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教学设计-【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教学设计-【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7.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8 15:51:3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教学设计
《2022年历史课程标准》要求:认识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通过了解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等艰难历程的史事,感悟长征精神。
本课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课,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事件,是学生学习中国历史的重要一课。长征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促使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引导学生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知道长征、遵义会议等基本史实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长征的过程,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运用史料分析长征的原因,认识长征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体会革命先烈们不畏艰难、勇于献身的长征精神,激发爱国之情。(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遵义会议、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教学难点:红军长征及长征精神。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身心各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青春期性成熟带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进青少年性意识的发展,在学习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经初中七年级一年多的学习,对初中历史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已掌握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课前要求学生通过教师网络空间收看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相关资料,对长征的历史有所了解。学生对本课的历史人物、各个战役比较感兴趣,这些人物性格、智慧、战役表现出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精神对学生学习、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让学生识记视频中关键词,导入本课。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来进入本课。
【整体感知】
壹 明晰长征原因
贰 图画长征经过
叁 解读长征意义
肆 感悟长征精神
【解读课标 明确目标 培育素养】
【新课教学】
【壹】明晰长征原因
问题探究: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国民党的“围剿” 时间 国民党人数 中央红军人数 结果
第一次 1930年12月 10万 4万 红军 胜利
第二次 1931年2月 20万 3万
第三次 1931年7月 30万 3万
第四次 1932年12月 50万 7万
第五次 1933年9月 50万 8万 失败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图表分析出红军长征是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问题探究:第五次反“围剿”为什么会失败?
(设计意图)展示问题,学生进一步分析图表分析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根本原因是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贰】 图画长征经过
问题探究:阅读《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阅读课文P83-85,识记长征路线,画出长征路线简图。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课本,自主归纳长征路线,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长征中,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什么事?结合课文P82,谈一谈遵义会议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展示图片,结合课本梳理遵义会议时间、地点、主要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阅读归纳问题能力,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如何理解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设计意图)根据图示①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②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③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提高学生分析阅读归纳问题能力,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读古诗,排时序
(设计意图)学生阅读古诗,分析归纳出古诗中长征事件,并进行排序,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叁】 解读长征意义
问题探究:长征胜利有何意义
材料一:我们党领导红军......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习近平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讲话
材料二:红军的西北长征,无疑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达到了目的,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
材料三:长征是一篇史诗这不仅是因为纯朴的战士及其指挥员们所体现的英雄主义精神,还因为长征实际上成了中国革命的熔炉。
—— (美) 索尔兹伯里
(设计意图)学生阅读材料,整理长征意义: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2.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3.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
【肆】 感悟长征精神
(设计意图)展示视频,根据视频结合所学,总结归纳长征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
请同学们动手绘制红军长征路线,并说说长征途中发生的小故事,加深对长征的了解。
壹 明晰长征原因
贰 图画长征经过
叁 解读长征意义
肆 感悟长征精神
为真正落实核心素养,给学生们构建一个生动、具体、丰富的历史课堂,让鲜活的历史生动起来。让学生在其中既能充分徜徉知识的海洋,又能切实感受到历史强劲的生命活力和智慧光芒。
充分调动各种教学策略,使教学真正为学生服务。
1.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注重各种教学情境的设置。整节内容设计为长征纪录片的拍摄和展示,从搜集素材到四集内容的呈现,都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对课本知识的一次整合。但对于情境的使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其最大作用。
2.对于问题任务单的设置。笔者一直在强调历史的“深度学习”。因此自学问题的设计,很是动了脑筋。任务单思维含量较高,因此学生自学起来,真正动手动脑。
3.补充了大量资料,更学生呈现一个完整、全面的历史,注重历史细节的教育。
4.对课本地图的使用。通过让学生画路线图、说路线图、看路线图等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最后,是本节课表现出的问题。因为但本节课的知识容量很大,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长征的经过,长征的艰难,长征的精神,长征胜利的原因和伟大意义,又要进行情感教育和人文关怀,能免顾此失彼。导致最后学生练习的时间比较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