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同步分层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同步分层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8 15:05:5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分层作业
1.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的标志是( )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国民党一大召开 D.北伐战争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1月,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共产党员参加了大会的领导和组织工作,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C项正确;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排除A项;1921年这个共产党的成立是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排除B项;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排除D项。故选C项。
2.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黄埔军校的全名是( )
A.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B.中国国民党军官陆军学校
C.国民党黄埔军官学校 D.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D项正确;“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中国国民党军官陆军学校、国民党黄埔军官学校”都不是黄埔军校的全名,排除ABC项。故选D项。
3.不属于北伐对象的人是( )
A.吴佩孚 B.孙传芳 C.袁世凯 D.张作霖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北方战争开始于1926年,袁世凯在1916年去世,不可能成为北伐的对象,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北伐的主要的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4.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建立了( )
A.南京国民政府 B.广州国民政府 C.武汉国民政府 D.伪满洲国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这是一个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政权,A项正确;1925年,国民政府于广州成立,排除B项;1926年底,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国民党决定将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武汉,排除C项;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扶植末代皇帝溥仪在东北建立所谓“伪满洲国”,排除D项。故选A项。
5.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定 、 、 三大政策。它的召开标志着 的正式建立。
【答案】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国共两党合作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1月,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故答案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国共两党合作。
6.1924年5月,黄埔军校在 成立, 任校长, 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答案】 广州黄埔 蒋介石 周恩来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国共合作开始后,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7. 、 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北伐军在湖北境内的汀泗桥和贺胜桥遭遇吴佩孚的重兵抵抗。北伐军以 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为先锋,击溃敌军。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答案】 湖南 湖北 叶挺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湖南、湖北是北伐战场初期的主要战场,吴佩孚在这里部署了十万部队,北伐军顺利攻下长沙后,在湖北境内的汀泗桥和贺胜桥遭遇吴佩孚的重兵抵抗。北伐军以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为先锋,击溃敌军。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北伐军击溃吴佩孚的主力后,又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接着,一路沿长江东下,攻占南京,另一路由福建进入浙江、上海。北伐军从珠江流域达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故答案为:①湖南;②湖北;③叶挺。
8.1928年底,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 ”。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答案】改易旗帜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928年底,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1.“对清政府的失望使他从社会改良主义者转变为坚定的民主革命者,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为孙中山先生认识世界和中国打开了新的视野,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材料表明孙中山( )
A.敢于突破,与时俱进 B.毫不妥协,坚持革命
C.拥护立宪,反对帝制 D.实施改良,发展经济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对清政府的失望使他从社会改良主义者转变为坚定的民主革命者,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为孙中山先生认识世界和中国打开了新的视野,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并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一生中的两次改变,即从社会改良主义者转变为坚定的民主革命者;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这两次改变说明了孙中山敢于突破,与时俱进,A项正确;材料中的第一次改变是从社会改良主义者转变为坚定的民主革命者,这说明孙中山最初并不是强调革命,排除B项;材料中的第一次改变是从社会改良主义者转变为坚定的民主革命者,说明其并不拥护立宪,排除C项;材料中的第一次改变是从社会改良主义者转变为坚定的民主革命者,说明其从改良走向革命,D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2.下表是1925年部分省份国民党党员构成表,广东省人数最多的原因是( )
地区 党员人数 学生 工人 农民
绥远 3200 8% 3% 80%
湖北 1877 63.1% 2.3% 8.9%
广东 15000 21.2% 20.1% 39.1%
A.土地改革的实施 B.南方经济的开发
C.国民大革命兴起 D.革命根据地建立
【答案】C
【解析】据题干“1925年”、“国民党党员构成表”、“广东省”、“人数最多”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招收学生一万多名,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国民大革命兴起,C项正确;1924——1927年未实施土地改革,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国民党人数的增加,与南方经济的开发无关,排除B项;早在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前广东革命根据地就已经建立,因此革命根据地建立不是1925年广东省国民党党员人数最多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3.近代历史上某校的一期学生入校誓词如下:“尽忠革命职务,服从本党命令,实行三民主义,无间始终死生,遵守五权宪法,只知奋斗牺牲,努力人类平等,不计成败利钝。”依据以上内容推断,该校应是( )
