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智慧
一、选择题
1.(2024·河南平顶山月考)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墓竹简《博律》中规定,百姓要如实填报户籍,不得隐瞒家内奴隶,不得未老报名,已名不报,不得以壮年报病废,已成丁报幼小等;秦简《编年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一年“令黔首自实田”,即命令全国百姓向官府申报自己的年龄和实有土地数。这些史料可以佐证秦代( )
A.专制和集权导致行政成本增加
B.形成了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C.郡县制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确立
D.注重强化对基层社会的控制
D [根据材料可知,秦朝十分重视户籍管理,睡虎地秦墓竹简《博律》中对百姓申报户籍的规定十分详尽,秦始皇三十一年登记百姓的土地数量,对男丁户籍的管理和农民土地数量的掌握便于政府的赋役征收,从而强化了对基层社会的控制,故D项正确;AC两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排除;B项是对材料的误读,故排除。故选D。]
2.(2024·日照二模)在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中,有登录户主姓名、妻子、儿女的年龄,以及财产,如奴婢、田宅等;在居延(内蒙古西部)汉简中也保存了户籍的片段,每户名下,均登录属于本户的人口及奴婢、田宅、牛马、车辆等状况。这些信息可以直接印证( )
A.土地私有是否取得优势地位
B.边疆地区的农耕经济发展状况
C.治理体系向基层延伸的情况
D.政府对私有财产权的重视程度
C [据材料可知,秦简和汉简上登记了人口、土地、奴婢等详细的户籍信息,有利于基层的有效治理,印证了治理体系向基层延伸的情况,故选C项;秦简和汉简上都未提及土地具体占有情况,无法印证土地私有是否取得优势地位,排除A项;秦简和汉简只提及登录人口、奴婢、田宅等,不能反映具体经济发展状况,排除B项;材料表明秦汉时期政府对户籍登记较为重视,但未涉及对私有财产权的重视,排除D项。]
3.(2024·张家口一模)东汉有“三互法”:甲州人在乙州为官,同时乙州人在丙州为官,则丙州人不但不能到乙州为官,也不能到甲州为官。三州婚姻之家也是如此,例如,史弼是陈留考城人,其妻是山阳巨野人,朝廷任命他为山阳太守,他以三互法为由,转拜为平原相。该制度设计旨在( )
A.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B.弥补政府监察体系的不足
C.完善官僚选拔制度 D.推动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
A [“三互法”的目的是防止地方官与地方势力相互勾结庇护、结党营私,以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故选A项;“三互法”不属于政府监察体系,排除B项;完善官僚选拔制度是表象,而不是目的,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三互法”的政治目的,而非经济目的,排除D项。]
4.(2024·山东泰安高三期末)董仲舒的著作《春秋决狱》是一部以经义代替法律的判例集。西汉桓宽说:“《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材料说明《春秋决狱》( )
A.强调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以当事人作案动机为判案依据
C.是一部比较完善的法律文件
D.以儒家经典作为判案的标准
B [据材料“《春秋决狱》是一部以经义代替法律的判例集”“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可知,《春秋决狱》以经义应用于审案过程中,根据案情事实探究当事人的动机,动机善良者即使违反法律也应从轻处罚,动机邪恶者即使行为符合法律也应受到惩罚,故选B项;结合所学可知,《春秋决狱》以经义应用于审案过程中,是律令儒家化的体现,其目的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并未体现其强调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排除A项;据材料“《春秋决狱》是一部以经义代替法律的判例集”不足以得出这是一部比较完善的法律文件,C项夸大其词,排除;题干反映的是以作案动机作为判案的依据之一,“以儒家经典作为判案的标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5.(2024·山东青岛一模)董仲舒认为,人性分三品,大多数人持“中民之性”,“中民之性如茧如卵,卵待孵二十日而后能为雏,茧待缫以涫汤而后能为丝,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其主张( )
A.宣扬了孟子人性善学说
B.强调了社会教化的重要性
C.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D.论证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
