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复习课件)-【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复习课件)-【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8 15:5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壹 时空坐标
贰 思维导图
叁 知识梳理(配以命题解析)
肆 核心素养提升
八年级历史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复习
目录
壹 时空坐标
湖北军政府
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发现场
袁世凯复辟帝制
贰 思维导图
叁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孙中山 早年革命活动 ①思想转变:医人到医国、改良到革命
②成立团体: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 提出“ 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③发动广州起义:1895年,孙中山等人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10月,起义失败。
④流亡海外
评价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 的先行者。
中国同盟会 时间 1905年8月成立
地点 日本东京
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就是“创立民国"; 就是“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意义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兴中会
民主革命
民生主义
命题解析
命题点1: 孙中山及早年革命活动
1.(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光复会 C.华兴会 D.中国同盟会
2.(2023·山东东营·统考中考真题)章士钊在《孙逸仙·自序》中写道:“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此语旨在说明( )
A.孙中山是“反清英雄第一人” B.孙中山是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C.孙中山是武昌起义的领导者 D.孙中山是黄花岗起义的指挥者
D
B
命题解析
命题点2: 三民主义
1.(2023·贵州贵阳·统考中考真题)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为振兴中国耗尽毕生精力,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孙中山的革命指导思想是( )
A.师夷长技 B.维新变法 C.三民主义 D.实业救国
2.(2023·安徽·统考中考真题)1905年《民报》创刊后,陆续发表了《民族的国民》《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驳革命可以生内乱说》等文章。这反映出《民报》作者群体( )
A.倾向改良 B.主张革命 C.拥护君主立宪 D.赞成君主专制
C
B
叁 知识梳理
知识点二: 辛亥革命
革命志士的奋斗 刘道一、蔡绍南领导发动了萍浏醴起义;徐锡麟发动了安庆起义;孙中山、黄兴发动了广西起义;1910年孙中山、黄兴、赵声等发动了 ,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武昌起义 开始时间     年10月10日
主力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过程 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武汉三镇(武昌、汉阳和汉口)取得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意义 积极:①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拉开了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的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②促使社会风俗发生新变化③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局限性: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社会性质;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黄花岗起义
1911
启示:在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行不通。
命题解析
命题点1: 黄花岗起义
1.(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1839年,林则徐在这座城市开启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1911年,革命党人在这座城市高举义旗,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史称“黄花岗起义”。“这座城市”是(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武汉
2.(2021·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辛亥革命纪念馆陈列着一幅黄兴撰写的对联:“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该对联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萍浏醴起义 B.二次革命 C.黄花岗起义 D.护国战争
C
C
命题解析
命题点2: 辛亥革命
1.(2023·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孙中山说:“欲救武汉而促革命之成功者,不在武汉之一著,而在各省之响应也。”引发“各省之响应”的事件是( )
A.广州起义 B.同盟会成立 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
2.(2023·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1912年2月12日,在颁发的《清帝退位诏书》中写道:“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诏书中提到的“民军起事”产生的重大意义在于( )
A.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B.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
A
叁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三: 中华民国的创建
中华民国的建立     年1月1日,    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退位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统治结束
就任 1912年3月,袁世凯在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窃取 1912年4月,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 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性质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          性质的重要文件