A.福州船政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尽忠革命职务。服从本党命令。实行三民主义。无间始终死生。遵守五权宪法。只知奋斗牺牲。努力人类平等。不计成败利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校应是黄埔军校。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D项正确;AB项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与“革命”不符,排除AB项;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 与“革命”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4.《毛泽东选集》中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最能体现材料中“合作”的重大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国民革命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选集》中写道的革命指的是1924-1927年国共合作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统治的国民大革命,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标志着国民大革命的开始,D项正确;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排除A项;二次革命发生在1913年,排除B项;护国战争发生在1915年,排除C项。故选D项。
5.如图是近代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这一战争( )

A.使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 B.为国共两党合作奠定了基础
C.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描述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后,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1926年7月,北伐军出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C项正确;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排除A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两党合作奠定了基础,排除B项;南京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C项。
6.以下是北伐战前的誓词:“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保我平等,还我自由。有进无退,革命精神。”,这反映了( )
A.北伐以反清、反帝为斗争目标 B.北伐目标是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
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D.北伐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答案】B
【解析】由题干“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可知,这反映了北伐的目标是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结合所学可知,北伐的目标是打倒列强、除军阀,B项正确;北伐进行的时候,清政府已经被推翻,排除A项;北伐并没有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排除C项;题干不能反映北伐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B项。
7.北伐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如火如荼地组织农民运动。据《中国农民问题》记载:“常有(农民)手持木棍,截击敌兵,夺其枪械,以为我军效力。”由此可知,农民运动( )
A.响应了北伐战争的形势 B.巩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C.是北伐战争的主要形式 D.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发展
【答案】A
【解析】由题干“北伐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如火如荼地组织农民运动”“常有(农民)手持木棍,截击敌兵,夺其枪械,以为我军效力。”可知,农民运动响应了北伐战争的形势。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北伐经过的农村,爆发了疾风骤雨般的农民运动,给了北伐军极大支持,A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农村革命根据地,排除B项;农民运动不是北伐战争的主要形式,排除C项;题干没有涉及土地革命,排除D项。故选A项。
8.孙中山在遗嘱中说:“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段话的核心主张是( )
A.人民群众在北伐战争中彰显实力 B.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C.要依靠帝国主义力量完成革命目标 D.国民革命的目标无法实现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遗嘱》的篇幅很短,而含义深远,高度概括而又有具体要求。概括性主要表现在对四十年国民革命的回顾,明确指出了革命的目的和达到目的的宝贵经验。对内“必须唤起民众”,对外要“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如此共同奋斗,方能获得成功。因此,这段话的核心主张是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B项正确;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只是其主张的“对内”部分,排除A项;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而不是可依靠的力量,排除C项;孙中山逝世于1925年,不能反映国民革命的目标是否实现,排除D项。故选B项。
9.1927年7月,宋庆龄在声明中指出:“我对于革命并没有灰心。使我失望的,只是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已走上歧途。”这里宋庆龄针对的是( )
A.二次革命的失败 B.国民党发动反革命政变
C.军阀之间的纷争 D.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所以宋庆龄所说的“歧路”指的正式国民党发动反革命叛变,B项正确;二次革命的失败是在1913年,排除A项;宋庆龄针对的是国民党发动反革命叛变,不是军阀之间的纷争,排除C项;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是在1937年,排除D项。故选B项。
10.某校七年级(2)班的小明同学办了一期关于“国共首次合作”的板报,其中有一些探究性问题需要你参与其中进行回答。
【成功会议】
名称 时间 主要内容 意义
国民党“一大” ① 接受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定了三大政策,等 ②
(1)请你结合所学,写出表格中①②的内容。
【丰硕成果】
国共历史上的第一次合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其中最为突出的两项成就,其一是创办了一所新式的军事院校,其二是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2)国共合作成果中提及的“军事院校”和“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分别指什么?
【悲惨结局】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3)图片中的两次反革命政变发生于哪一年?国民党右派发动两次反革命政变标志着什么?
(4)通过以上版块,你能得出哪些感悟与认识?
