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进
一、选择题
1.(2024·河南模拟)秦孝公时期,商鞅制定军功爵制,“以多杀为爵级,以怯斗为役隶”;秦王嬴政时期,取消计首授爵,将战争胜负作为论功行赏的标准。秦国政策的调整( )
A.表明统治思想发生变化
B.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
C.顺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
D.改变了对外战争性质
2.(2024·河北唐山三模)西汉学者刘向曾说:“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这一局面的出现说明( )
A.民族交融不断深入
B.奴隶主退出历史舞台
C.社会转型趋势初显
D.争霸战争进一步激烈
3.(2024·济南二模)下表是两则取自《商君书》的材料,这反映了当时秦国( )
《画策》 “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不打胜仗),无(勿)返’”
《赏刑》 “而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
A.整体国家实力远超东方六国
B.军队的战斗力及国家动员能力强大
C.变法得到广大民众普遍拥护
D.国家政策深刻影响社会心理和行为
4.(2024·湖北武汉模拟)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对这两大“政治”,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5.(2024·河北押题)东汉明帝打算分封皇子,将众封国领地减少一半。马皇后说:“诸子裁减食邑数县,依据祖制不是已经俭省了吗?”明帝回应:“我子岂宜与先帝子等乎?岁给二千万足矣。”这说明,东汉时期( )
A.中央对王国拥有控制权
B.母族势力影响君主决策
C.皇室节俭之风盛行已久
D.地方政治制度发生质变
6.(2024·江西九江一模)宋孝宗在位27年,先后出任宰相的有17人,参知政事更是达到34人之多;同时,孝宗还恢复了宋代立国以来“异论相搅”的祖宗家法,提倡宰臣之间存有不同的政见;另外,还重用他当皇帝之前的部属们制约宰臣。孝宗这些做法有利于( )
A.保障国家决策正确 B.强化中央集权趋势
C.把控朝廷中枢权力 D.提高国家行政效率
7.(2023·百师联盟高三联考)魏文帝时期,“州、郡皆置中正……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颁行之初“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逸风”;但这一制度随时间推移却出现了一些弊端。下列诗句与这一制度出现的弊端相关的是( )
A.“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B.“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C.“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D.“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8.(2024·吉林长白山一模)元代行省实行一署多员制:一署,是指行省督政区的官署只有一个,而不像两宋监司那样设置三四个,造成司分既异,各自为政;多员,是指一个行省官署由丞相、平章等六七位长贰正官组成,避免了出现唐代节度使一官专擅局面。这一体制( )
A.兼顾中央集权与行政效率
B.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C.减少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体现了因俗而治特色
9.(2024·山东泰安高三期末)下表为《唐会要》中关于历代尚书仆射相关记载的统计表。这些记载反映出尚书仆射的设置( )
◎秦:始置,为少府属官,盖掌少府文书法令◎东汉:尚书台之副◎唐太宗:尚书省长官,位同丞相◎唐中宗:不再是宰相,仅是虚职,属荣誉性赏功之官◎安史之乱后:仆射必加同平章事,始为宰相
A.使中枢权力机构基本完备
B.受到选官制度的直接影响
C.表明其职能不断得到强化
D.体现了制度的传承与创新
10.(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一模)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向“贤士大夫”发出招贤令,汉武帝时期“举贤良”作为一项政治制度被确立下来。察举制下,官员的选拔依据最高统治者的诏令所规定的门类,由中央或地方高级官吏负责调查和引荐给中央。这表明汉代察举制( )
A.是君主专制统治的产物
B.品行成为选官的唯一标准
C.有效保障吏治清明高效
D.打破世家垄断入仕的局面
11.(2024·济南二模)宋代以前,民众对善政的地方官员,往往采取向官府陈状、直诣宫阙、遮道攀辕等方式乞求留任。宋初朝廷只禁止诣阙方式,徽宗至南宋时期则禁止任何乞留。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官员久任是地方割据的根源
B.政府强化对地方政治的调控
C.朝廷有意塑造和谐政治氛围
D.民众诉求左右选官制度调整
12.(2024·重庆教育联盟二模)急脚递铺是北宋时最机要的递铺,“日行四百里,唯军兴则用之”。神宗时又设“金字牌急脚递”,金牌“以木牌朱漆黄金字,光明眩目,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日行五百余里”。军情由皇帝亲自处分后,三省、密院不得与闻,而直达军前。这反映了当时( )
A.崇文抑武的深化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专制皇权的加强 D.枢密院职能调整
13.(2024·河北模拟)《清史稿》中记载,内阁有典籍厅、满本房、汉本房、满票签处、汉票签处、批木处、诰敕房等机构,军机处有满屋、汉屋、内翻书房、方略馆等。这些机构的职权都包括民族区分、拟定旨意、收发奏折文件、档案管理等,呈现出明显的交叉性和相似性。这种机构设置( )
A.有效防止了中央决策的失误
B.是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产物
C.表明制衡原则贯穿决策始终
D.强化了满洲贵族的政治特权
14.(2024·南充二模)《明史·职官志》载:“然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注:内监、寺人皆指太监)于是朝廷之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这表明了( )
A.君主专制的日益衰落
B.内阁的行政权受到了制约
C.中枢权力体制的异化
D.以亲制疏统治策略的形成
