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二民族解放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
一、选择题
1.(2024·济南模拟)1701年、1720年,英国两次通过棉布法案,禁止印度棉纺织品输入,但收效甚微——仅仅让走私愈演愈烈。1814至1828年,印度出口英国的布匹骤降2/3,而英国纺织品对印度的出口量则增长逾5倍。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英国( )
A.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B.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革
C.加剧了对殖民地的掠夺
D.受益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2.17世纪初,北美弗吉尼亚的英国移民向英王报告:“若要抵御印第安人的进攻,就必须保证粮草,小麦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谷物,必须将其栽活。”18世纪,北美已经有蛋壳、西西里岛、白、红几种小麦。据此推知,物种的洲际传播( )
A.改善了原住居民的生活
B.促进了殖民地的近代化
C.改变了殖民扩张的手段
D.有利于西方的殖民活动
3.(2024·广东高三校联考)据前苏联非洲问题专家葛罗米柯统计,非洲边界44%是按经线和纬线、30%是用直线或曲线的几何方法划分的,只有26%是由河流、湖泊和山脉所构成的自然边界线。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历史文化因素 B.自然地理因素
C.各国实力因素 D.西方殖民因素
4.(2024·山东高三模拟)19世纪初,英国工人酗酒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泰晤士报》称“对一个不能吃价值超过一镑面包的男人来说,用烈性酒使他的胃膨胀起来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恩格斯指出“烧酒几乎是他们唯一的快乐的源泉,而且一切都似乎在促使工人去接近它”。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政治民主化的进程缓慢
B.工业化的速度过于迅猛
C.工业化推动酿酒业发展
D.工人阶级生活境况恶劣
5.(2024·重庆模拟)巴黎公社在《告法国人民书》中申明:“通过选举或竞选任命”的“公职人员和公社官吏”,应该是“经常受到监督的、可以更换的”。公社还要求公社委员及各级领导人向人民报告工作,听取群众意见,答复群众质询。此举( )
A.体现了分权制衡的施政原则
B.运用了工农联盟的革命策略
C.沿用了议会民主的基本模式
D.探索了无产阶级民主新形式
6.(2024·济南高三上期末)1886年,杜库雷在《文明简史》中宣称:“在我们这个时代,欧洲人正在使非洲和亚洲得到再生。始于东方的文明又回到了东方,完成了一个奇妙的循环。光来自东方,但正是西方把它带回给东方,使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灿烂。”这一观点意在( )
A.强调西方对东方文明的促进作用
B.阐释世界各地区联系的加强
C.掩盖欧洲殖民扩张的掠夺本质
D.说明东西方文明的多元一体
7.(2024·石家庄检测)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英、法、美等欧美国家的一些理论报刊,刊载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同时,还刊载大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文章,阐述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报刊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
A.表明工人阶级力量的逐渐壮大
B.反映了第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
C.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D.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8.(2024·山东德州一模)1893年,恩格斯在《致保尔·拉法格》一文中写道:“如果法国——可能如此——发出(革命的)信号,但斗争的结局将决定于……德国;而只要英国还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那么即便法国和德国都不能保证最终赢得胜利。”他意在强调( )
A.无产阶级革命重要性
B.工人斗争应突破民族国家范围
C.社会主义实现的必然性
D.西欧国家阶级矛盾呈现不平衡
9.(2024·菏泽市押题)1913年墨西哥民选总统马蒂罗被害。1914年,美国以崇高的道义为名出兵墨西哥,但遭到迎头痛击,各地革命军领袖也纷纷痛斥美国的侵略行径,美国大感意外。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
A.墨西哥民族自决意识的增强
B.美国利他主义行为不被理解
C.墨西哥独立后面临新的困境
D.美墨两国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容可知,美国出兵墨西哥是干涉他国内政的表现,与“沟通”无关,排除D项。]
10.(2024·山东菏泽一模)下图是1888年的美国政治漫画,名为“埃及水域的章鱼”。这幅漫画旨在说明( )
