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1.3 地图的阅读(课件30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1.3 地图的阅读(课件30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2-27 17:47:11

文档简介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有参与学习的热情和活跃的思维,他们学习的驱动力是以兴趣为主,在抽象思维方面还有较大欠缺。在过去的关于地球和地球仪的学习上比较吃力。关于地图学生在小学时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地图的正确使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我以指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对地图的认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知识为教学出发点。
效果分析
?《地图的阅读》一节中,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形式、比例尺的转换及计算是重点内容,在教学设计上,我尽量让学生回忆起小学时已经学过的关于此部分的知识,并加以拓展应用,并创设了几个有情境的练习题加以巩固,应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另外,本节中在不同类型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是本节课的难点,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如一般定向,动手找一找;指向标定向,动手画一画;经纬线定向,动手指一指,既动脑又动手,能轻松突破难点。同时在每种判断方向的方法后都设计了巩固练习,取得较好的效果。本堂课我觉得信息技术的应用还不到位,如果能把白板的使用加入进来,增强一下跟学生的互动性,效果会更好。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等基础知识。
?2.通过计算、比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地图的空间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的设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总结、概括、归纳。使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使用地图的方法,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加以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地图方向的辨别等知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方向的辨别。
?难点:
?地图上方向的辨别。
?◆ 教学方法
?启发教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 教学准备
?地图、多媒体课件。
?◆ 教学设计
?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感受地图之美
导入新课
?
师:同学们,大家好!假设小明是你的同学,他步行上学。你能在地图上描述一下小明上学的路线吗?
?
学生回答:能。
???
学生尝试描述小明上学的路线,能大概描述方向,但无法准确表述行走的距离。
描述上学路线的方法来引出地图,能让学生意识到地图的应用就在身边。
承转
地图上有哪些有用的信息可以用来解决我们的问题呢? 相信学习了这节课,大家都能准确描述出上学的路线。
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知道地图的三要素
2、知道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形式、比例尺的转换及计算。
3、知道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会在地图上辨别不同的方向
教师解读目标重点、难点
学生朗读学习目标
让学生在课堂开始就清楚要学会什么,学到什么程度。
地图的基本概念及要素
老师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地图吗?地图有哪些要素?
学生自己查找课本、资料,并做出回答
这种基础知识,学生能通过自学完成,老师就点到即可。
阅读地图之学比例尺
(一)地图“语言”──比例尺
?
多媒体出示本小节的学习问题:
?
(1)比例尺表示_______比____缩小的程度。
?
公式=??????????? 。
?注意:________________
?比例尺表示方式主要有______式、________式、________式三种。
?
(2)比例尺表示形式的转化:例如,乙图中,台湾岛地图的比例尺的表达方式为??? 式,转化为数字式为????? ,用文字式表达为????????????? 。
?
(3)在台湾地图上,量得高雄到台北地图上的直线距离约是7厘米,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约为_____千米。
?
(4)比例尺的大小:数字比例尺的分母愈小,比例尺愈???? ;分母愈大,比例尺愈???? 。
?
师引导点拨:
?
强调:计算时注意单位的统一。
1千米=100 000厘米
?
归纳总结: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即比例尺愈小。
1.学生对照自学提示,尝试学本小节内容
?
2.组内质疑交流,提出未解决的问题。
?
3.找一位同学上前给大家展示比例尺的三种形式的转换,并讲解自己量算高雄到台北间的实地距离的思路。
?
???????
?
学生讲解:首先要量出图上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再根据图上给出的比例尺进行计算,从而得出两点间的实地距离。
?
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联系小学时学过的知识,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
?
通过学生的讲解,加深对比例尺的理解,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距离的方法。
?
承转
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地图上的方向应该如何辨别呢?
阅读地图之辨别方向
(二)地图“语言”──方向
?
方法一:
?
一般定向法,动手指一指
?课件展示 :地平面上的八个方位。
?提出趣味问题:在教室里,我的座位在某某同学的什么方向?
?
方法二:
?指向标定向,动手画一画
?
师引导点拨:
?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其箭头代表正北方向,判断方向时可采用绘图法(指向标平移法)。
?
归纳总结:
?
画出指向标的步骤:即在需要判断方向的两点中任选一点,顺指向标画出其正北方向,再分别画出东、南、西三个方向.