B [据材料可知,董仲舒认为人性需要通过教育和培养才能变好,就像茧需要经过热水煮后才能变成丝一样,这表明他主张通过社会教化来引导和塑造人的品性,B项正确;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而董仲舒认为人性有三品,且需要通过教化才能为善,与孟子的观点不同,排除A项;汉武帝的尊儒举措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排除C项;董仲舒的观点主要是关于人性和教化的,没有直接论证封建统治的合理性,排除D项。故选B项。]
6.(2024·烟台一模)下表为唐代敦煌户籍资料关于“受田”的统计。这可以用来说明( )
年代 户数 永业田(亩) 口分田(亩)
应受 已受 未受 应受 已受 未受
天宝元年(742年) 43 1 180 1 075 105 4 820 757 4 063
大历四年(769年) 18 540 449 91 1 790 541 1 249
A.赋役制度有待调整 B.中央政府权力减弱
C.国家严控土地交易 D.小农经济大量破产
A [据表中的信息,唐朝中期受田户数的数量大幅度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唐朝中期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走向解体,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国家的财政收入,因此赋役制度有待调整,故选A项;材料反映了唐朝中期政府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并非反映唐朝中央政府权力减弱,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国家严控土地交易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小农经济大量破产开始于鸦片战争后,排除D项。]
7.(2024·山东聊城一模)唐代,朝廷对岭南的官员输出以贬谪为主,对西域的官员输出以建功为主。在贬流文人的笔下,岭南不仅是“牢笼”,更是“鬼门关”“死亡乡”;而岑参认定“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甚或姚崇、宋塬、苏颈等人因曾就职西北边疆而官拜宰相。这一差别反映了,当时( )
A.民族政策的重北轻南 B.经济发展的区域失衡
C.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 D.南北诗风的源流特色
A [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唐代,朝廷对岭南的官员输出以贬谪为主,对西域的官员输出以建功为主”和所学可知,唐朝时期,官员去岭南和西域的结果有着显著的不同,且在文人笔下也有着不同的记载,这主要和唐朝时期的民族政策有关,在地理位置上重视西北地区,A项正确;材料与经济发展的区域失衡无关,排除B项;南方的自然条件要优于北方,但是材料中岭南却不受重视,排除C项;材料与诗风的源流特色无关,是政府政策导致的,排除D项。故选A项。]
8.(2024·山东菏泽一模)下表是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还纳本息示意列表。这一政策的特征( )
借贷方式 实际支给 还贷数 实际价值
现钱例 1 000文 1 200文(借钱还钱) 1 200文
120斗(借钱还粮) 2 400文
A.加强人身控制 B.放松经济控制
C.税收的公平化 D.实物的货币化
D [据材料可知,借贷方式为“现钱例”,在“实际支给1 000文”的情况下,如还钱则需要“1 200文”,而还粮则需要“120斗”(实际价值2 400文),说明青苗法不管是借贷还是还贷,更倾向于货币,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青苗法的还纳本息状况,没有体现政府加强了对百姓的控制,排除A项;青苗法是政府通过对百姓放贷来缓和百姓的困难,可以增加政府的收入,但不能由此说明政府对经济的控制放松,排除B项;青苗法的还贷本息不属于税收,排除C项。]
9.(2024·山东威海·期中)《北史》载:(孝文帝诏)“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孝文帝此项改革( )
A.推动了北魏封建化进程
B.加快北魏统一北方的进程
C.大大加剧了民族间矛盾
D.顺应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D [北魏孝文帝通过降爵黜官的方式推行汉语,这将大大加速鲜卑族的汉化过程,从而顺应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故选D项;学习汉语是推动北魏的汉化过程,北魏本身已经是封建化政权,排除A项;孝文帝在位时北魏早已统一了北方,排除B项;此项改革推动了鲜卑族的汉化,促进了民族交融,不会加剧民族矛盾,排除C项。]
10.(2024·湖南岳阳期末)明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这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下列选项中,对张居正推广一条鞭法前所处的经济状况表述正确的是( )
