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3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35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0-18 14:0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素有“日光城”之称的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的省级行政中心,藏语意为“圣地”。拉萨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北岸,海拔3657米。这里属高原干旱气候区,特点是气温偏低,降水较少,空气稀薄,日照时间长约3000小时。
合作探究
思考:西藏拉萨被称为“日光城”的地理原因是什么?
表面温度:6000 K①
②主要成分
氢和氦
①恒星状态
巨大、炽热的气体星球
③能量来源
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①K为热力学温度单位,它与摄氏温度的换算公式为: t=k-273.15, 其中t为摄氏温度,单位为℃
太阳概况
4H He+能量
高温高压
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在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cm2面积上,一分钟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为8.24焦耳/(厘米2*分)。
8.24
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能
01
Solar radiation and the earth
太阳辐射与地球
太阳辐射波长范围
紫外区(能量占比7﹪):0.15—0.4微米
可见光区(能量占比50 ﹪):0.4----0.76微米(红橙黄绿青蓝紫)
红外区(能量占比43 ﹪):0.76---4微米
一、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其构成
阅读课本18页内容,思考:
(1)何为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多少?
(2)说出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可分为哪三部分?太阳辐射的能量又聚集在哪一段?
二、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大致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活动探究一
(1)根据表格数据,绘制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的统计图,据此归纳地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
大气上界水平面太阳辐射的分布
全球年太阳辐射空间分布图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①纬度: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获得太阳辐射量越多。
②海拔:海拔高,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获得太阳辐射多。
③天气:晴天多,云量少,对太阳辐射削弱少,获得太阳辐射多。
④昼长:白昼长,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多。
⑤大气透明度:大气透明度好,尘埃杂质少,获得太阳辐射多。
中国太阳辐射能分布
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
主要影响因素是:天气状况
1、观察并描述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中国太阳辐射能分布图
1、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
2、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3、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4、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中国太阳辐射能分布
中国年太阳辐射的低值中心和高值中心分别在哪个地形区?
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为何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高值中心?
中国年太阳辐射分布
贫乏区<1200
可利用区(1200-1500)
较丰富区(1500-1700)
丰富区(>1700)
单位:KW·h/m2
南海诸岛
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多阴雨和大雾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年太阳辐射分布贫乏区主要为四川、重庆、贵州大部分地区,其中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
原因
一般来说,太阳辐射强的地方,热量较丰富,但有些特殊区域并非如此。如青藏高原,虽处于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的高值中心,但由于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温馨提示:太阳辐射强的地区热量不一定丰富!
中国7月气温分布图
(1)直接提供光和热,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循环、 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三、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有利影响
(2)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重要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风能和水能等。
三、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
辐射
太阳能
绿色植物
大气运动
水循环
风能
水能
生物质能
煤、石油、
天然气等
人类的生产
、生活
注意!!!
非太阳能的能源:核能、地热能、潮汐能
有利
影响
不利
影响
直接提供光、热,维持地表温度,
促进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
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源
直接利用:太阳能
间接利用:生物质能、化石能源、风能、
水能等
太阳辐射过强影响人体健康
——白内障、皮肤癌等等。
三、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在十字路口处,我们有时能见到以太阳能为电源的交通信号灯(如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人注意到同一交通信号灯在前后两天的同一时段的
亮度略有差异,你认为主要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 )
A. 海拔 B. 电网供电电压
C. 天气状况 D. 交通流量
2、从太阳辐射角度考虑,我国下列城市中最适合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的是( )
A. 成都 B. 拉萨 C. 北京 D. 大连
C
B
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
“鱼靠水、娃靠娘,万物生长靠太阳。”结合谚语,完成1~2题。
3、该谚语体现了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  )
A.光热资源     B.生活能源
C.生产能源 D.水和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4、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能维持地表温度
B.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气的燃烧
C.太阳辐射大部分能量到达地球
D.太阳辐射能是一种清洁且能量密集的能源
A
A
课时作业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它的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短缺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据此回答3~4题。
5.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能削弱作用小
C.海拔高,气候寒冷 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
6.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与太阳能无关A.风能        B.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
C.藏南谷地的地热能 D.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C
C
02
Solar activity and the earth
太阳活动与地球
事例:
1940年,德军司令部有一个叫布鲁克的电报务员,他在二战中执行任务时,通讯突然中断,信息不通,贻误了战机,导致战斗失败。布鲁克因此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
谁是罪魁祸首?
