株雄花败育株。
是将“野败”这一珍贵材料封闭起来,自己关起门来研究,还是发动更多的科技人员协作攻关呢?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袁隆平毫不含糊、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并慷慨地把历尽艰辛才发现的珍贵材料奉献出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
在19年的漫长教学生涯中,袁隆平一边在教学中积累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一边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使他创造了不平凡的农业科技成果。
(摘编自祁淑英、魏晓雯《袁隆平传》,略有删改)
材料二:
①要研究杂交水稻,首先必须在自然界中找到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雄性不育株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当时不仅没有实物可利用,而且连中外的科研资料上也没有记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认为,既然自然界存在天然杂交稻,那么,( )。在水稻吐穗扬花时节的稻田里寻找雄性不育株不啻大海捞针。盛夏时节,稻田里气温通常高达40℃,袁隆平和妻子邓哲踏遍了安江农校实习农场和附近生产队的稻田,终于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株!袁隆平欣喜若狂,视为珍宝,细心地繁殖栽培,亲自播种、浇水、施肥,仔细观察它们细微的在每个生长发育阶段的变化,并作出详尽的记录,经过两年的艰苦试验,获得了珍贵的科研数据,写出了杂交水稻研究的第一篇重要论文,引起了国家科委领导的高度重视。1974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基本成功,1975年国务院决定迅速扩大试种和推广的范围,此后的十年里,杂交水稻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袁隆平成功之后,国内国际各种令人眩目的荣誉、大奖也纷至沓来,但他并来陶醉于此,改变初心,而是一如既往地潜心农业科研,继续头顶烈日,脚踩泥泞,奔波在绿色的田野中。
②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③袁隆平(开场白):我现在还有两个愿望,一是第三期杂交水稻能够在2010年实现大面积亩产900公斤;二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国外,造福世界人民。
主特人:您对学农的大学生有什么建议?
袁隆平:我建议,学农的大学生要到实验田里去,电脑等先进设备很重要,但在电脑和书本里是种不出水稻的。希望他们联系实际,多到实验田里走一走、看一看。
(电视片《袁隆平畅谈事业与人生》)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袁隆平将历尽艰辛才发现的珍贵材料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充分表现出他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品格。
B.袁隆平身体力行,在教学中,他经常走出课堂,到田间地头,从实践中找答案。他认为教师只有把问题钻得又深又透,才能把课讲好。
C.年轻时的袁隆平对大自然的蓬勃生机、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他义无反顾地跳进了“农门”。
D.袁隆平在教学中积累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科技成果的创造,得益于教学、生产、科研的紧密结合。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袁隆平凭借杂交水稻技术及其名字命名的小行星(8117),成为国际上广为人知的科学家。
B.袁隆平最终能够成为著名的科学家,与他从小就有的远大志向,喜欢思考,善于提问,中学阶段就对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和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密不可分。
C.袁隆平教学认真,他教各种学科都肯下苦功夫;他广泛阅读古今中外杂志,大胆探索;他走出课堂,从实践中找答案。这些均为他后来攻克“杂交水稻”难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D.袁隆平不满足于仅当一名合格的中专老师,还想在农业科研上搞出点名堂来,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他没有大作为。
3.下列填入材料二的第①文段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肯定就存在天然雄性不育株
B.可能就存在天然雄性不育株
C.肯定就有天然雄性不育株存在
D.有天然雄性不育株就是必然的
4.作为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不仅深受中国人的爱戴,还被外国人誉为“杂交水稻之父”,那么,你心目中的袁隆平是怎样的形象呢?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5.《喜看稻菽千重浪》是一篇人物通讯,成功地塑造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形象。两篇文本在选材上有什么异同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实践。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