A.推行门户开放政策的必要性
B.美英争夺埃及的矛盾
C.殖民地已经被西方瓜分完毕
D.英国帝国主义的本质
11.(2024·皖北协作区高三联考)1926年,英国宣布其自治领(享有自治权的殖民地)与宗主国因“共同忠于(英国)国王”而组成英联邦,双方权利平等,互不隶属;英联邦不是一个国家,也没有中央政府,英国国王是英联邦名义上的共同君主与国家元首。这表明英国( )
A.殖民统治体系发生动摇
B.自治领获得了完全独立
C.放弃了对殖民地的控制
D.国王深受自治领的拥戴
12.(2024·湖南长沙模拟)玻利瓦尔在1815年9月的《牙买加来信》中写道,“一千六百万美洲人正在捍卫自己的权利,他们不甘心忍受西班牙的压迫”;智利“正在同敌人进行战斗”;秘鲁总督区“并不是安宁的”;委内瑞拉和墨西哥一定会独立的。在此,他( )
A.揭露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残暴
B.号召拉美国家联合进行革命
C.强调拉美革命胜利的必然性
D.指出拉美独立运动的正义性
13.(2024·滁州三模)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掀起新高潮。印度在甘地和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发生了扎格鲁尔领导的华夫脱运动;拉丁美洲出现了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抗美斗争和墨西哥卡德纳斯的改革。这些运动的共同点是( )
A.倡导以仁爱、非暴力为思想核心
B.动摇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C.都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下发生
D.无产阶级是各国运动的领导者
14.(2024·广西统考模拟预测)1861年英国人在印度设立“印度星章”,星章拥有者位居英国骑士之列,截至1877年已达数百人。该头衔连同之后设立的“印度帝国勋章”,成为大多数印度人可以期待获得的仅有的欧式荣誉。这些举措( )
A.激发印度人民掀起反英高潮
B.加速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
C.促使了印度种姓制度的瓦解
D.强化英印帝国的统治秩序
15.(2023·襄阳模拟)撤退的殖民主义者匆匆划定的边界毫无理性,难以防御,而且难以维持。殖民政权采取了三种退出战略:它们把历史上敌对的社区交入单一国家或者迫使不情不愿的伙伴社区和民族建立不稳定的“联邦”超国家,或者将任何一方都难以接受的边界强加于新独立的国家。这些现象主要说明( )
A.民族自决原则得到贯彻
B.第三世界面临严峻挑战
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D.非殖民化成为时代潮流
二、非选择题
16.(2023·北京海淀区一模)[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国家对印度的殖民历程示意图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材料二 印度民族主义者最大的不满就是英国统治造成的贫困,英国为了掠夺印度的农业资源并以印度作为英国商品出口市场,阻碍印度的工业化进程。与此观点相反,有经济史学家认为,印度之所以没有产生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是因为19世纪的印度还不具备资本市场和政治基础等先决条件,这种观点颇具说服力。大多数经济决策是由印度及外国的私人资本家作出的,他们投资于回报率最高的地方,通常是贸易而不是工业。他们的兴趣不在解决贫困上,政府本身对经济采取不干涉政策。
——[美]理查德·W·布利特等著《20世纪史》
(1)依据材料一的地图,结合历史背景,简述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的过程。
(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印度贫困原因的两种观点。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
17.(2024·辽宁沈阳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是英国历史学家奥兰多·费吉斯深入探索斯大林时期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口述历史著作。但也有学者批评书中俯拾即是的史实错误比“瓦隆布罗萨秋天的落叶”还要多。以下为该著作中的部分史料内容:
(1)根据材料,说明两位受访者在斯大林执政时期的生活情况,并结合所学简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上述材料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3)你如何看待《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的史料价值。专题十二民族解放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
一、选择题
1.(2024·济南模拟)1701年、1720年,英国两次通过棉布法案,禁止印度棉纺织品输入,但收效甚微——仅仅让走私愈演愈烈。1814至1828年,印度出口英国的布匹骤降2/3,而英国纺织品对印度的出口量则增长逾5倍。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英国( )
