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 学案
学习重点
1.记:掌握本文的字音词语,背诵传主及作者的名言。
2.读:通过探究方式,思考贝多芬一生中经历了哪些失败与挫折,你从贝多芬身上得到了哪些启迪。
3.写:使用肖像描写的手法,勾勒刻画你身边的同学。
4.练:分析关键语句的含义与作用。
一、诵记名言警句
传主名言
1.智慧、勤劳和天才,高于显贵和富有。
2.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
3.友谊的基础在于两个人的心肠和灵魂有着最大的相似。
4.即使为了国王的宝座,也永远不要欺骗、违背真理。
5.涓滴之水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地滴坠。只有勤奋不懈地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
6.不要懒懒散散地虚度生命。
7.痛苦能够毁灭人,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毁灭。创造就需苦难,苦难是上帝的礼物。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8.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罗曼·罗兰的名言
1.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2.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3.人生不出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
二、了解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著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出生于律师家庭,上大学期间曾与托尔斯泰通信,托尔斯泰“不以暴力抗恶”“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博爱”等思想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其民主主义思想、对资本主义世界及其文化的批判,又形成了罗曼·曼兰世界观和创作中最突出的特点。
罗曼·罗兰的创作大致可以以20世纪30年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主要有取材于法国大革命的《革命戏剧集》,包括《群狼》(1898)、《丹东》(1900)、《七月十四日》(1902)等剧本8部;三部英雄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托尔斯泰传》(1911);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19)以及一系列反映其反对战争、反对一切暴力,害怕集体主义制度妨害个人“精神独立”等思想的论文。后期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与子》(旧译《欣悦的灵魂》)四部——《阿耐蒂和西勒维》(1922)、《夏天》(1924)、《母与子》(1927)、《女预言家》(1933)以及一系列散文、回忆录、论文等。
2.文体知识——传记的史述与议论
传记的史述必须以历史的真实性为基础,必须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在传记作家对于传主生平的大量材料的搜集和整理的基础之上。当然,如何能够突出传主的个性和形象,重要的是依靠作家对材料的组织和选择的基础上。对传记的历史的认识,在研究者看来可以区分出三个层面:实证的观点、主体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实证的观点强调的是死的历史事实,主体的观点强调的是历史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判断和过滤以后的史实,即历史的事实并不存在,都是历史学家创造出来的。即使历史学家拒绝承认主观的介入,但是不可能避免把“判断”“创造”“心灵”的因素融入到历史叙述的事实之中。辩证的观点认为实证主义的历史和主观主义的历史是很难区分开来的。这种观点承认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差异性,把传记的历史叙述当成是历史研究对象的历史现实和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解释糅为一体的产物。
传记中的议论可以区分出不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目的。有的作者在传记中插入议论部分,直接表达自己的评价,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传主形象,留下鲜明而直接的印象。而好的传记作家的议论往往是隐藏的,不是通过直接评议,而是采用不同的阐释策略。虽然阐释的策略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点:作者往往在传记中依赖某种事实为主、选取相同意义指向的事实描述为主,以达到阐释的目的。
三、夯实基础知识
1.字正音准(先阅读课文,然后借助工具书,完成该题)
(1)单音字
①轻佻( ) ②症结( ) ③托庇所( )
④酗酒( ) ⑤顷刻( ) ⑥睥睨( )
(2)多音字
①咽 ②数
③强
答案 (1)①tiāo ②zhēnɡ ③bì ④xù ⑤qǐnɡ ⑥pì
(2)①yān yàn yè ②shù shǔ shuò ③qiǎnɡ qiánɡ jiànɡ
(3)辨形组词
① ②
③ ④
答案 ①幅员 副食 ②嬉笑怒骂 笑嘻嘻 ③稗草 裨益 ④迄今 收讫
2.涵咏词义
(1)词义理解
①兴致勃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点提醒:兴致,兴趣;勃勃,旺盛的样子。)
②囤积居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点提醒:囤、居,积聚;奇,稀少的物品。此词含贬义。)
③突飞猛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点提醒:突、猛,形容急速。)
④彬彬有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点提醒:彬彬,文雅的样子。)
⑤移花接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点提醒:注意语境,含贬义。)
答案 ①形容兴头很足。②为了牟取暴利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囤积大量低价或紧俏的货物,待机高价出售。③形容事业、学问等进展非常迅速。④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⑤把带花的枝条嫁接在别的树木上,比喻使用手段,暗中更换人或事物。