?
方法三:
?
经纬线定向,动手找一找
?
课件显示:
?
①A、C两点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如何确定这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
?
②辨别下列各点间的方向
?
B 在A的 ?????????方向,
?
B在C的 ??????????方向
?
C在A的 ??????????方向。
?
?
?X在Y的什么方向?
Z在Y的什么方向?
拓展提问:在以极点为中心的图上,怎么辨别方向呢?
?
倾听学生发言,及时鼓励、评价
学生自学,并结合课件明确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并用手指出任意方向。
?
?
通过学生自由发言,熟练掌握一般定向法。
?
1.学生尝试自学
?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归纳总结组内最好的方法。
?
3.各组说出自己总结的最好的方法,班内评比。
?
?
?学校在农业实验区的什么方向?
?
4.转换不同方向的指向标,学生动手画图辨别方向。
?
1.学生分小组,利用手中的地球仪,明确辨别方向的方法。
?
2.学生合作交流,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
?
3.找1名学生上前指图讲解: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首先要确定图上的经线是东经还是西经,纬线是南纬还是北纬。然后在图上确定城市的位置,最后辨别方向。
?
通过讨论得出: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无论经线、纬线怎样弯曲,在同一经线上,任何一点总是位于另一点的正南或正北方向;在同一纬线上,任何一点总是位于另一点的正东或正西方向。
?
结合地球仪的演示,让学生找到极点,再辨别方向,组内交流。
?
实践运用:完成课本P18页活动。
本部分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在实际生活及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技能
?
让学生多练习几次,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
这一部分教学通过典型实例分析,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
把利用地球仪辨别方向,和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结合起来,学会学习方法的迁移。
?
?
结合地球仪,直观形象。
利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
合作探究
?读课本17页图1.26,完成要求
(1)确定地图方向,回答:日照在济南的 _ 方向;济南在潍坊的 __ 方向。
(2)量算济南到烟台的直线距离。
?
?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
小组代表展示。
?
?
通过学生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体会解决问题的乐趣。
课堂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以及学习地理所必需的重要工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咱们了解了地图的“语言”,也希望地图能成为同学们生活、学习的良师益友。
学生尝试以知识树的形式,总结本节所学内容,畅谈自己的收获。
?
让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有个系统了解,养成在生活、学习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
课件30张PPT。★★ 北苑小区桓台县实验中学小明家住北苑小区,在桓台县实验中学上学,你能描述一下他上学的路线吗?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学习目标
1、知道地图的三要素
2、知道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形式、比例尺
的转换及计算。
3、知道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会在地图上
辨别不同的方向。
运用各种符号,将地面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象叫地图地图的概念比例尺方向图例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
缩小的程度1.什么叫比例尺?公式是什么?比例尺(用统一的单位)练 一 练1. 2.图上距离1厘米,实地距离500米比例尺=图上距离1厘米,比例尺1:200000实地距离=150000200000=1:50000当堂训练2千米厘米=注意单位的变化2、比例尺有几种形式线段式
数字式

文字式1:10000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千米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020千米1 厘米1:1000002千米1:200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千米1:2000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米0100米3、比例尺的三种形式转换再次提醒:注意单位的转化 (1)比例尺大小的含义是指比值的大小。 (2)比大小: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
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4、比例尺比大小比例尺形式统一时,直接比较大小;形式不统一时,先转化成统一形式再比较大小。练习下列三种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50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C、0 50 千米1:500000
1:50000000
1:5000000A的比例尺最大探究一利用课本15页 图1.22 量 算台北到高雄的实地距离(直线)7.3cm7.4cm7.5cm292km296km300km量算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失之毫厘 差之千里 希望同学们在地理学习中,读图、用图、画图要认真仔细,慎之再慎,尽最大可能减少人为误差!感悟自主探究二细读课本16页第二段,归纳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有哪几种?方 向一般方法
指向标法
经纬网定向法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1、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1、长颈鹿馆在大象馆的什么方向?西北方向2、大象馆在熊猫馆的什么方向?东北方向熊 猫 馆长颈鹿馆大象馆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示正北方向,得到一个方向后再判别其它方向。某公园平面图北南西东2、指向标法:学校在农业实验区的什么方向?东南方向北南西东N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3. 经纬网定向法
X在Y的什么方向?北南西东西南Z在Y的什么方向?东北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在地图上判别方向可以通过那几种方法呢?
