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二午睡时刻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礼拜二午睡时刻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2-26 15:2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礼拜二午睡时刻 同步练习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深邃(suì)  窒息(zhì) 拽住(zhuài) 褴褛(lǚ)
B.孱弱(cán) 静谧(mì) 麇集(qún) 贫瘠(jí)
C.龟裂(guī) 执拗(niù) 趿拉(tā) 吁气(xū)
D.露马脚(lòu) 汤匙(shī) 揩拭(kāi) 蘸水(zhàn)
解析:B项,“孱”应读“chán”;C项,“龟”应读“jūn”;D项,“匙”应读“chí”。
答案:A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她脸上露出那种安之若素的人惯有的镇定安详的神情。
B.栏杆里边有一张朴素的办公桌,上面铺着一块用胶布做的桌布。
C.车厢外面的香蕉林里蒙眬着一片神秘的静谧。
D.快两点了。在这个时候,镇上的居民都困乏得睡午觉去了。
解析:A项,“安之若素”的意思是指遇到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顺利的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此处根据语境应为“安贫若素”。B项,“朴素”一般形容人的衣服、生活、感情、语言朴实。根据语境应为“简朴”。C项,“蒙眬”的意思是快要睡着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此处根据语境应为“笼罩”。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日渐增多的灰霾天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灰霾天气不仅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B.高校自主招生选拔的对象主要以具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或在文艺等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主。
C.人们对“时间都去哪儿了”的集体忧虑,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公众对浪费时间的深深自责以及对生命消逝的无尽怅惘。
D.疾控部门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判定这是一起由饮用不洁桶装水引起的以诺如病毒为主的感染性腹泻疾病。
解析:A项,语序不当,“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威胁”与“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互换位置;B项,“主要”和“以……为主”重复;D项,搭配不当,“一起”与“疾病”不搭配,可将“疾病”改为“疫情”。
答案:C
4.(2014·课标全国高考Ⅰ)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    ,    ,    ,    ,    ,    。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①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
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③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
④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
⑤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
⑥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
A.②③⑥④⑤①     B.②④⑥③①⑤
C.⑤①②⑥③④ D.⑤②③⑥④①
解析:先确认语段的表达方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说明”,再确认“说明”的思路。从上文看,主要谈“算盘”“口诀”两个方面;三看选项,排次序,②④主要说明算盘的结构及原理,⑥③①⑤则说明“口诀”的特点。
答案:B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编译:暮秋
圣诞节的下午,大雪纷飞,一位老妇人在雪中踽踽独行。
一对年轻的夫妇谈笑风生,抱着满怀的圣诞 ( http: / / www.21cnjy.com )礼物,他们没有注意到那位老妇人。一位母亲领着两个孩子,在前往孩子祖母家的路上匆匆走过,他们也没注意到老妇人。一位牧师右手拿着《圣经》神气十足地走过去,像一个全副武装的基督战士。然而,他的思维定格在神圣的事情上,并没有留意到她。
如果这些人注意一下,他们就会发现那个老妇人没有穿鞋,光着脚走在冰天雪地里。她双手紧紧地攥着没有纽扣、破旧不堪的外套衣领,抵御寒风。
到了汽车站,她停了下来,弓腰驼背, ( http: / / www.21cnjy.com )红蓝相间的围巾裹在头上。她在等候去市中心的公交车。一位绅士拿着一个看起来挺重要的公文包,在她边上等车,不敢靠得太近。毕竟,她可能会有某种传染病。一个十几岁模样的女孩也在等车,她看了好几次老妇人的脚,但什么也没有说。
公交车来了,老妇人慢吞吞地、费劲地上了车,坐在司机身后靠边的座位上。绅士和女孩都冲到了车尾。与老妇人坐在一起的男人坐立不安,抚弄着大拇指。
一个小男孩指着那个老妇人说:“快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呀,妈妈,那个老奶奶光着脚!”尴尬的母亲把他的手拽了下来说:“不要指着别人,雷德鲁!那样不礼貌。”接着,她的目光投向了窗外。“她的孩子们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她有一种道德优越感,因为她把自己的母亲照顾得很好。一位老师坐在汽车的中部,扶着她膝上的礼物袋,对坐在她旁边的朋友说:“难道我们交的税还不够处理这种情况吗 ”“人们应该学会存钱。如果她在年轻的时候存了钱,现在就不会受苦了,这是她自己的错。”一个衣着得体的年轻大学生补充说。
所有人都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因为他们都发表了如此精辟的分析。
这些同胞对人漠不关心的态度,引起了一位善良商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的反感,他从钱包里取出一张崭新的20美元钞票,走过过道,上前塞进老妇人颤巍巍、满是皱纹的手中。“拿着,夫人,给您买双鞋。”老妇人点点头作为答谢。商人大踏步地走回自己的座位,对自己十分满意——因为他不是一个光说不做的人。
到了下一站,一个年轻人上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车。他穿着一件厚重的蓝夹克,脖子上还围着一条围巾,灰色的羊毛帽罩住了耳朵。一根线在他的帽子下绕着一直到耳朵里,与一个随身听连着,他的身体随着只有他自己能听到的音乐摇摆。付过车费后,他一屁股坐在一个靠过道的座位上,正好与老妇人斜对角。
但当年轻人瞥见老妇人光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双脚时,他身体立刻停止了晃动,一下子僵住了。他的目光从老妇人那里移到了自己的脚上,他穿着一双崭新的、昂贵的名牌运动鞋。年轻人弯下腰,开始解他的鞋带。他脱掉了他抢眼的新鞋子,又脱掉了袜子,然后在老妇人面前蹲了下来。“夫人,”他说,“我看见您没穿鞋,那就把我的鞋给您吧。”慢慢地,轻轻地,他双手抬起老妇人那长着厚茧的双脚,把自己的鞋袜给老妇人穿上。老妇人使劲地点点头表示感谢。
汽车到了下一站。年轻人下了车,光着脚走在雪地里。乘客都涌到窗前,看着他光脚艰难地在雪地里走远。
“他是谁 ”一个人问道。
“他一定是一位先知。”一个人说。“他一定是圣人。”另一个人说。“他一定是位天使。”又有一个人说……
