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九单元:9.3 海水“制碱”(课件13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九单元:9.3 海水“制碱”(课件13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2-26 20:30:34

文档简介

学生学习了酸和碱的有关知识,对探究物质性质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积累了本节涉及的物质转换元素观及相关物质的有关性质(酸碱指示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二氧化碳等),在生活中也使用过碳酸钠。学生前面的学习中已有过多次实验探究的体验,对于设计方案、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等都有了一定的经验,对探究的欲望强烈,也具备了化学学习所需的思维能力。但是对归纳一类物质的性质还不具备组织材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本节课从常见的氯化钠入手引入,让学生联想熟悉的物质除了常见的用途,还能用来干什么呢?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想要学习的兴趣。另外,让学生针对流程进行分析每一步的作用,讨论之后更能深刻的理解该流程,印象也会更深。通过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的学习,更能体会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从学生的回答和做课堂检测的效果来看,学生掌握的还是不错的。再次,通过对侯氏制碱法的了解,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爱国热情和对科学家的尊敬之情。

教学设计思想
纯碱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在讲解完熟悉的食盐后,在讲解由食盐制取的纯碱时,让学生明确物质之间的联系。此外,通过学习这些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一些性质和用途,让学生体会“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观念。从而充分体会化学服务于社会的思想。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 能
1.知道工业制取纯碱的化学原理;
2.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 法
通过对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的分析,树立元素守恒观,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用微粒的观点对反应做出解释。
情感态度与值 观
1.通过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认识到化学反应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观。
重 点
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原理
难 点
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原理
教学环节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意图说明
引入
新授
小结
课堂检测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海水晒盐。我们氯化钠可以做调味品,那么除此之外,氯化钠还有什么用途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海水“制碱”》
我们首先思考为什么“制碱”加了引号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由氯化钠制取碳酸钠。
首先看这两个问题。
教师指导:我们选择的是二氧化碳。那么,工业上如何利用氯化钠和二氧化碳制取纯碱呢?请自学课本70页,完成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盐水精制除杂后,制成饱和食盐水。然后通入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再加压通入二氧化碳,然后就会析出碳酸氢钠。过滤之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成碳酸钠。根据流程,我们来书写反应原理: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请同学们在本子上书写这两个化学方程式。
几个我们问题我们共同探讨。
1.为什么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
2. 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首先结晶析出?为什么?
为了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还要加压。因此,我们可以得出,随压强的增大,气体的溶解度增大。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侯德榜对氨碱法制纯碱进行了改进,请阅读多识一点。了解侯氏制碱法。
我们制取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有什么用途呢?阅读课本P71的两个自然段,了解纯碱和小苏打的用途 ,并完成表格。
性质决定用途,碳酸钠有哪些用途呢?下节课我们将学习碳酸钠的用途。
同桌两分钟交流本节课的所学知识。
订正课堂检测的答案。
思考,并回答。
制碱指的是碳酸钠,不是碱而是盐。
思考回答。氯元素变成碳元素和氧元素。
学生阅读课本完成两个问题。
学生回答。
学生边听边记。
师生共同书写。
学生书写。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回答。
学生自由阅读多识一点。
学生阅读完成表格,并展示。
同桌相互交流
独立完成课堂检测。
引起学生兴趣,熟悉的食盐还有什么用途呢?
让学生明白每个细节。
让学生学会元素守恒观解决问题。
理论知识先自己消化,然后教师指导,印象深刻。
方程式的书写严格要求,元素符号等。
加强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
训练学生独立完成习题。
形成梳理知识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