只有崇尚劳动,懂得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社会,人们才渴望劳动。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都要崇尚劳动之风、推崇劳动之美。劳动不分贵贱,劳动者都值得被尊重。无论从事体力还是脑力劳动、简单还是复杂劳动、生产性还是服务性劳动,只要能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就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通过思想宣传、教育引导、实践养成等,让崇尚劳动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共识,营造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文化氛围,才能“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
只有热爱劳动,懂得劳动创造美好、劳动创造幸福,人们才喜欢劳动、愿意劳动。正是基于对劳动的热爱,劳动者才能实现由“要我劳动”到“我要劳动”的转变。如今,热爱劳动的种子已在全体中国人民心中播撒。《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劳动教育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等提出了具体要求,让青少年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坚守热爱劳动的思想观念。培养热爱劳动的社会风尚,需要加强对劳动者的帮扶和支持,让热爱劳动辛勤劳动的人获得更多的回报,从而提升劳动者幸福感。如果对劳动不能形成由内而外的热爱,劳动就会异化为外在的束缚和枷锁,人在劳动中就感觉不到幸福。唯有保持劳动的热情和奋斗的激情,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创造新的时代辉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只有辛勤劳动,懂得人间万事出艰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们才愿意努力刻苦、付出牺牲。“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无论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体力劳动要付出辛劳和汗水,脑力劳动也要付出心血和智慧。只有勤于奋斗、乐于奉献,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断锤炼本领、淬炼能力,才能开创辉煌事业,彰显精彩人生。
只有诚实劳动,懂得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兢兢业业是合格劳动者的本色、底色和根本准则,人们才能“实干”。劳动的光荣源自诚实的付出。我们要从劳动中汲取道德营养,锻造劳动品德。既大力宣传诚实劳动先进事迹和杰出人物,增强舆论正面引导,又对不劳而获、偷奸耍滑、投机取巧的不诚实劳动进行惩处,形成对不诚实劳动的威慑,净化诚实劳动的环境。唯有如此,才能厚植诚实劳动的土壤,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劳动的良好风尚。
(摘编自邓泽球、陈美丽《弘扬劳动精神的意蕴》)
材料二: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劳动教育,一方面要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创造幸福的理性认知和实践自觉。另一方面,要创造机会和条件、创新内容和形式,通过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念。
①________。劳动习惯的养成、劳动技能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在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劳动教育的内容、任务要依照规律各有侧重。特别是要根据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劳动教育。要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深刻把握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内在关系和互动规律,全面彰显劳动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切实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坚持改革创新,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之中,贯穿教学设计和教法改革之中,以更加切实的举措全面提升劳动教育的地位。
体现时代特征,创新内容形式。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刻改变人类劳动的组织方式和实践形态,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使知识和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劳动教育必须着眼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紧密结合新产业、新技术,不断更新和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要提高劳动教育的针对性,让学生充分利用新的知识、技能、工具、设备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
②_______。家庭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要加强家庭劳动教育,倡导崇尚劳动的优良家风,让孩子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学校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体力量,要开好劳动教育课程,结合学段特点和所在地区实际切实规划好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不断改进劳动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内在需要和动力,提高教育效果。积极发挥社会各方面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利用各类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搭建多样化劳动实践平台,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摘编自杨晓慧《大力加强劳动教育》)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劳动能创造价值,任何时代都要崇尚劳动,新时代要采取多种措施,促使崇尚劳动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共识。