但那个指过老妇人的小男孩说:“不,妈妈,我看得很清楚,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5.文章第1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请联系全文,说说这样的构思有什么作用。
解析:分析环境描写作用时,可从以下几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面考虑:①借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②增添或烘托某种气氛;③衬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等;④有时有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⑤揭示主旨。
参考答案:这一环境烘托了“老妇人”赤脚在雪中行走的艰难,同时也渲染了凄凉的氛围,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6.文章结尾小男孩说:“不,妈妈,我看得很清楚,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请结合文意分析作者借小男孩的这句话表达了哪几层含义。
解析:(1)首先抓住题干“作者借小男孩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这句话表达了哪几层含意”把握问题重心——表达了哪几层含义,就必须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写作意图。然后再紧扣小男孩的话“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进行文意的补充:他是一个普通人,他做了一个普通人应该做的事。
参考答案:这句话表明了年轻人对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陌生人的同情与帮助,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应该去做的,也表现了作者对年轻人的肯定,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人们都应该付出爱心的呼唤。
7.根据文意,完成下列问题。
(1)请用精简的文字概括本文的主题。
(2)分析作品中的“年轻人”的形象及其作用。
解析:(1)要把握小说的主题可从小说的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目“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入手。标题通常能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更要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分析。(2)要分析“年轻人”的形象,就要抓住其所在的社会环境即周围人对老妇人的态度表现,抓住其外貌、行动描写来揭示其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要分析“年轻人”的作用关键是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后,把握好小说的写作主体——年轻人与众人的关系(对比反衬)以及老妇人的态度(“使劲地点点头表示感谢”)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参考答案:(1)讴歌善良,呼唤爱心。
(2)年轻人是一个热情相助他人且具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善良心、同情心的人。作者是把他热情相助老妇的人与众人对老妇人的冷漠甚至反感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作品的主题得到升华。
8.这篇小说语言质朴、直白、沉稳,请结合全文,选择其中的一个片段进行赏析。
解析:语言赏析大致有以下几种切入点: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抓关键词。关键词主要指在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特别是动词、形容词的巧妙使用,能够突出人物或事物的特点或特征。二抓主旨句。主旨句或点明中心,或总结全文,或说明事理,或表达感悟,在文章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三抓修辞句。主要指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这是最常用的语言赏析切入点。如排比句的气势磅礴,比喻句、拟人句的生动形象,反问句的发人深思等。四抓感情或含义深刻句。主要指文中具有强烈感彩和深刻含义的句子。它们在文中往往起到画龙点睛、揭示中心或升华主题的作用。本题要紧扣“质朴、直白、沉稳”的语言风格进行赏析。
答案:略
三、语言表达
9.(2014·大纲全国高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下面图表提供的信息,将2008年至2012年五年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的特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元)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析:对图表转换题,考生要认真观察,找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图表中所含的信息: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抓信息要全面而准确。明确这个信息,再选用简练、准确的语言表达即可。该图的横坐标是年数,纵坐标是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数量,根据题目提供的数字信息,每年的文化消费支出数量都在增加,而城镇居民增加的数额更大,城镇与农村的差距也在拉大。
答案示例:图表显示,2008年至2012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均逐年增加,而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增幅大于农村居民,二者的差距在逐年加大。(内容完整,给4分:答出均逐年增加的,给2分;答出增幅有差异的,给1分;答出差距加大的,给1分。语言连贯,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字数超出要求,酌情扣分。)
10.(2014·北京高考)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1)毕业前,语文老师请同学们把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写下来,与下一届同学分享。要求所写的体会具体、切实,易记忆。
(2)今天早晨是家长送你来考场的吗 请对“家长送考”现象予以评论。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3)写一段抒情文字(可写诗歌),纪念自己的18岁。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解析:(1)要注意分享对象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弟学妹,分享内容是关于语文的学习心得,要具体、切实,易记忆。如读写结合、培养兴趣、学习习惯等。(2)题目要求写评论,内容可分为两部分:首先简单描述“家长送考”这一现象,然后针对此现象进行重点评论。可以肯定或否定,但要写出具体理由。肯定的理由可以有高考是人生的大事,体现了家长的关心等;否定的理由可以有家长要放手,让孩子有独立面对一切挑战的勇气等。(3)根据题目要求,内容和形式上都要加以考虑。18岁正是大多数考生此时的年龄,它是成人的标志,意味着责任、担当。要进入角色抒发自己的真实感情,可以采用多种修辞手法,以增加语言的文采。
答案:(1)略 (2)略 (3)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