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课题3 辨别物质的组成
元素
PART 01
探究活动一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H2O
O2
CO2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观察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氧原子
物质 相同原子 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H2O
O2
CO2
O
讨论:上述分子的原子中有什么相同点?
O
O
8
8
8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8的所有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 6 的所有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 1 的所有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
同理可知
1.元素的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种类。
思考:1.定义中的原子能改成粒子吗?
2.元素的种类和电子数有关系吗?
氨分子(NH3)
水分子(H2O)
+11
2
8
1
+11
2
8
失去1个电子
Na
Na
+
2.元素和原子的比较
元素 原子
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观粒子
不同点 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②是宏观的概念 ③只能组成物质,不能构成物质 ①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②是微观的概念
③可构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相互 关系 原子与元素是个体与总体的关系,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知识视窗
氕、氘、氚分别是氢元素的三种原子,如图是氕、氘、氚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和不同的特征?
氕、氘、氚原子的中子数分别为0、1、2,但质子数相同,都属于氢元素。
3.元素的种类和性质
(1)元素的种类:物质的种类很多,但组成它们的元素却只有100余种。
(2)元素的性质:
①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②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和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4.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
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
(1)地壳中含量居于前五位的元素是(质量分数):
氧、硅、铝、铁、钙
(2)多数元素含量虽然很少,
但它们的作用却不可忽视,例如碳、氮、硫、磷等元素,都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如果缺乏这些元素,生物体便无法生存。和繁衍
1.钠元素与铝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随堂练习
C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铝 B.氧 C.硅 D.铁
A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
B.钠原子和钠离子都属于钠元素
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D.原子如果得到或者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
随堂练习
C
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PART 02
1.元素符号的概念和表示
(1)概念:为了便于研究和交流,国际上用统一的字母来表示各种元素,称为元素符号。
(2)表示:元素符号采用该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如果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则再加第二个乃至第三个字母(小写)来表示。“一大二小”
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思考讨论,下列符号表示什么?
O
氧元素
1个氧原子
宏观意义:表示一种元素
微观意义: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注:若某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元素符号还可表示该种物质
(金属单质、某些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
随堂练习
1.请判断下列元素符号的书写是否正确,不正确请改正
钠Na 镁MG 钙Zn 锰mn
√
×
×
×
镁Mg
钙Ca
锰Mn
随堂练习
2.请说出下列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H Na Cu He
3.2H表示什么意义?能表示两个氢元素吗?
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系数后,只能表示微粒个数,不能表示某元素。如:2H只表示三个氢原子,3Mg2+只表示3个镁离子。
元素周期表
PART 03
1.认识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将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按原子的核电荷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而成的表,叫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
俄国化学家
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第二张元素周期表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横行(周期):每一横行叫一周期,共7个周期。
(2)纵列(族):每一纵行叫一族(其中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3)每一格
8 O
氧
16.00
原子序数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相对原子质量
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随堂练习
1.硒元素有防癌抗癌作用。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数值为4
B.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g
C
单质和化合物
PART 04
1.单质和化合物的比较
单质 化合物
概念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区别 宏观组成 由同种元素组成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微观构成 由同种原子或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同一种分子所构成 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同一种分子所构成
判断依据 纯净物,且只含一种元素 纯净物,且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举例 氧气(O2)、氢气(H2)、碳(C)等 水(H2O)、二氧化碳(CO2)等
联系 都是纯净物,一般 情况下可相互转化 单质
化合物
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
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
2.氧化物
(1)概念:仅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
(2)举例:二氧化碳(CO2)、水(H2O)
(3)关系
单质
化合物
含氧化合物
氧化物
1.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A.反应类型关系 B.物质组成与构成
C.原子结构 D.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随堂练习
C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