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分层作业
1.打破了日本三个 灭亡中国的迷梦的是( )
A.武汉会战 B.台 庄战役 C. 沙会战 D.淞沪会战
2.1938年,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 )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万家岭战役
3.抗日战争是在哪场战役后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 )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豫湘桂战役
4.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时间是
A.1940年10月 B.1940年12月 C.1941年10月 D.1941年12月
5.1938年徐州会战期间,中国军队取得 战役的胜利,这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次胜仗。同年,中国军队与日军在华中地区展开了长达4个多月的 会战,使得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产。
6.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 。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1.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报道:“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上述报道的战役( )
A.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C.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2.关于武汉会战日军伤亡人数,国民政府统计为25.6万人。日本《战史丛书》记载为3.1万人。1938年至1940年武汉日军第11军作战伤亡统计为65万余人。武汉会战日军伤亡人数统计( )
A.国民政府官方的数据比较权威 B.日本统计更接近真相
C.还需补充其他史料佐证和甄别 D.上述史料均是伪史料
3.下面两份报纸刊载的内容,可以共同佐证( )
伦敦《每日电讯报》这样报道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某次战役:“际此远东阴雾密布中,唯长沙上空之云彩确见光彩夺目。”
《泰晤士报》也发表评论称:十二月七日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百团大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4.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1931年,九一八事变 抗日战争的起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
B 1937年,七七事变 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
C 1937年8月,淞沪会战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 1938年,台儿庄战役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A.A B.B C.C D.D
5.下侧示意图反映的主题为( )
A.侵略与反抗 B.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
C.抗争与探索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6.照片记录历史。下面老照片共同反映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
A.得益于英美盟军的支持 B.厚植于华侨的伟大力量
C.取决于正面战场的抗战 D.源自于斗争形式的多样
7.观察下面两张照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注:图一: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
图二:在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队一个团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一日之内,双方进行了11次拉锯战,阵地多次易手,尸横遍野,战况惨烈。全国将士在团长葛先才的率领下,与长沙共存亡,奋勇迎敌,与日军展开肉搏。炊事兵、马夫都参加了战斗,经过殊死拼杀,全团仅剩58人,最终守住了阵地。
(1)根据以上两张照片及文字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2)哪一事件之后东北人民开始了抗日斗争?
(3)从以上图文资料中,你能感受到中国军民在抗战中的什么精神?
8.面对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人民浴血奋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游行示威。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性质是什么?促进了什么的到来?
材料二
(2)材料二图片中的两位人物策划发动了哪一事变?中国共产党对此事变持何态度?此事变的解决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三 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伦敦《泰晤士报》(1937年11月28日)
(3)材料三中“上海一隅之抵抗”指的是什么会战?它对抗战初期的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
(4)写出材料四表格中的战役名称和指挥官。该战役在中国抗战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1.从1935年到1937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派遣张治中在长江下游三角洲地带主持修筑了吴江到福山、无锡到江阴、乍浦到嘉兴三道坚固的国防工事。其主要目的是( )
A.全力阻止红军的北上 B.积极防御日军的紧逼
C.谋划百团大战的推进 D.扩大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战果
2.如图是印有“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标语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邮票。能从这张邮票中探寻的历史信息应该有( )
①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 ②这是属于相持阶段中共敌后战场
③这场战役的指挥者是李宗仁 ④当时国民政府的最高领导人是孙中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3.在抵抗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中,中国无数英烈用生命镌刻了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民族精神。下列属于近代抗日民族英雄的有( )
①林则徐 ②邓世昌 ③谢晋元 ④杨靖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学习历史就是通过分析材料认识历史现象。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是平汉、粤汉铁路的交会点。1937年11月国民政府部分机构由南京迁至武汉后,该地实际成为中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军精锐部队和轻重武器一齐上阵,从大别山北麓直扑武汉。中日军队海陆空军齐对阵,上演了一场中国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歼敌最多的战争历史剧。这也是中国军队获得战果最多、日本军队损失最惨的战役。日军每前进一步,都遭遇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抗击,他们用一天时间才能攻下一个山头。日军攻占武汉的计划,从7月推到8月,再设定9月,可直到10月底,才以伤亡30多万人,甚至整个师团成建制被歼灭作为代价后占领武汉。此次会战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中国军队虽然也付出巨大牺牲,但中国军队的主力并未受到毁灭性打击。中国保存了有生力量,为进入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做了充分的准备。武汉抗战的近一年时间,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最团结的时期。国共两党精诚合作,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配合正面战场的军事行动,广泛开展游击战,牵制了大量日军,使日军无法调动更多的军队投入进攻徐州、武汉之战。过去令政府头疼不已的军阀派系,此时都走上抗战前线。桂系将领亲率子弟兵奔赴战争前沿,川军以最劣之装备与强敌厮杀疆场,黄埔将领挺进到第一线与敌军对垒。在抗战的大旗下,真正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1)根据材料,说明日本为什么要对武汉发起进攻?