意义 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1912
孙中山
北京
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叁 知识梳理
年份 民国年份
1912年 民国元年
1913年 民国二年
1914年 民国三年
1915年 民国四年
1916年 民国五年
…… ……
公元xx年=1911+民国N年
民国N年=公元xx年-1911
民国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的换算
小提醒:民国纪年只适用于公元1912年至新中国成立前这段时间。
中华民国成立于___________年,这一年就被称为民国元年。
知识拓展: 民国纪年法
1912
命题解析
命题点1: 民国纪年法
1.(2022·贵州贵阳·中考真题)正确地计算历史时间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把图所示的“民国八年”换算成公元纪年是( )
A.1914年 B.1919年 C.1924年 D.1929年
B
命题解析
命题点2: 辛亥革命成果
1.(2023·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1912年1月1日,在一片“共和万岁”的欢呼声中,举行了隆重的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孙中山宣读了《大总统誓词》。这一事件宣告了( )
A.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失败 D.五四运动直接目标实现
2.(2023·湖北·统考中考真题)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上述规定( )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原则 B.强化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C.标志着封建主义的彻底结束 D.反映了驱除鞑虏的革命理想
B
A
叁 知识梳理
知识点四: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 独裁统治 (1)袁世凯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1913年,宋教仁遇刺身亡,成为震惊全国的“宋案” (2)孙中山、黄兴等号召反袁,发动“二次革命”,因国民党力量涣散被镇压 复辟帝制 前期准备 强迫国会选举袁世凯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
颁布         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修改总统选举法→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概况 1915年末,袁世凯准备在次年元旦举行登基大典;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
    年底,    、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北洋军队不敌护国军, 节节败退,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结果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
北洋军阀混战 1916-1928 概况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直系:冯国璋;皖系:段祺瑞;奉系:张作霖;滇系:唐继尧;桂系:陆荣廷)各派军阀为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割据混战
结果 使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严重影响了生产、生活,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中华民国约法》
1915
蔡锷
根本原因:袁世凯的复辟活动违背历史发展潮流,不得人心
启示:封建帝制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逆历史发展潮流必将失败
命题解析
命题点1: 二次革命
1.(2023·江苏盐城·统考中考真题)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由上海前往北京策划组织第一届责任内阁,被刺杀于上海火车站。该案发生后,革命党人发动了( )
A.公车上书
B.辛亥革命
C.二次革命
D.南昌起义
C
命题解析
命题点2: 护国战争
1.(2023·江苏镇江·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漫画反映了袁世凯复辟帝制梦碎,直接导致其梦碎的革命运动是(  )
A.武昌起义
B.二次革命
C.北伐战争
D.护国战争
1.(2023·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1915年末,袁世凯决定第二年登基。蔡锷与梁启超宣誓讨袁,一个用枪,一个用笔来捍卫共和。云南、贵州相继宣布独立。袁的两员大将段祺瑞和冯国璋均称病,婉拒就任征讨护国军的统帅。材料表明(  )
A.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B.军阀割据争抢地盘 C.维新人士领导讨袁 D.二次革命武装反袁
C
A
命题解析
命题点3: 军阀割据混战
1.(2023·黑龙江哈尔滨·中考真题)“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时民国七年十二月三十日,孙文自序于上海。”材料抨击的主要问题是( )
A.列强瓜分中国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军阀割据纷争 D.国民政府腐败
2.(2022·江苏盐城·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1918 年沈伯尘针对时弊创作的漫画,该作品
A.揭露了晚清政府的腐败
B.描绘了二次革命的过程
C.反映了军阀割据的危害
D.说明了北伐战争的局限
C
C
肆 核心素养提升
1.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材料一 孙中山革命活动(部分)
(1)请用材料一中的史实说明下列观点(填写序号即可)。
孙中山联合华侨成立革命组织:( )
孙中山积极准备发动武装起义:( )


①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建议,遭到拒绝。
②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
③1895年,孙中山准备武装起义消息泄露,陆皓东等人被捕牺牲。
④1896年后,孙中山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为继续革命做准备。
肆 核心素养提升
材料二
(2)从材料二中选出研究中国同盟会可信的两则材料。(写序号,多选、错选不得分)。依据材料的分类,说出“①中国同盟会徽章”属于(A.文献史料B.实物史料)
①②
A
肆 核心素养提升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将时间轴中①②补充完整。
①中华民国或南京
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标志着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终结;开创了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等。
肆 核心素养提升
材料四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孙中山的看法。
伟大的民族英雄、爱国者、民主革命的先驱,为中国独立发展做出毕生贡献。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谢谢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