B.要在社会上形成诚实劳动的良好风气,可从宣传先进人物事迹和惩处不良行为两方面入手。
C.要发挥劳动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就需要把握“五育”之间的内在关系和互动规律,提高学生的多方面素质。
D.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劳动教育必须因势利导、与时俱进,创新教育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劳动能力。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无论干什么,都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所以劳动没有高下之分。
B.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要付出艰苦努力,这使得人们勤于奋斗、乐于贡献。
C.开展劳动教育,要根据学生年龄、类型的差异设计教学内容,不能千篇一律。
D.劳动教育不能只依靠学校,家庭才是主体力量,应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
8.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
B.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习近平
C.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邓小平
D.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
9.综合材料二的行文思路和主要内容,在文中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分论点,每处不超过20个字。
10.林为民《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中记述了售货员张秉贵的事迹,下列文字是对他的介绍,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张秉贵身上体现了劳动精神的哪些意蕴。
张秉贵常说:“我们售货员要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团火,来温暖人民群众……这才算我们对革命事业有了一点儿贡献。”……每天,老张从早晨穿上工作服进入柜台,到晚上送走最后一位顾客,每分钟都是全力以赴。你看,他在柜台里,眼、耳、口、手、脚、脑这6部“机器”同时开动,他抬头售货,及时发现需要照顾的老弱病残顾客,随时倾听顾客的要求和意见,不断解答顾客的询问,还要不停地拿糖、过磅、包包、打捆,同时用心算代替算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到复旦大学的第二年,钟扬就开始主动到西藏采集种子。2009年,钟扬正式成为中组部援藏干部。据统计,在这十几年间,他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占到了西藏特有植物的1/5。他深扎在此,努力为人类建一个来自世界屋脊的种子“宝库”。
对钟扬来说,采种子是一件乐事。然而,在西藏采集种子更多的是随时出现的高原反应和长时间的体力透支。而钟扬却背着他经典的黑色双肩包,穿着磨白了的“29块钱的牛仔裤”,戴着一顶晒变色的宽檐帽,迈着长期痛风的腿在青藏高原上刷新一个植物学家的极限,连藏族同事都称他为“钟大胆”。
对于钟扬的博士生、西藏大学理学院教授拉琼来说:“每次和钟老师采种子都是惊险和惊喜并存。”“那次,我和扎西次仁跟着钟老师去采集高山雪莲。我们从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出发向更高的山地挺进时,钟老师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头痛欲裂,呼吸急促,全身无力,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拉琼回忆。
大家都建议钟扬待在帐篷里,而他却说:“我最清楚植物的情况,我不去的话,你们更难找。你们能爬,我也能爬。”最终,钟扬带着学生在海拔6000多米的珠峰北坡,采集到了被认为是世界上生长在海拔最高处的种子植物——鼠曲雪兔子,也攀登到了中国植物学家采样的最高点。
(摘编自叶雨婷《“探界者”钟扬》)
材料二:
“作为植物学家,我们经常在讲,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钟扬曾在自己的演讲中讲到这样的例子,新西兰从我们国家带回去208条猕猴桃枝条,接着把猕猴桃发展成了国家的第一产业;袁隆平教授培育的一颗杂交水稻种子,让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收集全世界最多的豆科植物种子,一旦全球变暖,英国将占据粮食作物的基因优势。可见,种子对于一个国家、对于我们人类是多么重要。
美洲和澳洲的海滨城市有美丽的红树林,但是上海就没有,它只有光秃秃的荒滩。于是,钟扬带着自己的课题组买了10种红树苗12000林,种植在上海临海港的一片荒滩上,但是因为温度和盐分的不适宜,这些红树苗全部病死。钟扬和团队其他成员在实验室反复实验,最终找到适合的条件,并且利用好周围资源,使红树苗慢慢成长起来。
(摘编自《青藏高原的种子教授——钟扬》)
材料三:
“钟老师一直想在成都建一个西藏大学研究生分院,因为西藏海拔高条件苦,引进人才比较困难。想不到,钟老师却已经不在了……”在成都追忆钟扬,对西藏大学理学院原副院长白玲来说,是一件格外悲痛的事。