A.商品经济已超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优势地位
B.白银已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
C.美洲等地白银的大量流入,解决了明朝府库空虚问题
D.通过清丈全国土地,土地兼并现象已经得到根本遏制
B [根据材料“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后期,随着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白银逐渐成为社会流通的主要货币,是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在“一条鞭法”推行后,由于“赋役合并、一概折银”,白银已逐渐成为国家财政的基本支付手段,B项正确;“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古代经济结构中占据主要地位,“商品经济已超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白银的大量流入,并不能解决明朝府库空虚问题,排除C项;“土地兼并”是由于封建土地私有制造成的,在古代不可能得到根本遏制,排除D项。故选B项。]
11.(2024·广东湛江开学考试)唐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元朝设立了宣政院统辖吐蕃事务;清朝推行“改土归流”,维护西南地区的安定。据此可知,唐至清朝的边疆治理措施( )
A.强化了边疆的军事管理
B.贯穿了“大一统”思想
C.确立了因俗而治的方针
D.消除了边疆地区的隐患
B [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从唐至清边疆治理采用不同措施,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贯穿了“大一统”思想,B项正确;宣政院、改土归流不是军事管理,排除A项;改土归流不是因俗而治,排除C项;消除了边疆地区的隐患,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
12.(2024·山东潍坊一模)唐律规定:一般人斗殴,所处的刑罚为“笞四十”;“诸殴兄姊者”,要处以“徒二年半”;“殴祖父母、父母者”,要处以斩刑。上述规定体现了唐代法律的特点是( )
A.体系完备 B.礼法结合
C.细密严苛 D.轻罪重刑
B [根据材料可知,唐律对于斗殴的处罚,根据亲疏远近而不同,这体现了礼法结合的特点,B项正确;材料只有体现对于斗殴的处罚,无法得知是否体系完备,排除A项;法律细密严苛至少在范围上呈现出宽广,涉及方方面面,材料中不能体现出法律的细密严苛特点,排除C项;轻罪重刑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13.(2024·广东模拟考试)中国古代的“丁”多指成年男性,但清中期以后某些册籍中表示“丁”的数量却出现了小数,如道光年间《保宁府志》载当地丁数实为“15 232.689 466 4丁”,又或者对“丁”的统计使用“升”“合”“勺”“撮”等粮食计量单位。下列能解释上述现象的是( )
A.户籍管理松弛散乱 B.实物折算银两征税
C.地主赋役转嫁佃农 D.赋役变革摊丁入亩
D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赋税制度。材料中“道光年间《保宁府志》载当地丁数实为‘15 232.689 466 4丁’”说明当时政府对户籍管理比较严格,故A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实物折算银两征税的信息,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地主赋役转嫁佃农的信息,故C错误;根据材料中“清中期以后某些册籍中表示‘丁’的数量却出现了小数”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故D正确。]
14.(2024·浙江联考)有学者将中国古代税制改革的结果称为“黄宗羲定律”,这一定律可以概括为通式:“bn=a+nx”,式中b为经过n次改制之后的新税额,a为原始税额,x为杂派,n为改制次数。由此可见,古代税制改革( )
A.以增加税收名目为主要目的
B.最终导致民众负担加重
C.皆以改善民生状况为出发点
D.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
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税制改革。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税制改革的结果是新税额不断增加,即民众负担加重,故B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5.(2023·汕头二模)明太祖曾以通俗文风亲自编订《大诰》,收录了236个案例(判例),颁之郡县,规定“每里置塾,聚徒教颂”,强令全体臣民讲读遵守,并将这些案例“撮其要略,附载于律(《大明律》)”。这些举措( )
A.有利于法律向社会基层普及
