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
02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01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0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Changes in the height of the midday sun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O1
Changes in the length of day and night
昼夜长短的变化
O2
Marching Season
四季更替
五带划分
O3
昼夜长短
正午太阳高度
随时间变化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随时间不同
地球表面的季节更替
地球公转导致地球中纬度地区出现明显的四季变化。
一、四季的形成
季节变化的纬度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地区:赤道两侧的热带地区、极地附近的寒带地区、温带地区。
昼夜长短变化不大,正午太阳高度终年较大,全年获得太阳辐射能最多
全年皆夏
全
年
皆
冬
昼夜长短变化很大,全年正午太阳高度很小,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较少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大,昼夜长短变化也较大,且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同时达到极值,单位面积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变化最大
四
季
更
替
明
显
二、四季的划分
1、天文四季
夏季是一年内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冬季是一年内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春秋季是冬、夏季节的过渡季节。
2、气候四季
为了使季节划分与气温变化相符合,北温带许多国家在气候统计上把
3、4、5三个月划分为春季,
6、7、8三个月划分为夏季,
9、10、11三个月划分为秋季,
12、1、2三个月划分为冬季。
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正好相反。
东方智慧——指导农事的二十四节气
几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先民,以农耕为基础,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黄河流域四季分明,在知识相对贫乏和技术水平低下的时代,人们如何确定何时播种不同种类农作物呢?
四季更替是由地球公转运动造成的。地球的公转轨道称为黄道,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周,在地球上看来,就是太阳在星空背景中通过黄道一周,季节的变化与地球在黄道的不同位置密切相关。黄道的一周是360°,把春分点定为0°,按地球公转的方向,每隔15°定为一个节气,共有24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可以作为农事安排的科学依据,在人类文明史中闪耀着东方智慧。不仅黄河流域,我国各地的农事活动多依据二十四节气,直至今天。这种节气制度还推广到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国。鉴于对科学、历法、农事指导乃至中华文明的重大意义,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与四季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有极昼极夜
既无极昼极夜,也无太阳直射
有太阳直射
1、五带形成的原因: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三、五带的划分
温带
寒带
热带
北寒带
南寒带
热带
北温带
南温带
热带:地面获得的热量最多,终年炎热,有太阳直射现象。
温带:地面获得的热量比寒带多,比热带少,四季变化比较明显。既无太阳直射现象,也无极昼、极夜现象。
寒带:地面获得的热量少,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
66.5°N
23.5°N
23.5°S
66.5°S
0°
昼夜长短变化
纬度变化
季节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纬度变化
季节变化
四季
更替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自转
赤道面
公转
黄道面
黄赤交角
课堂小结
五带
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