西藏大学理学院原党委书记徐宝慧回忆,2010年钟扬被聘为西藏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第一天,就表示“不为藏大拿到博士学位授予权,我就不离开”。钟扬随后一直将此作为他工作的重中之重——申报材料、东奔西走整合资源、游说,工作繁琐,但他一直兢兢业业。
终于,西藏大学在2011年获批了生物学硕士点,2013年获批了生态学博士点。这三年,是他最为繁忙的人生阶段。
在西藏大学研究生处原处长欧珠罗布看来,他同时也是一个播撒种子的人。“更重要的是,钟老师在边远欠发达地区培养了一批人。”欧珠罗布说,钟扬极其重视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到了藏大后每年都要招收1到2名藏族研究生,还先后培养了3名藏族博士研究生。
(摘编自王鹏《追忆钟扬:青藏高原的“采种者”与“播种者”》)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钟扬为人类建的种子“宝库”有4000万种植物种子,占了西藏特有植物的1/5。
B.“钟大胆”的称号表明藏族同事对钟扬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精神的敬佩与赞扬。
C.钟扬起初种在上海荒滩的红树苗全部死去,是因为这里的温度和盐分不适宜。
D.欧珠罗布说钟扬“也是一个播撒种子的人”,指的是钟扬为边远地区培养了人才。
1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次和钟老师采种子都是惊险和惊喜并存”中“惊险”指工作环境恶劣,随时有生命危险;“惊喜”指工作有收获,采集到珍贵的种子。
B.钟扬通过新西兰猕猴桃、袁隆平杂交水稻等例子证明了他提出的“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的观点。
C.钟扬培养了3名藏族博士,在他的努力下,西藏大学先后获批生物学硕士点、生态学博士点,并在成都建成西藏大学研究生分院。
D.在报道钟扬时,这三篇人物通讯都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了钟扬的优秀品质,都引用了钟扬自己的语言来增强报道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13.上面三则材料报道内容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匠心
杨一凡
穆爷爷是镇上的木匠。
听说他从小便没了父母,被一个好心的木雕师傅养大。木雕师傅本是紫禁城里头修缮宫殿的匠人,几经辗转流落到了这穷乡僻壤的地方。他刻刀下的风凰漂亮得像是要飞起来一样。穆爷爷承袭了他的手艺,木雕水平出神入化。无奈战乱年代无人欣赏木雕,他便转了行,做了个普通的木匠,平日里干些简单的木工活计。
“穆爷爷”这称呼,实际上唯有我这样叫。穆爷爷住在镇外的一座废园子里,又因性情不喜喧闹,多次训斥了去废园子探险的孩子们,便在孩子中得了个“老怪”之名。而我每次去都安安静静,因此,我才得到在废园长久停留的特权。
废园已有好些年头了,100年?200年?没人说得清。其间换了数任主人,最终荒芜破落至今。别人都不懂为什么穆爷爷要住在这么个坍圮了大半的地方。只有我明白,穆爷爷是为了这园子里的木雕。
穆爷爷时常在园子里抚摸着那些染上尘埃、疲惫不堪的雕花,就像很多年前那位木雕师傅所做的那样。木雕师傅在这园子里叹惋了半辈子,最终也未能见到它焕然一新的模样。听闻这位老人临终时还拉着穆爷爷的手嘱咐,游廊的花窗该如何开,亭子的匾额该如何修复。末了说:“老头子我这一辈子,最遗憾的就是看着那帮洋鬼子打了进来,毁了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当年我没出息,自个儿跑出了京。老天爷发善心,让我到了这儿,安安稳稳活了几十年。可我这心里头难受啊!那年我背着包袱走出屋子,见着的最后一样东西就是我还没做完的花雕……”
“小穆啊,老头子有私心,舍不得这门手艺跟着我埋进土里。你把那园子修修好,就当是圆了老头子的一个梦。”
我不懂那是怎样深重的愧怍和念想。记忆里穆爷爷曾说:“丫头,你看看这些木头。它们都是活的啊!这些断了翼的鸟,折了枝的花,也会感到疼的啊。”
彼时我抬着头,懵懵懂懂地问:“是像阿苗摔伤了一样疼吗?”好像世间之事,至伤痛也不过臂上一块瘀青。涂上药酒,吹一口气,就可以消隐无踪。
“还要更疼啊。”穆爷爷笑了起来,摸着我的头,“阿苗长大了就会懂的。”
我时常觉得,穆爷爷做木匠,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而活下去,则是为了修复那些木雕。
在那些缓缓流动的时光里,我也曾整日徘徊于亭台楼阁间,指尖掠过雕花的窗棂。我想,一定有那样的一个瞬间,我也曾感受到指尖的温热与浅浅的呼吸,听到那些花鸟的不甘,不甘湮没灰尘,如秋虫敛鞘翅,在枯叶下瑟瑟忍冬。
我清晰地记得那个看见过千百回的画面:旧屋、木凳、暖阳。穆爷爷伏在案上,布满皱褶的手一丝不乱地刻下起死回生的诏令,他的脚边堆满木屑,空气里有陈旧却不曾霉变的木香。
好像一个世界的种子就在那把刻刀下,破土成芽。
我一天天地长大,穆爷爷一天天地变老。他的腰杆不再挺直,一头白发如废园里的荒草,整个人犹如一枚失水皱缩的橘核。那双眼睛染上一点点浑浊,目光却依然专注而执着。
他开始加快了修复木雕的速度。以往我去时,还能见他在做着不知哪家的木凳,现在却已渐渐看不到了。他一心扑在了他的木雕上。
穆爷爷说:“丫头,我担心我的时间不够了啊。”
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消瘦着,好像把所有的气血都注入了刻刀。
那一日我出门前,母亲接了个电话,在那里怔怔站了几秒,尔后放下听筒向我招手:“阿苗,回来。”
“我要去废园。有什么事,一会儿再说吧。”
母亲急急地追出来,我却已消失在小巷深处。
我到废园时,静寂的园子里隐有人声。我并没有进去,而是转了个弯,去了废园一个偏僻的角落。那里有一座小亭,四根红木柱子上游龙蜿蜒,昂首奋飞,栩栩如生。
——昨日我来时,穆爷爷指着那条失了双眼的游龙,道:“这是园里最后一处需要修复的地方了。”语调兴奋如孩童。
“了却这桩心愿,我也能安心地入土了。”谁料一语成谶。
穆爷爷的葬礼我没有参加。我觉得穆爷爷仍然在那园子里,静默地摩挲着那些活过来的木头,古老的纹理斑驳出崭新的色彩。葬礼时我就在那儿,独自像个疯子一样地哭了一场,泪眼朦胧中重又看到了那个苍老却笃定的身影。
我想穆爷爷一定还是开心的吧。看着两代人,或许是更多人的梦想在手下圆满。
那以后我再未去过废园。不,现在它已不叫废园了。省城来的专家见到它后如获至宝,听闻修复它的老人业已过世,又是好一阵扼腕叹息。
废园的名字被从古籍中翻了出来。它叫匠园。木匠的匠,工匠的匠。
镇上的几个老人一拍脑袋,笑叹道:“我说老穆怎么总守着那个园子呢。你还记得不,他单名一个匠字啊!”