太阳活动强烈时,向外抛射大量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进而影响通信信号的传输,使通信信号传输中断。
一、太阳大气结构与太阳活动
太阳外部大气从里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通常肉眼看到太阳明亮的光盘是光球层,而色球层和日冕层由于发出的可见光弱,只有在日全食时或者用特殊的仪器,如望远镜、日冕仪,才能看到)
太阳内部
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
由内而外厚度、温度增加
密度、亮度减小
太阳活动指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如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等。这些现象分别出现在太阳外部不同圈层。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出现于色球层,太阳风出现于日冕层。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光球层(太阳黑子)
太阳光球层表面出现的一些黑斑点,叫做太阳黑子。黑子温度比周围低,因此颜色看上去深一些。一般认为黑子是光球层中高速旋转的气体涡旋。
黑子常成对出现,具有相反的磁极;大黑子周围还有一些小黑子,形成复杂的黑子群。
太阳黑子数目的变化,大体上以11年为周期,黑子数目最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目最少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谷年。
黑子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1、太阳黑子影响气候
太阳黑子影响降水,年降水量与黑子相对数量在地球各纬度呈现不同的相关性。
太阳活动峰年,激烈天气现象出现的概率明显增加。
农业统计数据则表明,在多数太阳活动峰年,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在太阳活动谷年,全球农业歉收的概率更高一些。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色球层(耀斑和日珥)
太阳色球有时出现一块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叫做耀斑(又叫色球爆发)
耀斑
耀斑活动的周期也是 11 年,常随着太阳黑子的增多而增多。耀斑的温度比太阳表面温度高几十倍, 是色球层中激烈的能量爆发,以太阳射电爆发(太阳的电磁辐射急剧增加)和高能粒子喷发等方式放出辐射能。
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指南针失灵
信鸽迷路
2、高能带电粒子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卡林顿事件发生在1859年
是历史上有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磁暴事件
1859年卡林顿事件
Carrington incident in 1859
1859年9月1日早晨,卡林顿发现现象太阳北侧的一个大黑子群内突然出现了两道极其明亮的白光,在一大群黑子附近正在形成一对明亮的月牙形的东西。
几分钟内,英国天文台都测量到了地磁场强度的剧烈变动。他们并不知道,那团明亮的斑点是一团带着电荷的等离子云,正朝着地球的方向疾速飞来。17个半小时以后,地磁仪的指针因超强的地磁强度而跳出了刻度范围。各地电报局电报机的操作员报告说他们的机器在闪火花,甚至电线也被熔化了。高纬度地区的人们能看到五颜六色的北极光,午夜时分不用点灯都能阅读报纸。
“卡林顿事件”造成了长达8天的恶劣空间天气。由于当时主要依靠蒸汽机和劳力,还没有人造卫星、无线电通信和现代的电力传输网络,太阳风暴并未给地球带来过于严重的灾难。
3、黑子、耀斑增多,扰动地球大气电离层,影响短波通信,干扰电子设备,甚至威胁运行在太空中的宇航器的安全。
电离层:距地面80—500千米高度范围的大气,因受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大气中氧和氮分子被分解为离子,大气处于电离状态,所以叫电离层。电离层可以反射无线电短波,帮助人们进行无线电短波通信。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色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剧烈太阳活动现象。
喷射的气体呈弧状,像太阳的耳朵一样而得名。
日全食时,可用肉眼观测到。
日珥
色球层(耀斑和日珥)
在太阳活动峰年,太阳风的强度相应增大,特别是在耀斑爆发时,太阳风格外强烈。
日冕层(太阳风)
日冕层温度超过100万摄氏度,它的高温使高能带电粒子向外运动,当运动速度超过350千米/秒时,就能脱离太阳的引力飞向宇宙空间,形成带电粒子流,这一现象称为太阳风。正常情况,地球的磁场能够阻挡太阳风。
“极光”现象
太阳风(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时,受地球磁场的作用,偏向极地上空,在那里轰击高层大气,使大气电离,产生发光现象。这就是在地球高纬度地区上空经常出现的绚丽多彩的“极光”现象。
4、太阳风(带电粒子流)轰击高层大气,使大气电离,产生极光现象。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近几十年的研究还表明,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但没有明显的规律。
5、自然 灾害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与地球
太阳活动与地球
2、太阳活动的概念
3、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对地球的影响
1、什么叫太阳辐射?
2、能量来源
3、太阳辐射的能量有多大?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能力提升)
1、太阳外部结构
1.太阳上的暗斑位于(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内部
2.太阳“微笑”释放的高速太阳风2—3天到达地球,这些带电粒子流可能( )
A.稳定空间通信 B.造成“磁暴”现象
C.减弱极光强度 D.引起火山喷发
课堂检测
2022年10月26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了太阳“微笑”照片(如下图)。在紫外线成像中,这些太阳上的暗斑被称为日冕洞,是高速太阳风涌入太空的区域。据此回答问题。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