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暗与立体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明暗与立体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4-10-18 23:2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明暗与立体》
教学内容 《明暗与立体》 设计人: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物体的明暗发现方法。 2.学生能初步运用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 3.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 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1.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2.射灯;3.摆放石膏形体的桌子,配以衬布;4.投影仪;5.范画两幅;6.铅画纸一张(4k)、铅笔、美工刀。 学具准备:8开素描纸,绘图铅笔、画板、橡皮。
教学过程 备注
活动一:欣赏导入 同学们,我们看教室两边墙上,这些是美术兴趣小组同学们的素描作品,你们能看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 对,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现的石膏体。那么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共同学习新的一课“明暗与立体”。(出示课题) 活动二:探究新知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明暗怎样产生的。 (写生灯)你们来看,这是一张白纸,我们把它放在灯光下,你来观察一下,在它的表面上有没有明暗变化?谁能想办法让这张纸产生明暗变化?(学生上台演示) 你是把它卷了一下,来观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总结:有了从明到暗的渐渐过渡的变化。 下面来看这位同学把纸折了一下,我们把它放到灯光下,有了什么变化? 总结:对,明和暗有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对比非常强烈。 还有一位同学把纸揉皱了,看看它在灯光下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总结:纸上出现了丰富的明暗变化。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总结出明暗时怎样产生的吗? 总结:对了,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 活动三:观察体会 1.同学们这里有一个石膏球体,我们来观察,当光线照射的它时,我们会发现什么?(出示石膏球让学生思考、议论后回答) 总结:光照后,球体表面出现了明、暗半球。你们再仔细看看,球体的亮部有没有明暗变化?暗部呢? 总结:球体的明暗变化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侧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投影(物体挡住光源产生)。(演示) 2.刚才我们分析了球体的明暗变化规律,其实任何物体在光的照射下都会产生这些明暗变化,我们来找找看。(出示石膏几何体让学生观察) 活动四:主动参与 下面老师就用铅笔画素描的形式表现圆柱明暗关系。 1.第一步是整体观察分析,要确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线所在的位置。 2.观察好了就可以起稿了,用直线画出圆柱的结构轮廓;接着画出明暗交界线、投影; 3.然后就可以铺大色调了,铺出暗面、投影的基调;(注意:用直线排成块面,顺着球的弧面画;投影注意近实远虚。) 4.最后进行细致刻画:从明暗交接线入手,先画出背光面基本调子;背光面近暗远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调亮;再从明暗交界线向亮调子由深到浅过度;亮调子用较硬铅笔画。 活动五:学生实践 作业设计: 1.学生选择立方体或圆柱体画出明暗素描,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2.注意把握以下问题: (1)灰调过少或高光位置不对; (2)明暗交界线不准; (3)投影不准; (4)排线问题; (5)反光太亮。 活动六:欣赏讲评:教师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摆放到前面,全体学生欣赏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 2.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知道了怎样运用明暗变化表现石膏几何体的立体感,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绘画中,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物体的明暗,并用画笔把他们描绘出来。 (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学生理解物体明暗的产生。) (设计意图:通过对实物的观察理解,加强学生对物体明暗认识与体验,并为下一步进行实践创作做准备。) (设计意图:演示绘画方法,给学生直观印象。)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平台。)



计 明暗与立体 教


思 用一节课时来完成明暗与立体的表现,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如果说单纯为了上课,这堂课已经可以结束了,当看到学生的作业,我知道一堂远远不够,不是说学生已经掌握了多种明暗的表现方法,而是一种都没有表现好,知识已经存在了,如何转化成技能,这是一个过程,要一点一滴的渗透,艺术是多元化的,就连明暗与立体的表现,都有好多种方法,我知道急是没有用的,欲速则不达,所以我针对学生作业一团黑,线条象铁丝,作业一个色调,形体不准,所出现的问题,逐一分析,逐一讲解改进的方法,让他们知道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