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8 22:32:34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20小题总分40分)
1.D; 2.B; 3.D; 4.D; 5.C; 6.C; 7.B; 8.A; 9.D; 10.D; 11.C; 12.A; 13.C; 14.A; 15.A; 16.C; 17.C; 18.A; 19.A; 20.D;
二、判断题(本题共5小题总分10分)
21.×; 京师大学堂改为京师同文馆; 22.师夷长技以制夷;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3.错误; 护法运动改为二次革命; 24.团体; 政党; 25.√; √;
三、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总分50分)
26.(1)资料:《天朝田亩制度》;“梦”:平分土地、同甘共苦、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意思相近即可)
(2)派别:洋务派。梦想:师夷长技以自强(或意思相近即可)。尝试:如: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创办新式学堂;创建近代海军(任写出其中两个即可)或洋务派创办的具体企业、学校等(任写出其中两个即可)。
(3)梦想:变法图强,救亡图存。(意思相近即可)努力:公车上书;创办报刊、发表《变法通议》呼吁变法;参与戊戌变法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7.(1)DACB。
(2)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场景:在《鸦片战争》中,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和法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事件:在《林则徐》中,1839年6月,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关天培在虎门炮台抗击英军;在《太平天国》中,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精神品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以国家民族危亡为己任,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28.(1)①鸦片战争;②《马关条约》;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变化: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由商品输出变成资本输出。
(2)林则徐主要功绩领导了虎门销烟;邓世昌主要功绩指挥黄海海战抗击日军,最后壮烈牺牲。他们具有不惧生死的爱国主义精神。
(3)目的:取尽洋人之科学;资产阶级。民主、科学;陈独秀。
(4)感悟: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中国人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等。做法:努力学习,发愤图强;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等。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20小题总分40分)
1.(2分)清道光十六年(1838年),少卿许乃济针对鸦片问题上书道光帝,建议“准令夷商将鸦片照
药材纳税…听任民间吸食…内地得随处种植”。道光帝令各地对其进行讨论,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
律等对此连连叫好,广东等地官员对此激烈反对和抨击。据此可知当时()
A.个别清朝官员己被英国收买
B.道光皇帝有意放弃禁烟政策
C.战争失败使清政府自甘堕落
D.林则徐面临的局势复杂艰难
2.(2分)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路者在中国兴办工商业、倾销商品、操纵市场、把持海关等
。这说明()
A.中国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B.中国独立主权完整遭到破坏
C.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D.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发生改变
3.(2分)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带来了中国社会的蝴蝶效应,《南京条约》的签订结束了广州十三行垄断
贸易的时代,推动了上海的崛起,中国进出口重心转移到长江中下游。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南京条约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确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税款,必须双方协议
C.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D.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4.(2分)继虎门销烟后,林则徐在广州城南靖海门东炮台又进行了三次大规模销烟,不仅烧毁鸦片,还
烧毁吸食鸦片的烟具,使广州“公开的烟馆一个也没有了”。这表明,靖海门销烟()
A.造成了白银大量外流局面
B.扭转了中国贸易顺差情况
C.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5.(2分)作家冯骥才说:“从历史角度看,天津小洋楼是西方入侵的一目了然的证据:从文化角度看,
它却是本土文化一个奇异的创造。进而说,是在被动历史背景下主动的文化创造。”在“西方入侵”过
程中把天津开为商埠的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6.(2分)英法联军之役完结后不久,沙俄又以调停战争有功为借口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
条约规定清政府承认《瑗珲条约》的有效性,并将原定两国“共管”的中国领土划归沙俄。这段材料意
在强调()
A.中俄《北京条约》的签署遵循双方自愿原则
B.沙俄调停战争有功,其获取土地是应该的
C.沙俄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攫取了大量利益
D.中俄《北京条约》划定了中俄的国界
7.(2分)1853年,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写道: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己经延续了约十
年之久,现在汇合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推动了这次大爆
发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段论述中的“革命”爆发的标志是()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公车上书
D.五四运动
8.(2分)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曾出现过一系列努力,他们旨在改造国家到某一程度,使之一方面得以
顺利参加近代世界的种种活动,另一方面又无须彻底改变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体现这些观念的政治制度
。最能佐证该学者观点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9.(2分)《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
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
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A.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的许多城市
B.允许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巨额赔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10.(2分)2020年的庚子年我们遭遇病毒的侵袭,有人作诗云:“这个庚子不寻常,冠状病毒莫猖狂。
全国上下齐努力,春暖花开你必亡。”表达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战胜疫情的信心。回顾历史,曾经的庚子
年我们遭受过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120年前的庚子年遭受的侵略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