15.(2024·葫芦岛一模)雍正时期,在继续密折制度的同时,还建立了由亲近人员负责的文武官员优劣簿,以圈两圈、圈一圈、点一点、加一直、打一“X”的方式区分优劣五等。这一做法旨在( )
A.强化政府的廉政建设 B.任用贤良能臣参与决策
C.提升官员的行政能力 D.保证国家机器高效运转
二、非选择题
16.(2024·天津和平一模)行政区划是国家为分级管理而对地方的划分。自先秦至隋代,中国行政区划制度曾进行过多次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萌芽。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带有边防性质。郡的出现比县稍晚,也多在边地。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郡县制为汉代沿用。汉武帝分境内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这时的州还只是一种监察区,各州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巡查郡县吏治。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部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
——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
材料二 隋初沿用州、郡、县三级制。但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开皇三年(583年),兵部尚书杨尚希上表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隋文帝采用此建议,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以前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隋文帝行政区划制度改革的原因及措施。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隋行政区划制度改革共同的积极作用。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一整套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这套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历经数千年,各项制度既互为关联,又不断发展,呈现出由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乃至体系化的特点。以商周的分封制为开端,古代中国先后建立郡县制、刺史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等一整套政治制度;先后实行井田制、贡赋制、均田制、一条鞭法等一整套土地制度和经济制度;先后推行府兵制、募兵制、禁军制、猛安谋克制、八旗制等一整套军事制度。这些制度因时而异、因地而异,规范了各级管理行为和稳定了社会秩序,确保了国家权力的运行,为促进社会安定和推进文明教化等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国家制度才一直为周边国家和民族所纷纷学习和模仿。
——摘编自李国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
家治理体系的深厚历史底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专题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进
一、选择题
1.(2024·河南模拟)秦孝公时期,商鞅制定军功爵制,“以多杀为爵级,以怯斗为役隶”;秦王嬴政时期,取消计首授爵,将战争胜负作为论功行赏的标准。秦国政策的调整( )
A.表明统治思想发生变化
B.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
C.顺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
D.改变了对外战争性质
C [秦孝公时期,秦国国力尚弱,为求得生存,因此“以多杀为爵级,以怯斗为役隶”;嬴政时期,为实现全国统一,取消计首授爵,将战争胜负作为论功行赏的标准,这是顺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结果,C项正确;秦孝公和秦王嬴政的治国思想都是法家思想,排除A项;将战争胜负作为论功行赏的标准不等于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排除B项;通过政策变化无法得出秦国对外战争的性质,排除D项。]
2.(2024·河北唐山三模)西汉学者刘向曾说:“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这一局面的出现说明( )
A.民族交融不断深入
B.奴隶主退出历史舞台
C.社会转型趋势初显
D.争霸战争进一步激烈
C [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反映的是奴隶社会道德、秩序混乱和诸侯争雄局面,说明社会转型趋势初显,C项正确;民族交融不断深入与“上无天子,下无方伯”等不符,排除A项;战国初期,奴隶主阶级尚未退出历史舞台,排除B项;争霸战争进一步激烈是部分信息,并非材料主旨,排除D项。]
3.(2024·济南二模)下表是两则取自《商君书》的材料,这反映了当时秦国( )
《画策》 “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不打胜仗),无(勿)返’”
《赏刑》 “而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
A.整体国家实力远超东方六国
B.军队的战斗力及国家动员能力强大
C.变法得到广大民众普遍拥护
D.国家政策深刻影响社会心理和行为
D [根据材料“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不打胜仗),无(勿)返’……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可知,秦国商鞅变法奖励耕战,致使秦国“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不打胜仗不许返回,而且人们听说要战争都相互庆贺,起居饮食的习惯也与战争相关,说明商鞅变法的政策已深入社会,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D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是商鞅变法对秦国人们的影响,没有体现整体国家实力远超东方六国和军队战斗力的信息,排除A项和B项;变法得到广大民众普遍拥护, “普遍拥护”一词说法有所夸大,排除C项。故选:D。]