【答案】
(1)①1924年②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2)黄埔军校北伐战争
(3)1927年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4)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当前的形势下国共两党应再次合作,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
【解析】
(1)①根据所学可知,1924年召开国民党“一大”;②根据所学可知,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2)国共历史上第一次合作时期,建立了黄埔军校;国共历史上第一次合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
(3)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4)可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当前的形势下国共两党应再次合作,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等方面分析回答。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孙中山的革命历程
阶段 事迹(部分)
第一阶段1894-1912年)
1905年,在东京成立同盟会,被举为总理,提出三民主又思想
1911年4月,推动广州黄花岗起义。十月,武昌起义,全国响应
1912年,就任临时大总统。结束中国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解临时大总统职,宣传民生主义,同盟会与其他革命组织联合改组为国民党
第二阶段(1913-1915年) 1913年,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
1914年,在东京组织成立中华革命党,任总理
1915年,发动讨袁护国运动
第三阶段(1916-1925年)
1919年,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
1921年,在广州组织中华民国非常政府,任非常大总统,再次在广州建立政权
1922年1月,出兵北伐,誓师社林,致力于武力统一中国的努力
1923年,发表《中国国民觉党纲》,宣布三民主义。在广州设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任大元帅
1924年,在广州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表宣言,重新用释三民主义理论体系,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推劝国民革命,创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发表北伐宣言,誓师韶关,准备北伐,武力统一中国
1924年11月冯玉祥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为了实现和平统一,孙中山应邀北上,途中郑重宣布:这次“我单骑到北京,……就是以极诚恳的意思,去向《为)全国人民谋和平统一”
1925年3月12日,一代伟人孙中山与世长绰,弥留之际,不断重复着“和平”“奋斗”“救中国”….
(1)根据材料,指出孙中山先生革命历程中渐进的三个革命目标.
(2)根据材料归纳,为了实现其革命目标,孙中山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
(3)根据上述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致力于完成的伟大事业是什么?
【答案】
(1)革命目标:推翻清朝统治;维护中华民国;实现全国统一。
(2)创立革命思想;进行革命战争;创建革命政党;建立革命政权;创办军校。(答其中两点即可)
(3)复兴中华民族。(或答振兴中华民族)
【解析】
(1)革命目标:根据材料“1912年,就任临时大总统。结束中国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阶段1894-1912年)的革命目标是推翻清朝统治;根据材料“1913年,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1914年,在东京组织成立中华革命党,任总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阶段(1913-1915年)的革命目标是维护中华民国;根据材料“我单骑到北京,……就是以极诚恳的意思,去向《为)全国人民谋和平统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三阶段(1916-1925年)的革命目标是实现全国统一。
(2)根据材料“提出三民主又思想”可归纳出创立革命思想;根据“1911年4月,推动广州黄花岗起义。十月,武昌起义,全国响应”可归纳出进行革命战争;根据“在东京成立同盟会”可归纳出创建革命政党;根据“1912年,就任临时大总统。结束中国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可归纳出建立革命政权;根据“创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可归纳出创办军校。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致力于完成的伟大事业是复兴中华民族。(或答振兴中华民族)
1.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明确宣布:“一切不平等条约,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犯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这表明孙中山认识到,要实现民族振兴,必须( )
A.与共产党合作 B.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C.清除帝国主义的压迫 D.消灭封建军阀的割据
【答案】C
【解析】根据“一切不平等条约,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犯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说明孙中山明确提出清除帝国主义压迫的要求,C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与共产党合作的信息,排除A项;1912年清朝已经被推翻,1924年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孙中山的明确的反帝主张,并非消灭封建军阀的割据,排除D项。故选C项。
2.“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同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携手合作,帮助国民党完成改组,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掀起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给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以沉重打击。”材料中“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D.南昌起义的爆发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B项正确;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排除A项;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排除C项;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爆发,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排除D项。故选B项。
3.一位学者曾发表这样的感慨“一场运动,使一个缺乏群众基础的‘在野党’,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执政党’:一个由少数知识精英聚集的幼年的党迅速成长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成千上万工农群众卷入这场洪流,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下列事件与这场“运动”密切相关的是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答案】B
【解析】材料说明这场运动有两个政党参与,一个政党缺乏群众基础,一个政党刚才成长登上中国舞台。这场运动有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可知是北伐战争。结合课本所学,1924年国民党一大,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进入国民大革命时期。1926年国共两党领导了北伐战争。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当时正处于幼年时期。北伐战争中共产党叶挺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英勇善战,获得了“铁军”的称号,提高了共产党的地位,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开始发展壮大。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发展,支持北伐战争。B正确;1911年武昌起义时,中国还没有政党。A排除;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合作,两党都是中国政治舞台上重要的政党。CD排除;故选B。
4.1926年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局报告》指出:此次北伐军能迅速地荡平吴军,得力于两湖农民援助之力非常之多……所以民众现在两湖的政治地位完全是凭自身的力量争取得的。”这一报告反映出(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农民运动有力配合了国民革命
C.农民运动沉重打击了南京国民政府 D.中国革命开始从城市转入农村
【答案】B
【解析】根据“此次北伐军能迅速地荡平吴军,得力于两湖农民援助之力非常之多”,结合所学可知,1924-1927年的国民革命过程中,农民运动有力支持了北伐战争,有力配合了国民革命的发展,B项正确;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排除A项;材料反映农民运动配合北伐军沉重打击了封建军阀吴佩孚,排除C项;1927年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标志中国革命开始从城市转入农村,排除D项。故选B项。