穆匠。木匠。匠园。
14.下列句子对文本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穆爷爷不让孩子们进去探险嬉闹,以防破坏木雕,而“我”却享受特权在废园长久停留,是因为我性情安静。
B.师傅临终时告诫穆爷爷,游廊的花窗该如何开,亭子的匾额该如何修复,最终穆爷爷把园子里的“断了翼的鸟、折了枝的花”都修复好了。
C.“愧怍和念想”指的是穆爷爷在没把园子修好前,常常感到愧对师傅。
D.因为穆爷爷担心自己存活于世的时间不多了,于是他开始加快了修复木雕的速度,所以以往“他在做着不知哪家的木凳,现在却已渐渐看不到了”。
15.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在静静地看穆爷爷工作的过程中,逐渐读“懂”了穆爷爷。这篇小说语言带有“散文化”叙事特点,抒情性强。
B.“种子就在那把刻刀下,破土成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传统木雕在穆爷爷的精心雕刻中起死回生,体现了“我”对穆爷爷精湛技艺和工作成果的由衷赞叹。
C.文中运用外貌描写,逼真地塑造了穆爷爷为修复木雕耗尽心血而逐渐衰老的形象,体现了“我”对穆爷爷的理解和心疼。
D.尾段三个词语呈并列关系,和文题呼应,表达了作者对穆爷爷的颂扬。
16.请简要概括小说中“穆爷爷”的形象特征。
17.小说以“我”的视角来讲述穆爷爷一生的故事,有何作用?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无衣
《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1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袍”“同泽”“同裳”,表现出大敌当前,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精神。
B.“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的描述,反映出了战士们积极备战的高昂热情。
C.“与子偕作”一句中,“作”是“起”的意思,表明诗中的战士们一起奔赴前线,共同杀敌。
D.这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中所独有的矫健爽朗的风格,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
19.朱熹认为这首诗体现了秦人“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的气魄。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大暑舟行含山道中,雨骤至,霆奔龙挂可骇(节选)
范成大
盆倾耳双聩,斗暗目四眩。
麦老枕水卧,秧稚与风战。
水车竞施行,岁事敢休宴。
嗟余岂能贤①,与彼亦何辨?
扁舟风露熟,半世江湖遍。
不知忧稼穑,但解加餐饭。
遥怜老农苦,敢厌游子倦?
注①:贤,意为超过、胜过。
2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前两句描绘了暴雨骤至的情景,照应了题目中的“可骇”二字,视听结合,令读者身临其境。
B.本诗第三、四句描绘了老农枕水而卧、儿童风中嬉戏的场景,表现了村民在恶劣环境中的乐观心态。
C.诗人以同情的口吻,描绘了农民雨中排涝的情景;而对于自己不事生产而坐享其成的行为,甚感惭愧。
D.“扁舟风露熟,半世江湖遍”描绘了自己羁旅漂泊的遭遇,而末句“敢厌游子倦”则点明了游子的身份。
21.如何理解“敢厌游子倦”包含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C 2.B 3.A 4.①忧国忧民,具有博爱情怀。袁隆平不仅立志要使中国富强,还想把杂交水稻推向国外,造福世界人民。②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勤奋进取。把孟德尔、摩尔根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应用于教学与研究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③不计名利,甘为人梯。把自己的研究小组发现的珍贵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 5.相同点:都是选择袁隆平和杂交水稻相关的典型材料;都以时间为顺序安排材料。不同点:本文主要选取了袁隆平教学生涯和杂交水稻培育过程的内容交织在一起进行写作,突出他边教学边试验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而《喜》一文则重点选取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事件来写,突出他培育杂交水稻的艰辛过程。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在家人的支持下”有误,原文是“父亲希望他通过上大学升官发财,光宗耀祖”。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的能力。
A.“广为人知”的概括不准确。贡献巨大,国际上得奖,被命名等,享有国际声誉,但未必“广为人知”。
C.“广泛阅读古今中外杂志”的说法于文无据,原文是“从外文杂志中”。
D.“不大作为”的分析和概括错误,原文是“‘文化大革命’中袁隆平仍利用被批斗的空隙,专心研究水稻雄性不育,在不利条件中争得了从事科研活动的机会”。
3.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根据前文的陈述“既然……”可知,“可能”的表述与文意不符合;由选项可知,括号内所填内容承前省略主语“自然界”,再由前句“自然界存在天然杂交稻”可知,括号内句子结构为“存在十宾语”。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
袁隆平忧国忧民,“袁隆平从小就立志:做一个使中国富强、不受外国强盗欺侮的人”,后来因为国家粮食不够而一心研究水稻高产;“……第三期杂交水稻能够在2010年实现大面积亩产900公斤……把杂交水稻推向国外,造福世界人民”,他不仅立志要使中国富强,还想把杂交水稻推向国外,造福世界人民,具有博爱情怀。