A.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B.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革
C.加剧了对殖民地的掠夺
D.受益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B [据材料“1814至1828年,印度出口英国的布匹骤降2/3,而英国纺织品对印度的出口量则增长逾5倍”可知,19世纪上半叶,英国对印度的出口量猛增,而印度向英国出口量骤降,结合时空观念可知,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而且大量倾销海外,故选B项;工业革命后英国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允许商品、资本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通,有利于英国纺织品出口,但不是出口量快速增长的原因,排除A项;工业革命后英国迫切需要广阔的消费市场和原料产地,加剧了对殖民地的掠夺,而材料变化主要是英国向印度输出棉纺织品增多而印度出口减少,与殖民掠夺无关,排除C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排除D项。]
2.17世纪初,北美弗吉尼亚的英国移民向英王报告:“若要抵御印第安人的进攻,就必须保证粮草,小麦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谷物,必须将其栽活。”18世纪,北美已经有蛋壳、西西里岛、白、红几种小麦。据此推知,物种的洲际传播( )
A.改善了原住居民的生活
B.促进了殖民地的近代化
C.改变了殖民扩张的手段
D.有利于西方的殖民活动
D [据材料可知,物种的洲际传播尤其是粮食作物的传播与种植,为西方殖民者进行殖民活动提供了物质保证,故选D项;材料中的物种传播的服务对象是欧洲殖民者而非美洲原住居民,排除A项;近代化一般是指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理性化,材料中未涉及,排除B项;殖民扩张的手段是暴力掠夺、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等,材料中未涉及,排除C项。]
3.(2024·广东高三校联考)据前苏联非洲问题专家葛罗米柯统计,非洲边界44%是按经线和纬线、30%是用直线或曲线的几何方法划分的,只有26%是由河流、湖泊和山脉所构成的自然边界线。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历史文化因素 B.自然地理因素
C.各国实力因素 D.西方殖民因素
D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原因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依据材料概括可知:非洲边界44%是按经线和纬线、30%是用直线或曲线的几何方法划分的,可知这是认为瓜分的界限,主要是西方殖民者对非洲进行瓜分的原因,是西方殖民的人为因素造成的,D项正确;这种用直线或曲线的几何方法划分的边界,不是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排除A项;只有26%是由河流、湖泊和山脉所构成的自然边界线,故自然地理因素不是主因,排除B项;这种用直线或曲线的几何方法划分的边界,不是非洲各国实力消长的表现,排除C项。故选D项。]
4.(2024·山东高三模拟)19世纪初,英国工人酗酒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泰晤士报》称“对一个不能吃价值超过一镑面包的男人来说,用烈性酒使他的胃膨胀起来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恩格斯指出“烧酒几乎是他们唯一的快乐的源泉,而且一切都似乎在促使工人去接近它”。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政治民主化的进程缓慢
B.工业化的速度过于迅猛
C.工业化推动酿酒业发展
D.工人阶级生活境况恶劣
D [根据材料“不能吃价值超过一镑面包”“烧酒几乎是他们唯一的快乐的源泉”可知,工人的生活境况十分恶劣,故D项正确;材料内容与政治民主化无关,排除A项;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工业化迅猛发展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与酿酒业的发展无关,排除C项。]
5.(2024·重庆模拟)巴黎公社在《告法国人民书》中申明:“通过选举或竞选任命”的“公职人员和公社官吏”,应该是“经常受到监督的、可以更换的”。公社还要求公社委员及各级领导人向人民报告工作,听取群众意见,答复群众质询。此举( )
A.体现了分权制衡的施政原则
B.运用了工农联盟的革命策略
C.沿用了议会民主的基本模式
D.探索了无产阶级民主新形式
D [材料中公职人员的产生方式和任职时间、工作方式等规定体现了民主性,探索了无产阶级民主新形式,故选D项。]
6.(2024·济南高三上期末)1886年,杜库雷在《文明简史》中宣称:“在我们这个时代,欧洲人正在使非洲和亚洲得到再生。始于东方的文明又回到了东方,完成了一个奇妙的循环。光来自东方,但正是西方把它带回给东方,使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灿烂。”这一观点意在( )
A.强调西方对东方文明的促进作用
B.阐释世界各地区联系的加强
C.掩盖欧洲殖民扩张的掠夺本质
D.说明东西方文明的多元一体