(2)根据材料,概述武汉会战的特点?请用材料中的史实佐证武汉会战的特点。
(3)史论结合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结论是由具体史实推出的,请运用材料中具体史实填写表格。
材料中的具体史实 结论
① 武汉会战中国军队获得战果最多
② 武汉会战日军损失最惨重
③ 武汉会战真正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4)武汉会战体现了哪些民族精神?(两条即可)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分层作业
1.打破了日本三个 灭亡中国的迷梦的是( )
A.武汉会战 B.台 庄战役 C. 沙会战 D.淞沪会战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937年8月,日军大举进攻上海,淞沪会战爆发,淞沪会战历时三个月,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D项正确;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排除A项;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李宗仁的指挥下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这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排除B项;长沙会战发生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后,排除C项。故选D项。
2.1938年,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 )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万家岭战役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台儿庄战役是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A项正确;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个胜利,排除B项;第三次长沙会战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排除C项;万家岭战役是赣北战场上的空前恶战,也是国共合作抗战史上空前的胜利,排除D项。故选A项。
3.抗日战争是在哪场战役后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 )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豫湘桂战役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38年10月的武汉会战极大的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B项正确;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排除A项;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增强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也令国际舆论刮目相看,鼓舞了盟国的士气,排除C项;豫湘桂战役使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大片领土,排除D项。故选B项。
4.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时间是
A.1940年10月 B.1940年12月 C.1941年10月 D.1941年12月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41年12月,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中国军队最终取得胜利,它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败退的情况下取得了一次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5.1938年徐州会战期间,中国军队取得 战役的胜利,这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次胜仗。同年,中国军队与日军在华中地区展开了长达4个多月的 会战,使得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产。
【答案】 台儿庄 武汉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徐州会战期间,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这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次胜仗。同年,中国军队与日军在华中地区展开了长达4个多月的武汉会战,使得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产。所以题干应该填写①台儿庄、②武汉。
6.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 。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答案】豫湘桂战役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抗日战争后期,在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1.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报道:“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上述报道的战役( )
A.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C.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938年4月9日”“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日军溃败”结合所学可知,台儿庄战役又称台儿庄会战、血战台儿庄,是1938年3月至4月中旬中国军队在山东省台儿庄与意图由山东分两路进攻徐州的日军师团精锐进行的战役,日军第5师团板垣征四郎主攻临沂,第10师团矶谷廉介主攻滕县、临城、台儿庄。这场战役是抗日战争中徐州会战的一部分,因为是对日抗战爆发后国军首次取得的胜利,又称为台儿庄大捷。台儿庄大捷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重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B项正确;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排除A项;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排除C项;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排除D项。故选B项。
2.关于武汉会战日军伤亡人数,国民政府统计为25.6万人。日本《战史丛书》记载为3.1万人。1938年至1940年武汉日军第11军作战伤亡统计为65万余人。武汉会战日军伤亡人数统计( )
A.国民政府官方的数据比较权威 B.日本统计更接近真相
C.还需补充其他史料佐证和甄别 D.上述史料均是伪史料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关于武汉会战日军伤亡人数,国民政府统计为25.6万人。日本《战史丛书·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记载为3.1万人。1938年至1940年武汉日军第11军作战伤亡统计为65万余人。”的信息结合所学正面战场的抗战的知识可知,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因此关于武汉会战日军伤亡人数,国民党和日本统计数字都可能带有感情,因而武汉会战日军伤亡人数统计还需补充其他史料佐证和甄别,C项正确;国民政府官方的数据比较权威、 日本统计更接近真相、上述史料均是伪史料这三种说法均不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3.下面两份报纸刊载的内容,可以共同佐证( )
伦敦《每日电讯报》这样报道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某次战役:“际此远东阴雾密布中,唯长沙上空之云彩确见光彩夺目。”
《泰晤士报》也发表评论称:十二月七日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百团大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伦敦《每日电讯报》这样报道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某次战役:“际此远东阴雾密布中,唯长沙上空之云彩确见光彩夺目。”《泰晤士报》也发表评论称:十二月七日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可知与第三次长沙会战相关,1941年12月,日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获得会战胜利。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和极影响,D项正确;台儿庄战役,是指1938年3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进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与题干内容“际此远东阴雾密布中,唯长沙上空之云彩确见光彩夺目”不符,排除A项;武汉会战,是指1938年6月开始,日军先后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100多万人参战,并在江西万家岭重创日军,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相持阶段,与题干内容“际此远东阴雾密布中,唯长沙上空之云彩确见光彩夺目”不符,排除B项;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了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与题干内容“际此远东阴雾密布中,唯长沙上空之云彩确见光彩夺目”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4.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1931年,九一八事变 抗日战争的起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