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勤奋进取。“他从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他就开始大胆地向学生传授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知识,讲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中的广阔前景,而他自己也开始向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把孟德尔、摩尔根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应用于教学与研究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
袁隆平不计名利,甘为人梯。“袁隆平毫不含糊、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并慷慨地把历尽艰辛才发现的珍贵材料奉献出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把自己的研究小组发现的珍贵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选材特点的能力。
相同点:两个文本都是表现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的贡献,所以都是选择袁隆平和杂交水稻相关的典型材料。都以时间为顺序安排材料:“喜”文从1960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开始,1964年7月5日,袁隆平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两年后,袁隆平的一篇论文《水稻雄性不孕性》发表……一直到1998年,权威的资产评估所评估,“袁隆平品牌”无形资产价值1000亿元;本文从1930年9月7日袁隆平出生写起,
从小就立志,高中毕业择专业,1953年夏,大学生活结束后教书……最后1970年11月,袁隆平带领助手发现了一株雄花败育株。
不同点:本文主体内容是袁隆平教书生涯中进行杂交水稻研究的经过,把袁隆平教学生涯和杂交水稻培育过程的内容交织在一起进行写作,“在19年的漫长教学生涯中,袁隆平一边在教学中积累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一边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使他创造了不平凡的农业科技成果”,突出他边教学边试验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而《喜》一文则重点选取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事件来写,写他发现“天然杂交稻株”,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独立开展杂交水稻研究,撰文“对大面积推广玉米稻要持慎重态度”等,突出他培育杂交水稻的艰辛过程。
6.C 7.C 8.D 9.①遵循教育规律,纳入人才培养过程(提升劳动教育地位)。②多方联合,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10.①他热爱劳动。张秉贵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努力用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创造价值。②他辛勤劳动。他每天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顾客热情周到。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就需要把握‘五育'之间的内在关系和互动规律”错误,由原文“深刻把握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内在关系和互动规律,全面彰显劳动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切实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可知,原文强调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的关系,选项“互动规律”曲解文意。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 人们无论干什么,都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错误,由原文“只要能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就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可知,原文表述是“只要……就……”,选项“无论干什么,都应受到……”缺失条件,且选项因果关系不当。
B. “这使得人们勤于奋斗、乐于贡献”错误,由原文“只有勤于奋斗、乐于奉献,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断锤炼本领、淬炼能力,才能开创辉煌事业,彰显精彩人生”可知,人们认识到成功要付出努力,因此愿意勤于奋斗、乐于贡献。选项“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要付出艰苦努力,这使得……”曲解文意。
D.“家庭才是主体力量”错误,由原文“家庭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体力量,要开好劳动教育课程”可知,“家庭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体力量”。选项“家庭才是主体力量”于文无据。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可支撑材料一“只有崇尚劳动,懂得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社会,人们才渴望劳动”的观点。