C [据材料“欧洲人正在使非洲和亚洲得到再生”可知,杜库雷认为西方殖民扩张是传播文明的重要方式,这掩盖了殖民扩张的掠夺本质,故选C项;“强调西方对东方文明的促进作用”是表面现象,而非本质问题,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杜库雷试图掩盖殖民扩张的掠夺本质,而不是“阐释世界各地区联系的加强”,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东西方文明的多元一体”,排除D项。]
7.(2024·石家庄检测)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英、法、美等欧美国家的一些理论报刊,刊载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同时,还刊载大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文章,阐述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报刊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
A.表明工人阶级力量的逐渐壮大
B.反映了第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
C.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D.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A [19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欧美国家的进步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现象增多,表明工人阶级的力量日益发展壮大,故选A项;第二国际即“社会主义国际”(1889—1916年),是一个工人运动的世界组织,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1864年,第一国际的成立,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排除D项。]
8.(2024·山东德州一模)1893年,恩格斯在《致保尔·拉法格》一文中写道:“如果法国——可能如此——发出(革命的)信号,但斗争的结局将决定于……德国;而只要英国还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那么即便法国和德国都不能保证最终赢得胜利。”他意在强调( )
A.无产阶级革命重要性
B.工人斗争应突破民族国家范围
C.社会主义实现的必然性
D.西欧国家阶级矛盾呈现不平衡
B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材料“如果法国——可能如此——发出(革命的)信号,但斗争的结局将决定于……德国”“而只要英国还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那么即便法国和德国都不能保证最终赢得胜利”体现的是恩格斯主张工人运动应该突破国家范畴,实现联动,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B项正确;材料与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无关,排除A项;社会主义实现的必然性与生产力发展程度有关,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阶级矛盾不平衡的说法,排除D项。故选B项。]
9.(2024·菏泽市押题)1913年墨西哥民选总统马蒂罗被害。1914年,美国以崇高的道义为名出兵墨西哥,但遭到迎头痛击,各地革命军领袖也纷纷痛斥美国的侵略行径,美国大感意外。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
A.墨西哥民族自决意识的增强
B.美国利他主义行为不被理解
C.墨西哥独立后面临新的困境
D.美墨两国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A [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当美国“以崇高的道义”为名出兵墨西哥时,遭到墨西哥人民的“迎头痛击”,并且,各地革命军领袖也纷纷“痛斥美国的侵略行径”,表明在20世纪初,包括墨西哥在内的诸多拉丁美洲国家的民族自决意识增强,故选A项;根据题干内容中“美国以崇高的道义为名出兵墨西哥”,可知其并不是“利他主义”,而是“利己主义”,排除B项;题干内容主要述及美国与以墨西哥为代表的拉丁美洲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涉及墨西哥内部问题,排除C项;根据题干内容可知,美国出兵墨西哥是干涉他国内政的表现,与“沟通”无关,排除D项。]
10.(2024·山东菏泽一模)下图是1888年的美国政治漫画,名为“埃及水域的章鱼”。这幅漫画旨在说明( )
A.推行门户开放政策的必要性
B.美英争夺埃及的矛盾
C.殖民地已经被西方瓜分完毕
D.英国帝国主义的本质
D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88年(英国、美国)。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中名为“英国”章鱼的触手伸到“埃及”“印度”“加拿大”等地区,体现了英国的殖民扩张范围广泛,因此,这幅漫画旨在说明英国帝国主义的本质,D项正确;门户开放政策是由美国首先提出来的,它的主要内容是在整个中国范围,列强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它的主要精神是利益均沾,机会平等。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A项;这幅漫画旨在说明英国帝国主义的本质,未涉及美英争夺埃及的矛盾,排除B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殖民地被西方瓜分完毕,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故选D项。]