1.一般方法: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2.指向标法:利用指向标箭头确定一个方向,然后再判断其它方向。
3.经纬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所指向北极的方向是正北,以此再判断其它方向。小结:(1)确定地图方向,回答:日照在济南的 _ 方向;济南在潍坊的 __ 方向。东南正西(2)量算济南到烟台的直线距离。合作探究三 读课本17页图1.26,完成要求408千米414千米完成课堂巩固练习课堂总结地图的三要素数字式
线段式
文字式当堂练习:
1、地图的基本要素是: 、 、 。其中比例尺表示图上比 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的公式是     。
2、在地图上,既没有指向标,又没有经纬网的情况下,通常是“上北下 ,左西右 ”,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确定出东北、 、东南和西南的方向。在没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经线指示 方向,纬线指示 方向。
3、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 : ( )
A、1:500 B、1:4000 C、 1:3000 D、 1:600
4、在比例尺为1: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4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 ( )
A、2千米 B、0.2千米 C、20千米 D、4 千米
比例尺方向图例实地南东西北南北东西B C5、要绘制一幅山东省实验中学的平面图,选择下列哪一个比例尺最合适?( )
A.1:1000
B.1/3000000
C.
D.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千米A同步测试AB6、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小,反映的内容越详细,则比例尺越大。
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单,则比例尺越小。如果让你画我们校园平面图,你准备怎么画??教材分析:
在地理学习中,地图是最基本的工具。地图对于学生现实和未来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都有重要作用。因此,本节内容对学生学习地理具有基础作用,对学生现在和未来的发展都具有实际价值。本节的内容主要包括地图的用途、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和图例以及注记。?教材提供了学生自学的必要的资料,让学生能通过自学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也提供了学生研究探讨的活动题。本科充分利用了教材中的资料,并加以整合拓展。力争实现教材中所有的资料的有效运用
观评记录
毕翠华:
导入:描述上学路线
利用地图,但无法准确描述,预设了问题,引出了课题。
评价:与学生每天的上学息息相关,能引起兴趣。
目标展示
评价:明确,且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三.分内容学习
1.比例尺的表示、换算
巩固练习
2.方向的判断
三种方式分别解读,以学生为中心,分组讨论、探究
巩固练习
总结、练习、总评
评价:方向的判断是重点也是难点内容,学生每取得一点进步老师都加以表扬,老师可在次多加重一点教师讲解的权重。
总体评价:
1.导入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且预设问题,引起学生探究兴趣。
2.教师点拨到位,少讲精练,及时表扬,鼓励学生。
3.知识点,及时跟踪练习,巩固知识。
评测练习:
1、地图的基本要素是: 、 、 。其中比例尺表示图上比 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的公式是     。
2、在地图上,既没有指向标,又没有经纬网的情况下,通常是“上北下 ,左西右 ”,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确定出东北、 、东南和西南的方向。在没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经线指示 方向,纬线指示 方向。
3、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 : ( )
A、1:500 B、1:4000 C、 1:3000 D、 1:600
4、在比例尺为1: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4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 ( )
A、2千米 B、0.2千米 C、20千米 D、4 千米
5、要绘制一幅山东省实验中学的平面图,选择下列哪一个比例尺最合适?( )
A.1:1000
B.1/3000000
C.
D.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千米
6、
?课后反思
?《地图的阅读》一节中,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形式、比例尺的转换及计算是重点内容,在教学设计上,我尽量让学生回忆起小学时已经学过的关于此部分的知识,并加以拓展应用,并创设了几个有情境的练习题加以巩固,应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另外,本节中在不同类型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是本节课的难点,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如一般定向,动手找一找;指向标定向,动手画一画;经纬线定向,动手指一指,既动脑又动手,能轻松突破难点。同时在每种判断方向的方法后都设计了巩固练习,取得较好的效果。本堂课我觉得信息技术的应用还不到位,如果能把白板的使用加入进来,增强一下跟学生的互动性,效果会更好。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是地图学习必须掌握的两项技能,这两项技能,学生在小学数学课本上有过接触。本节教学帮助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系统的学习,提高对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