B.“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可支撑材料一“只有热爱劳动,懂得劳动创造美好、劳动创造幸福,人们才喜欢劳动、愿意劳动。正是基于对劳动的热爱,劳动者才能实现由‘要我劳动’到‘我要劳动’的转变”的观点。
C.“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可支撑材料一“只有诚实劳动,懂得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兢兢业业是合格劳动者的本色、底色和根本准则,人们才能‘实干’”的观点。
D.“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这句话中虽然提到了劳动的艰难,但是重点在于提醒人们珍惜劳动果实,注意节约,不要浪费。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观点。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的能力。
结合原文“特别是要根据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劳动教育……切实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坚持改革创新,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之中,贯穿教学设计和教法改革之中,以要加切实的举措全面提升劳动教育的地位”可知,要遵循教育规律,纳入人才培养过程(提升劳动教育地位)。
结合原文“积极发挥社会各方面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利用各类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搭建多样化劳动实践平台,形成协同育人格局”可知,多方联合,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结合原文“只有热爱劳动,懂得劳动创造美好、劳动创造幸福,人们才喜欢劳动、愿意劳动。正是基于对劳动的热爱,劳动者才能实现由‘要我劳动’到‘我要劳动’的转变”“我们售货员要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团火”可知,他热爱劳动。张秉贵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努力用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创造价值。
结合原文“只有辛勤劳动,懂得人间万事出艰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们才愿意努力刻苦、付出牺牲”“每天,老张从早晨穿上工作服进入柜台,到晚上送走最后一位顾客,每分钟都是全力以赴”可知,他辛勤劳动。他每天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顾客热情周到。
11.A 12.C 13.①材料一侧重报道钟扬采集种子建设种子“宝库”取得的成就和敬业奉献精神:
②材料二侧重报道钟扬投身的种子事业的意义和钟扬引种红树苗的努力;
③材料三侧重报道钟扬对西藏大学的贡献及为边远民族地区培育人才。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内容,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A.“有4000万种植物种子”错误。材料一第一段说的是“他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C.“并在成都建成西藏大学研究生分院”错误。“并在成都建成西藏大学研究生分院”将主观想法说成了客观事实,材料三第一段说的是“钟老师一直想在成都建一个西藏大学研究生分院”。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概括材料主要内容的能力。
材料一共有四段。
第一段,由“到复旦大学的第二年,钟扬就开始主动到西藏采集种子”“他深扎在此,努力为人类建一个来自世界屋脊的种子“‘宝库’”可知,主要介绍钟杨采集种子建设种子“宝库”,以及所取得的成就。
第二到四段,由“而钟扬却背着他经典的黑色双肩包,穿着磨白了的‘29块钱的牛仔裤’,戴着一顶晒变色的宽檐帽,迈着长期痛风的腿在青藏高原上刷新一个植物学家的极限”可知,钟杨为了采集种子,忍着病痛,甚至“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但是仍然坚持高原采集,报道了钟扬敬业奉献精神。
综上分析,材料一侧重报道钟扬采集种子建设种子“宝库”取得的成就和敬业奉献精神。
材料二共有两段。
第一段,由关键句“种子对于一个国家、对于我们人类是多么重要”可知,报道了钟扬投身的种子事业的意义。
第二段,由“钟扬和团队其他成员在实验室反复实验,最终找到适合的条件,并且利用好周围资源,使红树苗慢慢成长起来”可知,主要报道了钟扬引种红树苗的努力。
综上分析,材料二侧重报道钟扬投身的种子事业的意义和钟扬引种红树苗的努力。
材料三共有四段。
第一到三段,通过西藏大学理学院原副院长白玲、原党委书记徐宝慧等人的回忆,介绍了钟杨对西藏大学的贡献;
第四段,由“欧珠罗布说,钟扬极其重视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到了藏大后每年都要招收1到2名藏族研究生,还先后培养了3名藏族博士研究生”可知,报道了钟扬为边远民族地区培育人才。
综上分析,材料三侧重报道钟扬对西藏大学的贡献及为边远民族地区培育人才。
14.C 15.D 16.(1)不喜喧闹,静处荒园;(2)懂得感恩,不辱师命(使命);(3)笃定雕刻,用心护园;(4)技艺精湛,雕刻如生。 17.(1)“我”起到文章的线索作用,贯穿全文。(2)使文章具有真实亲切感,让“穆爷爷”的形象如在眼前。(3)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唤醒读者的内心感受和思考,增强文章感染力。(4)我是见证者,见证穆爷爷一生专注雕刻,用心修复废园,深化了主题。
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指的是穆爷爷在没把园子修好前,常常感到愧对师傅”错,“愧怍和念想”指的是木雕师傅,愧怍的是在洋鬼子打进来时逃跑了,念想是把园子修好。
