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盘古开天地
(部编版)四年级
上
www.21cnjy.com
第3课时
一
素养目标
目录
学习活动
二
课后作业
三
板书设计
四
素养评价
五
一
素养目标
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
学习课文,想一想盘古在自己心目中的是什么样的人。
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能从课文中找出自己认为神奇的地方,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感受盘古的献身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共趣。
二
学习活动
活动流程
子任务一:展开想象话神奇
环节一:研读文本,体会盘古的伟大。
环节二: 拓展延伸,感受人物形象。
情境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了解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谁来说一说 ?
起因:宇宙混沌,盘古沉睡
经过:有一天天和地分开后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倒下以后拿起斧头,劈开天地,顶天立地,天地形成,化身万物
结果:世界形成
环节一:研读文本,体会盘古的伟大。
阅读第一部分。
读第1自然段,思考:天地未分开之前是什么样的状态?你有怎样的感受?
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
宇宙混沌的景象非常神奇,既令人恐惧,又让人好奇,极具吸引力。
环节一:研读文本,体会盘古的伟大。
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一万八千年。一万八千年说明什么?
“一万八千年”,具体的数字突出了盘古在混沌的宇宙中睡了很长时间。此处是这篇神话故事的第一个神奇的地方,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
阅读第二部分。
读第2自然段,思考:盘古用斧头劈碎“大鸡蛋”后,他的周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环节一:研读文本,体会盘古的伟大。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天和地初步形成。
环节一:研读文本,体会盘古的伟大。
“劈”写出盘古的动作十分有力量,有气魄。说明他讨厌黑暗,向往光明。
有一天,盘古醒来了,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
圈画出表示盘古醒来后动作的词语。
思考:你能找出描写天地形成的句子中的反义词吗?说一说它们写出了什么?
“轻—重”“清—浊”这两组反义词,写出了构成天地物质的不同,“缓缓——慢慢,上升——下降”一组近义词,一组反义词,则写出了“大鸡蛋”中的物质变成天和地的过程,体现了盘古开辟天地非常艰难。
环节一:研读文本,体会盘古的伟大。
环节一:研读文本,体会盘古的伟大。
自由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圈画出表示盘古雄伟、高大形象的词语?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环节一:研读文本,体会盘古的伟大。
阅读第4自然段。
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高极了,地变得厚极了。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
思考:“一万八千年”说明什么?
说明了时间久,表现出盘古有恒心,有毅。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说明了什么?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说明天和地形成的过程非常漫长,写出了盘古不辞辛苦地开天地的无私与伟大。
环节一:研读文本,体会盘古的伟大。
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盘古比作一根柱子,突出了盘古对天地形成的巨大作用,表现了盘古坚强不屈,认真负责的精神。
环节一:研读文本,体会盘古的伟大。
阅读第5自然段
盘古的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化作了万事万物。完成下表。
环节一:研读文本,体会盘古的伟大。
呼出的气息 变成了
发出的声音 变成了
左眼 变成了
右眼 变成了
肌肤 变成了
四肢和躯干 变成了
血液 变成了
汗毛 变成了
汗水 变成了
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隆隆的雷声
照耀大地的太阳
给夜晚带来光明的月亮
辽阔的大地
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
奔流不息的江河
茂盛的花草树木
滋润万物的雨露
作者为什么写盘古的身体发生这样的变化?
这样写是为了突出盘古无私奉献的伟大形象。
环节一:研读文本,体会盘古的伟大。
这个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表示列举的省略。段末的省略号给人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
朗读课文6自然段
环节一:研读文本,体会盘古的伟大。
小组交流:课文结尾强调了什么?
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环节一:研读文本,体会盘古的伟大。
思考:盘古有哪些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力气大: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大鸡蛋”就裂开了一条缝,他拿起斧头就劈开了黑暗。
有责任心:因为怕天地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中间。
持之以恒:盘古像一根柱子一样撑在天地之间,撑了不知多少年。
无私奉献: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器官变成了宇宙万物。
讨论:说说你心目中的盘古是什么样的。
环节一:研读文本,体会盘古的伟大。
我心目中的盘古高大勇猛,他勇于克服困难,坚持不懈,无私奉献。
他为给人类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而献出了自己的一切,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思考: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很神奇?
环节一:研读文本,体会盘古的伟大。
(1)天地未分开之前的状态很神奇: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
(2)天地形成时轻重、清浊分离的过程很奇幻: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3)盘古在撑起天地的过程中身体的变化很神奇: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概括课文的主题。
环节一:研读文本,体会盘古的伟大。
这篇神话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文中用神奇的想象、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阅读:夸父逐日
环节二:拓展延伸,感受人物形象。
远古时代,在我国北部荒原中,有一座巍山——成都载天山,夸父族的居民就生活在这里。他们的首领叫夸父。夸父高大威猛、力大无穷,有着钢铁铸就的体魄和性格。夸父生性率真、富于幻想,并且最喜欢看日出时阳光普照大地、万物焕发生机时的瑰丽景象。可是,太阳每天东升西落,黑夜难免交错降临,一天中总要有一半的时间笼罩在黑暗与阴冷之中。这使夸父感到非常恼怒,于是他对全族的子民说:“我要把太阳追回来,让光明和温暖与我们同在!让夸父族的天空永远晴朗!”说完,他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飞奔而去。
环节二:拓展延伸,感受人物形象。
夸父追啊追,跨过了一座座高山,穿过了一条条大河,转眼之间跑出了几千里,来到了太阳落下的地方——禺谷(也叫“虞渊”)。夸父高兴极了,眼前是一团极大极亮的火球,他的身体被红彤彤的阳光包裹着。他情不自禁地张开双臂,想要拥抱这炫目的太阳。忽然,一阵难忍的干渴与燥热占据了他的身躯,他几乎支撑不住,险些倒下。是啊,这样马不停蹄地跑了大半天,加上被炙热的太阳连续烘烤,怎么能不口渴呢?