B 1937年,七七事变 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
C 1937年8月,淞沪会战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 1938年,台儿庄战役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38年,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李宗仁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战役,与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对应不正确,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937年的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5.下侧示意图反映的主题为( )
A.侵略与反抗 B.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
C.抗争与探索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吴淞之战,是指鸦片战争中的吴淞抗英战役;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海战;中国军民抗击八国联军的天津保卫战,是以义和团为主体的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从1900年6月15日开始到7月14日结束,历时1个月,主要战役有大沽之战、老龙头火车站争夺战、紫竹林租界攻坚战和八里台保卫战,最后以义和团撤离天津,八国联军分区占领而结束;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期间正面战场最大的一场胜仗。以上战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侵略我国的战役,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A项正确;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只描述了题干的一部分,不全面,排除B项;题干未反映近代化探索,排除C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在1919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6.照片记录历史。下面老照片共同反映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
A.得益于英美盟军的支持 B.厚植于华侨的伟大力量
C.取决于正面战场的抗战 D.源自于斗争形式的多样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冀中回民、平型关伏击日军、纽约华侨捐赠救护车、台儿庄保卫战”分别是敌后战场、华侨、正面战场,正充分说明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源自斗争形势的多样化,D项正确;材料中的照片并没有涉及英国、美国盟军的支持,排除A项;.华侨的伟大力量只能说明第三张照片,不够全面,排除B项;正面战场抗战只能说明第四张照片,不够全面,排除C项。故选D项。
7.观察下面两张照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注:图一: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
图二:在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队一个团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一日之内,双方进行了11次拉锯战,阵地多次易手,尸横遍野,战况惨烈。全国将士在团长葛先才的率领下,与长沙共存亡,奋勇迎敌,与日军展开肉搏。炊事兵、马夫都参加了战斗,经过殊死拼杀,全团仅剩58人,最终守住了阵地。
(1)根据以上两张照片及文字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2)哪一事件之后东北人民开始了抗日斗争?
(3)从以上图文资料中,你能感受到中国军民在抗战中的什么精神?
【答案】
(1)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日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中国军队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2)九一八事变。
(3)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勇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解析】
(1)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根据题文描述可知,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表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撤入关内,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中国军队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非法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军队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炮轰沈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命令东北守军采取不抵抗政策,日军很快占领东三省。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广泛开展抗日武装斗争,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由此开始。
(3)据题干信息“双方进行了11次拉锯战,阵地多次易手,尸横遍野,战况惨烈”“誓与长沙共存亡,奋勇迎敌,与日军展开肉搏”“经过殊死拼杀,全团仅剩58人,最终守住了阵地”可知,国民党将士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与日军进行了殊死的战斗,体现了抗日将士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勇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8.面对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人民浴血奋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游行示威。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性质是什么?促进了什么的到来?
材料二
(2)材料二图片中的两位人物策划发动了哪一事变?中国共产党对此事变持何态度?此事变的解决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三 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伦敦《泰晤士报》(1937年11月28日)
(3)材料三中“上海一隅之抵抗”指的是什么会战?它对抗战初期的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
(4)写出材料四表格中的战役名称和指挥官。该战役在中国抗战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答案】
(1)一二·九运动;性质:爱国救亡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西安事变;主张和平解决;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任意两点即可)
(3)淞沪会战;影响: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4)战役:台儿庄战役;指挥官:李宗仁。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任意两点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一“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因此材料描述的是一二·九运动;性质是爱国救亡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根据材料二图片中的两位人物,可知是张学良、杨虎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发动西安事变,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为了民族的利益,中共决定不计前嫌,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因此张学良、杨虎城他们策划发动了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对此事变主张和平解决;此事变的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根据材料三中“上海一隅之抵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可知材料指的是淞沪会战,它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4)根据材料四表格内容“1938年3月,台儿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3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进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1.从1935年到1937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派遣张治中在长江下游三角洲地带主持修筑了吴江到福山、无锡到江阴、乍浦到嘉兴三道坚固的国防工事。其主要目的是( )