B.以加强中央集权为首要目的
C.推动了中华法系的正式确立
D.进一步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
A [据材料可知,明太祖规定乡里居民也必须熟悉法律,有利于法律向社会基层普及,故选A项;明太祖的《大诰》是训诫天下臣民必须严格遵守律法,其目的主要是加强君主的权威,排除B项;成书于唐朝的《唐律疏议》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而《大诰》成书于明朝,排除C项;据材料“明太祖曾以通俗文风亲自编订《大诰》”可知,《大诰》的编订便于臣民理解执行,而律令儒家化是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6.(2024·广东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战国中期的商鞅,作为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以重法名世。在变法改革中,商鞅强调国家应采用重刑使人们守法以避害,还应用重赏吸引人们循法以逐利,刑的威慑作用大于赏,“先刑而后赏”。他注意到官吏犯罪的危害性远大于一般百姓,甚至会使百姓效仿其行,不守法度。因此,设置监察官吏的专职官员,明确各级官吏的权责,特别鼓励官吏间相互监督、检举揭发。他还注重培养人们主动守法的意识,树立和强化法律公平、公正的权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此外,商鞅要求法律条文须具体明确、通俗易懂,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扩大法律的宣传力度和广度。《战国策》赞叹道:“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其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摘编自隋淑芬、施建中《商鞅预防犯罪的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法治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商鞅法治改革的影响。
答案 (1)特点:注重法律的威慑作用,预防犯罪;善于把握和调控民众心理,培养人们的法律意识;强调依法治吏,加强对官吏的监察;重视法律的普及和宣传。
(2)评价: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秦的统一创造条件;实践和发展了法家思想;冲击了旧制度,顺应了官僚政治和专制集权的潮流;为后世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和借鉴;忽视道德,轻视教化;容易激化矛盾,引发政局动荡。
17.(2023·保定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在乡里治理中,承担具体事务的人员不是国家官僚体系中的职员,其运行成本并不调动国家的财政资源。里正和村正是国家政权在基层的代理人,他们彼此及他们与其他社会力量分工协作,完成皇权国家政令的下达。基层的社会力量包括自发形成的“社邑”组织和得到官府认可的民间领袖,他们在基层进行教化及组织一些公共事务,与基层行政系统相辅相成。唐朝的制度设计保障朝廷政令逐级传达到基层,基层行政层级统属于朝廷。但是各级官僚及其自利化取向,势必导致制度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滞碍。因此,唐朝还差遣官员或派出使职到地方和基层进行监督落实,“设官以经之,置使以纬之”,经纬交织,基层政务运行机制较好地实现了与制度的弹性对接。
——摘编自刘后滨《唐朝政令如何落实到乡里——基
层政务与国家制度的弹性对接》
材料二 在高度政治化的古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不再依靠单一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而是形成多元的治理模式。
——摘编自薛凤伟《中国古代基层社会
治理思想、策略及目标探析》
结合材料一中唐代基层治理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答案 示例
观点:古代中国采用独具特色的基层治理体系。
说明:唐朝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社会思想文化开放、多元,这使得其基层治理具有了多样化特点。唐朝乡里组织的治理体系形成了基层代理人分工协作,与行政系统有效衔接,多层次、立体化,受中央监察的特色。这样的基层体系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协调了官僚队伍和民间社会力量的关系;有利于保障朝廷政令的通畅和传达,实现了基层政务与国家制度的有效对接;有利于国家权力向基层社会延伸,有利于加强对社会流动的控制与基层的管控,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和推动经济发展,同时也为后世基层治理提供了借鉴。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唯一标准。)专题二 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智慧