(2)近义词辨析
①蔓延 曼延
辨析:两者都有向前延伸之意。“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样不断地向四周扩展,多用于贬义;“曼延”指连绵不断,中性词。
例句:a.1792年11月,正当战事________到篷恩时,贝多芬离开了故乡,住到德意志的音乐首都维也纳去。
b.前面是一条________曲折的羊肠小道。
②混为一谈 相提并论
辨析:两者都有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意。“混为一谈”指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相提并论”指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
例句:a.热情与欢娱之间毫无连带关系。现代的人们把这两者________,实在是他们全不知道何谓热情,也不知道热情之如何难得。
b.对冲基金经理吉姆·夏诺斯(Jim Chanos)等评论人士最近把中国与迪拜房地产市场________。
答案 ①a.蔓延 b.曼延 ②a.混为一谈 b.相提并论
四、速读感知课文
1.在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中介绍了贝多芬一生中经历的哪些失败与挫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中,作者通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介绍贝多芬一生的苦难经历,表现了贝多芬面对苦难永远抗争的精神以及他“扼住命运的咽喉”的生命特质。介绍了贝多芬贫穷的出身、艰苦的童年、双耳失聪的打击、爱情破灭的折磨、重病缠身的痛苦,还有来自他无比疼爱的侄子的无情无义的打击等等。面对如此悲惨的遭遇,他永不服输、努力抗争,用音乐讴歌欢乐。
2.阅读完本文,你从贝多芬身上得到了哪些启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任何伟大的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才必定要经过一个同他对立的社会激烈斗争的过程,才能完全展现他们的天才,完成他们的创作。(2)如果没有精神上的绝对的孤独,音乐、雕塑、文学领域将平庸无奇,所谓的艺术再也不能称之为艺术。(3)歌颂克服困难和战胜痛苦的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一、重点突破
1.罗曼·罗兰是怎样评价贝多芬的?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我来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来规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2.应怎样理解本文结尾“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这句话?
我来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来规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文中作者在结尾用诗化的语言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贝多芬的一生,“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这句话是说在他极其痛苦不幸的一生中,贝多芬始终在奋斗、在抗争、在寻求欢乐,并在自己的音乐领域中创造欢乐。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幸福、爱情的渴望与深情赞颂,虽然他自身的环境极为恶劣,他的作品却从不缺少对于不幸者有益的欢乐。
3.《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我来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来规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欣赏《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与其把它当作是一部人物传记,不如把它当成是文学作品来欣赏,因为它既有大量翔实的史料,又有通俗生动的文学语言;既有传记的真实性,又有文学作品的审美性。②抒情贯穿始终。③虽然《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充溢着抒情的格调,但在谋篇布局上,罗曼·罗兰还是忠于传记的写法,以贝多芬的生平事迹为主线来展现主人公的顽强意志。④《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的立意也是很高的。罗曼·罗兰选取贝多芬作为他的写作对象,主旨在于歌颂克服困难和战胜痛苦的精神。
4.理解下列句子的含意。
(1)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给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重又还给了我们。
我来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来规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句话写贝多芬音乐的巨大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贝多芬用不屈的精神写成的音乐,引起了人们的共鸣,让人获得了与苦难作斗争的勇气和希望,驱除了人们心中的黑暗,给人带来白日的光明。
(2)然而痛苦已在叩门;它一朝住在他身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后永远不再退隐。1796至1800年间,耳聋已开始它的酷刑。耳朵日夜作响;他内脏也受剧烈的痛楚折磨,听觉越来越衰退。在好几年中他瞒着人家,连对最心爱的朋友们也不说。
我来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来规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痛苦已在叩门”“耳聋已开始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酷刑”,罗曼·罗兰用拟人化的手法叙写耳聋对贝多芬的沉痛打击,让人感到的是欧·亨利式的“含泪的微笑”,愈加感受到人物的悲苦命运。不仅是肉体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毁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毁灭。
二、疑点探究
5.罗曼·罗兰在文中不满足于客观冷静的评述,他对贝多芬的崇拜和理解不时充溢在文字之中,文中哪些地方表达了这一特点?
