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素养提升教案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一、课标内容
1.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
2.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素养目标
1.唯物史观:分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2.时空观念:阅读《战国形势图》,知道战国七雄名称和方位,了解兼并战争,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3.史料实证:阅读有关商鞅变法的史料,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目的和内容。
4.历史解释: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和都江堰修建的历史作用。
5.家国情怀: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作用。
【教学难点】
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战国策》书影
这是记载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一书的书影,战国时期中因此书而得名,其编辑者西汉学者刘向在该书的“书录”中说“万乘之国七……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随着频繁的战争,当时的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巨变?
(二)新课探究
探究一:战国七雄
1.战国时期形成
教师讲解: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我国历史进入了东周后期,即战国时期。春秋,因孔子编订的编年体史书《春秋》而得名;战国,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而得名。这时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走向瓦解。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所瓜分,齐国国君之位被大夫田氏所夺取。这两件事被称为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这一时期的诸侯国有十几个,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 春秋之后,进入了七国争雄的时代,后来西汉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中记载这一时期,所以人们称之为“战国”
2.兼并战争
教师讲解:战国时期,诸侯们放弃了“尊王攘夷”的旗号,公开提出自己的利益诉求,各自为政,发展实力,致力于拓展疆域。战争的性质由春秋时期的争霸转变为兼并。
合作探究: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有什么特点?标志性的战役有哪些?
学生回答:这一时期战争特点是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标志性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郢(ying)之战、长平之战。
教师点拨:
桂陵之战 参战兵力:齐军约8万 魏军约8万 交战时间:一年 交战区域:邯郸、桂陵 历史典故:围魏救赵 马陵之战 参战兵力:齐军约10万 魏军约10万 历史典故:减灶之计 长平之战 参战兵力:秦军约60万 赵军约45万 交战时间:三年 历史典故:纸上谈兵
教师讲解:战国时期战争非常惨烈,孟子所说的“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就是对当时残酷战争的形象写照。七雄之间日趋激烈、连绵不断的兼并战争,导致各人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魏、楚、齐、秦等先后崛起,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秦国逐渐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在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国家逐渐走向统一。
探究二:商鞅变法
1.变法改革
教师讲解: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魏、齐、楚、赵、秦等诸侯国统治者为了富国强兵,为巩固统治、对外扩张积极创造条件。纷纷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
其中最著名的变法有李悝(kui)在魏国推行变法,制定新法,发展生产,稳定市场,任用人才。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针对楚国积弊,剥夺旧贵族政治、经济特权,同时发展经济,增强军力。以及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的变法。
2.商鞅变法
教师讲解: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商鞅,又称卫鞅,公孙鞅。年轻时好学,熟悉变法理论和实践,在魏相手下做过官。听说秦孝公求贤若渴,于是他投奔秦国,以强国之术说动秦孝公,开始推行变法。后因功受封于商,所以又称商鞅。
合作探究: 列表从政治、经济、军事归纳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合作探究:商鞅变法的影响?
学生回答:变法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而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材料研读:
材料一:《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材料二:(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商君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合作探究:在秦孝公死后,商鞅就被处死了,那么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学生回答:商鞅变法是成功的。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教师点拨:一场变革的成败标准,不在于实施者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合作探究: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回答:(1)顺应了时代潮流和历史发展的趋势(根本原因)。(2)商鞅个人品质和得力的措施:公平无私、赏罚分明、一视同仁、取信于民、严格执法。(3)取信于民,令行禁止,人民群众积极响应。(4)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5)不因循守旧、勇于创新。
合作探究:商鞅变法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教师点拨:(1)改革是强国之路,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前进的强大动力;(2)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充满曲折;(3)改革要符合历史发展规律,顺应社时代潮流;(4)改革者需要非凡的勇气和魄力。
探究三: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1.经济发展
教师讲解:战国时期,冶铁技术迅速提高,铁器的种类和数量大幅增多,铁器的使用日趋普遍。与此同时,牛耕得到进一步推广,耕作技术明显进步。这些都使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农业进步推动了社会分工,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造就了商业的繁荣。战国时期,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纺织、冶铁、青铜铸造、采矿、煮盐、竹木器、漆器、皮革、制陶、酿造等手工业发展可观。 商业日益发达,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
2.都江堰
教师讲解:当时各国都十分注重兴修水利,秦国尤其有突出的表现,都江堰的修筑就是伟大的创举。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主持修建都江堰,
合作探究:说说都江堰的构成?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具有防洪、灌溉、水运等作用。
教师点拨:这是-座综合性的水利工程,它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与勤劳精神的集中体现。
造福千秋后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2000年11月29日,在联合国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三)课堂总结
战国时期最大的两个特点,一是“乱”,二是“变”。局势混乱,诸侯国之间的战争由称霸变为兼并。兼并战争加速了分裂局面的结束,使国家逐渐走向统一。这一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各国为了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而纷纷变法,各国的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四)板书设计
当堂演练
( D ) 1.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自立为“西帝”,同时派魏冉前往齐国,向齐湣王致送“东帝”的称号,并且邀请五国订立了共同伐赵的盟约。据此判断,该时期是
A.夏商更替 B.西周分封 C.春秋争霸 D.战国称雄
( D ) 2.(历史解释)据《史记》记载,商鞅治秦,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其作用是
A.结束了诸侯割据局面 B.确立了秦朝的行政制度
C.加强了秦的军事力量 D.加强了秦对地方的管理
( A ) 3.对下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商鞅变法成效显著 B.分封制基本瓦解
C.诸侯混战破坏经济 D.改革图强成为风潮
( D ) 4.考古发现的战国中后期的铁器,出土范围遍及秦、齐、燕、楚等七国境内,器类包括农具、手工业工具、兵器和杂器。这表明当时铁器
A.象征贵族身份 B.制作工艺精良 C.实行官营专卖 D.得到广泛使用
( C ) 5.李冰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既免除了岷江泛滥的水灾,又便利了航运和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这一工程是
A.长城 B.大运河 C.都江堰 D.灵渠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分析图片、材料帮助学生了解战国七雄的分布特点和商鞅变法的内容、作用等。课堂上让学生围绕战国时期最大的两个特点,一是“乱”,二是“变”这两个核心去理解本课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