一、选择题
1.(2024·河南平顶山月考)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墓竹简《博律》中规定,百姓要如实填报户籍,不得隐瞒家内奴隶,不得未老报名,已名不报,不得以壮年报病废,已成丁报幼小等;秦简《编年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一年“令黔首自实田”,即命令全国百姓向官府申报自己的年龄和实有土地数。这些史料可以佐证秦代( )
A.专制和集权导致行政成本增加
B.形成了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C.郡县制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确立
D.注重强化对基层社会的控制
2.(2024·日照二模)在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中,有登录户主姓名、妻子、儿女的年龄,以及财产,如奴婢、田宅等;在居延(内蒙古西部)汉简中也保存了户籍的片段,每户名下,均登录属于本户的人口及奴婢、田宅、牛马、车辆等状况。这些信息可以直接印证( )
A.土地私有是否取得优势地位
B.边疆地区的农耕经济发展状况
C.治理体系向基层延伸的情况
D.政府对私有财产权的重视程度
3.(2024·张家口一模)东汉有“三互法”:甲州人在乙州为官,同时乙州人在丙州为官,则丙州人不但不能到乙州为官,也不能到甲州为官。三州婚姻之家也是如此,例如,史弼是陈留考城人,其妻是山阳巨野人,朝廷任命他为山阳太守,他以三互法为由,转拜为平原相。该制度设计旨在( )
A.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B.弥补政府监察体系的不足
C.完善官僚选拔制度 D.推动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
4.(2024·山东泰安高三期末)董仲舒的著作《春秋决狱》是一部以经义代替法律的判例集。西汉桓宽说:“《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材料说明《春秋决狱》( )
A.强调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以当事人作案动机为判案依据
C.是一部比较完善的法律文件
D.以儒家经典作为判案的标准
5.(2024·山东青岛一模)董仲舒认为,人性分三品,大多数人持“中民之性”,“中民之性如茧如卵,卵待孵二十日而后能为雏,茧待缫以涫汤而后能为丝,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其主张( )
A.宣扬了孟子人性善学说
B.强调了社会教化的重要性
C.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D.论证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
6.(2024·烟台一模)下表为唐代敦煌户籍资料关于“受田”的统计。这可以用来说明( )
年代 户数 永业田(亩) 口分田(亩)
应受 已受 未受 应受 已受 未受
天宝元年(742年) 43 1 180 1 075 105 4 820 757 4 063
大历四年(769年) 18 540 449 91 1 790 541 1 249
A.赋役制度有待调整 B.中央政府权力减弱
C.国家严控土地交易 D.小农经济大量破产
7.(2024·山东聊城一模)唐代,朝廷对岭南的官员输出以贬谪为主,对西域的官员输出以建功为主。在贬流文人的笔下,岭南不仅是“牢笼”,更是“鬼门关”“死亡乡”;而岑参认定“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甚或姚崇、宋塬、苏颈等人因曾就职西北边疆而官拜宰相。这一差别反映了,当时( )
A.民族政策的重北轻南 B.经济发展的区域失衡
C.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 D.南北诗风的源流特色
8.(2024·山东菏泽一模)下表是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还纳本息示意列表。这一政策的特征( )
借贷方式 实际支给 还贷数 实际价值
现钱例 1 000文 1 200文(借钱还钱) 1 200文
120斗(借钱还粮) 2 400文
A.加强人身控制 B.放松经济控制
C.税收的公平化 D.实物的货币化
9.(2024·山东威海·期中)《北史》载:(孝文帝诏)“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孝文帝此项改革( )
A.推动了北魏封建化进程
B.加快北魏统一北方的进程
C.大大加剧了民族间矛盾
D.顺应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10.(2024·湖南岳阳期末)明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这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下列选项中,对张居正推广一条鞭法前所处的经济状况表述正确的是( )