A.全力阻止红军的北上 B.积极防御日军的紧逼
C.谋划百团大战的推进 D.扩大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战果
【答案】B
【解析】根据“从1935年到1937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派遣张治中在长江下游三角洲地带主持修筑了吴江到福山、无锡到江阴、乍浦到嘉兴三道坚固的国防工事。”可知,这一时期处于日本全面侵华时期,修建这些工事的目的是积极防御日军的紧逼,B项正确;1936年红军长征已经胜利,排除A项;百团大战是1940年,且在华北,与主旨无关,排除C项;1941年12月,日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获得会战胜利。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如图是印有“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标语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邮票。能从这张邮票中探寻的历史信息应该有( )
①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 ②这是属于相持阶段中共敌后战场
③这场战役的指挥者是李宗仁 ④当时国民政府的最高领导人是孙中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标语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邮票”可知,这次战役是台儿庄战役。其指挥者是李宗仁。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①③正确,C项正确;台儿庄战役发生在正面战场;当时国民政府的最高领导人是蒋介石。②④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3.在抵抗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中,中国无数英烈用生命镌刻了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民族精神。下列属于近代抗日民族英雄的有( )
①林则徐 ②邓世昌 ③谢晋元 ④杨靖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水师将领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杨靖宇组织东北抗日联军抵抗日本侵略并壮烈殉国,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在淞沪会战中国民党将领谢晋元坚守四行仓库,②③④都属于近代抗日民族英雄;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夕主持虎门销烟,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走私,不属于近代抗日民族英雄,①错误。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4.学习历史就是通过分析材料认识历史现象。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是平汉、粤汉铁路的交会点。1937年11月国民政府部分机构由南京迁至武汉后,该地实际成为中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军精锐部队和轻重武器一齐上阵,从大别山北麓直扑武汉。中日军队海陆空军齐对阵,上演了一场中国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歼敌最多的战争历史剧。这也是中国军队获得战果最多、日本军队损失最惨的战役。日军每前进一步,都遭遇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抗击,他们用一天时间才能攻下一个山头。日军攻占武汉的计划,从7月推到8月,再设定9月,可直到10月底,才以伤亡30多万人,甚至整个师团成建制被歼灭作为代价后占领武汉。此次会战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中国军队虽然也付出巨大牺牲,但中国军队的主力并未受到毁灭性打击。中国保存了有生力量,为进入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做了充分的准备。武汉抗战的近一年时间,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最团结的时期。国共两党精诚合作,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配合正面战场的军事行动,广泛开展游击战,牵制了大量日军,使日军无法调动更多的军队投入进攻徐州、武汉之战。过去令政府头疼不已的军阀派系,此时都走上抗战前线。桂系将领亲率子弟兵奔赴战争前沿,川军以最劣之装备与强敌厮杀疆场,黄埔将领挺进到第一线与敌军对垒。在抗战的大旗下,真正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1)根据材料,说明日本为什么要对武汉发起进攻?
(2)根据材料,概述武汉会战的特点?请用材料中的史实佐证武汉会战的特点。
(3)史论结合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结论是由具体史实推出的,请运用材料中具体史实填写表格。
材料中的具体史实 结论
① 武汉会战中国军队获得战果最多
② 武汉会战日军损失最惨重
③ 武汉会战真正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4)武汉会战体现了哪些民族精神?(两条即可)
【答案】
(1)武汉地处江汉平原,是平汉、粤汉铁路的交会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中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
(2)特点:中国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歼敌最多的大会战。
史实佐证:
规模最大:此次会战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
历史最长:日军攻占武汉的计划,从7月推到8月,再设定9月,可直到10月底才占领武汉。
歼敌最多:日军伤亡30多万人,甚至整个师团成建制被歼灭。
(3)①中国保存了有生力量,为进入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②日军伤亡30多万人,甚至整个师团成建制被歼灭。
③国共两党精诚合作,国民党浴血奋战、奋勇杀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配合正面战场的军事行动,广泛开展游击战,牵制了大量日军;各派军阀都走上抗战前线,抵抗日本侵略。
(4)不畏强暴、血战到底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自强团结、抵制外侮的必胜信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
【解析】
(1)根据“武汉地处江汉平原,是平汉、粤汉铁路的交会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得出武汉地处江汉平原,是平汉、粤汉铁路的交会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根据“该地实际成为中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得出是中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
(2)特点:根据“一场中国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歼敌最多的战争”得出中国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歼敌最多的大会战。史实佐证:规模最大:根据“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得出此次会战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历史最长:根据“从7月推到8月,再设定9月,可直到10月底”得出日军攻占武汉的计划,从7月推到8月,再设定9月,可直到10月底才占领武汉。歼敌最多:根据“伤亡30多万人,甚至整个师团成建制被歼灭作为代价”得出日军伤亡30多万人,甚至整个师团成建制被歼灭。
(3)①材料中“中国保存了有生力量,为进入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做了充分的准备”,说明武汉会战中国军队获得战果最多。②材料中“日军伤亡30多万人,甚至整个师团成建制被歼灭”,说明武汉会战日军损失最惨重。③材料中“国共两党精诚合作……牵制了大量日军”“过去令政府头疼不已的军阀派系,此时都走上抗战前线”,说明武汉会战真正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4)综合材料,可从不畏强暴、血战到底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团结一致、抵制外侮的必胜信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等方面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