5.蒋介石到上海于4月初约集李宗仁、白崇禧等10余人,举行反共秘密会议,决定立即以暴力手段“清党”,后又与汪精卫密谋,准备进行反革命政变。此后,蒋介石继续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仅三天,即有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这次反革命政变是大革命从高潮走向失败的转折点。他发动这次政变的背景不包括
A.北伐战争顺利发展 B.工农运动不断高涨
C.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胜利 D.张学良“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间是1927年,1928年底张学良“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D项符合题意;1926年至1928年北伐,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胜利,ABC项都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背景,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6.某校八年级(2)班的同学开展了以“国共首次合作”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中有一些探究性问题需要你参与其中。
【丰硕成果】
国共历史上的第一次合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其中取得最为突出的两项成就,其一是创办了一所新式的军事院校,其二是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悲惨结局】
(1)【丰硕成果】中所提及的“军事院校”和“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分别指什么 试分析指出取得这两项成就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悲惨结局】国民党右派发动的“四一二政变”预示着什么
(3)通过以上栏目及问题,你能得出哪些感悟与认识
【答案】
(1)①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②建立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2)预示着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3)认识: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在当前形势下国共两党应再次合作,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
【解析】
(1)依据材料“创办了一所新式的军事院校”可知,“军事院校”指的是黄埔军校;据“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可知,“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指的是北伐战争;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之后,在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创办了黄埔军校,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1926年,开展了北伐战争,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封建军阀的统治。
(2)依据图一“四一二政变”并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残酷地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3)通过以上栏目及问题的探究可知,我们能得出的感悟与认识是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在当前形势下国共两党应再次合作,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分层作业
1.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的标志是( )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国民党一大召开 D.北伐战争
2.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黄埔军校的全名是( )
A.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B.中国国民党军官陆军学校
C.国民党黄埔军官学校 D.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3.不属于北伐对象的人是( )
A.吴佩孚 B.孙传芳 C.袁世凯 D.张作霖
4.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建立了( )
A.南京国民政府 B.广州国民政府 C.武汉国民政府 D.伪满洲国
5.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定 、 、 三大政策。它的召开标志着 的正式建立。
6.1924年5月,黄埔军校在 成立, 任校长, 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7. 、 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北伐军在湖北境内的汀泗桥和贺胜桥遭遇吴佩孚的重兵抵抗。北伐军以 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为先锋,击溃敌军。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8.1928年底,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 ”。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1.“对清政府的失望使他从社会改良主义者转变为坚定的民主革命者,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为孙中山先生认识世界和中国打开了新的视野,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材料表明孙中山( )
A.敢于突破,与时俱进 B.毫不妥协,坚持革命
C.拥护立宪,反对帝制 D.实施改良,发展经济
2.下表是1925年部分省份国民党党员构成表,广东省人数最多的原因是( )
地区 党员人数 学生 工人 农民
绥远 3200 8% 3% 80%
湖北 1877 63.1% 2.3% 8.9%
广东 15000 21.2% 20.1% 39.1%
A.土地改革的实施 B.南方经济的开发
C.国民大革命兴起 D.革命根据地建立
3.近代历史上某校的一期学生入校誓词如下:“尽忠革命职务,服从本党命令,实行三民主义,无间始终死生,遵守五权宪法,只知奋斗牺牲,努力人类平等,不计成败利钝。”依据以上内容推断,该校应是( )
A.福州船政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4.《毛泽东选集》中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最能体现材料中“合作”的重大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国民革命
5.如图是近代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这一战争( )

A.使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 B.为国共两党合作奠定了基础
C.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6.以下是北伐战前的誓词:“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保我平等,还我自由。有进无退,革命精神。”,这反映了( )
A.北伐以反清、反帝为斗争目标 B.北伐目标是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
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D.北伐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7.北伐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如火如荼地组织农民运动。据《中国农民问题》记载:“常有(农民)手持木棍,截击敌兵,夺其枪械,以为我军效力。”由此可知,农民运动( )
A.响应了北伐战争的形势 B.巩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C.是北伐战争的主要形式 D.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发展
8.孙中山在遗嘱中说:“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段话的核心主张是( )
A.人民群众在北伐战争中彰显实力 B.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C.要依靠帝国主义力量完成革命目标 D.国民革命的目标无法实现
9.1927年7月,宋庆龄在声明中指出:“我对于革命并没有灰心。使我失望的,只是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已走上歧途。”这里宋庆龄针对的是( )
A.二次革命的失败 B.国民党发动反革命政变
C.军阀之间的纷争 D.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10.某校七年级(2)班的小明同学办了一期关于“国共首次合作”的板报,其中有一些探究性问题需要你参与其中进行回答。
【成功会议】
名称 时间 主要内容 意义
国民党“一大” ① 接受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定了三大政策,等 ②
(1)请你结合所学,写出表格中①②的内容。
【丰硕成果】
国共历史上的第一次合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其中最为突出的两项成就,其一是创办了一所新式的军事院校,其二是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2)国共合作成果中提及的“军事院校”和“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分别指什么?