A.商品经济已超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优势地位
B.白银已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
C.美洲等地白银的大量流入,解决了明朝府库空虚问题
D.通过清丈全国土地,土地兼并现象已经得到根本遏制
11.(2024·广东湛江开学考试)唐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元朝设立了宣政院统辖吐蕃事务;清朝推行“改土归流”,维护西南地区的安定。据此可知,唐至清朝的边疆治理措施( )
A.强化了边疆的军事管理
B.贯穿了“大一统”思想
C.确立了因俗而治的方针
D.消除了边疆地区的隐患
12.(2024·山东潍坊一模)唐律规定:一般人斗殴,所处的刑罚为“笞四十”;“诸殴兄姊者”,要处以“徒二年半”;“殴祖父母、父母者”,要处以斩刑。上述规定体现了唐代法律的特点是( )
A.体系完备 B.礼法结合
C.细密严苛 D.轻罪重刑
13.(2024·广东模拟考试)中国古代的“丁”多指成年男性,但清中期以后某些册籍中表示“丁”的数量却出现了小数,如道光年间《保宁府志》载当地丁数实为“15 232.689 466 4丁”,又或者对“丁”的统计使用“升”“合”“勺”“撮”等粮食计量单位。下列能解释上述现象的是( )
A.户籍管理松弛散乱 B.实物折算银两征税
C.地主赋役转嫁佃农 D.赋役变革摊丁入亩
14.(2024·浙江联考)有学者将中国古代税制改革的结果称为“黄宗羲定律”,这一定律可以概括为通式:“bn=a+nx”,式中b为经过n次改制之后的新税额,a为原始税额,x为杂派,n为改制次数。由此可见,古代税制改革( )
A.以增加税收名目为主要目的
B.最终导致民众负担加重
C.皆以改善民生状况为出发点
15.(2023·汕头二模)明太祖曾以通俗文风亲自编订《大诰》,收录了236个案例(判例),颁之郡县,规定“每里置塾,聚徒教颂”,强令全体臣民讲读遵守,并将这些案例“撮其要略,附载于律(《大明律》)”。这些举措( )
A.有利于法律向社会基层普及
B.以加强中央集权为首要目的
C.推动了中华法系的正式确立
D.进一步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
二、非选择题
16.(2024·广东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战国中期的商鞅,作为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以重法名世。在变法改革中,商鞅强调国家应采用重刑使人们守法以避害,还应用重赏吸引人们循法以逐利,刑的威慑作用大于赏,“先刑而后赏”。他注意到官吏犯罪的危害性远大于一般百姓,甚至会使百姓效仿其行,不守法度。因此,设置监察官吏的专职官员,明确各级官吏的权责,特别鼓励官吏间相互监督、检举揭发。他还注重培养人们主动守法的意识,树立和强化法律公平、公正的权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此外,商鞅要求法律条文须具体明确、通俗易懂,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扩大法律的宣传力度和广度。《战国策》赞叹道:“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其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摘编自隋淑芬、施建中《商鞅预防犯罪的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法治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商鞅法治改革的影响。
17.(2023·保定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在乡里治理中,承担具体事务的人员不是国家官僚体系中的职员,其运行成本并不调动国家的财政资源。里正和村正是国家政权在基层的代理人,他们彼此及他们与其他社会力量分工协作,完成皇权国家政令的下达。基层的社会力量包括自发形成的“社邑”组织和得到官府认可的民间领袖,他们在基层进行教化及组织一些公共事务,与基层行政系统相辅相成。唐朝的制度设计保障朝廷政令逐级传达到基层,基层行政层级统属于朝廷。但是各级官僚及其自利化取向,势必导致制度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滞碍。因此,唐朝还差遣官员或派出使职到地方和基层进行监督落实,“设官以经之,置使以纬之”,经纬交织,基层政务运行机制较好地实现了与制度的弹性对接。
——摘编自刘后滨《唐朝政令如何落实到乡里——基
层政务与国家制度的弹性对接》
材料二 在高度政治化的古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不再依靠单一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而是形成多元的治理模式。
——摘编自薛凤伟《中国古代基层社会
治理思想、策略及目标探析》
结合材料一中唐代基层治理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