1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呈并列关系……表达了作者对穆爷爷的颂扬”错,三个词语呈递进关系,表达了作者要颂扬的不只是穆爷爷一个人,更是整个工匠群体以及工匠精神,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结合“穆爷爷住在镇外的一座废园子里,又因性情不喜喧闹,多次训斥了去废园子探险的孩子们,便在孩子中得了个‘老怪’之名。而我每次去都安安静静,因此,我才得到在废园长久停留的特权”分析可知,“穆爷爷”不喜喧闹,静处荒园。
结合“听说他从小便没了父母,被一个好心的木雕师傅养大”“小穆啊,老头子有私心,舍不得这门手艺跟着我埋进土里。你把那园子修修好,就当是圆了老头子的一个梦”“我时常觉得,穆爷爷做木匠,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而活下去,则是为了修复那些木凳”分析,可得出懂得感恩,不辱师命(使命);
结合“我清晰地记得那个看见过千百回的画面:旧屋,木凳,联阳。穆爷爷伏在案上,布满皱纹的手一丝不乱地刻下起死回生的诏令……空气里有陈旧却不曾霉变的木香”分析,可得出笃定雕刻,用心护园;
结合“好像一个世界的种子就在那把刻刀下,破土成芽”“去了废园一个偏僻的角落。那里有一座小亭,四根红木柱子上游龙蜿蜒,昂首奋飞,栩栩如生”分析可知,可得出“穆爷爷”技艺精湛,雕刻如生。
1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写作视角及其作用的能力。
小说中“我”这一特殊形象作用分析,可联系鲁迅《祝福》中的“我”分析。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我”是文章线索,贯穿全文内容。文章写“我”如何得到穆爷爷的首肯得以到废园看他雕刻,“我”见证了穆爷爷如何完成师傅的嘱托,在日渐衰老时争分夺秒修复木雕,如何在修复完最后的游龙后去世,以及园子得到保护,起名为“匠园”等。
“我”运用了第一人称,容易拉近与读者距离,使读者进入角色,使文章具有真实亲切感。如“我清晰地记得那个看见过千百回的画面:旧屋、木凳、暖阳。穆爷爷伏在案上,布满皱褶的手一丝不乱地刻下起死回生的诏令,他的脚边堆满木屑,空气里有陈旧却不曾霉变的木香”。
“我”的一些感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唤醒读者的内心感受和思考,增强文章感染力。如“记忆里穆爷爷曾说:‘丫头,你看看这些木头。它们都是活的啊!这些断了翼的鸟,折了枝的花,也会感到疼的啊。’”,启发读者思考,这些优秀的木雕也是匠人生命的延续,要懂得保护。
结合“记忆里穆爷曾说:‘丫头’,你看看这些木头。它们都是活的啊!这些断了翼的马,折了枝的花,也会感到疼的啊”“阿苗长大了就会懂的”“我清晰地记得那个看见过千百回的画面:旧屋,木凳,暖阳。穆爷爷伏在案上,布满皱纹的手一丝不乱地刻下起死回生的诏令”“我一天天地长大,穆爷爷一天天地变老”“穆爷爷说:‘丫头,我担心我的时间不够了啊’”“静寂的园子里隐有人声。我并没有进去,而是转了个弯,去了废园一个偏僻的角落”“我想穆爷爷一定还是开心的吧。看着两代人,或许是更多人的梦想在手下圆满”等分析可知,“我”是见证者,见证穆爷一生专注雕刻,用心修复废园,深化了主题。
18.C 19.(1)重章叠句。反复强调战士们慷慨赴敌,同仇敌忾的豪情,使情感表达更加强烈。
(2)问答句式。“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
(3)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像到战士们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
18.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与子偕作’……表明诗中的战士们一起奔赴前线,共同杀敌”错误,“与子偕作”,是行动的开始,“与子偕行”才是奔赴前线。
1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1)由原文“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可知,诗歌使用重章叠句,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矫健爽朗的战歌,描绘出战士们齐心备战同仇敌忾的场景,反复强调战士们慷慨赴敌,同仇敌忾的豪情,使情感表达更加强烈。
(2)每章开头都采用了问答式的句法,以一句“岂曰无衣”发端,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慨,渲染出一种即便生活贫困以至于“无衣”,也要义无反顾奔赴疆场的爱国主义激情;接下来对问句的回答“与子同袍”“与子后泽”“与子同裳”,则有力地表现出在大敌当前的危急时刻,秦国军民不分你我、同心应敌战友之间淳朴真挚的情感的质朴民风和战友之间淳朴真挚的情感。
(3)“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的诗句,富有强烈的动作性和形象性,使人想象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形象地表现出主人公乐于为国效力的无私品质和浓郁的家国情怀,并以“赋”的表现手法加以强调,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更渲染出了威武雄壮的气势。
20.B 21.诗人饱受羁旅漂泊之苦,但对比农家的艰辛,深感自己不事生产而坐享其成,流露了自惭的心情,同时抒发了悯农之意。
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B.“描绘了老农枕水而卧、儿童风中嬉戏的场景,表现了村民在恶劣环境中的乐观心态”错误,三、四句的意思是“渐熟的麦子横卧水中,幼嫩秧苗承受着狂风”,是写庄稼遭受风雨袭击的情状。
2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人情感的能力。
“遥怜老农苦,敢厌游子倦?”的意思是:想想农家的艰难辛苦,还敢厌倦漂泊之苦吗?
末句“敢厌游子倦”点明了诗人游子的身份,虽然一叶扁舟,栉风沐雨,走遍江溯,但却不懂稼穑艰难,只管一味消费,想想农家的艰辛,深感自己不事生产而坐享其成,再不厌倦漂泊之苦了。流露了自惭的心情,以及对农民艰辛生活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