于是,夸父俯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几下就把两条河的水都喝干了。
环节二:拓展延伸,感受人物形象。
可那份焦渴的感觉,依旧十分强烈。
夸父又向北方奔去,想去喝大泽(又叫“瀚海”,传说是雁门山北边一片纵横千里的水域) 里的水。可是,他还没有跑到,便在半路上渴死了。
夸父死后,他的身体变成了一座巍峨壮丽的高山。他随身携带的手杖,化作一片枝叶繁茂、硕果累累的桃林。人们说,夸父想要把这些留给后世追求理想和光明的勇士,在漫漫长路中为他们遮阳避雨、充饥解渴。
(选自《中国民间故事丛书》)
说一说,夸父是怎样的一个人?
环节二:深入提问与讨论,学习有效记录方法
夸父是一个具有英雄气概、浪漫情怀、勇敢决心和无私奉献精神的远古部落首领。
三
课后作业
课后收集中国的神话故事读一读,然后讲给同学听。
课后作业
四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创造 顶天立地
身化万物
五
素养评价
素养评价
内容 评价标准 优 良 中
课文内容理解 能否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并感受盘古的伟大精神
朗读 能力 能否朗读流畅,语调自然,能准确传达文本的情感和氛围。
合作与交流 能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讨论,能提出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与小组成员合作默契。
素养评价
内容 评价标准 优 良 中
总结与反思 能否准确理解并概括课文的主题(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赞美盘古勇于献身的精神),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反思和感悟。
拓展阅读与理解 能否深入理解夸父逐日的故事,能够准确阐述夸父的形象特征、性格特点以及故事所传达的精神内涵。
课程结束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单元
课题:盘古开天地
内容分析: 分析课文,体会盘古的伟大精神。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学习课文,想一想盘古在自己心目中的是什么样的人。 语言运用: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思维能力:能从课文中找出自己认为神奇的地方,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审美创造:感受盘古的献身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共趣。
【教学重点】 1.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2.能从课文中找出自己认为神奇的地方,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教学难点】 1.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2.能从课文中找出自己认为神奇的地方,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活动流程:子任务一:展开想象话神奇 环节一:研读文本,体会盘古的伟大。 环节二: 拓展延伸,感受人物形象。 情境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了解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谁来说一说 ? 预设:起因:宇宙混沌,盘古沉睡 经过:有一天天和地分开后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倒下以后拿起斧头,劈开天地 顶天立地,天地形成 化身万物 结果:世界形成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感受神话的神奇。 (板书课题)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研读文本,体会盘古的伟大。
(一)阅读第一部分。 1.读第1自然段,思考:天地未分开之前是什么样的状态?你有怎样的感受? (1)小组合作交流。 (2)小组反馈。 预设: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 宇宙混沌的景象非常神奇,既令人恐惧,又让人好奇,极具吸引力。 2.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一万八千年。万八千年说明什么? 预设:“一万八千年”,具体的数字突出了盘古在混沌的宇宙中睡了很长时间。此处是这篇神话故事的第一个神奇的地方,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阅读第二部分。 1.读第2自然段,思考:盘古用斧头劈碎“大鸡蛋”后,他的周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分小组讨论交流,小组代表汇报。 预设: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天和地初步形成。 2.有一天,盘古醒来了,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 圈画出表示盘古醒来后动作的词语。 预设:“翻身”“拿”“劈” “劈”写出盘古的动作十分有力量,有气魄。说明他讨厌黑暗,向往光明。 思考:你能找出描写天地形成的句子中的反义词吗?说一说它们写出了什么? 小组内自主学习,教师巡视。 “轻—重”“清—浊”这两组反义词,写出了构成天地物质的不同,“缓缓——慢慢,上升——下降”一组近义词,一组反义词,则写出了“大鸡蛋”中的物质变成天和地的过程,体现了盘古开辟天地非常艰难。 (三)自由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圈画出表示盘古雄伟、高大形象的词语?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预设:“头顶天” “脚踏地” (四)阅读第4自然段。 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高极了,地变得厚极了。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 (1)思考:“一万八千年”说明什么? 预设: 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预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盘古比作一根柱子,突出了盘古对天地形成的巨大作用,表现了盘古坚强不屈,认真负责的精神。 (1)小组内自主学习,教师巡视。 (3)合作交流: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说明了什么? 预设:“又不知过了多少年”说明天和地形成的过程非常漫长,写出了盘古不辞辛苦地开天地的无私与伟大。 (五)阅读第5自然段 (1)盘古的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化作了万事万物。完成下表。 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发出的声音隆隆的雷声左眼变成了照耀大地的太阳右眼变成了给夜晚带来光明的月亮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2)作者为什么写盘古的身体发生这样的变化? 这样写是为了突出盘古无私奉献的伟大形象。 这个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表示列举的省略。段末的省略号给人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 朗读课文6自然段,思考: 小组交流:课文结尾强调了什么? 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思考:盘古有哪些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力气大: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大鸡蛋”就裂开了一条缝,他拿起斧头就劈开了黑暗。 有责任心:因为怕天地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中间。 持之以恒:盘古像一根柱子一样撑在天地之间,撑了不知多少年。 无私奉献: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器官变成了宇宙万物。 3.说说你心目中的盘古是什么样的。 小组交流,选出代表回答。 我心目中的盘古高大勇猛,他勇于克服困难,坚持不懈,无私奉献。他为给人类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而献出了自己的一切,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思考: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很神奇? 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1)天地未分开之前的状态很神奇: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 (2)天地形成时轻重、清浊分离的过程很奇幻: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3)盘古在撑起天地的过程中身体的变化很神奇: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七)概括课文的主题。 学生交流,讨论,选出代表发言。 这篇神话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文中用神奇的想象、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认真课文内容。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全班交流。 朗读课文。 分享作者的连续观察的感受。 小组交流,积极探讨。 分享、总结。 感受生动描绘,学习精准表达。
活动意图: 读悟结合,在读中悟,在悟中读。作者介绍爬山虎脚的内容较为浅显,如何让学生学会认真观察和形象描绘是本课的难点。
环节二:拓展延伸,感受人物形象。
阅读:夸父逐日 远古时代,在我国北部荒原中,有一座巍山——成都载天山,夸父族的居民就生活在这里。他们的首领叫夸父。夸父高大威猛、力大无穷,有着钢铁铸就的体魄和性格。夸父生性率真、富于幻想,并且最喜欢看日出时阳光普照大地、万物焕发生机时的瑰丽景象。可是,太阳每天东升西落,黑夜难免交错降临,一天中总要有一半的时间笼罩在黑暗与阴冷之中。这使夸父感到非常恼怒,于是他对全族的子民说:“我要把太阳追回来,让光明和温暖与我们同在!让夸父族的天空永远晴朗!”说完,他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飞奔而去。 夸父追啊追,跨过了一座座高山,穿过了一条条大河,转眼之间跑出了几千里,来到了太阳落下的地方——禺谷(也叫“虞渊”)。夸父高兴极了,眼前是一团极大极亮的火球,他的身体被红彤彤的阳光包裹着。他情不自禁地张开双臂,想要拥抱这炫目的太阳。忽然,一阵难忍的干渴与燥热占据了他的身躯,他几乎支撑不住,险些倒下。是啊,这样马不停蹄地跑了大半天,加上被炙热的太阳连续烘烤,怎么能不口渴呢? 于是,夸父俯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几下就把两条河的水都喝干了。 可那份焦渴的感觉,依旧十分强烈。 夸父又向北方奔去,想去喝大泽(又叫“瀚海”,传说是雁门山北边一片纵横千里的水域) 里的水。可是,他还没有跑到,便在半路上渴死了。 夸父死后,他的身体变成了一座巍峨壮丽的高山。他随身携带的手杖,化作一片枝叶繁茂、硕果累累的桃林。人们说,夸父想要把这些留给后世追求理想和光明的勇士,在漫漫长路中为他们遮阳避雨、充饥解渴。 (选自《中国民间故事丛书》) 说一说,夸父是怎样的一个人? 小组交流,然后选出代表分享自己的见解。 夸父是一个具有英雄气概、浪漫情怀、勇敢决心和无私奉献精神的远古部落首领。 学生朗读课文。 体会记录的方法。
活动意图: 通过学习总结,感受作者连续的观察的方法,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结合个人观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留心观察事物的能力。
课堂总结: 这篇课文写的是盘古开天地的过程。盘古拿起斧头劈开了天地,并用自己的身躯支撑在天地之间。等到天地成形之后,盘古倒下了,身体的器官变成了世间万物。赞美了盘古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
作业布置: 课后收集中国的神话故事读一读,然后讲给同学听。
板书设计: 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创造 顶天立地 身化万物
评价量表(或评价设计): 内容评价标准优良中课文内容理解 能否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并感受盘古的伟大精神。 朗读 能力 能否朗读流畅,语调自然,能准确传达文本的情感和氛围。合作与交流 能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讨论,能提出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与小组成员合作默契。 总结与反思 能否准确理解并概括课文的主题(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赞美盘古勇于献身的精神),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反思和感悟。拓展阅读与理解 能否深入理解夸父逐日的故事,能够准确阐述夸父的形象特征、性格特点以及故事所传达的精神内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