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测试
1.《大公报》发表消息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经长期内战,八年抗战,多少离合悲欢,今于国家大胜之日,一旦重庆握手,真是一幕空前的大团结。”这反映了人们( )
A.庆祝“双十协定”的签署 B.渴望实现和平、民主
C.国共两党再度实现合作 D.期盼政协会议召开
2.1945年9月,毛泽东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他做客的地点是( )
A.瑞金 B.南昌 C.南京 D.重庆
3.蒋介石曾在1945年的一封电报中说:“……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毛泽东此次“惠然一行”之行的结果是( )
A.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B.通过了《共同纲领》
C.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D.签署了“双十协定”
4.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不是这次会议讨论的内容是( )
A.建立联合政府 B.和平建国纲领 C.修改宪法草案 D.签订双十协定
5.1946 年8 月,正当蒋介石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中国大地的天空出现乌云的时候, 毛泽东接见了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并回答了她的提问,提出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蒋介石对解放区”开始“全面进攻”的标志是( )
A.进攻中原解放区 B.进攻山东解放区 C.淮海战役打响 D.进攻陕北解放区
6.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的教科书中,将战时典型实例作为政治教科书的蓝本,课外活动组织方式与群众的生产实际活动相结合。这反映出当时教科书的编撰( )
A.配合了革命战争的需要 B.实现了基础教育普及化
C.提高了党员的综合素养 D.推动边区教育均衡发展
7.“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用这句话可以概括发生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立动撤退而取得了战争胜利的典型事件。这一事件发生的地点是( )
A.北平 B.延安 C.上海 D.南京
8.下图是1947年,彭德怀(左二)、习仲勋(左三)等在陕北青化砭前线指挥作战的场景。这次作战( )
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抵御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
C.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D.消灭了国民党军的主力部队
9.如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某一阶段的战争态势示意图。这一阶段的特点是( )
A.国民党挑起全面内战 B.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C.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 D.国共两党的战略决战
10.中国广大农民几千年来“耕者有其田”的梦想最终是如何实现的( )
A.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
B.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
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的土地改革
11.“……翻身农民获得土地后,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农业生产。从1946年至1949年间,粮食生产年年增长,各解放区的粮食均自给有余,大部分军民生活都得到一定的改善。”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太平天国西征胜利的原因 B.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影响
C.中共开展抗日根据地建设 D.同盟会贯彻了民生主义
12.下面年代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B.放弃攻打中心城市计划
C.建立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 D.重视发挥农民阶级的作用
13.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必备素养。下列史论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评论
A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B 打土豪,分田地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
D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A.A B.B C.C D.D
14.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指出:“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揭开材料中“全国性的反攻”序幕的军事行动是( )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大江 C.三大战役大决战 D.宜将剩勇追穷寇
1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国家的独立、人民的幸福,浴血奋战,威震敌胆,下列军事行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占领南京 ②南昌起义 ③平津战役 ④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 ⑤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⑤ B.②⑤④③①
C.②⑤③①④ D.⑤②④③①
16.“锦州城外九月天,敌当前,一发牵。风起云涌,欲把锦城淹,蒋委员长肠断处,长春降,沈阳颠。”依据所学知识,诗句描写的是( )
A.辽沈战役 B.百团大战 C.汀泗桥战役 D.渡江战役
17.下图所示战役的意义是( )
A.解放了东北全境 B.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C.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D.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18.下列是《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该数据说明,淮海战役的胜利( )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船只 筹粮 挑子 牲畜
543万人 30.5万副 车辆88万辆 8500只 9.6亿斤 20.6万副 76.7万头
A.为解放长江以南奠定了基础 B.是人民群众磅礴伟力的胜利
C.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 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19.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院子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发时拔掉一根白头发,毛泽东打趣的说:“打了三个战役胜战,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人民解放战争( )
A.粉碎了国民党对延安的重点进攻 B.挺进大别山拉开战略反攻序幕
C.取得了战略大决战的胜利 D.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20.对下图所示战役表述正确的是( )
A.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 B.国共两党战略决战的开始
C.傅作义率部接受和平改编 D.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关注人民利益,国家才能长治久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民主义从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方面阐发了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国家根据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
图一
材料二: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摘编自《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年第2期
材料三:
(1)请对图一文献进行阐释。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一中的“平均地权”是否达成目标?为什么?
(2)材料二中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是什么?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理解。
(3)材料三的图二、图三各是什么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它们产生了怎样的共同影响?
(4)以上实行的土地政策对你有什么启示?
22.国共关系在特定历史时期呈现出特定的阶段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今天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有了这种好骨干,成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
——摘编自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西安事变发起者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党中央派周恩来到达西安,党中央以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大局为重,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经过谈判,迫使蒋介石作出“停止剿共,联共抗日”的承诺。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而国共合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国共分别主导的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又是国共合作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
——摘编自《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合作抗战是中国制胜法宝》
材料四
图A 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期间的合影 图B 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埔军校发挥的历史作用。
(2)写出材料二图中西安事变的两位发起者的名字。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4)材料四图A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签订的文件是什么?图B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取得怎样的胜利成果?
23.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回首往事,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幼年到成熟的历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无到有】
材料一:诞生于南湖游船/犹如天际升起的朝阳/历经沧桑的祖国/如同沉睡的雄狮/在您耀眼的光芒下/猛然睁开了双眼。
——《党在我心中》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和诞生的历史意义。
【从弱到强】
材料二:人民军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说:“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强国的必由之路。”
(2)人民军队从弱到强,不断发展,从“南昌”到“井冈山”的革命历程反映出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幼年到成熟】
材料三:遵义会议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到成熟的标志。
(3)遵义会议中成立了由哪三个人组成的军事指挥小组?红军长征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走向胜利】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4)举一例说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材料五:
(5)材料五中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认识提升】
(6)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经历过挫折,出现过失误,但中国共产党能不断更正自身失误,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对此,你有何认识?
参考答案:
1.B
2.D
3.D
4.D
5.A
6.A
7.B
8.B
9.C
10.D
11.B
12.D
13.D
14.A
15.B
16.A
17.B
18.B
19.C
20.D
21.(1)《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建国纲领,平均分配土地,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对于鼓舞和发动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没有。因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土地政策:打土豪,分田地,消灭地主阶级,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指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3)图二:抗战时期;图三:解放战争时期;共同影响: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热情,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4)启示:要关注民生,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制定政策一定要实事求是、符合国情。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的矛盾及时调整土地政策,与时俱进,一定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等。
22.(1)作用: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 了准备。
(2)发起者:张学良;杨虎城。
历史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迫使蒋介石作出“停止剿共,联共抗日”的承诺;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原因:国共两党的精诚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中国人民团结抗战,拥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海外侨胞的支持。(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4)文件:“双十协定”(《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胜利成果: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3.(1)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变化: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3)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标志: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或会宁会师)。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5)意义:南京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6)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政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