11.(2024·皖北协作区高三联考)1926年,英国宣布其自治领(享有自治权的殖民地)与宗主国因“共同忠于(英国)国王”而组成英联邦,双方权利平等,互不隶属;英联邦不是一个国家,也没有中央政府,英国国王是英联邦名义上的共同君主与国家元首。这表明英国( )
A.殖民统治体系发生动摇
B.自治领获得了完全独立
C.放弃了对殖民地的控制
D.国王深受自治领的拥戴
A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英国实力遭到削弱,各殖民地人民纷纷要求独立。为挽救颓势,1926年英国被迫承认自治领在内政外交方面获得独立,因此材料反映了英国殖民统治体系发生动摇,A项正确;各自治领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才获得真正的独立,排除B项;C项中的“放弃”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不是强调国王的地位,而是强调英国殖民统治体系发生动摇,排除D项。]
12.(2024·湖南长沙模拟)玻利瓦尔在1815年9月的《牙买加来信》中写道,“一千六百万美洲人正在捍卫自己的权利,他们不甘心忍受西班牙的压迫”;智利“正在同敌人进行战斗”;秘鲁总督区“并不是安宁的”;委内瑞拉和墨西哥一定会独立的。在此,他( )
A.揭露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残暴
B.号召拉美国家联合进行革命
C.强调拉美革命胜利的必然性
D.指出拉美独立运动的正义性
D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15年(拉丁美洲)。根据材料:玻利瓦尔在《牙买加来信》中写道,“一千六百万美洲人正在捍卫自己的权利,他们不甘心忍受西班牙的压迫”可知,他指出拉美独立运动是捍卫自己权利、反抗殖民压迫的正义战争,D项正确;材料并未揭露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残暴,排除A项;“号召拉美国家联合进行革命”与材料“一千六百万美洲人正在捍卫自己的权利,他们不甘心忍受西班牙的压迫”不符,排除B项;“强调拉美革命胜利的必然性”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3.(2024·滁州三模)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掀起新高潮。印度在甘地和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发生了扎格鲁尔领导的华夫脱运动;拉丁美洲出现了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抗美斗争和墨西哥卡德纳斯的改革。这些运动的共同点是( )
A.倡导以仁爱、非暴力为思想核心
B.动摇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C.都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下发生
D.无产阶级是各国运动的领导者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掀起民族民主运动高潮,促进了亚非拉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B项正确;仅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倡导仁爱、非暴力思想,排除A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运动并非十月革命感召的结果,排除C项;各国运动的领导者为资产阶级,而非无产阶级,排除D项。]
14.(2024·广西统考模拟预测)1861年英国人在印度设立“印度星章”,星章拥有者位居英国骑士之列,截至1877年已达数百人。该头衔连同之后设立的“印度帝国勋章”,成为大多数印度人可以期待获得的仅有的欧式荣誉。这些举措( )
A.激发印度人民掀起反英高潮
B.加速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
C.促使了印度种姓制度的瓦解
D.强化英印帝国的统治秩序
D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英国和印度。据材料“大多数印度人可以‘期待’获得的仅有的欧式荣誉”并结合所学,这属于思想文化侵略政策,也属于分化瓦解政策,有利于消弭印度人民反侵略的意识和斗争,并造成印度人的不团结,强化英印帝国的统治秩序,D项正确;这些举措会起到消弭印度人民斗争意识的作用,排除A项;印度在1858年已沦为英国殖民地,排除B项;印度种姓制度是在1947年被废除的,排除C项。故选D项。]
15.(2023·襄阳模拟)撤退的殖民主义者匆匆划定的边界毫无理性,难以防御,而且难以维持。殖民政权采取了三种退出战略:它们把历史上敌对的社区交入单一国家或者迫使不情不愿的伙伴社区和民族建立不稳定的“联邦”超国家,或者将任何一方都难以接受的边界强加于新独立的国家。这些现象主要说明( )
A.民族自决原则得到贯彻
B.第三世界面临严峻挑战
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D.非殖民化成为时代潮流