4.(2024·湖北武汉模拟)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对这两大“政治”,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B [“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指分封制,“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指郡县制,分封制是以血缘为基础的贵族政治,郡县制重视才能和政绩,属于官僚政治,B项正确;分封制容易导致地方割据,不利于中央集权,排除A项;郡县制不是血缘为纽带,排除C项;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不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排除D项。]
5.(2024·河北押题)东汉明帝打算分封皇子,将众封国领地减少一半。马皇后说:“诸子裁减食邑数县,依据祖制不是已经俭省了吗?”明帝回应:“我子岂宜与先帝子等乎?岁给二千万足矣。”这说明,东汉时期( )
A.中央对王国拥有控制权
B.母族势力影响君主决策
C.皇室节俭之风盛行已久
D.地方政治制度发生质变
A [根据材料可知,东汉明帝将被分封的皇子领地减少一半,也就是削弱了王国、侯国的实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说明东汉时期中央对王国拥有控制权,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中央对王国拥有控制权,未体现母族势力对君主决策的影响,排除B项;东汉明帝将被分封的皇子领地减少一半,也就是削弱了王国、侯国的实力,与“皇室节俭之风盛行已久”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东汉时期地方政治制度发生质变,材料信息不足,排除D项。故选A项。]
6.(2024·江西九江一模)宋孝宗在位27年,先后出任宰相的有17人,参知政事更是达到34人之多;同时,孝宗还恢复了宋代立国以来“异论相搅”的祖宗家法,提倡宰臣之间存有不同的政见;另外,还重用他当皇帝之前的部属们制约宰臣。孝宗这些做法有利于( )
A.保障国家决策正确 B.强化中央集权趋势
C.把控朝廷中枢权力 D.提高国家行政效率
C [由材料“在位27年,先后出任宰相的有17人,参知政事更是达到34人之多”“提倡宰臣之间存有不同的政见”“重用他当皇帝之前的部属们制约宰臣”可知,宋孝宗通过增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并加强对宰相的监督和牵制,以此强化君主专制,有利于皇帝把控中枢权力,故选C项;“保障”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强调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宋孝宗的做法造成冗官冗费的局面,降低了国家行政效率,排除D项。]
7.(2023·百师联盟高三联考)魏文帝时期,“州、郡皆置中正……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颁行之初“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逸风”;但这一制度随时间推移却出现了一些弊端。下列诗句与这一制度出现的弊端相关的是( )
A.“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B.“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C.“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D.“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A [结合材料中“魏文帝时期”“州、郡皆置中正”“区别人物,第其高下”“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及后来出现弊端等信息可知,材料中的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初期选官标准重视家世、道德、才能,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该制度阻隔了社会阶层流动,有利于士族垄断权力,故选A项。B项说的是两汉察举制,C项指的是礼乐制,D项指的是科举制,均排除。]
8.(2024·吉林长白山一模)元代行省实行一署多员制:一署,是指行省督政区的官署只有一个,而不像两宋监司那样设置三四个,造成司分既异,各自为政;多员,是指一个行省官署由丞相、平章等六七位长贰正官组成,避免了出现唐代节度使一官专擅局面。这一体制( )
A.兼顾中央集权与行政效率
B.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C.减少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体现了因俗而治特色
A [依据材料“一署,是指行省督政区的官署只有一个……多员,是指一个行省官署由丞相、平章等六七位长贰正官组成”可以看出,元朝实行一署多员制,强化了中央集权,同时又避免了唐宋时期的制度弊端,达到了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A项正确;“消除”表述绝对,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未涉及君权与相权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封建政府为了稳定少数民族或者边疆地区,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但是材料并未涉及,排除D项。]
9.(2024·山东泰安高三期末)下表为《唐会要》中关于历代尚书仆射相关记载的统计表。这些记载反映出尚书仆射的设置( )
◎秦:始置,为少府属官,盖掌少府文书法令◎东汉:尚书台之副◎唐太宗:尚书省长官,位同丞相◎唐中宗:不再是宰相,仅是虚职,属荣誉性赏功之官◎安史之乱后:仆射必加同平章事,始为宰相
A.使中枢权力机构基本完备
B.受到选官制度的直接影响
C.表明其职能不断得到强化
D.体现了制度的传承与创新
D [题干表中信息反映的是秦汉至唐尚书仆射这一官职的演进,秦汉至唐始终保留尚书仆射这一官职,体现其呈现传承的特点,每个历史时期尚书仆射的职责又有不同,体现创新的特征,故选D项;材料体现了尚书仆射这一官职职责的变化,体现不出中枢权力机构的完备,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选官制度,排除B项;据材料“唐中宗:不再是宰相,仅是虚职”可知,其职能和权力受到削弱,排除C项。]
