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陶罐和铁罐
三年级下册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 找出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比较陶罐和铁罐性格的不同之处,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
3. 明白寓言蕴含的道理,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难点)
学习目标
陶罐和铁罐
作者介绍
黄瑞云,1932年生,湖南娄底人。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也钻研哲学和训诂学,业馀从事文学创作。有《黄瑞云寓言》《春天岛》《魔镜》《溪流集》等。
2.边读边勾画不理解的内容,并指出不懂的地方,
在书中做好标注。
学习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陶 罐 骄 谦 虚
懦 弱 恼 代 价
táo guàn jiāo qiān xū
认识生字
nuò ruò nǎo dài jià
读一读
骄傲
谦虚
恼怒
古代
价值
陶罐
骄傲
谦虚
恼
古代
价值
陶罐
懦弱
懦弱
相提并论
提
惊讶
讶
尘土
尘
捧着
捧
我会写
骄
傲
谦
虚
懦
弱
半包围结构
尘
捧
代
价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书写指导:
cā
擦
左窄右宽。右部书写紧凑,注意穿插迎让。
思考,并用自己的话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课文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然而,时间流逝,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化为泥土。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奚落”,用尖刻的话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默读2~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1.用不同颜色的笔分别把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画出来。
2.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找出表现它们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3.把他们的不同感受读出来。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蛮横无理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人物性格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谦让宽容
傲慢 轻蔑 恼怒
谦虚 争辩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和它当年在御厨的时候一样光洁,朴素,美观。
“多美的陶罐!小心点,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多美的陶罐!”……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读这一部分的内容,语调要充满赞美和遗憾的语气!
一课一法一练
对比的写法
1.对比可以是对立的两个事物之间进行比较,也可以是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2.要选好所比较的点,双方必须是鲜明对立的。
总结课文
这则寓言采用了手法将陶罐和铁罐人格化,通过人格化的描写,告诉人们看待问题要,任何事物都有和。不能用自己的和别人的比,更不能因此而。
结构梳理
陶罐和铁罐
铁罐:傲慢 多年后不见了
陶罐:谦虚 多年后依旧美观
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和缺点
课堂演练
读一读,连一连。
xī luò
骄傲
liú shì
jiāo ào
qīnɡ miè
流逝
奚落
轻蔑
选择合适的近义词。
骄傲——
懦弱——
羞耻——
美观——
恼怒——
轻蔑——
美丽 羞愧 轻视 愤怒 软弱 傲慢
傲慢
美丽
愤怒
羞愧
软弱
轻视
结构梳理
陶罐和铁罐
铁罐:傲慢 多年后不复存在
陶罐:谦虚 多年后依旧美观
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和缺点
拓展空间
关于谦虚的名言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知识贮藏在谦虚的大海中。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强中更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喜欢吹嘘的人犹如一面大鼓,响声大腹中空。
课后作业
学完这篇课文,你收获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悟?与同学相互交流讨论。
再 见 !