我来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来规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第一交响乐》也是一件颂赞莱茵的作品,是青年人对着梦境微笑的诗歌,它是快乐的,慵懒的;其中有取悦于人的欲念和希望。
②至于1803年的《第二交响乐》却反映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他年少气盛的情爱;显然是他的意志占了优势。一种无可抵抗的力把忧郁的思想一扫而空。生命的沸腾掀起了乐曲的终局。贝多芬渴望幸福;不肯相信他无可救药的灾难;他渴望痊愈,渴望爱情,他充满着希望。
③他贫病交迫,孤独无依,可是战胜了——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战胜了他自己的命运,战胜了他的痛苦。
④亲爱的贝多芬!多少人已颂赞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般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
⑤什么胜利可和这场胜利相比?波那帕脱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哪一场战争,奥斯丹列兹哪一天的阳光,曾经达到这种超人的努力的光荣?曾经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凯旋?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
“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三、美点赏析——肖像描写
6.本文成功塑造贝多芬这一人物形象,得益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用了肖像描写的手法。请分析下面几处对传主肖像的描写,体会这些写法的技巧与特色,思考如何在肖像刻画中抓特征,突出人物特有的精神气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探究点拨 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以“形”传“神”,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1)第一段对贝多芬的肖像描写:他短小臃肿,外表结实,生就运动家般的骨骼。……于里于斯·裴奈狄脱说他无异“李尔王”。
我来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来规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狮子般的脸上,牙床紧咬着,刻画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愤怒与苦恼的皱痕,但表现得最明显的性格是他的意志,早年拿破仑式的意志:“可惜我在战争里不像在音乐中那么内行!否则我将战败他!”
我来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来规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通过这样的肖像描写,一个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悍有力、躁动不宁、令人震惊的艺术家形象跃然纸上。描写贝多芬的外貌时,罗兰基本上是透过人物外在的面部特征和表情来展示贝多芬的性格和内心的。从宽广的额角,狂野的头发,有穿透力的目光,到又短又方的鼻子,结实的牙床,罗兰细致地雕刻着贝多芬特异的相貌。这些描写与其说是追求着一种外部的真实,不如说是在着力再现内在的真实,再现贝多芬非凡的个性自我。在作了静态而不失深刻的描写后,罗兰接着去表现贝多芬动态的面部神情,那不惯于欢笑的笑容,忧郁的神色,突然间的变化,并把他与莎士比亚笔下的李尔王相比,说明他的内心是极其的狂乱激动。
(2)这是一个特定时期的肖像,他受着独立战争的鼓动,对于民族的独立,他有着坚定的意志,狮子般的脸,紧咬着的牙床,都能体现出来。
四、随堂写练
7.课文《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中作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开始就对贝多芬的形象进行了详细有效的刻画,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完整的印象:贝多芬有一副狮子般的相貌,一种战斗者的姿态,一代巨人的风范。下面请你使用肖像描写的手法,勾勒刻画一下你身边的同学。(200字左右)
妙笔生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他有一颗冬瓜头,生气的时候脸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子拉得很长,非常像马。他单独面对你的时候总是摆出一副善解人意的慈爱样子,同时不停地摇晃脑袋,远看像飘浮着的一个大灯笼。他的眼睛,你知道吗?大大的,灰黑色,很深邃,长在那张马脸上显得非常病态,他说话时喜欢对所有人乱飞媚眼,小心别让它撞到你,那会使你魂飞魄散的。他的胳膊啊腿啊细得像竹竿,衣服酷似床单披挂在身上,飘忽飘忽的,特别有神秘气质,这决定了我们在表演一切恐怖剧的时候都由他戴上假发来演女鬼。