10.(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一模)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向“贤士大夫”发出招贤令,汉武帝时期“举贤良”作为一项政治制度被确立下来。察举制下,官员的选拔依据最高统治者的诏令所规定的门类,由中央或地方高级官吏负责调查和引荐给中央。这表明汉代察举制( )
A.是君主专制统治的产物
B.品行成为选官的唯一标准
C.有效保障吏治清明高效
D.打破世家垄断入仕的局面
A [根据材料可知,察举制下,官员的选拔是根据统治者诏令由官员推荐给中央,由中央决定去留,说明汉代察举制是君主专制统治的产物,A项正确;B项说法过于绝对,汉代察举制还看重才能,排除;材料中虽涉及选拔贤良人才,但并不能说明汉代察举制有效保障吏治的清明高效,排除C项;打破世家垄断入仕局面的是隋唐时期的科举制,排除D项。]
11.(2024·济南二模)宋代以前,民众对善政的地方官员,往往采取向官府陈状、直诣宫阙、遮道攀辕等方式乞求留任。宋初朝廷只禁止诣阙方式,徽宗至南宋时期则禁止任何乞留。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官员久任是地方割据的根源
B.政府强化对地方政治的调控
C.朝廷有意塑造和谐政治氛围
D.民众诉求左右选官制度调整
B [据材料可知,朝廷不断下诏禁止乞留,反映当时吏治的基本情况,也能够反映朝廷对地方控制及监察力度的加强,故选B项;地方割据的根源在于小农经济的分散性,排除A项;朝廷的做法是为了强化对地方的控制,而不是有意塑造和谐的政治氛围,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内容是官员的留任,与选官制度无关,且“民众左右”的说法也过于绝对,排除D项。]
12.(2024·重庆教育联盟二模)急脚递铺是北宋时最机要的递铺,“日行四百里,唯军兴则用之”。神宗时又设“金字牌急脚递”,金牌“以木牌朱漆黄金字,光明眩目,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日行五百余里”。军情由皇帝亲自处分后,三省、密院不得与闻,而直达军前。这反映了当时( )
A.崇文抑武的深化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专制皇权的加强 D.枢密院职能调整
C [据材料可知,北宋时期,通过急脚递铺、金字牌急脚递等收发情报,皇帝做出的军事决策可以快速送达军前,反映了皇权对军权的直接控制,体现了专制皇权的加强,故选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对文官的重用,也没有涉及对武官的抑制,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皇权的强化,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皇帝的机要命令可以绕过枢密院,没有涉及枢密院职能的调整,排除D项。]
13.(2024·河北模拟)《清史稿》中记载,内阁有典籍厅、满本房、汉本房、满票签处、汉票签处、批木处、诰敕房等机构,军机处有满屋、汉屋、内翻书房、方略馆等。这些机构的职权都包括民族区分、拟定旨意、收发奏折文件、档案管理等,呈现出明显的交叉性和相似性。这种机构设置( )
A.有效防止了中央决策的失误
B.是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产物
C.表明制衡原则贯穿决策始终
D.强化了满洲贵族的政治特权
B [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了内阁和军机处在机构设置上的交叉性和相似性,它们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因此是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产物,B项正确;“有效”说法太过绝对,排除A项;内阁、军机处作为皇帝的内侍顾问机构,无决策权,排除C项;机构设置中满汉皆有,排除D项。]
14.(2024·南充二模)《明史·职官志》载:“然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注:内监、寺人皆指太监)于是朝廷之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这表明了( )
A.君主专制的日益衰落
B.内阁的行政权受到了制约
C.中枢权力体制的异化
D.以亲制疏统治策略的形成
C [据材料“然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可知,由于内阁的票拟需要太监批红,导致太监权力过大,败坏朝廷纲纪,故选C项;太监权力的加强,本质上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而非日益衰落,排除A项;明朝的内阁作为内侍机构,只有咨询权没有行政权,排除B项;以亲制疏统治策略早在汉代已经形成,排除D项。]
15.(2024·葫芦岛一模)雍正时期,在继续密折制度的同时,还建立了由亲近人员负责的文武官员优劣簿,以圈两圈、圈一圈、点一点、加一直、打一“X”的方式区分优劣五等。这一做法旨在( )
A.强化政府的廉政建设 B.任用贤良能臣参与决策
C.提升官员的行政能力 D.保证国家机器高效运转
D [据材料“以圈两圈……的方式区分优劣五等”可知,这种区分官员办事能力的办法,可以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快捷地分派任务、知人善任,有效地促进了国家机器的高效运转,故选D项;廉政建设是对官员任职期间品行的考察,与题中区分官员工作能力的主旨不符,排除A项;雍正时期官员分等有优劣,不能说明任用贤良能臣参与决策,排除B项;据材料可知,区分优劣便于皇帝对官员行政能力的掌握,提升官员的行政能力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
16.(2024·天津和平一模)行政区划是国家为分级管理而对地方的划分。自先秦至隋代,中国行政区划制度曾进行过多次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萌芽。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带有边防性质。郡的出现比县稍晚,也多在边地。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郡县制为汉代沿用。汉武帝分境内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这时的州还只是一种监察区,各州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巡查郡县吏治。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部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