B [殖民主义者在结束殖民统治时,有意将敌对的社区、民族和势力划定在一个国家边界内,遗留了很多问题,说明独立后的第三世界面临严峻挑战,B项正确;民族自决原则得到贯彻与“殖民主义者匆匆划定的边界毫无理性”等不符,排除A项;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是在20世纪90年代,且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殖民主义的影响,不是非殖民化成为时代潮流,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6.(2023·北京海淀区一模)[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国家对印度的殖民历程示意图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材料二 印度民族主义者最大的不满就是英国统治造成的贫困,英国为了掠夺印度的农业资源并以印度作为英国商品出口市场,阻碍印度的工业化进程。与此观点相反,有经济史学家认为,印度之所以没有产生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是因为19世纪的印度还不具备资本市场和政治基础等先决条件,这种观点颇具说服力。大多数经济决策是由印度及外国的私人资本家作出的,他们投资于回报率最高的地方,通常是贸易而不是工业。他们的兴趣不在解决贫困上,政府本身对经济采取不干涉政策。
——[美]理查德·W·布利特等著《20世纪史》
(1)依据材料一的地图,结合历史背景,简述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的过程。
(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印度贫困原因的两种观点。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
答案 (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16-17世纪欧洲各国纷纷向海外扩张,英国和葡、荷等国在印度沿海地区建立殖民据点。18世纪,列强殖民争夺加剧,英国通过各种手段打击荷兰等国,利用印度各地封建割据严重、国内社会矛盾尖锐的弱点,采取武力侵略等手段,不断扩大侵略范围。随着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国力增强,19世纪英国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
(2)第一种观点认为英国在印度掠夺原材料、倾销工业品,阻碍印度工业化进程,因而造成了印度的贫困。第二种观点认为,印度殖民当局和外国资本不重视工业发展。
两种观点都是正确的,认识到印度贫困的原因是没有实现工业化(或经济现代化)。
17.(2024·辽宁沈阳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是英国历史学家奥兰多·费吉斯深入探索斯大林时期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口述历史著作。但也有学者批评书中俯拾即是的史实错误比“瓦隆布罗萨秋天的落叶”还要多。以下为该著作中的部分史料内容:
(1)根据材料,说明两位受访者在斯大林执政时期的生活情况,并结合所学简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上述材料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3)你如何看待《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的史料价值。
答案 (1)伊拉伊达·法伊韦索维奇在斯大林统治时期感受到了精神的富足(或答生活是充满希望的)。
原因: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地位;维护了苏联的国家安全,赢得了相对和平的生活环境。
奥莉加·扎普里加耶娃在斯大林统治时期感受到了疾病、饥饿与死亡,生活困苦。
原因:苏联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影响人们生活;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牺牲农民利益,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计划经济体制执行僵化,脱离实际,造成了粮食危机。
(2)改革需要结合国情;改革需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相适应;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
(3)《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书中含有大量作者对斯大林时期生活的民众进行采访后汇总的史料,可用于研究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民众的生活情况及苏联模式的实施效果;该史料可作为其他文献史料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现有文献史料的不足;但该史料主要为口述史料,当事人在叙述过程中难免出现记忆偏差,因此史料带有主观色彩或答作者在选取素材时也无法避免因自身水平限制或所持立场所带来的倾向性,在使用时需加以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