贝多芬的故事
公元1770年,世人最崇敬的“乐圣” ( http: / / www.21cnjy.com )贝多芬,出生在德国的波恩。贝多芬小时候的家境清寒贫穷,全家人相处的气氛也不和谐。因为他有个脾气刚烈、个性自私、没有责任感的父亲。贝多芬的爸爸成天不肯好好做事,只知道喝酒。幸亏贝多芬有个贤淑而且吃苦耐劳的妈妈,妈妈四处帮人洗衣打扫,家里的生计才能够勉强维持。其实,贝多芬的爸爸并不是没有专长,他在音乐方面颇有才华,只是不够踏实而已。他的嗓音浑厚、有磁性,曾经在宫廷里担任过歌手。
这份工作的待遇虽然并不怎么丰厚,至少还 ( http: / / www.21cnjy.com )算安稳,但是却不能满足他爸爸那过大的野心。贝多芬的爸爸总是这样抱怨,要他一辈子当歌手实在太没出息了,他一心梦想做个财富满坑满谷的大富翁。不过,想钱容易赚钱难,要不是真有两把刷子,想要赚到大钱,谈何容易哪!再说,他爸爸除了歌喉派得上用场之外,根本没有其他本领。因此贝多芬的爸爸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总是找不着一条好出路,他心里烦闷无法排解,才借酒麻痹自己。爸爸的苦闷,妈妈心里明白得很,她常常劝告爸爸,要他衡量自己的能力做事。可是爸爸根本就听不进去,他坚信,凭自己锐利的眼光,一定可以为全家人带来幸福的生活,只是这个愿望必须贝多芬努力配合,才能圆满实现。无时无刻不在为名利花心思的爸爸,到底在打些什么主意呢?原来,他非常羡慕正在德、奥、意、法等国开音乐演奏会的莫扎特,一位年仅十八岁就被世界公认的钢琴家,而且收入还相当可观呢!所以,贝多芬的爸爸决定培养才四岁大的贝多芬朝钢琴演奏的领域迈进,因为莫扎特也是三四岁就开始起步。
为了满足虚荣心,向来我行我素的爸爸,根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顾贝多芬的意愿如何,只要他大吼一声:“贝多芬!快过来弹琴!”贝多芬就得乖乖就范,即使是三更半夜,照样得掀开被子,要是动作慢了半拍,他爸爸就会拍桌叫骂,然后怒气冲冲地闯进房里,将贝多芬拖下床痛打一番。总之,贝多芬从小就是提心吊胆过日子的。有一天深夜,贝多芬的爸爸拎着一瓶酒,左摇右晃地走进家门。这时,贝多芬正躺在沙发上睡得很沉。爸爸看到贝多芬不但没有努力练琴,还躺着睡觉,一时气上心头,他冲向沙发用力摇醒贝多芬大吼:“起来!莫扎特小时候都是熬夜练琴的,你如果想要成大器,就不要再贪睡了。”
“贪睡?”对贝多芬来说,这是多么刻 ( http: / / www.21cnjy.com )薄的字眼哪!他整夜陪在妈妈身旁等爸爸回家,直到凌晨两三点钟才入睡,没想到爸爸醉醺醺地一进家门就吵吵闹闹。贝多芬闷着一肚子气,本来想要大胆顶撞爸爸的,后来想想,反正爸爸是个不讲道理只讲权威的人,何必多费唇舌呢?算了,还是乖乖练琴吧!就这样,贝多芬表面上对爸爸的无理要求总是百依百顺,却从心底排斥爸爸的独裁作风。有时候,贝多芬实在受不住委屈了,就会嘟着小嘴向妈妈哭诉,甚至会直截了当地告诉妈妈:“妈,我好讨厌爸爸!”不过,讨厌归讨厌,爸爸总是爸爸;况且,贝多芬也是个知道轻重的孩子,无论如何,他是不会也不敢和爸爸起正面冲突的,他只是尽量避开爸爸的视线而已。贝多芬认为,只要少跟爸爸碰头,自然可以减少被迫弹琴的机会。所以,贝多芬常常一个人躲在阁楼眺望波恩街上的大广场。波恩街上的大广场很宽阔,那里是个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每到黄昏时分,总会有一群孩子在那里玩游戏。他们有的跳绳,有的踢皮球,有的捉迷藏,大家都玩得好开心。贝多芬最喜欢趴在窗台上看小朋友天真的笑容,听小朋友开怀的笑声,感受大伙儿轻松愉快的气氛。而整天愁眉苦脸的贝多芬,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领会什么是快乐。
由于爸爸一再使用高压手段逼迫贝多芬,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以“父亲”“钢琴”“音乐”“压力”等对他来说,都是噩梦,只会带给他痛苦而已。不过,经过五六年的锤炼,再加上自己的优异资质,贝多芬的琴艺一天强过一天;而且,在十岁那年,贝多芬的爸爸已经没办法再引领他进入更高的境界了。于是,他爸爸只好委托歌剧团的指挥尼富先生担任贝多芬的音乐教师。
尼富先生很亲切,教法也很特别。他知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果要贝多芬在音乐界大放异彩,就非得要贝多芬喜爱音乐不可。所以,尼富先生不厌其烦地为贝多芬解析乐曲内容,并且想尽办法教导贝多芬,让他把感情适当地融入乐谱中,细心体会曲调的高低起伏,再着手弹琴,这样才会得心应手。有时候,尼富先生还会讲些音乐家苦练成名的故事来勉励贝多芬,贝多芬总是听得津津有味。结果,不出半年,贝多芬对音乐的热爱,竟然像一匹谁也勒不住的野马,向前直奔。可见,兴趣的培养足以改变人的一生。
贝多芬的作品有《月光曲》《快 ( http: / / www.21cnjy.com )乐颂》《第一交响曲》《奏鸣曲》《命运交响曲》《庄严弥撒曲》等等,这些都是摆脱古典主义,展现自由、热情奔放的美丽乐章。
1.学习本文,你有哪些收获?
2.学习本文,你能学到其他同学的哪些可借鉴之处?
3.学习本文,你能发现自己还有哪些需要改进或有待提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