——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
材料二 隋初沿用州、郡、县三级制。但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开皇三年(583年),兵部尚书杨尚希上表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隋文帝采用此建议,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以前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隋文帝行政区划制度改革的原因及措施。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隋行政区划制度改革共同的积极作用。
解析 (1)演变:根据所学可得出,周朝实行分封制;根据材料一“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萌芽……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可得出,战国时在边地出现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在边地设置郡县);根据材料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得出,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根据材料一“郡县制为汉代沿用”并结合所学得出,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根据材料一“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可得出,东汉至南北朝实行州、郡、县三级制。(2)原因:根据材料二“但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得出,地方出现分权倾向;根据材料二“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得出,机构设置混乱(郡县过多)。措施:根据材料二“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得出,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合并州县。(3)积极作用:根据材料二“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并结合所学,可从有利于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提高行政效率、确立行政区划模式等角度概括。
答案 (1)演变:周朝实行分封制;战国时在边地出现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在边地设置郡县);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东汉至南北朝实行州、郡、县三级制。
(2)原因:地方出现分权倾向;机构设置混乱(郡县过多)。措施: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合并州县。
(3)积极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国家统一;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管理层次);确立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基本模式。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一整套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这套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历经数千年,各项制度既互为关联,又不断发展,呈现出由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乃至体系化的特点。以商周的分封制为开端,古代中国先后建立郡县制、刺史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等一整套政治制度;先后实行井田制、贡赋制、均田制、一条鞭法等一整套土地制度和经济制度;先后推行府兵制、募兵制、禁军制、猛安谋克制、八旗制等一整套军事制度。这些制度因时而异、因地而异,规范了各级管理行为和稳定了社会秩序,确保了国家权力的运行,为促进社会安定和推进文明教化等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国家制度才一直为周边国家和民族所纷纷学习和模仿。
——摘编自李国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
家治理体系的深厚历史底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答案 示例
论题: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
阐述:自古以来,中国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持续发展、变革,呈现出成熟化、体系化的特点,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商周时期推行的分封制、宗法制等早期管理制度,使中国逐渐成为一个宗法社会国家,等级秩序和家国同构成为中国政治管理的显著特点。而后历经秦朝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元朝行省制等演变,中国古代的大一统政治格局逐渐确立并走向成熟。同时,历代政府在基层社会管理和赋税制度上不断创新发展,编户齐民、三长制、租庸调制、一条鞭法等制度的推行,极大地增强了古代政权的国家治理能力,成就了数个盛世王朝,使古代中国创造出辉煌的农耕文明,并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方面成就显著,不仅为中国的发展延续奠定了历史基础,同时也是世界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示例”只作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也可从其他角度拟定论题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