【悲惨结局】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3)图片中的两次反革命政变发生于哪一年?国民党右派发动两次反革命政变标志着什么?
(4)通过以上版块,你能得出哪些感悟与认识?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孙中山的革命历程
阶段 事迹(部分)
第一阶段1894-1912年)
1905年,在东京成立同盟会,被举为总理,提出三民主又思想
1911年4月,推动广州黄花岗起义。十月,武昌起义,全国响应
1912年,就任临时大总统。结束中国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解临时大总统职,宣传民生主义,同盟会与其他革命组织联合改组为国民党
第二阶段(1913-1915年) 1913年,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
1914年,在东京组织成立中华革命党,任总理
1915年,发动讨袁护国运动
第三阶段(1916-1925年)
1919年,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
1921年,在广州组织中华民国非常政府,任非常大总统,再次在广州建立政权
1922年1月,出兵北伐,誓师社林,致力于武力统一中国的努力
1923年,发表《中国国民觉党纲》,宣布三民主义。在广州设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任大元帅
1924年,在广州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表宣言,重新用释三民主义理论体系,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推劝国民革命,创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发表北伐宣言,誓师韶关,准备北伐,武力统一中国
1924年11月冯玉祥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为了实现和平统一,孙中山应邀北上,途中郑重宣布:这次“我单骑到北京,……就是以极诚恳的意思,去向《为)全国人民谋和平统一”
1925年3月12日,一代伟人孙中山与世长绰,弥留之际,不断重复着“和平”“奋斗”“救中国”….
(1)根据材料,指出孙中山先生革命历程中渐进的三个革命目标.
(2)根据材料归纳,为了实现其革命目标,孙中山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
(3)根据上述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致力于完成的伟大事业是什么?
1.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明确宣布:“一切不平等条约,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犯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这表明孙中山认识到,要实现民族振兴,必须( )
A.与共产党合作 B.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C.清除帝国主义的压迫 D.消灭封建军阀的割据
2.“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同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携手合作,帮助国民党完成改组,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掀起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给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以沉重打击。”材料中“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D.南昌起义的爆发
3.一位学者曾发表这样的感慨“一场运动,使一个缺乏群众基础的‘在野党’,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执政党’:一个由少数知识精英聚集的幼年的党迅速成长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成千上万工农群众卷入这场洪流,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下列事件与这场“运动”密切相关的是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4.1926年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局报告》指出:此次北伐军能迅速地荡平吴军,得力于两湖农民援助之力非常之多……所以民众现在两湖的政治地位完全是凭自身的力量争取得的。”这一报告反映出(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农民运动有力配合了国民革命
C.农民运动沉重打击了南京国民政府 D.中国革命开始从城市转入农村
5.蒋介石到上海于4月初约集李宗仁、白崇禧等10余人,举行反共秘密会议,决定立即以暴力手段“清党”,后又与汪精卫密谋,准备进行反革命政变。此后,蒋介石继续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仅三天,即有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这次反革命政变是大革命从高潮走向失败的转折点。他发动这次政变的背景不包括
A.北伐战争顺利发展 B.工农运动不断高涨
C.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胜利 D.张学良“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6.某校八年级(2)班的同学开展了以“国共首次合作”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中有一些探究性问题需要你参与其中。
【丰硕成果】
国共历史上的第一次合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其中取得最为突出的两项成就,其一是创办了一所新式的军事院校,其二是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悲惨结局】
(1)【丰硕成果】中所提及的“军事院校”和“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分别指什么 试分析指出取得这两项成就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悲惨结局】国民党右派发动的“四一二政变”预示着什么
(3)通过以上栏目及问题,你能得出哪些感悟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